盜美賊

出版時間:2000-8-1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作者:(法)帕斯卡爾·布呂克內(nèi)  頁數(shù):341  字數(shù):150000  譯者:潘明學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部道德小說,是一部一切都是為了讓人開心的書。人們經(jīng)常悲嘆法國小說視野太狹窄,缺乏想象力。布呂克內(nèi)在本書中給我們以一個十分罕見但極為有力的反駁。而且,從文學的角度來看,這部小說非常美,非常迷人。    本書講述一對年輕男女在法國和瑞士交界的汝拉山區(qū)遇暴風雪迷路,被一對神秘的夫婦收留,從而發(fā)生了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怪事。小說情節(jié)曲折,線索復雜,充滿懸念,語言生動而幽默,并富有哲理。    本書曾獲法國勒諾多文學大獎。

作者簡介

帕斯卡爾·布呂克內(nèi),1948年生于巴黎,哲學碩士,文學博士,曾在巴黎政治研究學院和美國多所大學任教授,現(xiàn)為專業(yè)作家,法國《新觀察周刊》特約撰稿人。其主要作品有小說《塔克先生》《蜜月》(已拍成電影)、《圣童》等,哲學專著有《白人的哭泣》、《民主的憂郁》、《天真的誘惑》等。

書籍目錄

開篇第一部 作弊者的回報第二部 晾草架第三部 肉體條約結(jié)局附關(guān)于本書及本書作者譯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盜美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主宮醫(yī)院我曾經(jīng)去過,真的是書中描述的那樣,那里也真有那樣的女醫(yī)生。在第三次閱讀的時候,我才能體會到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對于我們一直向往和贊美的美麗,其實有很多陰暗的存在。
  •   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不知道怎么評總覺得有點俗氣不出彩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
  •     法國人寫的書有一種特點,它們的書頁里似乎都充溢著淡淡的厭世和不露聲色的譏嘲,他們筆下的人物目光敏銳憂郁、品味優(yōu)雅、大腦混亂、尋歡而無處可去、年輕的身體里面住著疲倦蒼老的心,這些主角們是一群多才多愁,多情而多憂的上帝之作,但并不討人喜歡——好吧,起碼我不喜歡。
      我的品味是希臘式的,不管悲劇喜劇,童話或者生活劇,都希望主角有一顆高貴堅強的心——悲劇英雄可不僅僅是黃繼光那樣以肉堵槍,黃的“悲劇”作為一種輿論需要就不妄加指摘了,雖然那的確很無畏,但那不是悲劇英雄,更不幸的是這個典型事跡的宣傳卡通化了英雄的概念。
      魯迅說悲劇是把美的東西毀滅給人看,但奧菲利婭的死也不是悲劇。
      她的死只是她自己的,令人悲傷,使人痛惜,但毫無意義;
      她的死,只有在哈姆雷特和雷歐提斯的眼淚和癲狂中,在他們高貴而高傲的死亡里,才被包圍在悲劇的范圍內(nèi)——她成了一個悲劇的配角。
      奧菲利婭不是英雄,她的存在和死去,只是無數(shù)既定事實演進中的可能;一連串連續(xù)動作的結(jié)果;不斷前進的發(fā)展中的一環(huán);很美,但沒有力,軟弱,服從命運的賜予,而不是反抗,她的存在體現(xiàn)不了生命的力度,她是哈姆雷特何其壯烈、悲愴、絢爛的生命舞臺上的一抹背景畫。與她相反,哈姆雷特是個完整的悲劇主角。在令人困惑迷惘的命運里,他始終在孤獨地迎戰(zhàn);反抗命運,并且堅信反抗的正義。
      而法國,是悲劇和英雄的殺手锏;
      法國既出,英雄必死。
      那里邊的世界瑣碎而貧窮、虛偽而衰弱,通過主角的一雙眼睛,一雙歷遍紅塵而毫無激情的眼睛,展現(xiàn)乏味透頂?shù)娜诵?,拒絕想像,嘲諷或者壓根無視生命的力與美。
      如果說看完了《阿伽門農(nóng)》能頓悟提刀殺人這件事兒真挺美的;那一本好的法國小說就使我覺得自殺也沒什么了不得。
  •      總是在快睡著和快醒來的時候想起這個故事,因為那些荒誕的不合理性性。
       那些關(guān)于美的討論透徹地好像是說到每個女人的心里去似的,尤其是對漂亮的女人而言。比如由于美而被看,被騷擾,在厭惡的同時,也被肯定;而對于崇拜美的人來說也被點穿了內(nèi)心細小的秘密,比如借那個老頭的嘴說出他們的可怕理論。
       中學的時候看到剛被翻譯引進的這本書,以為是偵探小說,讀了一點沒讀完,完全是因為介紹的關(guān)系,把后面最有賣點的內(nèi)容提前說了出來,而開頭的鋪墊卻相當長,于是還沒看到那個精彩的地方就懶得看下去了。其實開頭的那些未必不精彩。
      
  •   我們都品位是一樣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