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南方日報出版社 作者:馮學成 頁數(shù):全四冊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禪說莊子(一)
《莊子》里的寓言很多,議論也很多,但是全面系統(tǒng)地來談“天地人心”,來談大道的,首先就是《齊物論》。它不僅僅是《莊子》三十三篇的核心,甚至可以說是解開整個道家思想的鑰匙。
禪說莊子(二)
不論是莊子、道家還是禪宗,都強調棄圣絕知,或者是不立文字。這應該是他們所共有的大原則。如果我們不棄對,不絕知,就會陷入“以有涯隨無涯”的尷尬境地。只有棄圣絕知,我們才能夠從這種尷尬中轉過身、回過頭來。
事實上,如果你真正轉過身、回過頭來了,你就能體會到這里面存在的另一種妙趣了。
禪說莊子(三)
《大宗師》一開篇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極高明的境界:“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蔽覀兲幨铝⑸?,關鍵是在認識到“天之所為”的情況下,如何去盡我們的“人之所為”。所謂的盡人事而聽天命,就是這個意思。如果我們能做到、能做好,那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全書圍繞“大道是怎樣煉成的”這一《大宗師》的核心主題,闡釋了道家哲學的精髓,并為讀者開啟了入道與修道的門徑。作者自在出入于佛道之間,以禪宗公案參解莊子寓言,別開生面,深得道家與禪宗三昧。
禪說莊子(四)
《知北游》是《莊子》中一篇很特別的文章。它對頂級修為的“理”和“行”兩方面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模擬和演示,這對全面領會莊子的整體學說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其中許多寓言故事及其虛擬人物間的對話,更是烘托出道的境界和韻味,不禁使人潛移默化于其中,當然這也得是對有心于道的人而言。
《知北游》中的這些寓言,可以看作是唐宋禪宗若干精彩公案的另一源頭。許多禪師在演禪斗機中,都自覺不自覺地與《知北游》遙相呼應,甚至可以看作是《知北游》的禪宗版。當然,這只有熟悉禪宗、領略個中三眛的人才能心領神會。
作者簡介
馮學成居士,1949年出生于成都。1969年在四川江油當知青期間,認識了著名的海燈法師。經(jīng)其舉薦,往參本光法師,后來更歷參賈題韜老居士、離欲老和尚、遍能老和尚,并于2001年得到當代禪宗尊宿佛源老和尚的傳承。近四十年來,馮學成居士于眾多高明中殷勤參叩,飽覽經(jīng)史,深入禪觀,從此意氣風發(fā),自在出入于儒學之正大、佛學之精微和道學之幽玄間。1992年起,先后在四川省佛學院、四川尼眾佛學院、云門佛學院、河或匕省佛學院任教,往來于四川、廣東、河北和湖北等地講學。近幾年在其開辦的“龍江書?”開講了大學、中庸、論語、易經(jīng)、老子、莊子等講座,旨在以國學為本,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曾出版禪宗等方面的著作十余部。
書籍目錄
禪說莊子(一)
引言:《齊物論》是解莊的鑰匙
《齊物論》:演奏大道的天籟之音
第一講 從人籟到天籟
虎行似病,鷹立似睡
進入無我的境界
老天的音樂與大地的呼吸
莊子對大自然的觀察
我們都是大道演奏的樂器
是誰主宰了這一切
第二講 莊子描繪的世間諸相
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取舍
莊子就像個心理學家
最高的斗爭藝術
在生命的倒計時狀態(tài)中
越是聰明煩惱越多
嘗嘗無中生有的味道
不可說,不可說
直接拿我們的身體說事
莊子的勸世文
人生能有不昧者乎
第三講 從言語心行看大道顯隱
不許夜行,投明須到
到底明白不明白
語言好比川戲的變臉
聽蛋殼里的小雞崽說話
真?zhèn)问欠堑挠蓙?br /> 真理到底存不存在
逃不出莊子貼的標簽
鏡子里的玄機
第四講 天地一指,萬物一馬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莊子與中觀
世間哪里無是非
莊子的不二法門
大道的鑰匙就在這里
肉爛了在鍋里
找出你心性的光明來
莊子的一指禪
第五講 道如何行之而成
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老僧住持事繁
說則容易做則難
你爺爺?shù)臓敔斀惺裁?br /> 留點煩惱養(yǎng)菩提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生物鏈與生滅法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和光同塵的感覺
觀音菩薩也要學漢語
養(yǎng)猴子與開公司
你就只有這么大一個饃饃
不要妄自加減乘除
第六講 大道無成亦無毀
莊子筆下的《創(chuàng)世記》
吃虧只因有了愛
荊人失弓與昭氏鼓琴
古代也有學術明星
見過于師,方堪傳授
時間中的游戲
讓萬物回歸于平常
第七講 天地有無與萬化始終
不可思議的味道
進入恍兮惚兮的狀態(tài)里
抽牽全憑里頭人
用參禪的方式學《莊子》
儒釋道都不離這個
宇宙占了幾個字節(jié)
思維與存在的悖論
一碗稀飯也萬法俱足
老天爺不說話
大道演繹的步驟
常寂光中,法爾如是
第八講 八德,六合,天府,葆光
混沌初開的樣子
你一說話就要吃棒了
切莫刻舟求劍
分不分,辯不辯
大道一點通禪心
觸目菩提與翠竹短長
艮卦與《華嚴經(jīng)》
蘇東坡一肚子不合時宜
真理面前不能多嘴
第九講 道家對世間法的超越
堯帝為何心不安
三問三不知
老和尚們經(jīng)常玩這個
超然于生死之外
第十講 去生死,忘仁義
道不可須臾離也
禪宗里的大機大用
圣人為什么愚鈍
卷舒自在的現(xiàn)量境界
為何不知歸
誰知道自己在做夢
半空飛來一句
人與人之間的糊涂賬
萬物皆是皆不是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別跟老天爺搶生意
第十一講 影子對話與莊周夢蝶
佛說因緣不可思議
對中國人影響最深的夢
舉手投足都是妙用
編后記
禪說莊子(二)
《人間世》:亂世之中的生命哲學
第一講 遭遇人世間的陰暗面
莊子筆下的人間社會
輕用其國的后果
先自度而后度眾生
老莊哲學的根本原則
以他人之惡顯自己之美
仁義之道的困境
古往今來的這些事
圣人也難過的關口
第二講 從祭祀到心齋
端而虛,勉而一
委曲求全的功夫
此齋非彼齋
全篇的重中之重
與人交往,與天交往
這才是心齋的大用
萬物順化于我心
第三講 為人處世的大原則
春秋末年的國際關系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莊子的心理學
古時候的飲冰者
普天之下有兩條大戒
哪些原則犯不得
事親、事君與自事其心
菜市場上的哲學思考
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第四講 言行與美惡的法度
溢美與溢惡
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帶著竹片上路
莊子筆下的眾生相
就像在描述現(xiàn)代的事情
在言和行之間
乃以獸心喻人心
國家太平祥和的標準
美成與惡成
在逆境中得大自在
第五講 螳臂當車與養(yǎng)老虎哲學
天下烏鴉一般黑
君子和小人之間的分野
江湖行走的靈丹妙藥
不足以為外人道
在歷史上玩太極功夫
螳臂當車一何怒
把老虎養(yǎng)得跟貓一樣乖
精通養(yǎng)老虎哲學的人
莊子傳下的絕招
第六講 不材之木是謂神木
散木與散人
中國民間的樹崇拜
形散而神不散
你用什么來安享天年
老櫟樹的保命秘術
以不材而享盡天年
成材帶來的禍事
誰愿意成為犧牲品
第七講 以無用而得大用
古代的社會保障體系
把壞事變好事
轉境是做人的訣竅
寧跟狂人打交道
楚狂接輿的鳳兮之嘆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要無用得恰到好處
《養(yǎng)生主》:游刃有余的無上修為
第一講 緣督以為經(jīng)
生命中的決定見
大道的眼中沒有善惡
如何行于中道
第二講 以無厚入有間
在音樂與舞蹈中宰牛
向無障礙處下刀
怎樣練就游刃有余的功夫
學會時空大挪移法
第三講 安時而處順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保持豹子那樣的敏銳性
觀察修行的尺子
薪火相傳,無窮無盡
《應帝王》:寓言中的人間智慧
第一講 逍逍游于無何有之鄉(xiāng)
禪宗公案的先秦版
文明時代的種種弊病
地球是個大面包
飯籮里躺著餓死漢
要看到自己能耐的半徑
古人的太空夢
我們頭上還有老天爺
道家治天下的方法
大道手中的棋子
無為而無不為
怎樣來看待神仙之道
第二講 無相可相的大道境界
列子遇見了大相師
游戲在一死一生之間
相面大師落荒而逃
像萬花筒一樣隨意變化
衡量道行的一把尺子
第三講 用心若境,不將不迎
羚羊掛角無蹤跡
雁過長空,影入碧潭
七竅開而渾沌死
編后記
禪說莊子(三)
第一講 天之所為與人之所為
把人跟天的界限分清楚
莊子最推崇的境界
一面是已知,一面是未知
我們?yōu)槭裁匆梆B(yǎng)不知”
諒你蝦跳也不出塘
道家哲學是對生命的禮贊
你一分鐘以后想什么
莊子點出的人類困境
畫圈圈與蹺蹺板
第二講 古之真人的精神境界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真人的第一重境界
從睡覺到吃飯的功夫
貴人金口不常開
你的呼吸能達到腳后跟嗎
耆欲深者天機淺
古之真人的生死觀
乾坤一室須何怨
老天爺不會聽你的指揮
給古代真人看看相
圣人也要與時俱進
從事功上看真人的高深境界
品嘗自受用三昧的滋味
孤鶴閑云與利樂有情
與真人打交道的感覺
你的道氣從哪里來
大道無門任出入
當生則生,當殺則殺
君子以厚德載物
做一個行者最舒服
知其一,萬事畢
第三講 善生與善死
命到底是什么東西
直教人生死相許
從取舍與起居中談養(yǎng)生
不要隨便踐踏好因緣
相忘于江湖
但盡凡情,不求圣解
只怪老天爺把我生下來
實踐莊子學說的禪師
藏天下于天下
轉自己歸山河國土
參萬化而無窮
享受一下大道之美
第四講 得道的人是怎么樣的
大道的情與信
知之淺矣,不知深矣
把握自己內心的道
大道可傳而不可受
怎樣走出修行的陷阱
德山禪師的底牌
造物主的媽媽是誰
大家都來看星星
第五講 入道與修道的門徑
學道最要命的問題
圣人之才與圣人之道
真正的師家手眼
要以活法給予人
我們的心就是這個樣子的
萬花筒中看大干世界
寒暑到來如何回避
修行見道的次第
第六講 在天地這個大冶洪爐中
造化在我們身上的表演
道人是如何探病的
徹法源底的感覺
請不要干擾造化的運行
生死就跟睡覺一樣
第七講 方外之士與方內之士
莊子與《金剛經(jīng)》
道人相逢唯一笑
借孔夫子之口唱戲
老和尚下輩子到哪兒去
身體這個臭皮囊
看蟬是怎樣脫殼的
修行全憑一點道氣
放不下,擔取去
修道要甘于做小人
第八講 勘破人生之大夢
不妨找找夢游的感覺
把對生之貪戀去掉
劫火洞燃,大千俱壞
今日方知我是我
你是醒著,還是在夢中
第九講 逍遙于造化之中
當儒家遇見了道家
何處是你的容身之處
意而子的爭辯
高舉絕圣棄知的旗幟
上帝說要有光
虛云老和尚的對聯(lián)
第十講 坐忘與命運
孔子師徒談修煉
公則通,不公則不通
跟著莊子學打坐
《莊子》與印度沙門思想
共春風,物我何差
好好端詳自己的命
禪說莊子(四)
前言
第一講 智慧先生的問道之旅
莊子到過北極嗎
智慧先生與聾啞盲先生交流之后
道不是商品,不可以放在市場上自由買賣
一說禮義莊子就有氣
回歸到嬰兒時代,那是不可能的
養(yǎng)生之道的根本秘訣
不讀書而悟道最舒服
第二講 效法天地的無為境界
維摩居士如何演唱般若
徹法源底,至簡至易
真正的神仙不上這個當
有些事情認不得真,有些事情又不得不認真
鏡子到底是什么形象
貌言視聽思里面的大功夫
安心法門與“天和”境界
路途即家合,家合即路途
高明的人常將眼神藏起來
道家對開悟的印可
第三講 大道體寬。無門無關
有得是邪,無得是正
道家修煉的人都想把自己的“陽氣”固住
孔子問道要過齋戒關
把“昭昭”和“冥冥”的關系搞懂
莊子也講“無門關”
不是神,不是鬼,變個什么
二十幾歲時是智慧最強的時候
把世間學問變成自己的“妙觀察智”
第四講 超越生死的解脫自在
色界眾生沒有男女相
阿彌陀佛的綠卡還舍不得發(fā)
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老和尚沒雅興給你談禪
第五講 敢問道在何方
東郭先生向莊子問道
先秦時已有注水豬肉了吧
十玄門的無礙境界
幫你解開人生的真實相
佛未說之法如大干恒河沙
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
第六講 問答雙泯,隱道乎昆侖
說得熱鬧的絕非是道
狗子有佛性和狗子無佛性
不知最親切
無上菩提你怎么現(xiàn)證
和老佛爺一個鼻孔出氣
鵝湖禪師御前演道
怎樣去道教里的極樂世界
第七講 空有雙遣而無為無不為
蚊子叮鐵牛無下口處
《莊子》里的頓悟法門
楚國的寶劍是這樣煉成的
我們必須要有所放棄
把你這個能耐貫穿下去
第八講 造化一體,仁者愛人
用悖論激發(fā)思維
第六識上的開悟靠不住
千萬不要使自己不懂裝懂
煩惱菩提本不二
空手才能把鋤頭
萬物的母體又是什么
第九講 處物不傷,與大道同化
古今之人的化與不化
儒墨相爭,大道之裂
回到自然之中的確就會“欣欣然”
要找到自己的護法本尊
一個真正道人的風范
編輯推薦
《禪說莊子》(1)非常有用。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