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大學的形成

出版時間:2006-03  出版社:貴州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羅賓著  頁數(shù):384  字數(shù):385000  譯者:尚九玉譯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對于威塞關于大學改革者試圖使高等教育世俗化的假定,也提出了質疑。通過對比“虔誠與紀律型”與三種改革思想,和把大學改革者們對于宗教和道德的信奉視為平息公眾批評的一種不正常的或虛偽的努力,威塞指出,大學改革者拒絕宗教和道德關懷。我的研究表明,大學改革者們繼續(xù)把虔誠和道德戒律作為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但他們想用新的方法來取代專斷的舊方法。  不只是我懷疑大學改革者試圖從高等教育中廢除宗教這一假定。近年來,對于高等教世俗化又出現(xiàn)了新的興趣。這個新的研究領域的代表人物是喬治·M-馬斯頓(George M.Marsden),他為一本重要的論文集《學院的世俗化》撰寫了介紹性的概論,并出版了自己關于宗教在美國大學中地位之變化的研究成果《美國大學之靈魂:從新教的確立到無信仰的確立》。馬斯頓和他的同事確證了大學改革并沒有有意地反宗教,世俗化的過程比美國高等教育史的標準解釋所表達的要令人費解得多。馬斯頓把19世紀晚期和20世紀初期視為一個“方法世俗化”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大學的領導者提倡科學技術、專業(yè)獨立、專業(yè)化,和其他以促進學術、適應一個日益技術化而不是以廢除宗教為目的的變革措施。這些變革使宗教邊緣化。為“觀念世俗化”做了準備?!坝^念世俗化”是建立在知識懷疑論和(或)文化多元主義理想之解釋基礎之上的對于宗教的明確拒絕。馬斯頓指出,自美國內戰(zhàn)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一直控制著大學的新教自由主義,延緩了從方法世俗化向觀念世俗化的轉變。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章 真理的一致性第二章 科學和宗教的再理解第三章 開放的大學第四章 宗教的重建第五章 宗教的科學替代物第六章 價值中立的科學第七章 從真到美第八章 管理制度結論索引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真理的一致性  在1874年發(fā)表的《知識的崇高》一文中,啥佛大學化學教授喬西亞.庫克(Josiah Cooke)宣稱:“所有的真理都是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庫克不需要對這個論斷做解釋或辯護,他只不過是在重復他那個時代的一個不證自明的道理。在19世紀,受過教育的美國人信仰“真理的一致性”的理念。真理的一致性涵蓋著兩個重要的命題。首先,它假定所有的真理是一致的,并且最終能夠在一十單一的體系中彼此關聯(lián)。其次,它假定知識具有一個道德維度。根據(jù)這個理念,知道“真”就知道“善”?! ≌胬硪恢滦缘挠^念對于喬西亞-庫克和他同時代的人說來似乎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它深深地植根于美國的知識和教育傳統(tǒng)之中。1636年,殖民地居民仿效劍橋和牛津的英國學院,建立了美國的第一所學院——哈佛學院。新英格蘭人帶來了一種教育哲學和實踐,它包含著這種一致性理念的兩個主要命題。他們相信全部知識最終將闡明上帝,也相信他們有一種宗教責任去增長知識。作為加爾文派教徒,他們認為人類獲得精確知識的能力由于“亞當?shù)膲櫬?rdquo;而喪失。盡管他們承認其學識的有限性,但他們仍然研究傳統(tǒng)的“上帝的兩本書”,以設法洞悉上帝的意志。人生指導的主要源泉是《圣經(jīng)》中傳遞的上帝的啟示,其次則是上帝的創(chuàng)造。新英格蘭人認為他們永遠不可能完全認識上帝,但他們可以通過對知識的各個分支的認真研究而獲得關于上帝的知識。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大學的形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讓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美國之所以有今天出色的國力,是有其深刻的內在原因的!而中國在教育上缺乏這種反思!學生們更應該看一下,我們如何接受教育!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