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2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毛海瑩 頁數(shù):25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蘇青作為上世紀40年代與張愛玲齊名的女作家,曾以一部《結婚十年》轟動上海文壇,她的作品風格獨特,筆致活潑自然,擅長寫身邊事、家庭事、生活事,親切細膩的小說語言和熱辣深刻的議論文風,成為她的創(chuàng)作特色。 本書以一個研究者的角度,從蘇青的人生起點——童年的寧波生活談起,尋訪蘇青足跡,講述蘇青人生故事,分析作家堪稱“前衛(wèi)”的女性意識,從而給研究蘇青作品的個性、文學特色提供一種全新的、輕松進入的視野。許多資料史實為作者親自調查采訪得來,文中穿插的寧波民俗描寫和細節(jié)還原式的故事場景成為本書一大特色。
書籍目錄
序上篇 蘇青在寧波 第一章 童年記憶:小橋·流水·人家 走進浣錦村 家世和至親長輩 文曲星下凡 英語世家 女兒身男兒性 第二章 求學生涯:書香·水韻·靈氣 從村塾到弄堂小學 機智勇敢的二姑母 小荷才露尖尖角 天才的文藝女神 重文輕理的她 女大學生宿舍 第三章 初為人妻:懷孕·輟學·為文 結秦晉之好 生了一個女兒 好景不長的工作 端午節(jié)歸寧 印成鉛字的處女作中篇 蘇青在上海 第四章 歧途佳人世俗夢 寂寥中的不和諧音符 繆斯悄臨身邊 接二連三產女 在夾縫中生存 削尖腦袋謀職 第五章 海上花落朦朧月 做起了社會活動家 誰為你辯護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中國式離婚 第六章 錦江春色來天地 一手撐起天地 市民信步廣庭 一份別具一格的刊物 傾吐做編輯的難處 第七章 戲曲舞臺寫春秋 參加戲曲編導班 《屈原》大獲成功 一場噩夢一場戲 花落人亡兩不知下篇 文字現(xiàn)蘇青 第八章 字里行間話男女 私人化寫作 水土相宜的土壤 時空的跨越 舞動的人性之火 第九章 獨立市橋人不識 女性市民作家 美食家眼中的食文化 體驗中的婚俗 民俗文化與民俗心理 第十章 母性情結顯本色 一個職業(yè)母親 母性本體的失落 母性情結的回歸 現(xiàn)代母性的期待 第十一章 不拘一格眾生相 都市人像陳列館 人性化的語言面具 地道的寧波方言 亦莊亦諧侃比喻附錄一 蘇青張愛玲對談記附錄二 眾說紛紜話蘇青附錄三 蘇青佚文拾遺附錄四 蘇青生平著作年表附錄五 主要參考資料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 “囡囡寶!你要誰抱?我要阿哥抱,阿哥讀書做文章。囡囡寶!你要誰抱?我要阿爸抱,阿爸出門賺元寶。囡囡寶!你要誰抱?我要阿姊抱,阿姊堂前花轎到。囡囡寶!你要誰抱?我要阿姆抱,阿姆做花做襖襖。”一首快樂的寧波地方童謠把我們的思緒又帶到了蘇青的家鄉(xiāng)?! ∫晃徽苋苏f過,孩童的記憶是人生成長的基座。童年時期的個人體驗和經歷會深深地嵌入到作者成熟的文字中,仿佛戒指上的一塊寶石熠熠生輝。蘇青,一位都市女性文學的漫游者,一位現(xiàn)實而又超俗的女性作家,她的身影在迷宮般的、為童年的朦朦霧色所籠罩的鄉(xiāng)間小道中游走和徘徊,使人分不清《河邊》、《說話》、《豆酥糖》、《外婆的旱煙管》、《好父親》、《消夏錄》、《夏天的吃》、《談寧波人的吃》等散文是童年記憶的反芻,還是追隨往事的腳步。其精巧嫻熟的手法,細膩流暢的筆調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無憂無慮、快樂自在的童年水彩畫,使我們得以從文字的記錄中去追溯往事,去找尋蘇青性格脾氣、為人處事的童年印跡?! √K青文風的爽直、潑辣似乎有其童年時頑劣性格的影子。蘇青6歲以前是在外婆家度過的,生性調皮的小蘇青常常在慈善的外婆面前耍無賴。每天晚上外婆臨睡前,都要叫鄭媽在前面舉著燭臺照路,她則跟在后面攙著小蘇青巡視一回家中各個房間,有時小蘇青拉住外婆不肯進屋,要站在天井下看星星,還一個勁地問牛郎織女。外婆若被問得不耐煩了,就會指一指樓上外公的書房,說再不去睡覺,外公就會來擰她。祖父家是個大家庭,人口眾多,但并不喧嘩嘈雜,彼此之間也都彬彬有禮。 P18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