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5-12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謝地坤 主編 頁數(shù):114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哲學是時代精神的體現(xiàn)。如果說由笛卡爾開創(chuàng),經(jīng)過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康德,直至黑格爾發(fā)展到巔峰的理性主義哲學從17世紀直到19世紀上半葉占據(jù)歐洲哲學舞臺的統(tǒng)治地位,它們體現(xiàn)了這個時期處在上升、發(fā)展階段的資產(chǎn)階級的理想和精神。那么,此后在歐洲大陸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紛繁復雜的哲學思想同樣是現(xiàn)代和當代歐洲政治、經(jīng)濟、社會狀況在思想領域的曲折反映! “現(xiàn)代歐洲大陸哲學”,是指19世紀中葉以來的歐洲大陸現(xiàn)當代哲學,上溯黑格爾以后的叔本華、尼采的意志哲學,下至當下發(fā)生的后現(xiàn)代哲學。在時間上,本卷是專門涉及現(xiàn)代和當代哲學,即使是最遠的叔本華哲學,距今也不過一百多年。
書籍目錄
緒論 時代背景 哲學轉型 發(fā)展線索 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 基本評說 幾點說明第一篇 意志哲學與生命哲學 第一章 叔本華 第一節(jié) 社會背景 第二節(jié) 表象與意志 第三節(jié) 理念論 第四節(jié) 自由意志論 第二章 尼采 第一節(jié) 尼采在哲學史上的地位 第二節(jié) “超人” 第三節(jié) 道德譜系 第四節(jié) “永恒輪回” 第五節(jié) 論悲劇 第三章 柏格森 第一節(jié) “時間一綿延”觀念及其歷史貢獻 第二節(jié) “時間一綿延”與“內(nèi)在化”問題之展現(xiàn) 第三節(jié) “意識一自由”與“直覺” 第四節(jié) 生命沖動與道德宗教第二篇 新康德主義 第四章 早期新康德主義 第一節(jié) 朗格 第二節(jié) 里爾 第五章 文德爾班與西南學派 第一節(jié) 文德爾班 第二節(jié) 李凱爾特 第三節(jié) 價值與道德 第六章 柯亨與馬堡學派 第一節(jié) 柯亨 第二節(jié) 卡西爾第三篇 現(xiàn)象學 第七章 布倫塔諾 第一節(jié) 描述心理學 第二節(jié) 心理現(xiàn)象與物存論 第三節(jié) 布倫塔諾與胡塞爾 第八章 狄爾泰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精神科學的概念 第三節(jié) 精神科學的體系 第九章 胡塞爾 引言 第一節(jié) 生命與思想的歷史脈絡 第二節(jié) 時代背景與思想傳承 第三節(jié) 哲學體系的階段性展開 第十章 舍勒 第一節(jié) 生命的歷程 第二節(jié) 現(xiàn)象學的哲學 第三節(jié) 哲學:作為現(xiàn)象學與形而上學的統(tǒng)一第四篇 存在哲學與解釋學 第十一章 克爾凱郭爾 第一節(jié) 生平、著作及研究概述 第二節(jié) 告別思辨哲學 第三節(jié) 走向現(xiàn)代哲學 第四節(jié) “真理”與“信仰” 第五節(jié) 對基督教神學的解構:“個體”與“單一者” 第十二章 海德格爾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思想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存在與時間》(上) 第四節(jié) 《存在與時間》(下) 第五節(jié) 思想的轉向 第六節(jié) 后期思想 第十三章 雅斯貝斯 第一節(jié) 生平與學術背景 第二節(jié) 生存與歷史性 第三節(jié) 交往與關聯(lián)超越 第四節(jié) 超越與密碼 第五節(jié) 哲學信仰與宗教信仰 第十四章 薩特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現(xiàn)象學心理學 第三節(jié) 現(xiàn)象學本體論 第四節(jié) 社會歷史本體論 第十五章 梅洛一龐蒂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回到現(xiàn)象 第三節(jié) 身體一主體 第四節(jié) 被知覺的世界 第五節(jié) 在世存在 第六節(jié) 自為與自在整體性的存在哲學 第十六章 伽達默爾 第一節(jié) 步入哲學之途 第二節(jié) 理解何以可能 第三節(jié) 實踐哲學的當代重建與發(fā)展 第四節(jié) 實踐哲學是解釋學的主題第五篇 心理學-哲學 第十七章 弗洛伊德 第一節(jié) 生平與著作 第二節(jié) 無意識理論與人的心理結構 第三節(jié) 性本能論 第四節(jié) 人格結構理論 第五節(jié) 社會文化學說 第十八章 新弗洛伊德主義 第一節(jié) 阿德勒與個體心理學 第二節(jié) 榮格與分析心理學 第三節(jié) 霍爾妮、沙利文、弗洛姆 第十九章 皮亞杰 第一節(jié) 認識起源于活動 第二節(jié) 邏輯經(jīng)驗與物理經(jīng)驗 第三節(jié) 認識是主客體的雙重建構過程 第四節(jié) 認識發(fā)展的階段性及其制約因素 第五節(jié) 發(fā)生學的方法論意義 附錄 馬斯洛的科學人本主義 第一節(jié) 新科學觀與新人性觀 第二節(jié) 以“似本能”為突破口 第三節(jié) 需要層次論 第四節(jié) 高峰體驗說 第五節(jié) 自我實現(xiàn)論第六篇 意大利哲學 第二十章 新黑格爾主義 第一節(jié) 克羅齊的精神哲學 第二節(jié) 金蒂萊的行動主義 第二十一章 馬克思主義 第一節(jié) 葛蘭西與《獄中札記》 第二節(jié) 戰(zhàn)后思想家 第二十二章 現(xiàn)象學與存在主義 第一節(jié) 阿巴尼亞諾與帕萊松 第二節(jié) 帕契與普菜蒂 第二十三章 科學哲學與邏輯學 第一節(jié) 研究概況 第二節(jié) 三大學派 第三節(jié) 主要特征第七篇 法蘭克福學派第八篇 后現(xiàn)代哲學主要參考文獻人名索引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書摘通過對高峰體驗的描述,馬斯洛只是表明了人性向善的可能。為了進一步解決人的理想本質(zhì)如何與現(xiàn)實統(tǒng)一的問題,他還提出了自我實現(xiàn)的理論。馬斯洛指出,自我實現(xiàn)的人并不僅僅因為他們在某一方面具有特殊的天資或成就,而主要是因為他們達到了哲學意義上人的真正本體存在,這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人格的實現(xiàn)。如果要下一個定義的話,那么,自我實現(xiàn)便是不斷實現(xiàn)潛能、智能和天資,完成天職、命運或稟性,更充分地認識并承認個人的內(nèi)在天性,在個人內(nèi)部不斷趨向統(tǒng)一、整合和協(xié)同動作的過程。當人的其他各種需要得到充分滿足之后,自我實現(xiàn)就會成為個體的主導需要。此時支配人的是主體內(nèi)部的自由選擇而不是外部環(huán)境的控制,或者說,人的內(nèi)在需求與外在條件達到了和諧一致。于是,人便能夠充分自由地表現(xiàn)他的內(nèi)在本性。自我實現(xiàn)的人超越了狹隘的自我,以自己的獻身精神創(chuàng)造著永恒的價值。在他們身上,工作與人生樂趣已融為一體,他們在自己所熱愛的工作中獲得了自我本質(zhì)的確證。他們通過自由的勞動創(chuàng)造著世界,也創(chuàng)造并完全地占有著自己,實現(xiàn)著自己的全部人性。 當我們研究人類本性的時候,應該以自我實現(xiàn)的人為藍本。.研究平常人的平常情況只能是一種缺乏價值選擇的平白描述,不會使我們形成發(fā)展得好的人的概念。正像要知道人能跑多快不能從普通人和殘疾人中取樣,而應該去研究奧運會的賽跑冠軍一樣,我們要洞悉人性的制高點,就應該以人的最佳狀態(tài)、人類中的最佳個體為依據(jù)。那些最具德性、最有成就、最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價值選擇,才代表了人類追求、向往的最高價值。值得注意的是,馬斯洛所選擇的研究樣本,全部是曾經(jīng)存在或現(xiàn)實存在的真實的人,他沒有到超現(xiàn)實的世界中去尋找優(yōu)秀人性的依據(jù),而是要用無可辯駁的事實來證明,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從而達到人性最高境界的人,就生活在我們周圍。 馬斯洛認為,在實際生活中,雖然只有極少數(shù)人達到了自我實現(xiàn),但是這種可能性對于每一個人都是現(xiàn)實存在著的。人們在自己的生命過程中都有可能達到自己人性的頂峰,或者在某個時刻領悟到人類生存本質(zhì)的某一個側面。這是因為,“人按著他自己的本性,表明有指向越來越完善的存在、越來越多地完全實現(xiàn)其人性的壓力”。就像一顆橡樹籽“迫切要求”成長為一棵橡樹一樣,“創(chuàng)造性、自發(fā)性、個性、真誠、關心別人、愛的能力、向往真理等,全都是胚胎形式的潛能,屬于人類全體成員的,正如他的胳臂、腿、腦、眼睛一樣”。所以,自我實現(xiàn)并不是高不可及的,每個人通過日常努力,都可以不斷地向它逼近。自我實現(xiàn)是許多次微小進展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我們不能設想在某一偉大時刻,號角一吹,一個人就永遠地、完全地步入了萬神殿。只有在一生中不斷喚起和發(fā)掘人性中美好的東西,即不斷從現(xiàn)實向人性理想邁進,才能使那個本來應該屬于自己的真我實現(xiàn)出來。 P784-785
后記
參與本卷寫作的作者不局限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的研究人員,只要是近些年來在現(xiàn)代歐洲大陸哲學方面學有所成、學有所專的學者,我們就盡可能邀請他們參加本卷的寫作。因此,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的這卷書是一項集體勞動的成果,共有16位學者參與了寫作。除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的研究人員以外,還有北京大學哲學系張祥龍,中山大學哲學系倪梁康,中共中央黨校丁東紅,安徽大學哲學系張能為,中共中央編譯局魯路、黃文前,江蘇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系洪波等學者參與了本卷的寫作。他們都是研究現(xiàn)當代歐洲哲學的專家,正是因為他們的通力合作,這卷書才能在這樣短的時間與讀者見面。本卷主編對所有參與本卷寫作的學者,尤其是特邀的院外專家表示衷心感謝。本卷寫作具體分工如下:第一章由黃文前撰寫;第二章由葉秀山撰寫;第三章由葉秀山、程志民合寫;第八篇引言、第二十八至第三十二章由程志民撰寫;第七章由陳志遠撰寫;第九章由倪梁康撰寫;第十章由張任之撰寫;第十一章由王齊撰寫;第十二章由張祥龍撰寫;第十三章由魯路撰寫;第十四至第十五章由楊深撰寫;第十六章由張能為撰寫;第十七至十九章及第五篇附錄由丁東紅撰寫;第六篇由田時綱撰寫;第二十七章由洪波撰寫;第三十三至第三十四章由尚杰撰寫;緒論、第四至第六章、第八章、第二十四至第二十六章由謝地坤撰寫。我們特別感謝本卷責任編輯周文彬先生。他不僅仔細審讀了本卷所有稿件,提出了許多寶貴的修改意見,而且還對本卷的篇目安排提出了極好的建議。
編輯推薦
《西方哲學史學術版(第7卷):現(xiàn)代歐洲大陸哲學(上下)》是葉秀山和王樹人編寫的,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西方哲學史(第7卷現(xiàn)代歐洲大陸哲學上下學術版)(精)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