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2-07 出版社:山東友誼出版社 作者:崔葦 頁數(shù):203 字數(shù):115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所謂荒誕體驗,在我看來并無神秘之處,它是文學(xué)感覺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因素。因為在普通人當中,特別是在那些忙忙碌碌既要個性自由又要物質(zhì)享樂的現(xiàn)代人當中,荒誕的情緒與感覺比比皆是。只要你稍有敏感,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周圍的荒誕糾纏著你,或者讓你生出無名的惱火,或者讓你由迷惑而走向淪陷。
荒誕體驗就像我們自己的影子。一個人必然有自己的影子,影子是他存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只不過有的人時??吹剿约旱挠白樱械娜藙t對此視而不見。
想一想,正常的眼睛是如何看世界,正常的心態(tài)是如何感覺世界?這時周圍的一切風(fēng)景都是常態(tài)、優(yōu)美、自然而然的,所有的疑問和奧妙都將順理成章地得到解答。如果是自已看自已,也會像健康的人在某個明媚的早晨照著鏡子一樣,他全身的優(yōu)長和特點都清晰明快地復(fù)制著,他的某種缺陷也能夠得到善意的理解。但除了常態(tài)的風(fēng)景和鏡子里的自我之外,畢竟還有別樣的、不可理喻的事物,畢竟還有一個面容晦暗、行為古怪的自我。這種景象也屬于我們自己,因為它是與生俱來的影子。有第一個世界,必然就有第二個世界。當司空見慣的風(fēng)景徐徐展開的時候,所有的影子也不甘寂寞地在暗處婆娑起舞。
這是一個無聲的灰暗世界,它看起來死氣沉沉的,有正經(jīng)事要做的人似乎不必對它加以理睬。但它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世界,它光怪陸離地呈現(xiàn)著,復(fù)雜的形態(tài)表達著難以言盡的內(nèi)涵。影子的世界變幻莫測、跌跌撞撞,像顫抖的幽靈和齷齪的夢境。影子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急遽地毫無道理地變化,因此永遠是變形和扭曲的。影子常常奇怪和丑陋得令人厭惡,甚至使我們感到猙獰恐怖,與常態(tài)的景象處于一種水火不容的關(guān)系當中。如果說正常的思維是客觀理性、有跡可尋的,那么影子就是非理性非現(xiàn)實的混亂的噩夢;如果正常的事物是生動可感的,那么影子就是冷冰冰的抽象和別扭的象征。
影子并非無聲無息,它時刻都迸發(fā)出幽怨的激情,時刻都在活躍著,并向我們發(fā)出尖銳的呼叫。影子是有靈性的東西,影子是一個跳舞的精靈。
也許我們不喜歡自己的影子,不愿意承認那就是另外一個自我,但影子不是幻覺或夢中之物,它的確是非常真實非常自然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影子使我們看到了事物的真相。正??磥聿豢叭淌艿木跋?,在影子看來沒有任何奇怪之處。當我們行色匆匆、忙忙碌碌或者自我陶醉的時候,往往無法看到真相;一旦因為風(fēng)吹草動而警覺起來,一旦改變了常規(guī)的視覺和感覺,就會看到未曾目睹的真相。影子不會欺騙我們,它只是引導(dǎo)我們逼進真相。
我們將永遠無法擺脫影子的糾纏,不管走到哪里,影子永遠跟隨。影子用它奇怪的舞蹈向我們傾訴,使我們一時陷入恐慌。這是無法回避的宿命。如果追問緣由,那是因為心靈的需要與外部世界先天存在的矛盾,這個矛盾是上帝給全人類制造的惡作劇,誰也無法改變。心靈是柔軟脆弱的,心靈需要滋潤和自由,但心靈的周圍卻堆滿了堅硬的石塊。每當敏感的心靈與堅硬荒冷石塊發(fā)生沖突,并且內(nèi)心世界的和諧被突然攪碎的時候,我們就會產(chǎn)生那種不可理喻的荒誕情緒。
正是由于感受到扭曲與變形之后的焦慮,體驗到被荒漠包圍之后的孤獨,才成就了反叛與顫栗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文學(xué)的輝煌。那些令人敬畏的現(xiàn)代主義大師同時也是無與倫比的荒誕大師。他們首先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感覺到了影子的舞蹈和尖叫,然后才創(chuàng)造了藝術(shù)中的荒誕。也許,我們可以通過理解卡夫卡、加纓、薩特、茨威格、貝克特等人的不朽之作,真切地觸摸到他們同影子一起受難的心跳,從而尋找到荒誕情緒的根源及其驚心動魄的發(fā)展過程。
天生憂郁的卡夫卡發(fā)現(xiàn)了人的絕望,他筆下的人物滿懷激情地奔向神圣的目標,滿懷渴望地與周圍的人溝通,或者心甘情愿地卑微地茍活著,甚至不惜殘忍地自虐,他們惟一的希望不過是為了證實某種信仰,但他們卻被晦暗所圍困,被逼到進退兩難的絕境。如果說卡夫卡是激情和憂傷中的絕望,那么加繆則發(fā)現(xiàn)了極度冷漠中的絕望。加繆筆下的默而索先生本來能夠走向神圣,但他斷然拒絕了任何作為,因為他悲哀地看到了行為價值的喪失,他透徹入骨地看待自己,也透徹入骨地看待世界,他覺得自己是黑暗中的虛無,最后主動將自己葬送在黑暗之中。無論是卡夫卡的無法證明身份的K、在籠子里表演饑餓藝術(shù)的藝術(shù)家,還是加繆的沒有任何殺人動機而殺人的默而索先生,他們其實都是純潔的圣徒和現(xiàn)實中的精英人物,但他們同時也可以被認作不可思議的瘋子。這是荒謬的,也是真實的。
我們所能做的首先是要正視和承認自己的影子。我們不喜歡影子所帶來的驚異、恐懼、惡心、焦慮、絕望,但也正是這些荒誕的情緒能夠幫助我們認識自我與世界的真相。敢于面對影子,正是健康心態(tài)和富有勇氣的表現(xiàn)。一個連真相都不敢認識的人,怎么能夠探索存在的價值呢?
博爾赫斯有一篇著名的小說《圓形廢墟》,其中描寫一個沉默的探尋者歷盡艱險涉過沼澤地,來到一座圓形的場地,這里是早在古代就被焚毀的神廟,還保留著象征神靈的石虎或石馬,只是早已無人前來朝拜。這個意志堅強的人來此的目的,是要在圓形廢墟上做一個夢,夢中之人好像早已被上蒼確定。經(jīng)過在紛亂不堪的夢中的艱苦努力,他終于夢到了他想夢的那個人。他先是在夢中制造了那個人的心臟,然后逐漸造出其它器官和完整的肢體。那個夢中的創(chuàng)造物很像他自己,或者說就是他的兒子,是神賜予了他另外一個完美的生命。石虎或者石馬的雕像也醒過來了,它告訴他只有大火能夠鑒定他創(chuàng)造的那個孩子是真還是假。他將自己的知識和技藝傳授給兒子,希望兒子能夠適應(yīng)環(huán)境并獨立地生存下去。聰明的兒子果然做到了這一點,然后他又設(shè)法讓兒子忘掉自己的身份和學(xué)藝的過程,派他到遙遠的地方去,為的是讓兒子永遠不知道自己是別人的一個夢。他相信只要不被烈火焚燒,兒子就不會知道這一切。這時,他所在的圓形廢墟突然起火,他本想逃到水中求生,可他又想脫離紛亂疲憊的夢境,于是勇敢地向著火焰走去。出乎意料的是火焰并沒有把他燒毀,他身上沒有任何灼痛的感覺;這時他明白了;原來他自己就是別人的一個夢,他自己就是一個虛假的產(chǎn)物。他所經(jīng)歷的一切,包括沼澤地和圓形廢墟都是夢幻。他是誰?(或者他是誰的夢?)神靈和他的創(chuàng)造物是否存在?他與兒子誰是真誰是假?誰是誰的影子?是先有了活生生的生命還是先有了美麗的夢境?原來一切都是個謎。
博爾赫斯就是這樣通過他那無與倫比的幻想與荒誕,引導(dǎo)我們對生命存在發(fā)出深刻的探詢,幫助我們逐漸接近事物的本質(zhì)。
走進荒誕,才有可能戰(zhàn)勝破滅和虛無;大膽透徹地解讀面臨潰敗的自我,才能尋找新的自我,重建豐富的心靈。
書籍目錄
序 逼近真相的舞蹈《變形記》——人為什么會變成甲蟲 格里高爾的噩夢——人與非人——隔膜與冷漠——一個預(yù)言家《城堡》——近在咫尺卻永遠無法進入的圣地 行為的困境——城堡內(nèi)外——轟轟烈烈但莫名其妙的愛情——從巴納巴斯一家人那里得到城堡的秘密——城堡是什么——英勇悲壯的K《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人性的燃燒與毀滅 欲望之手——拯救沉淪——不是新生就是毀滅——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女人《象棋的故事》——黑暗中的極限搏斗 精神地獄——極限體驗——B博士與岑托維奇《禁閉》——他人就是地獄 三個罪魂的“境遇”——惡意糾纏:互相成為對方的地獄——如何理解現(xiàn)實中的人際關(guān)系《恭順的妓女》——你是否“存在”,這是一個問題 無法作證的麗瑟——自我在哪里——真理的界限——困境永遠存在《不惑之年》——因為自由而痛苦 善意的自由——走投無路的馬蒂厄——要愛情還是要自由——從“絕對自由”到“相對自由”——尋求和諧之道《禿頭歌女》與《等待戈多》——誰也沒有來,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一群不著邊際,胡言亂語的人——無所不在和永遠不在的戈多《阿麥迪或脫身術(shù)》——人與尸共存共舞 巨物的空間——無奈、隔膜與無所作為——阿麥迪與瑪?shù)铝盏淖詈蠼饷摗秳游飯@的故事》——誰活得更糟糕 中產(chǎn)者與流浪漢——醒著的和醉著的《致科學(xué)院的報告》——人猿的三種出路 一唯上超常人猿的精神探索——雜耍戲園子的喝彩《饑餓藝術(shù)家》——籠外的喧鬧與籠內(nèi)的孤獨 絕境中的自虐者——為何自虐——自虐的結(jié)局《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一個著名的怪圈 無法執(zhí)行的軍規(guī)——混亂與錯亂——怪圈的擴大與延續(xù)關(guān)于《局外人》的對話 冷漠的體驗——生命存在的虛無——探索或者墮落關(guān)于《鼠疫》的對話 虛構(gòu)與現(xiàn)實之間——現(xiàn)世的警示——從《局外人》到《鼠疫》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