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

出版時間:2004-6-1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作者:孫善根  頁數(shù):299  字數(shù):22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浙江這塊并不算太廣闊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眾多的文化名人。他們?yōu)槲幕膫鞒?,更為文化的?chuàng)新,竭盡了他們的才智,取得了偉大的成果。    據(jù)我們的粗略統(tǒng)計,元、明、清三代中,浙江一省的文學家皆占全國總數(shù)的五分之一。而現(xiàn)代史上,浙江文化名人之多、涵蓋領域之廣更令人嘆為觀止 !面對這么一座豐厚的文化寶藏,今天如果不做點什么,豈不愧對先人! 開辟鴻蒙,舊事難具論。但據(jù)新的研究成果,可知約在十萬年前,“建德人”已在浙江大地上活動。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是六七千年前的勝景,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則透出了文明時代的曙光,充分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多中心起源說。不過,與后來得到迅猛發(fā)展又逐漸被確認為華夏文化核心的中原文化相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早期的浙江文化弱勢地位明顯,良渚文化的神秘消失,也許就是這種弱勢地位的原因或者結果。    盡管到西漢,浙江一帶仍被視為“方外之地”,但是,即便從較狹窄的中原文化的角度看,浙江文化也已經(jīng)能夠成為那曲多聲部合唱中的一個聲部了。春秋時期的范蠡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和企業(yè)家,同時也是一個洞明世事的經(jīng)濟學家。而王充,則以他的《論衡》震動了漢末的京兆。    魏晉南北朝時期與兩宋時期的兩次從北到南的人口大遷徙,以及吳越錢氏保境安民,是浙江文化后來得以繁茂的關鍵。其間的“安史之亂”,也是北南文化彼消此長的關節(jié)點。自此,浙江這塊美麗的土地開始得到大規(guī)模和深層次的開發(fā),優(yōu)美的山水給了藝術家、詩人,乃至高士高僧無盡的靈感。

作者簡介

孫善根,1962年t1月出生于浙江象山。1986年畢業(yè)于杭州大學,獲碩士學位?,F(xiàn)為寧波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長期從事浙東文化與寧波商幫歷史的研究,已發(fā)表《清初與南宋浙東學派之比較研究))、《論清初浙東學派的歷史地位》、《近代寧波籍買辦勢力的形成與發(fā)展》、《近代寧波籍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童年與少年時光  引子  文獻名邦余姚  《蘭風蔣氏宗譜》  祖父、父母  私塾教育  童年的歡樂  紹興中西學堂  兩次遷居  省城求學  新與舊的抉擇  日本之行一第二章  留學時代  加州求學  結識孫中山  哥大的學習生活第三章  新教育  商務印書館編輯  “過渡時代之教育”江蘇省教育會理事  《新教育》主編  杜威教授訪華第四章  北大風云  從京師大學堂到北京大學  “此時幸遇先生蔡”  五四運動  蔡元培辭職  “挽留蔡校長”  “五四學生運動就是這解放的起點”  湯爾和的推薦第五章  “北大功狗”  初掌校務  師徒共襄北大  “學校之唯一生命在學術事業(yè)”  “至少也要維持北大的生命,決不讓他中斷”  “北大之精神”第六章  “知識階級的責任”  “新文化的怒潮”  “對于學生的希望”  “北京的教育界像一個好女子”  《爭自由的宣言》  頻繁的社會活動  “三一八”慘案第七章  “無大臣之風”  教育廳長  湘湖師范的創(chuàng)辦  ……第八章  重振北大第九章  “華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第十章  西南聯(lián)大的歲月第十一章  “客串政壇”第十二章  農(nóng)復會主任第十三章  “不中不西,亦中亦西”——蔣夢麟文化觀附錄一  蔣夢麟大事年表附錄二  主要征引及參考文獻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走出象牙塔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江浙一帶,舊屬越中之地,人才濟濟,可敬可敬!
  •   同事反饋,書質(zhì)量很好,快遞也很及時。
  •   蔣夢麟留學美國歸國后的最初幾年中,致力于平民主義教育和職業(yè)教育,與胡適、陶行知并列為杜威在中國的三大弟子之一。他對“養(yǎng)成健全的個人”、“尊重個人之價值”、“發(fā)展個性”的論述,是民初民主主義教育思想的典型表達,為黃炎培在30年代把“謀個性之發(fā)展”列為職業(yè)教育思想核心價值體系之首奠定了理論基礎。去臺灣后,蔣夢麟擔任農(nóng)復會主委職務,致力于臺灣的土地改革、技術革新,1962年,臺灣成立農(nóng)業(yè)教育會出任主任委員,是臺灣農(nóng)業(yè)職業(yè)教育的奠基者。此書在大陸第一次介紹他的一生,值得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