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四年

出版時間:2005-01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作者:羅蘭?英格斯?懷特  頁數(shù):140  譯者:周小罡  
Tag標簽:無  

前言

這套由九部小說構(gòu)成的題為“小木屋”的系列小說,是美國一個拓荒者家庭的女兒根據(jù)早年的經(jīng)歷寫成的。這位作者,羅蘭·英格斯·懷德(Laura Ingalls Wilder,1867—1957),在已經(jīng)六十五歲時才開始寫作,經(jīng)過十余年陸續(xù)完成了它。自一九三二年出版第一部《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到一九七一年最后一部《新婚四年》作為羅蘭的遺稿出版,歷時四十年。    《小木屋》系列小說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兒童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它不僅被翻譯成世界多種文字出版,為各國青少年讀者所喜愛,還產(chǎn)生出眾多的文化副產(chǎn)品。迄今為止,它已被改編成各種形式的故事,拍成系列電視劇和多部電影。作者生活過并在小說中描寫過的地方——威斯康星州大森林和堪薩斯州大草原上的小木屋、達科他州銀湖岸邊的農(nóng)莊、德斯密特鎮(zhèn)的舊居,已成為著名的歷史遺跡,每年迎來成千上萬的訪問者。    《小木屋》系列小說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呢?    南北戰(zhàn)爭期間,美國國會于一八六二年頒布了《宅地法案》,拓荒者可以申請獲得公有土地(放領(lǐng)地),從而開創(chuàng)了西部大開拓的壯闊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羅蘭一家開始了拓荒者的生活,而幼小的羅蘭則在這一生活歷程中成長起來。    第一部小說《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描寫幼年的羅蘭和爸、媽、姐姐瑪麗、小妹妹琳琳一起,生活在威斯康星州佩平鎮(zhèn)附近大森林里的一幢小木屋里。一年四季,大自然景象變化無窮,家庭生活溫馨而甜蜜,爸打獵、種地,媽料理家務(wù)、照料孩子,爸閑下來就給孩子們講故事、拉琴、唱歌,親戚們交往、互助、聚會,樂趣無窮。    第二部小說《農(nóng)莊男孩》的主角是少年阿曼樂,后來成為羅蘭的丈夫。他住在紐約州北部的一個農(nóng)莊里,他幫助父親勞動,擠牛奶、犁田、剪羊毛、收玉米,并渴望自己能擁有一匹小馬,最后他的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這部小說描寫了阿曼樂怎樣形成了勤勞、堅毅、正直的性格。    《草原上的小木屋》是系列中的第三部小說,也被人們視為《小木屋》系列的代表作。在開拓新生活的期望的鼓舞下,父母親帶著不滿七歲的羅蘭和姐姐妹妹,駕著大篷車離開了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他們經(jīng)過明尼蘇達州、艾奧瓦州和密蘇里州,駛過結(jié)冰的湖面、渡過激流、攀登懸崖,到達堪薩斯州大草原。他們建起小木屋,在獨立鎮(zhèn)附近定居下來。爸開墾荒地、打獵,一家人抵抗過狼群的襲擊,躲過草原大火,挨過熱病的生死關(guān)頭……因為當時印第安人保留區(qū)不向定居移民開放,他們不得不選擇離開。    羅蘭一家離開堪薩斯州大草原后,經(jīng)密蘇里州、艾奧瓦州,到達明尼蘇達州。第四部小說《梅溪邊》描述了羅蘭一家開頭怎樣暫居在梅溪邊一個洞穴似的土屋里,后來才建起木板屋,過起了新的農(nóng)耕生活,羅蘭也開始上學了。突如其來的蝗蟲災(zāi)害毀掉了莊稼,爸不得不出門做工,他們還經(jīng)歷了大火和暴風雪,但這一切都打不垮他們。    不過,梅溪邊的生活并不如意,收成不好,負了債,瑪麗又因病失明了。爸決定到達科他州去做一份鐵路工程的工作,并希望能申請到一片放領(lǐng)地,由此開始了第五部小說《銀湖岸邊》。羅蘭第一次坐了火車,看到了工人修建鐵路的情景。他們定居在銀湖岸邊,不久工程結(jié)束,嚴冬即將來臨,他們只得暫住在銀湖北岸測量員的房子里,后來搬進鎮(zhèn)里。爸終于艱難地得到了草原沼澤地帶的一片放領(lǐng)地,新生活又開始了。    第六部小說《好長的冬天》描寫羅蘭一家獲得銀湖岸邊放領(lǐng)地后,開始歡樂地勞作。不久,為了躲避即將降臨的大風雪,又搬進鎮(zhèn)里。阿曼樂先從紐約州遷到明尼蘇達大農(nóng)場,后來也為了在西部獲得墾殖的土地,來到了鎮(zhèn)上。接著是長達數(shù)月的嚴冬,零下四十攝氏度的酷寒,鐵路被雪阻斷,小鎮(zhèn)與外界隔絕,食物和燃料殆盡。阿曼樂和另一個男孩冒著生命危險出鎮(zhèn)找回糧食,幫全鎮(zhèn)人渡過了難關(guān)。    人們度過漫漫冬季,走出困境,德斯密特鎮(zhèn)也日漸繁榮。在第七部小說《草原小鎮(zhèn)》中,羅蘭上學了。為了幫助爸媽,讓瑪麗能到盲人學校讀書,羅蘭努力學習,并獲得教師資格。進入青春期的羅蘭,心理和性格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阿曼樂喜歡上了羅蘭,在傳道會后送她回家,得到了她的好感。到小說結(jié)束時,羅蘭終于得到了教書的工作。    《快樂的金色年代》的主題是羅蘭和阿曼樂的愛情。羅蘭到南達科他州教書,阿曼樂每個禮拜冒著風雪嚴寒駕馬車接送她,兩個月中他們增進了感情,羅蘭終于接受了阿曼樂的訂婚戒指。接著,他們舉行了簡樸的婚禮,回到阿曼樂的放領(lǐng)地上他們自己的新家。    最后一部小說《新婚四年》的內(nèi)容是羅蘭婚后四年間的生活。他們是幸福的,卻又經(jīng)歷了許多災(zāi)難和艱辛。他們就像羅蘭的爸媽一樣,阿曼樂耕作,羅蘭辛勤持家,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新生活,第二年還生下了女兒羅絲。但他們又曾雙雙生病,阿曼樂還留下了麻痹后遺癥,草原大火給收成造成了損失,第四年末出生的小兒子夭折了,房子又被火燒毀。但羅蘭認為新生活就像打一場戰(zhàn)爭,這種精神在她心中滋長,她堅信未來會更好。    《小木屋》系列小說對羅蘭個人的成長歷程和家庭的拓荒史描述得豐富而細膩,如一幅工筆細描的圖畫,然而透過它我們卻可以看到美國西部開拓的壯闊歷史畫卷。作者僅僅選取了一個小女孩的成長和她的家庭的拓荒歷程,以此作為典型寫成了一部民族的史詩,取得了很高的藝術(shù)成就。    羅蘭一家不斷遷徙,抱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荒野中艱苦卓絕地勞作,充滿了開拓精神與創(chuàng)造活力。拓荒者們與大自然搏斗,但又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書中的日月星辰、風雨冰雪、飛禽走獸、樹木花草,無不變幻多姿、充滿詩意,即使是破壞力巨大的自然災(zāi)變,也別具魅力。拓荒者們的人際關(guān)系是那么單純、和諧,家庭成員、親族和朋友間的情感,包括羅蘭與阿曼樂的愛情,都是那么真誠、美好,他們甚至對狗、貓、馬、牛等家畜也充滿了眷顧與柔情。    羅蘭心靈成長的歷程就是上述特點的集中體現(xiàn),或者說她的個性、人格就是那個特定時代、環(huán)境和經(jīng)歷所塑造的。幼年的她天真、好奇、細膩、活潑,對事物非常敏感,具有很強的審美力,隨著年齡增長,她又體現(xiàn)出勤勞、勇敢、堅毅、熱愛自由的品德。羅蘭的形象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喜愛。    作者本人曾經(jīng)說過:她寫書的理由首先是要為今天的孩子們保存下她童年的生活記錄,幫助他們理解從她生活的時代起世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今天,我們在高度物質(zhì)化的生活中,不知不覺地疏離了大自然,淡漠了人際關(guān)系,與此同時我們的心靈也被緊緊封閉起來,蒙上了灰塵,投下了陰影。孩子們被應(yīng)試教育束縛了天性,被學業(yè)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相信他們能從羅蘭的成長經(jīng)歷中獲得思想、人格、價值觀上的啟發(fā)和滋養(yǎng),而父母們讀讀這套書,也會獲益良多。    青少年讀者們,成年讀者們,讓我們翻開《小木屋》系列小說,走進開拓時代那充滿艱辛、奮斗,有堅定信念與創(chuàng)造力的歷史畫卷中去,走進拓荒者們那淳樸、樂觀、率真而純凈的心靈中去吧!    伍厚愷    二○○八年七月六日

內(nèi)容概要

有一位老婦人,她從六十五歲開始寫小說,寫到七十五歲,一共寫了九部。她沒有高深的學歷,也沒有受過嚴格的寫作訓(xùn)練。這九部小說并沒有懸疑曲折的情節(jié),也沒有華麗的文辭。但是,這位老婦人所寫的九本書,已經(jīng)成為世界兒童文學的經(jīng)典名著。在世界各地,有數(shù)不清的孩子因為看了這一套書,從中得到愛的滋潤與面對未來的勇氣。對許多孩子來說,這套書甚至已成為他們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指引與鼓勵。    這套書,就是你手中的“小木屋”系列小說;這位可愛的老婦人,就是本書的作者——羅蘭·英格斯·懷德(Laura Ingalls Wilder)。    羅蘭出生于美國中部的威斯康星州。當時,美國的南北戰(zhàn)爭剛剛結(jié)束,各地正掀起到西部拓荒的熱潮。羅蘭從兩歲開始,就跟著她的爸、媽四處遷移。她在十三歲以前,就已到過威斯康星州的大森林、堪薩斯州的大草原、明尼蘇達州華納森林的梅溪邊、艾奧瓦州的柏歐克以及達科他區(qū)。他們住過小木屋,也住過臺地下的土洞。    羅蘭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瑪莉,下有妹妹琳琳、葛麗絲和弟弟菲德烈克。瑪莉十四歲時因感染猩紅熱而失明,菲德烈克在九個月大時就夭折了。姐姐、弟弟的不幸與開拓家園的艱辛,使羅蘭從一個天真的小女孩長成堅強勇敢的少女。十六歲時,為了幫助瑪莉去讀昂貴的盲人學校,她便獨自離家去教書。同時她認識了一個踏實的農(nóng)莊男孩——阿曼樂·懷德。十八歲時,羅蘭和大她十歲的阿曼樂結(jié)婚,后來生下了女兒玫瑰。    羅蘭和阿曼樂非常相愛,但是剛結(jié)婚的那段日子卻非常辛苦。他們同心協(xié)力,經(jīng)過多年的奮斗,生活才逐漸改善。后來他們定居在密蘇里州,還在自己的農(nóng)場蓋了一幢有十個房間的大房子。這時候,羅蘭的女兒玫瑰也已經(jīng)長大、結(jié)婚,而且成為一個相當出色的新聞作家。玫瑰鼓勵羅蘭把過去的拓荒生活寫出來。她們一起閱讀了很多拓荒文學作品,一起討論寫作技巧。羅蘭從六十五歲開始寫小說,十年之間,她寫下了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說。    這九部小說分別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草原上的小木屋》《農(nóng)莊男孩》《在梅溪邊》《在銀湖岸》《好長的冬天》《草原小鎮(zhèn)》《快樂的金色年代》和《新婚四年》。羅蘭的小說出版后就很受歡迎,到她八十七歲時,這套“小木屋”系列小說開始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發(fā)行。一九五七年,羅蘭在密蘇里州的落磯山農(nóng)場去世,享年九十歲。    “小木屋”系列作品,可以說就是羅蘭前半生的自傳,書中的主角羅蘭也就是真實羅蘭的化身。羅蘭從她的出生地——威斯康星大森林寫起,以《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作為這套作品的序曲。在這本書里,羅蘭以小女孩天真無邪的眼光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大森林里的梅花鹿、大懶熊、冬天的白雪、春天樹上的綠芽,還有小木屋里溫暖的火光、媽做的可口點心、爸的悠揚琴聲,都是羅蘭最甜蜜的童年回憶。    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這套作品中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書中描述羅蘭一家離開威斯康星大森林,坐著篷車遷徙到堪薩斯大草原的經(jīng)過,這正是當時美國西部墾荒者的典型寫照。這次搬家,羅蘭一家驚險萬分地渡過漲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們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圍、草原大火以及熱病的侵襲,但最后他們還是住進了爸親手所蓋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過了一段靠打獵維生的甜美時光。    第三部《農(nóng)莊男孩》,主角是羅蘭的丈夫阿曼樂·懷德。阿曼樂是來自紐約州的農(nóng)莊男孩。在書中,羅蘭生動地描述了阿曼樂第一天上學的情形,也描述了他獲得第一匹屬于自己、也由自己來馴服的小馬時那種驕傲的心情。另外,羅蘭也通過對阿曼樂成長過程的記述,提出了對金錢價值的看法——對阿曼樂而言,五毛錢等于在馬鈴薯田里工作許多小時。    第四部《在梅溪邊》,描述羅蘭一家離開大草原,走過密蘇里州、艾奧瓦州,到明尼蘇達州,居住在梅溪邊的情形。在梅溪邊這段日子,羅蘭一家住在土洞里,爸所有的收成被蝗蟲吃個精光,全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最后爸只好離家到東部去做工。這時羅蘭已經(jīng)八歲,所以全書的敘事觀點隨羅蘭的成長而改變,生活的挑戰(zhàn)與家庭的力量在羅蘭眼中更加具體。另外,羅蘭和瑪莉開始上學,她們的人際關(guān)系也由家庭向外拓展。    第五部《在銀湖岸》,描寫的是羅蘭一家從離開梅溪邊到達科他區(qū)銀湖岸的故事。從梅溪邊到達科他區(qū),羅蘭坐的不是篷車,而是火車,這是她第一次坐火車。當時羅蘭快十三歲了,由于瑪莉失明,羅蘭的個性有了明顯的改變。她不再有姐姐可以依靠,不再有任性不懂事的權(quán)利,于是羅蘭更深刻地體會了成長,也學會面對自己雖不喜歡、卻必須做的事。另外,對他們?nèi)叶裕阢y湖岸的生活給他們帶來了新希望——爸可以在這里申請一塊一百六十英畝的土地。    第六部《好長的冬天》。就在羅蘭的爸申請到銀湖岸的一塊地,并蓋好小木屋之后,一場可怕的暴風雪來了。當時羅蘭一家住在離銀湖岸不遠的小鎮(zhèn),暴風雪將小鎮(zhèn)封住,小鎮(zhèn)的對外交通中斷了七個月之久。在這七個月之中,羅蘭一家沒有食物,只能靠一點麥粒糊口;他們沒有木柴,只能燒干草取暖。他們每天為活下去而努力奮斗,爸更因為扭干草棒而凍裂了雙手,無法拉小提琴。這一次,解決困難的是小鎮(zhèn)里的兩個男孩,他們冒著被凍死與迷路的危險,騎馬出鎮(zhèn),帶回食物。其中一個男孩就是阿曼樂。    繼《好長的冬天》之后,困境遠離,羅蘭一家漸漸步入坦途。隨著拓荒人潮涌來,銀湖附近的小鎮(zhèn)逐漸繁榮,形成“德斯密特”鎮(zhèn)。在小鎮(zhèn)這一段生活,羅蘭寫在第七部書《草原小鎮(zhèn)》中。      在《草原小鎮(zhèn)》一書中,羅蘭十五歲了,她在學校結(jié)交同齡的女孩與男孩,也開始注意打扮,青春期的敏感與反抗情緒使她認識到自制力的重要。同時,爸媽也存夠錢送瑪莉去讀盲人學?!,斃虻碾x家更加深了姐妹親情,羅蘭為了賺錢幫助瑪莉繼續(xù)留在學校,努力讀書,終于取得教師資格。在故事末尾,羅蘭意外獲得一份教師工作,準備離家。   “小木屋”系列最后兩部是《快樂的金色年代》與《新婚四年》。《快樂的金色年代》描寫了羅蘭第一次獨自離家在外教書的經(jīng)歷。這時候阿曼樂已在追求羅蘭,他每周駕著馬車去學校接羅蘭回家,再送羅蘭回學校,兩人含蓄的情感逐漸增長。在故事末尾,羅蘭與阿曼樂結(jié)婚,她真正離開父母,和阿曼樂一起步入人生另一階段。   《新婚四年》是羅蘭死后才被發(fā)現(xiàn)的手稿。這份手稿描寫了羅蘭和阿曼樂婚后前四年生活的點點滴滴。在這四年里,羅蘭與阿曼樂的生活非常辛苦,他們先后遭受了房子燒毀、旱災(zāi)、雙雙病倒以及兒子夭折的厄運,唯一的安慰可以說就是女兒玫瑰的健康成長了。然而,羅蘭與阿曼樂并沒有被接二連三的挫折擊倒,他們以兩人深厚的情感為后盾,依然滿懷希望與勇氣,共同面對未來,開創(chuàng)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家園。    從拓荒女孩到馳名世界的兒童文學作家,羅蘭一生的故事充滿了曲折?!靶∧疚荨毕盗行≌f充分表現(xiàn)了堅毅的拓荒精神。羅蘭以她細膩、誠懇的筆法,將一個女孩的成長寫得生動感人,更將父母手足間的親情、她和阿曼樂間含蓄雋永的夫妻之情,以及拓荒時代人們的勤奮、勇敢,以及對大自然的謙敬,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靶∧疚荨毕盗械目少F之處就在于——它不但記錄了美國拓荒時代的歷史,更記錄了個人的成長。    其實,不只是羅蘭經(jīng)歷了拓荒時代,我們的祖先也是用雙手和血汗開拓出美好的家園,并將它傳給后代的子子孫孫。我們回顧他們的生活,靠雙手耕種、打獵、縫衣、筑屋、鑿井……許許多多生活的考驗,把人磨練得更有智慧,也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激。    “小木屋”系列小說沒有太多曲折的情節(jié),但它是精彩的、令人感到愉悅的、經(jīng)久不衰的世界兒童文學的經(jīng)典名著。全書文辭妙趣橫生,涉及到自然、探險、動物、親情、成長等許多青少年關(guān)注的興趣點,可以引起青少年的極大閱讀興趣,是對他們的求知和成長大有益處的高價值圖書。    今天,我們出版“小木屋”系列小說,正是希望讀者通過羅蘭的成長過程,重新認識自己與親人、大自然的關(guān)系。我們更希望讀者能從這段艱辛的拓荒歷程中得到啟發(fā),在這個物欲膨脹、人際關(guān)系疏遠的現(xiàn)代社會中,找回簡樸、勇敢、堅韌和愛!

作者簡介

作者:(美)羅蘭·英格斯·懷德 賈士·威廉斯 譯者:姜慶堯羅蘭·英格斯·懷德(Laura Elizabeth Ingalls Wilder,1867~1957)出生于威斯康新州的大森林。童年時的生活足跡幾乎遍及美國西部,15歲時就為拓荒者們開辦的小學執(zhí)教?;楹筮w往密蘇里州曼斯費爾德,撫養(yǎng)女兒羅絲成人。1922年羅絲獲得歐亨利獎。1932年勞拉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大森林里的小木屋》。從65歲開始到她90歲去世的25年間,她總共出版了9卷系列圖書,包括《農(nóng)莊男孩》(Farmer Boy)、《草原上的小木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在梅溪邊》(On the Banks of Plum Creek)、《在銀湖岸》(By the Shore of Silver Lake)、《好長的冬天》(Long Winter)、《草原小鎮(zhèn)》(Little Town on the Prairie)、《快樂的金色年代》(These Happy Golden Years)、《新婚四年》(The First Four Years),被后人稱作“小屋系列”(Little House Books)。

書籍目錄

序幕  在星光里三年的約定無價之寶——玫瑰雙雙病倒大火燒不毀的信念

章節(jié)摘錄

那是一個炎熱的、吹著強勁南風的下午,不過在一八八五年的達科他大草原上,誰也不在乎烈日和強風。這些都是意料中的事情,自然而然地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禮拜一下午四點鐘,兩匹快步小跑的馬拉著一輛光亮的黑頂篷馬車,繞過皮爾遜馬車行那兒的街角,在大街盡頭處拐了一個彎,朝著鄉(xiāng)間道路駛?cè)ァ?   在近一英里處一幢低矮的、有三個房間的放領(lǐng)地小屋里,羅蘭透過窗戶看見一輛馬車駛來。她正用長針腳給新做的黑色開司米衣裙的緊身背心縫上細麻紗的襯里,當那兩匹棕色馬拉著馬車在門口停下來的時候,她剛好來得及戴上帽子,拿起手套。    羅蘭站在簡陋的小屋門前,腳下踏著八月棕黃的草地,院子四周挺立著小三角葉楊樹,這情景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她穿著一身點綴著藍色花枝的粉紅色細麻布衣裙。長裙很寬大,束在腰間,一直拖到腳尖。窄窄的緊身上衣的袖子長長的,高高的領(lǐng)扣綴著花邊。她戴了一頂灰綠色的、用粗麥稈編的遮陽帽,帽檐上鑲著藍絲帶,正好襯托出她那粉紅的臉頰、大大的藍眼睛和額前棕色的劉海。    阿曼樂看著她,什么話也沒說,只是默默地扶她上車,仔細地把亞麻護腿布圍在她膝頭上阻擋灰塵。接著他一拉韁繩,馬車就向前沖去。在這既不是周末也不是假日的下午,他們駕著車出去兜風了。馬車向南走了十二英里,越過光禿禿的草原來到了亨利湖和湯普森湖,兩個湖泊間的狹窄地帶長滿了野櫻桃和野葡萄。接著他們又跨過草原,朝東北方十五英里之外的幽靈湖駛?cè)?。每次駕車出游,他們總是要跑上四五十英里,兜個圈子再回家去。    他們把車篷拉起來遮住陽光。馬的鬃毛和尾巴在風中飄揚著,長耳大野兔四處逃竄,松雞驚慌地跑進草叢不見了,條紋田鼠躲進洞里,野鴨沖向空中,從這個湖飛到另一個湖。阿曼樂打破了長久的沉默,對羅蘭說:“我們干嗎不能早點兒結(jié)婚呢?如果你不要求舉行盛大的婚禮,而且又愿意嫁給我的話,我們馬上就可以結(jié)婚啦。去年冬天我回明尼蘇達時,我姐姐已經(jīng)在為我們籌劃一場盛大的教堂婚禮了。我告訴她我們不需要,叫她打消這個念頭,不過她并沒有改變主意。她和我母親要一起到這兒來主持我們的婚禮??墒翘锢锏那f稼馬上就要收割了,到時候我一定忙得不得了,我希望我們能先結(jié)婚,好安頓下來?!?   羅蘭旋著左手食指上的金戒指,她很喜歡這枚鑲著珍珠和石榴石的漂亮戒指?!安贿^……我一直在考慮,”她說,“我不想嫁給農(nóng)夫。我一直是這么說的,我不嫁給農(nóng)夫。我希望你能做點別的事。這個新興的小鎮(zhèn)正在發(fā)展,機會是很多的?!?   又是一陣沉默,接著阿曼樂問道:“你為什么不愿嫁給農(nóng)夫呢?”羅蘭回答說:“因為女人在農(nóng)莊里生活太苦了,總要干那么多雜活,還得幫著收割,替打麥的工人做飯。再說呢,農(nóng)夫總是沒什么錢。他永遠賺不到什么錢,因為鎮(zhèn)上的商人會告訴他,他賣出的東西只能賣多少錢,而他想買的東西卻要由他們隨意要價。這不公平?!?   阿曼樂大笑起來:“噢,別忘了愛爾蘭人說的,‘世界上每件事最后都會扯平。富人在夏天有冰吃,窮人在冬天照樣有冰吃’?!?   羅蘭不接受阿曼樂用句玩笑話來應(yīng)付她。她說:“我總是不愿意自己既貧窮又辛苦,而鎮(zhèn)上的人卻舒舒服服地賺我們的錢?!?   “可你的想法完全錯了?!卑⒙鼧泛苷J真地告訴她。P5-9

編輯推薦

《新婚4年》作者羅蘭從六十五歲開始寫小說,十年之間,她寫下了九部“小木屋”系列小說。這九部小說分別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草原上的小木屋》《農(nóng)莊男孩》《在梅溪邊》《在銀湖岸》《好長的冬天》《草原小鎮(zhèn)》《快樂的金色年代》和《新婚四年》。羅蘭的小說出版后就很受歡迎,到她八十七歲時,這套“小木屋”系列小說開始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發(fā)行。一九五七年,羅蘭在密蘇里州的落磯山農(nóng)場去世,享年九十歲?!靶∧疚荨毕盗凶髌?,可以說就是羅蘭前半生的自傳,書中的主角羅蘭也就是真實羅蘭的化身。羅蘭從她的出生地——威斯康星大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婚四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條)

 
 

  •   書很不錯哦。是正版。質(zhì)量很好,給孩子買的,她很喜歡呢。贊!
  •   這款書質(zhì)量還行!還沒開讀,估計不錯!
  •   女兒正在看,好像可有可無的一套書
  •   美國味很正,典型美國作家
  •   這本書沒有草原小屋那么精彩,而是對勞拉婚后生活的記述。不過本來這個系列的書最精彩的就是小時候的勞拉和爸媽,所以也不錯。
  •   買了一個系列,都很好
  •   “小木屋”的最后一本不是很好看,重復(fù)也較多,一般。
  •     感覺沒有前面好,可能:
      1、孩子長大了,生活的艱辛和重壓不再有任何緩沖直接擺到面前。
      2、遺作發(fā)表,所以沒有完成潤色。
      3、我看得太草了,沒有領(lǐng)略其中的愛。
  •     看過以后有點點失望。不知道是原版就是這樣,還是因為“工人出版社”那個版本給我的印象太深刻,或者是譯者缺乏類似的生活體驗,總之感覺有那么一點別扭,說不上來是哪里不對。不夠鮮活。
  •   說得很好啊,我也是看了這一本之后心里很沉重,以前羅蘭還是英格斯羅蘭的時候,感覺他們家不管面對多大的 困難都能扛過去,都能一笑而過,但是在這里,第一年小麥被冰雹打沒了,第二年玫瑰出生莊稼收成也不好,第三年阿曼樂得病失去勞動能力,第四年小麥因為酷熱又是顆粒無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