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歷史忽略的歷史

出版時間:20080101  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  作者:中國散文學會/編選 楊文 裴小敏/主編  頁數(shù):327  
Tag標簽:無  

前言

  歷史的真實細微之處往往令人震驚。然而魯迅先生曾經(jīng)指出,歷史往往是不可靠的,同時代人所寫的歷史尤其不可靠。胡適先生也曾有過一個精彩的比喻,歷史就是一位任人梳妝打扮的小姑娘。不要說在專制的封建社會里,文網(wǎng)恢恢,動輒得咎,書寫歷史成了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yè),因秉筆直書而遭遇血光之災甚至禍及九族者不知凡幾;就是到了近代乃至現(xiàn)代,歷史仍然充滿了數(shù)不清的謎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史料的發(fā)現(xiàn),有些謎團才陸續(xù)地得以解開?! ∫虼丝梢哉f,史家的任務就在于區(qū)別真實的和虛構(gòu)的、確定的和不確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接受的。這就要求,史家須摒棄功利,獨立思考,嚴肅認真,不斷地對歷史進行追問。把那些或者是因為利誘和威脅,或者是出于某種政治需要,或者是因為偏見,或者是因為個人的感情和愛憎,或者是我們所無法知道的原因,而背離了真實的歷史,一點一滴、持之以恒地去偽存真,恢復其本來面目,從而使歷史成為時代的見證、真理的火炬、記憶的生命、生活的老師和前人的使者?! ≌f到底,歷史就是對細節(jié)真相的探究。然而,說出真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魯迅先生說過,謊言和假話越來越多,中國的文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瞞”和“騙”的文化。它已經(jīng)成了民族的心理痼疾,因此,說出真相就具有挑戰(zhàn)某種民族思維的性質(zhì)。真相的獲得,需要歷史學家的勇氣和責任感,需要探索,需要發(fā)現(xiàn)。值得慶幸的是,近些年來,一些史家和歷史事件的知情者、親歷者,孜孜以求,以史實為依據(jù),按跡尋蹤,見微知著,決不妄加穿鑿,挖掘史料中的深層內(nèi)涵,探尋歷史的本相、本質(zhì)和發(fā)展規(guī)律,實事求是地評價人物的是非功過和歷史作用,體現(xiàn)了歷史學家的史膽、史識和史德。筆者有感于此,把近年來發(fā)表的有新意且有價值的文章,略作分類,編就此書?! ∵@些文章,有些是歷史事件知情者、親歷者的回憶,把僵硬的歷史還原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變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把被有意回避或語焉不詳?shù)臍v史,經(jīng)過作者的調(diào)查和探索,使其重見天日并予以合適的評價;有些是根據(jù)逐漸解密的檔案或史料,把塵封多年因而被長期誤讀的歷史賦予嶄新的生命和意義;有些是對歷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說法、評價甚至是“定論”,根據(jù)作者的研究和發(fā)現(xiàn),建構(gòu)起迥異以往的命題和意蘊;有些則是將被歪曲、篡改甚至顛倒的歷史,還其本來面目或重新顛倒過來。  本書所收入的文章思想開放,無論是觀點還是材料,都有很多新鮮感,那種陳陳相因的陳詞濫調(diào),在這里無處安身。閱讀本書猶如走進一個陌生的國度,新穎的景觀層出不窮,身心會陶醉在一種受到新知刺激才會產(chǎn)生的精神愉悅。  學人和專家們閱讀本書會受到領(lǐng)悟、啟發(fā)甚至震動,但本書主要還是以大眾為閱讀對象。對那些“純學術(shù)”的鴻篇巨制,敬謝不敏。眼睛向下,拒絕枯燥,注重文采,把平民化、生動性、可讀性和趣味性作為遴選文章的取向。學術(shù)只是一種精神,一種風骨,而鮮活豐滿的血肉和生命,才是我們的追求?! 撜f明的是,本書的分類完全是為了閱讀的方便,多數(shù)文章因意蘊的多元,都是難以強作劃分的。人物和事件的順序基本上按時代先后編排,個別長文做了一些刪節(jié)。書中所收文章大都是“一家之言”,并不能完全代表編者和出版者的觀點,敬請讀者明鑒。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所輯錄的近百篇文章中,有些是歷史事件知情者、親歷者的回憶,把僵硬的歷史還原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使之變得有血有肉,呼之欲出;有些是被有意回避或語焉不詳?shù)臍v史,經(jīng)過作者的調(diào)查和探索,使其重見天日;有些是根據(jù)逐漸解密的檔案或史料,給塵封多年因而被長期誤讀的歷史賦予嶄新的生命和意義;有些是對歷史上某些事件、人物的說法、評價甚至是“定論”,根據(jù)作者的研究和發(fā)現(xiàn),建構(gòu)起迥異的命題和意蘊;有些則是把被歪曲、篡改甚至顛倒的歷史,還其本真或重新顛倒過來。    閱讀此書猶如走進一個陌生的國度,新穎的景觀層出不窮,身心會陶醉在一種受到新知刺激才會產(chǎn)生的精神愉悅中。本書以大眾為閱讀對象,對那些“純學術(shù)”的鴻篇巨制,敬謝不敏。眼睛向下,拒絕枯燥,注重文采,把平民化、生動性、可讀性和趣味性作為遴選文章的取向。

書籍目錄

名人再現(xiàn)  時常會想念那些抗日名將  張伯苓與張學良的忘年交  還你一個真實的白求恩  外公陸定一的生死戀  魯迅的“仕途”  傅雷之死  最后一次看望陳永貴  胡適尋找古代白話詩  列寧在1923  高爾基說謊  段祺瑞為何長跪不起  吳佩孚之死  秋風秋雨愁煞人一秋瑾就義百年祭  勝利完成長征的三十名女紅軍  北大旁聽生中的歷史名人  蔣介石的最后歲月  孫立人兵變案真相  從我親歷的幾件事看康生往事新知    胡適四次營救陳獨秀  親歷平型關(guān)大捷  “百團大戰(zhàn)”,六十年的是非功過  遠征軍,六十年后的叩問  美國投放原子彈、蘇聯(lián)出兵與國際社會的反應 蔣介石密令研制原子彈 蔣介石圖謀參加朝鮮戰(zhàn)爭始末 志愿軍戰(zhàn)俘去臺始末 軍區(qū)司令員邢仁甫叛變前后 揭開秦城監(jiān)獄的神秘面紗 三年困難時期高校師生的伙食 楊成武談揭批羅瑞卿實情 唐山大地震真相為何二十九年后才揭開 神舟前傳:中國返回式衛(wèi)星首征太空揭秘 農(nóng)業(yè)學大寨始末 追憶中蘇關(guān)系崢嶸歲月和分歧 我了解的赫魯曉夫權(quán)力斗爭內(nèi)幕秘聞   孫中山遺體土葬南移之謎 究竟誰出賣了瞿秋白 張學良的另一次未遂兵諫 我為張學良將軍送葬一將軍的中共黨員身份考略 舊報紙與長征的終點 蘇聯(lián)拆運我國東北機器史實 新中國首次大規(guī)模授勛始末 美國人為什么打不下來上甘嶺……歷史回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被歷史忽略的歷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1條)

 
 

  •   文章篇幅短小,語言精煉,發(fā)人深省,使人能夠了解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還原歷史其本面目。
  •   本書的一大特色就是揭示出歷史的關(guān)鍵時刻并不一定都想人們想象的那樣是在深謀遠慮中造成的,相反恰恰是那些看似一些無足輕重,豪不相干的人和事導致歷史的易轍.
  •   具有較強的史料價值
  •   這個商品不錯。但也還是不夠細節(jié)。
  •   一本不錯的書,值得一讀
  •   眼光很獨到的一本書 很喜歡
  •   捧著夢寐以求的這本書,開心的不得了!
  •   快遞速度太慢了,12號買的書25號才到,中間還鬧了個烏龍,書沒有封起來
  •   這本書很是特別。說它特別的理由是。從書名看仿佛是一本比較嚴肅的歷史書;打開書,閱讀目錄共有82篇各個時代的趣聞逸事,一個個小標題列在那里,感覺好象是在火車上推銷的那種消遣書;開始閱讀后就覺得書的內(nèi)容還是非常對胃口的,書的內(nèi)容也相對比較嚴謹?shù)模豁樖衷偕习俣纫幌?,發(fā)現(xiàn)82個小故事,居然第一個和最后一個網(wǎng)絡上都一字不差地能找到,再找了其他幾篇,居然也全有。原來書是中網(wǎng)絡上收集的來的。對于這一點,本書的編者一點也不否認,況且在書的扉頁下有一行很小的字,意思是要部門沒有聯(lián)系上的作者主動聯(lián)系出版社以便領(lǐng)取稿費,還特意留了電話。從讀書后的收獲還是比較大,把一些著名歷史事件、人物中的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披露出來,許多還是非常有價值的收獲。比如在《還你一個真實白求恩》中對白求恩來中國前個人情感問題上作了披露;比如在〈三年困難時期高校師生的伙食〉一文中,對當時清華大學老師研究煮飯的爛飯法感到很是辛酸;比如在<兩岸密使十年:臺灣絕密檔案曝光>中對當年李登輝與大陸高層的密切聯(lián)系做了詳細描述。這些文章讀來趣味性和歷史還原性比較強。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一篇〈美國人為什么打不下來上甘嶺〉,文中對當年的上甘嶺戰(zhàn)役從多方面的資料來進行分析,作者是用非常深情的筆墨和歷史記錄來還原那段歷史,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我讀后深受感動,立刻從百度上下載這篇文章,打算發(fā)給公司正要組織培訓的干部閱讀,我在推薦文中是這么寫的:推薦一篇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給我們參訓的學員閱讀。請大家認真用心地去閱讀、去回味這段歷史故事。我覺得作者寫的很客觀,分析的也很到位。今天,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廣大干部群眾具備了當年上甘嶺戰(zhàn)士的思想和作風,我想我們應該什么困難也能戰(zhàn)勝了。問題是今天我們每個人要從哪里和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思想和作風,這也是我們這次組織大家一次培訓的目的之一。讀歷史事件總是應該用心去吸收和思考的!
  •   我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特別是里面的內(nèi)容和語言,把乏味的歷史事件描寫得很生動,很吸引人,也很真實.
  •   可能本人是東北人的原因吧,當我翻開本書開篇時,被那段已經(jīng)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歷史而有另外一面時,我沉默了......本書是在寫中國的近代史中不為人知的一些歷史,可能因為這些歷史有它齷鹺和另類的一面吧,曾經(jīng)不為正史所載,今天能重新拾起被歷史遺忘的貝殼,我想正是現(xiàn)在我們能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它的種種過往。本書以小故事的與讀者見面,不用累讀,但也不過詳細。不過也不失為一本好書!端正心態(tài),正視歷史。
  •   收集了其他專家對不同歷史事件的不同角度的分析,不僅對看事物的分析方法有幫助,而且對以往歷史更進一步的了解有所幫助。
  •   有些歷史你必須較真,因為他真實。而真實就會被人認可。但同時它會使人傷感和無奈
  •   一種為人所不知的歷史
  •   收錄了很多相關(guān)文章,讓讀者了解了很多內(nèi)幕
  •   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偉人.原來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也會犯錯誤.
  •   書挺好的。。。。。。。。
  •   還好---
  •   增長見識,了解更多
  •   讓我們知道更多的過去,書很不錯,值得一看!
  •   揭秘了很多歷史人物
  •   本書只能說是一些文章的匯編,有一些能獲益的地方,但是有些內(nèi)容并沒有加以證實,結(jié)論下得草率
  •   利用業(yè)余時間讀了這本書,有些內(nèi)容的確第一次了解,適合做為業(yè)余時間消遣讀物。
  •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友好有壞,有些讓自己受益匪淺,有些純粹可以跳過,所以沒有特別投入的感覺。
  •   這本編的滿拖沓的
  •   有點八卦,娛樂娛樂還湊合
  •   網(wǎng)文集錦,主題不夠突出,不太值得看第二遍。
  •   八卦歷史
  •   覺得沒有什么意思!跟野史差不多
  •   個人感覺一般比較空洞很失望
  •   滿懷著能增知廣聞的心情購得此書。沒想到里面有的內(nèi)容卻是搏了新奇失了嚴謹。如在介紹有關(guān)“孫立人兵變”時,作者以一種很肯定的語氣說孫立人將軍在50年代有依附美國人在臺灣搞政變的企圖,并說他是早在抗戰(zhàn)時期就和美國特工打得火熱云云.........要知道現(xiàn)在許多研究資料都表明,到目前為止,所謂“孫立人兵變”事件是一個歷史的謎團,并沒有確實的證據(jù)證明他曾經(jīng)企圖政變。不知作者是如何得出此結(jié)論的?書中沒有給出有力的證據(jù)和史料佐證,讓人難以信服。歷史研究是一件嚴肅的事,不能拿來戲說。以免誤導讀者。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