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視野中的印度文學文化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陽光出版社  作者:姜景奎,郭童 編  頁數(shù):30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公元2010年——是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劉安武先生的八十壽辰。作為先生的學生,為了表達對先生的崇敬、祝賀和感激,我們決定出一本論文集,名《多維視野中的印度文學文化——劉安武先生八十華誕紀念文集》。擺在讀者面前的便是這部集子。這里有幾點需要說明:首先,這本論文集中的第一篇文章《時間只有前后沒有左右》是一篇較全面介紹劉安武先生科研成就的文章,其中也有身為學生對先生的紀念和回憶。其作者姜景奎長期與先生相處,20多年來一直得到先生在各個方面的指導和栽培。因此,該文對了解先生的道德和文章都有幫助。論文集中還編有一個“附錄”,是先生的簡單履歷和先生幾十年來的著述目錄。其次,這里的“先生的學生”是概言之,其中有先生的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國內(nèi)訪問學者和本科生,有先生的同道學弟,還有先生的學生。再次,秉先生之意,我們沒有在較大范圍內(nèi)宣傳,所以許多同道學人——包括先生的親授弟子——因為種種原因,并不知道這件事,也便沒有提供文章。在為此表示歉意的同時,我們相信,沒有提交文章的這些先生的學生們和我們一樣對先生抱有深深的敬意,和我們一樣在內(nèi)心深處為先生祝福。

書籍目錄

前言時間只有前后沒有左右(代序)上篇我欽佩景仰的兄長——劉安武先生海內(nèi)印地語文學研究第一人——劉安武先生劉安武與普列姆昌德研譯心中的形象過年劉安武先生印象詩苑擷英——論印度兩大史詩中的民主思想萌芽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回憶中的感念劉安武先生與泰戈爾學學問與品格我與先生的第一次相遇劉安武先生印象記我所認識的劉安武先生下篇羅摩戲劇與東南亞民族表演藝術(shù)《園丁集》淺析一顆熠熠閃光的寶石論烏爾都語中世紀文學分期問題從現(xiàn)實主義到自然主義印地語“賤民文學”概述中印傳統(tǒng)文學特質(zhì)宏觀比較泰戈爾與浪漫主義網(wǎng)絡(luò)和多媒體環(huán)境下的教學思考與實踐“攪長河為酥酪”釋義阿格葉耶長篇小說中兩性關(guān)系透視“蘇多”谫論印度古代詩歌中的自然描寫克里山·錢達爾的人道主義創(chuàng)作觀萌芽于印度文學土壤的尼泊爾文學創(chuàng)作印度佛教衰落后尼泊爾佛教發(fā)展的原因印度英語文學概論個性的顯現(xiàn)創(chuàng)作的隱喻《戈丹》中瑪爾蒂形象分析印度比較詩學發(fā)展脈絡(luò)及其中國參照淺析曼奴·彭達利在小說《班迪》中的敘事策略戈拉:東西方文化沖突下的精神探索者神話與認同:對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新佛教運動研究的再思附錄

章節(jié)摘錄

  1950年代,是普列姆昌德作品在中國翻譯介紹的第一階段,也是由轉(zhuǎn)譯走向從原文直接翻譯的階段,反映了我國印地語翻譯的發(fā)展水平?! ?980年代,是普列姆昌德作品漢譯的第二階段,除了個別作品之外,全部從印地語原文譯出,反映了印地語翻譯在中國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翻譯出版的具體情況如下:  1980年,《舞臺》(即《戰(zhàn)場》,長篇小說),廣東人民出版社,譯者莊重(馬盂剛、徐曉陽、孫寶剛、吳達審等人之筆名)。  1982年,《新婚》(短篇小說集),貴州人民出版社,劉安武譯。  1983年,《如意樹》(短篇小說集),上海譯文出版社,劉安武譯。  《仁愛道院》(即《博愛新村》,長篇小說節(jié)譯),新華出版社,譯者周志寬、韓朝炯、雷東平。  《一串項鏈》(長篇小說,即《貪污》),山西人民出版社,莊重譯?! ?984年,《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劉安武編選,劉安武等23人譯。共收小說41篇,含195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普列姆昌德短篇小說選》中的所有作品?! ?985年,《割草的女人》(短篇小說集),湖南人民出版社,劉安武譯?! ?986年,《仁愛院》(全文),上海譯文出版社,周志寬、韓朝炯、雷東平譯。  1987年,《普列姆昌德論文學》,漓江出版社,唐仁虎、劉安武譯。  《羅摩的故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殷洪元譯?! ?989年,《普列姆昌德傳》(即《拿槍的戰(zhàn)士》),阿姆利德·拉耶著,王小丹、薛克翹譯?!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多維視野中的印度文學文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