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98-09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陜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臺灣)羅蘭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聚泰號”。
“聚泰號”是高祖父時代所開的糧店。
傳說,高祖父兄弟二人隨祖上從浙江紹興移居北方。赤
手空拳,來到蘆臺謀生。先是在親戚的住家門外屋檐下擺個
小攤賣糧食,所賺的錢雖然很少,但兄弟二人人緣極好,做
生意誠實不欺,空閑時就念念書,很得主顧的信任。二高祖
父特別喜歡文墨,練就一手好書法,常給鄉(xiāng)人寫寫對聯(lián),漸
漸有了名氣,結(jié)識了地方上的仕紳,經(jīng)人推薦,進了縣府做
師爺,撰寫公文,得到縣府的重用。大高祖父堅守本行,積
存了一些本錢,開了正式的糧店,就是“聚泰號”。
“聚泰號”給這兩兄弟帶來財富,以后又繼續(xù)經(jīng)營了其
他生意,開了木廠、首飾樓、藥鋪、還有一家黃酒廠,都以
“聚”字排名。他們也置了許多產(chǎn)業(yè),包括十幾所瓦房,本
縣和外縣的莊園土地,蘆葦?shù)氐鹊?,逐漸成為當?shù)厥赘?。?br /> 中所住的這棟大宅,位于北街,后臨薊運河。中間四層大四
合院,兩旁是東西兩個跨院。第五層是橫跨三個院落的大花
園。
祖父那一代,是最承續(xù)祖上余蔭的一代。那大約是清末
同治年間到光緒年間,外侮不斷,鴉片煙久已荼毒全國。民
間不但無法抗拒煙害,反而形成一種風(fēng)尚,許多有錢人領(lǐng)先
追趕這時尚,祖父一代也有幾位染上煙癮,視為富貴的象
征。加速了家道的衰敗。到了父親這一代,不但“聚泰號”
已不存在,只剩下字號名稱;所經(jīng)營的其他生意也都已經(jīng)倒
閉或出讓。田地莊園大部分典當質(zhì)押,房產(chǎn)也只剩下了薊運
河畔,我們所住的這所大宅。所幸到了我父親、伯、叔這
代,不約而同地奮起經(jīng)營,不再揮霍,拒絕不良嗜好,各安
本分。能出外求學(xué)的出外求學(xué),學(xué)成之后,有人出外做事,
有人自愿守住家園,拯救家業(yè),放棄向外發(fā)展的機會,在家
照顧所剩無幾的田莊。對內(nèi)節(jié)衣縮食,對外卻盡量維持“聚
泰號”的聲勢,絕不在鄉(xiāng)里間露出敗相。一切婚喪大典,絕
不馬虎吝嗇,竭盡所能,照以往的排場辦事,而且絕不舉
債。
多年來,家中的伙食,用我們自己的話來形容,是“咸
菜拌豆腐,豆腐拌咸菜”。天天小米高粱,對外卻一絲不茍
地撐住了場面,連祖上對清寒親戚的接濟,也絲毫不減,年
年照以前的規(guī)矩辦理。居然熬過了各種戰(zhàn)亂,而且逐漸贖回
了典當質(zhì)押的產(chǎn)業(y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之后,家中幾乎
可以說是恢復(fù)了元氣。逐步走向振興的途中。
這“靳向善堂”第四代的力圖振作所顯示的意義,與其
說是為了恢復(fù)當年的榮華,不如說是基于一份根深抵固的中
國倫理。做為后代子孫,先天有責任振興家業(yè)與保護家聲。
否則便是“不孝”。伯、叔與父親這一代,正是這樣令人起
敬的一代。
我是這家中第五代的第一個小孩。
出生在家道衰微與力圖振作的交替時代,懵懵懂懂,成
了這所大宅中的一員。都市里,正在風(fēng)起云涌,受到“五
四”新潮的強烈沖激。父親和三叔、四叔都在天津就讀新式
的學(xué)校。而蘆臺鎮(zhèn)上,這保守的大家庭里,卻還維持著從里
到外的平靜如恒。我的母親也仍然是和家中其他的妯娌們一
樣,在這嚴守舊禮的大家庭做媳婦,既沒時間也沒心情來照
掉頭不顧而去,我的感覺是:“既然無能為力,不如離開這
拷問吧!”
我一口氣放棄學(xué)業(yè),辭掉工作,離開家庭。特別是那學(xué)
業(yè)。期待了八年的重叩大學(xué)之門的夢想,實現(xiàn)時卻是那樣的
殘破不堪。也許,任何塵封太久的舊夢,都不應(yīng)該希望去重
拾吧?既然如此,我不必再去注冊了。那學(xué)業(yè),就停留在
“音樂系,第一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因曠課太多而國文要重修,
體育要重修”的成績單。對我這久已習(xí)慣了接受種種失望的
“大”學(xué)生來說,無足輕重。扔掉那成績單,正如我扔掉二
十九年的歲月,好好壞壞,可以完全隨它去了。
你不能不說,凡事皆有天定。
在我還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覺得自己既然放棄了一
切,也只有遠走臺灣是較成熟而又浪漫的打算的時候,我一
點也不知道究竟要怎樣,甚至什么時候才可以邁出這重要的
一步。
這天,時局混亂的北方,倒也依然是春風(fēng)送暖,我坐火
車由塘沽到天津去,想試試有沒有什么新的想法可以幫助我
下一個什么樣的決定,你大概也經(jīng)驗過這種茫然的心情。當
自己并不真的知道應(yīng)該如何是好的時候,你只能這么茫然地
暫時飄浮著。
塘沽是我的“第二家鄉(xiāng)”,是我念小學(xué)的地方。天津是
我“第三家鄉(xiāng)”,是我念師范學(xué)校,隨家避日禍,以及在艱
苦中工作和經(jīng)歷人生風(fēng)浪的地方。兩處寄放著我不同的年齡
與不同的感情。而這次,我離開塘沽的家,到天津去,卻是
我剛剛斬斷了和自己有關(guān)的一切,全心空空如也的一個階
段。
塘沽到天津,火車只需一小時。
北方春天的風(fēng)沙,我是十分熟悉。敞開的車窗,照例吹
進滿車廂的,屬于北方的豪邁與迷茫。
斜對面,隔著走道,坐著一位乘客。他那溫和自信的樣
子,整潔不俗的衣著,立刻和我小時候的一個印象相重疊,
我?guī)缀醯谝谎劬驼J出了他。他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一位小學(xué)同
學(xué),比我高兩屆。
我試著請對面的乘客替我問他貴姓,果然,他姓徐。于
是,我問他:“你是不是叫徐文樸?”
果然是他。
我們都很興奮,不僅是因為在火車上巧遇,而且因為我
們已經(jīng)從小孩子變成了三十歲左右的成年人,我卻能立刻認
出了他,而且叫出了他的名字。
他并沒有立刻想起我。女孩子變化大,而且我比他低
班,當年一定百分之百是個土土的小女孩。不會吸引他的注
意。而我告訴他,他現(xiàn)在和小時候簡直一模一樣,完全沒有
改變。他帶著一分不可置信的神情,走過來,坐在我旁邊的
空位上,開始和我快樂地聊天。
二十年的歲月,當然說來話長。然后他問到我的近況,
我告訴他,我過得越來越黑暗,正把一切都放棄了,打算到
臺灣去。
“你有沒有買船票?”他問。
我連具體地該如何去臺灣都還沒有打算,又怎么會去買
船票?而且我根本也還不知道船票是該如何買法。它是和買
要求。
戰(zhàn)亂與國仇,使他們不得不面對離鄉(xiāng)背井,不得不面對
投筆從戎。拜別爹娘的那一刻,他們的心情是慷慨赴義,而
不是兒女情長。他們的年齡在戰(zhàn)火與離別中增長。他們的歲
月里,寫滿了拋棄與割舍。他們的日記里,寫滿了對自己的
鞭策:
“你愛你的父母、兄弟妹妹,因而舍不得他們嗎?不,
你要和他們分開!無論你是被迫或自愿?!?br /> “你愛你的愛情嗎?不,你要和他分開,無論你是被迫
或自愿。”
“你要婚姻嗎?不,你愛的不一定能屬于你;你擁有了
他,你不一定能給他幸福,無論你是被迫或自愿。你們的小
小爐灶沒有安全與安定。也許在某一次流離中,你們永遠不
再相見了;也許你到了天南,他到了地北,再相見時也不是
原來的你和他了。”
“也許,你們的孩子在大家搶登某一班擠得不堪負荷的
列車時,被遺落在車站上了。也許,被遺落的是你的妻子或
丈夫?!?br /> “你已一腳踏入了那使你今后可以青云直上的校門了嗎?
對不起,你要讓一讓。戰(zhàn)爭來了,學(xué)校在炮火下碎成齏粉,
你的學(xué)業(yè)前途之夢,也就碎成齏粉。你只能對自己說,夢碎
的代價是,你奔赴了一個令你覺得自己更崇高、更神圣的理
想?!?br /> “你的父母年邁體衰,他們曾經(jīng)那么愛你、照顧你,對
你寄以厚望。你曾對自己發(fā)誓說:‘我一定要孝順他們,奉
養(yǎng)他們?!阕龅搅藛幔繘]有,沒有。你為了奔赴一個更崇
高的理想,你要為國家獻身,為民族效命。于是,那年邁父
母倚閭目送你遠行的一個鏡頭,就永遠在那里‘停格’。”
“你曾想念過他們嗎?在長長的歲月里,你曾為自己的
不孝而不安過嗎?沒有,好像沒有,似乎沒有,大概沒有。
……你不敢肯定,不敢深入反省。你假裝什么也不曾發(fā)生,
你不想追問自己。也許,在夢中,你曾哭泣。但醒來之后,
你活在更清明的理智監(jiān)督之下,你不去想自己究竟是在什么
樣的感情之中?!?br /> “你努力讓自己豁達,你看輕這一切人間世的苦樂。你
把一切個人的悲歡看作毫末,你承認人很渺小,于是,學(xué)
業(yè)、事業(yè)、愛情、婚姻、父母子女的親情,當然都更微不足
道,更是沙塵。于是,你活得開朗而堅毅?!?br /> “你是這樣的善于克制自己,你只要不讓自己悲傷,就
可以不悲傷;你不讓自己懷念,就可以不懷念;你不讓自己
牽戀,就可以不牽戀?!?br /> ……
從民初到50年代的炮火,每次行動的綱領(lǐng)或許有所不
同,顛沛流離的滋味卻是沒有兩樣;渡海來臺時的背景即使
每人不盡相同,一個海峽的徹底隔絕,卻是沒有兩樣。所隔
絕的,在一切現(xiàn)實的意義之外,對“人”來說,不是別的,
而是“感情”。
這一代人們,無論他是在海峽的哪一岸,在一生的歲月
里,所努力以赴的,是救國與建國;而在這慷慨悲歌的漫長
生途之中,他們所拼命圍堵的,卻是個人的感情。他們必須
書籍目錄
目錄
一、大宅巡禮
二、我是誰?
三、皇上的家當
四、“皇上家當”的下場
五、羅漢會與赤免馬
六、白馬傳奇
七、花園、童年與狐仙
八、五大仙
九、點秋江,白鷺沙鷗
十、危機與轉(zhuǎn)機
十一、跨出一個時代
十二、母親
十三、地平線
十四、記憶
十五、拓荒
十六、父母
十七、硬體彩色“玩具”
十八、北方與南方
十九、兩廠的杰出成就
二十、貝殼、童戲
二十一、地址與門牌
二十二、明星小學(xué)貴族化
二十三、嶄新的日子
二十四、鐘瑪利
二十五、久大員工逃內(nèi)戰(zhàn)
二十六、父親講故事
二十七、老家逃難
二十八、衣冠不改舊家風(fēng)
二十九、屬靈的世界
三十、我們走路去
三十一、世紀的省思
三十二、書生之見格調(diào)高
三十三、新派人物好老師
三十四、分道揚鑣
三十五、中學(xué)里的小學(xué)生
三十六、愉快的校風(fēng)
三十七、平穩(wěn)的物價
三十八、小記“九一八”
三十九、那邊“一二八”,這邊“英租界”
四十、談?wù)勛饨?br /> 四十一、我的課外讀物
四十二、文明與野蠻
四十三、音樂123
四十四、我們的校園歌曲
四十五、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四十六、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四十七、面對噩夢不知愁
四十八、一懷愁緒,幾年離索
四十九、槍在我們的肩膀
五十、空間與時間
五十一、偷渡
目錄
一、是前生注定事
二、海行
三、惟一的上海
四、抵臺——青翠基隆港
五、“你什么都會”?
六、學(xué)臺語
七、旅人的心情
八、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九、黃葉舞秋風(fēng)
十、日本遺風(fēng)
十一、擦肩而過了無痕
十二、“他”是誰?
十三、來不及逃掉
十四、我比總統(tǒng)先到總統(tǒng)府
十五、風(fēng)云變幻彈指間
十六、父親來信談時局
附:父親的信(之一)
父親的信(之二)
父親的信(之三)
十七、阿方
十八、思想有問題
十九、他這無冕之王
二十、“君王”沒錢繳電費
二十一、臨時房屋風(fēng)水好
二十二、他們埋骨于此
二十三、看電影的日子
二十四、劉姥姥“在”大觀園
二十五、美國郎君不擦皮鞋
二十六、洋包子
二十七、從書店街走到《羅蘭小語》
二十八、幸運的一分鐘
二十九、代書朋友鐘先生
三十、醫(yī)生朋友鄭大夫
三十一、搬家,搬掉了一個時代
補一、構(gòu)樹緣起
補二、構(gòu)樹傳奇
補三、告別三六九巷四八號
三十二、“模范省”
三十三、“訪美散記”外一章
三十四、文化“傭兵”
三十五、移民小插曲
三十六、漸行漸遠陶淵明
三十七、神游故國訪故宮
目錄
序曲
一、感情化冰先是痛
二、問君能有幾多愁
三、天才中國
一九八八風(fēng)貌
四、寧要安穩(wěn)不要錢
五、大陸的“熱門話題”
六、咬“文”嚼“字”看大陸
我是歸人
七、四十年來家國
八。故土夢重歸
九、為何不回家?
十、坎坷歲月,一世浮沉
十一、雜亂生途長短調(diào)
十二、海河的水,慢慢流
十三、你看那樹!
十四、長風(fēng)萬里,一睹關(guān)山
十五、我這“臺胞”
十六、北戴河的日子
十七、萍蹤偶聚,長幼有序
十八、明日水村煙岸
十九、天津夜,好風(fēng)似水
我是過客
二十、螞蟻愛國
二十一、人民大會堂開會小記
二十二、“?!遍煛疤臁笨粘霭嫔?br /> 二十三、海內(nèi)存知己
二十四、野風(fēng)呼嘯過關(guān)東
二十五、東北行
二十六、我的舅父
二十七、不甘認輸
二十八、一拐彎就到
二十九、這樣一種徒勞
三十、這樣一種揮霍
三十一、時光隧道小時候
三十二、一生的李伯大夢
三十三、萬里關(guān)山
附:獻
是否
三十四、回首金銀橋
溯源
三十五、不朽的薊運河
三十六、歲月沉沙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