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另一半

出版時間:1997-1-1  出版社:珠海出版社  作者:斯蒂芬·金  譯者:王強,覃嬈  
Tag標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黑暗的另一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史蒂芬?金這本400多頁的小說,作為89年全美銷量第2的書籍,它雖缺乏內(nèi)涵,卻娛樂性甚佳。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恐怖故事,其中多起兇殺的血腥描寫,都足夠刺激到讀者越來越粗壯的神經(jīng)。故事講述了一位作家,在停止使用筆名寫作并通過雜志曝光那個鮮為人知的筆名后,那個筆名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像以筆名的名義所寫的那些犯罪小說里的罪犯一樣行兇殺人,并且希望從作家本人那里攫取生命的故事。足智多謀的作家賽德、深愛他的妻子麗姿、心狠手辣的“黑暗的另一半”喬治?斯塔克、穩(wěn)重機智的治安官艾倫,這四個人構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關系網(wǎng)。賽德因受到“齷齪鬼”的敲詐,和妻子商量后主動曝光了自己另一個身份,喬治?斯塔克——一位優(yōu)秀的犯罪小說作者。自此,和曝光事件相關的一系列兇案發(fā)生,所有的現(xiàn)場線索都指向賽德,當艾倫追查到賽德家時,卻在賽德難以撼動的不在場證明前陷入迷茫,隨后一系列難以解釋的事件,相同的指紋、相同的聲紋,雖然艾倫打消了對賽德的懷疑,但這些事卻讓艾倫開始懷疑自己多年以來的常識。而只有賽德從一開始就猜到了原因,他黑暗的另一半,喬治?斯塔克——一個鬼魂,確確實實成為了一個實體,并且開始行兇,最終也會找上賽德自己。在喬治?斯塔克令人膽寒的兇暴面前,賽德唯一的底牌就是麻雀——據(jù)他的朋友羅杰稱是“靈魂的擺渡者”,數(shù)以萬計的麻雀出現(xiàn)在賽德的周圍,喬治?斯塔克卻看不到它們。在喬治?斯塔克將麗姿以及賽德的雙胞胎兒女劫持到賽德一家的鄉(xiāng)下別墅,準備通過寫作奪走賽德的生命力的時候,艾倫、賽德先后趕到。當喬治?斯塔克夢寐以求的犯罪小說再次動筆的時候,喬治?斯塔克身上的傷痕和皺紋都逐漸的轉(zhuǎn)移到了賽德的身上,這使喬治?斯塔克欣喜若狂,同時也放松了警惕。賽德吹響了鳥哨,麻雀起飛了。鋪天蓋地的麻雀用血肉之軀當做炮彈,砸開了房間的門窗和墻壁,它們撲到喬治?斯塔克的身上,用億萬個鳥嘴將喬治?斯塔克生吞活剝,最后,帶著斯塔克變輕的尸骨,消失在黑夜中。賽德救下了妻子和兒女,也救下了艾倫,但是當他開始寫作犯罪小說時,他的表情簡直和喬治?斯塔克一樣瘋狂,他黑暗的另一半,真的消失了嗎?
      
      這是一個令人驚異的故事,我想沒有人會在意故事對人們生活常識的挑戰(zhàn),吸引人們的是靈異的復生、詭秘的麻雀、被威脅者的命運以及一個好警察是如何帶著讀者解開謎團,有時候讀者跑到警察前面,有時候又被警察超越。
      
      作為恐怖小說,史蒂芬?金對兇殺現(xiàn)場的描寫,令人咂舌,摘錄如下。
      
      78頁,克勞森的死。史蒂芬?金花費了相當多的篇幅鋪墊氣氛,十分精彩,此處略去,僅保留對兇案現(xiàn)場的描寫。
      
      這種凝視只持續(xù)了不到三秒鐘,可她卻覺得長得多。她看到了一切,包括最小的細節(jié);她的腦子拍下了她的所見,就像那些拍攝犯罪現(xiàn)場的攝影師一樣清晰而準確。
      她看見咖啡桌上放著兩個啤酒瓶,一個是空的,另一個半滿,瓶頸處還有一圈泡沫。她看見煙灰缸彎曲的表面上寫著“芝加哥大都會區(qū)”的字樣。兩只不帶過濾嘴的香煙頭被按滅在煙灰缸中間干凈的白色區(qū)域,可克勞森并不吸煙——至少不吸紙煙。她看見曾經(jīng)裝滿大頭針的白色小塑料盒倒在啤酒瓶和煙灰缸之間??藙谏^去用來在廚房的記事板上釘東西的大頭針,多數(shù)都散落在咖啡桌的玻璃臺面上。有幾枚大頭針落在一本翻開的《人物》雜志上,正好是刊登賽德?波蒙特/喬治?斯塔克故事的那一期。她能看見波蒙特夫婦在斯塔克的墓碑上方握手,雖然從她的位置看那張照片是倒的。根據(jù)弗雷德里克?克勞森的說法,這是一個永遠也不會刊登出來的故事,但它會使他成為一個小有財富的人。事實上,他似乎大錯特錯了。
      她能看見弗雷德里克?克勞森,他坐在客廳的兩把椅子中的一把上,一點自以為是的氣焰都沒有了。他被綁在椅子上。赤身裸體,衣服被揉成一團扔在咖啡桌的下面。她看見他的腹股溝上有一個血淋淋的窟窿。他的睪丸還在老地方;他的陰莖被塞在他的嘴巴里。他的嘴里有足夠的空間,因為兇手還割掉了克勞森的舌頭。舌頭被釘在墻上。大頭針深深地扎進粉紅色的肉里,深地她只能看見明黃色的大頭針頂部的一小瓣,她的腦子也無情的拍下了這個細節(jié)。血順著舌頭往下淌,在墻紙上構成了一個模糊的扇形圖案。
      兇手還用另一個頂端是鮮綠色的大頭針將《人物》上那篇文章第二頁釘在克勞森裸露的胸口上。她看不見麗姿?波蒙特的臉——它被克勞森的血蓋住了——可她能看見麗姿的手,麗姿正伸手舉著一盤果仁巧克力蛋糕讓賽德微笑著檢查。她記得克勞森特別討厭這張照片。多么裝腔作勢!他大聲地評價。她不喜歡烹飪——她在緊接著波蒙特出版第一本小說后的一次采訪中這樣說過。
      被緊釘在墻上的舌頭上方,有人用手指蘸著血寫了一句話:
       麻雀又在飛了。
      上帝啊,她的腦海深處想到,這就像一部喬治?斯塔克的小說……像亞歷克斯?馬辛會干的事情。
      從她后面?zhèn)鱽硪粋€輕輕的撞擊聲。……
      
      摘抄到此為止,從這段也可以看到史蒂芬?金這位恐怖大師超凡的細節(jié)描寫能力,恐怖場景歷歷在目。當然這樣大段的細節(jié)描寫讀來也讓人感到稍微吃力,這是史蒂芬·金嚇唬人的專長,雖然瑣碎,但很接地氣,我可以想象,那些細節(jié)會讓美國讀者感覺這些場景就在自己身邊,或者這樣的兇案也就發(fā)生在自己身邊,桌上的酒瓶、《人物》雜志,栩栩如生的雜志照片,這些東西正是每一個人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東西。
      
      細節(jié)增強真實感,增強恐怖程度。之前之后通過目擊者視角的鋪墊描寫進一步渲染了恐怖氣氛,這些無疑會強力的撞擊讀者神經(jīng),用現(xiàn)在描述網(wǎng)文的詞,這真是“爽文”。
      
      除了兇殺現(xiàn)場描寫,史蒂芬?金細致的人物心理描寫也讓人印象深刻,這是這本書里的一個風格化的東西。每一個重要角色的心理活動我們都可以看到,都讓人感到栩栩如生。
      
      看看他是怎么通過人物心理描寫增強恐怖氣氛的,緊接上面的場景。
      多蒂?艾伯哈特尖叫著急轉(zhuǎn)身。馬辛拿著他那把可怕的剃刀朝他走來,閃亮的鋼叉上現(xiàn)在蘸滿了弗雷德里克?克勞森的鮮血。他的臉上全是扭曲的疤痕,它們是諾尼?格里菲絲在《馬辛的方式》的結尾處割傷他后唯一留下的東西,不過——
      不過那兒根本沒有人。
      門旋上了,如此而已,有時門會自己關上。
      如此而已?她在腦海深處發(fā)問……只是這次腦海深處的聲音更近了,提高了音量,急迫而驚恐。你走上樓梯時,門毫無疑問是半開著的。不是敞得很開,但足以讓你看清它不是關著的。
      此刻她的目光回到咖啡桌上的啤酒瓶。一只是空的。一只半滿,瓶頸處還有一圈泡沫。
      她走進來時,兇手躲在門后。假如當時她轉(zhuǎn)頭,她幾乎肯定能看見他……如今,她也要死了。……
      
      史蒂芬?金是有怎樣的經(jīng)歷,能把驚恐人類的心理活動描寫的如此真實?這或許就像《東成西就》里的那個誰,刀劃破喉嚨的聲音,雖然聽說過很多次,但直到自己被刀劃破喉嚨,臨死前才真的知道。而史蒂芬?金盡可以大膽的瞎掰,只要有一些讓讀者似曾相識的細節(jié),那么讀者就會覺的,哦,是這樣,真的太真實了。
      
      史蒂芬?金在場景描寫以及心理描寫方面,功力深厚。史蒂芬?金在《黑暗的另一半》里提到的那第三只眼,那不僅是創(chuàng)作之源,還是一個鉆頭,鉆進史蒂芬?金自己的內(nèi)心,鉆進史蒂芬?金所觀察的人的內(nèi)心,捕捉每一個流轉(zhuǎn)的思想和驚悸,訴諸筆端。另外,書中偶爾出現(xiàn)的奇妙比喻,讓人佩服,詩意的比喻能把人引向意象之鄉(xiāng)。
  •      有點恐怖,但絕沒有到讓人把書扔開的恐怖。合上整書,我思來想去的就一個疑惑:霍默馬爾奇大叔的死,是雞肋么?我只能想出膚淺的解釋,他的死,僅僅是為了給喬治斯塔克提供一輛車么?而看過書的人都知道,此魔王,偷車是手到擒來,哪需為此浪費精力搭上條人命呢。同樣的,在所有死者當中,唯獨霍默大叔沒有和揭穿/埋葬喬治這個筆名人物有著絲毫關系,也唯獨霍默沒有死在讀者眼前——我指的是——細節(jié)展示。
      
       整部小說塑造的恐怖氣氛,就像一把拉滿弦的弓,由于等待的太久,或者說弦拉的太滿,至結尾處,有點失去了彈性。至少我是猜測到結尾了,這對于一個懸念的制造,是大忌。對鋪天蓋地的麻雀描寫,我想到了同樣身為恐怖大師的希區(qū)柯克的那部經(jīng)典名作《鳥》,也許是致敬?另外對一人分得雙身的處理,也讓我想到了《道連格雷的畫像》。同樣是骯臟落墮的靈魂,為了保持容顏依舊不變,用日益衰老丑陋的畫像做出交換。
      
       全篇出彩的地方,在于史蒂芬的文筆。當然不是對藍天白云美好人世的描寫,是對謀殺現(xiàn)場,內(nèi)心獨白和人性恐懼面的絲絲入扣。我得承認放下書的有個夜晚,連著夢到了書中的殺人場景,著實夠驚悚的了。書中也不乏一些對傷口的細節(jié)描寫,讀的我都覺得在疼。
      
       全書最大的爆點應該是斯塔克的出現(xiàn),可是他一直這樣存在著,在否認中被一次次印證著,推翻著你所有不相信的猶豫,于是他出現(xiàn)時,反而是舒了一口氣,不是倒吸一口氣。接著讀者便只想快速的翻到結尾,把焦點集中在誰死誰活上。這種關注,有點削弱了我對斯塔克存在的興趣。之前埋下的伏筆,沒有草蛇灰線的那種暗自驚喜了,換句話,就是作者的構思,不再讓你覺得峰回路轉(zhuǎn),柳暗花明了。更像是一條大道,只有這條大道通往結局,而且結局在不遠處,還隱約的能看到輪廓。
      
       少了一把倒吸涼氣的勁,也許本書對我而言,差的就是這么一點。
  •     前半段就像看柯南似的偵探片,一直想找出男一號驚艷全場的作案手段??粗粗l(fā)現(xiàn),原來是另外一個路數(shù)。盡管這個不是我預料的結果,但是按著作者給出的證據(jù),相較于我原來的設想,更合理。
      
      不要因為固有的偏見而扭曲證據(jù),要從證據(jù)中尋找解釋。
  •     被梗概吸引才看得這本書。胎兒時期的弱肉強食的競爭;少年時的"腦瘤"手術;中年時的寫作筆名。無不昭示著賽德的生活中總是有另一個人如影隨形的陪伴著他。。而與這種種都息息相關的_麻雀。也就是靈魂的擺渡者,聯(lián)系著他與斯塔克。斯塔克是賽德另一個自我。有自己的一份喜歡。雖然想要除掉他。。。即使斯塔克已被麻雀帶走。就如艾倫所想。還會有另一個出現(xiàn)的。。因為雙胞胎是存在的。
       最后麻雀的小啄是在警示賽德么。。
  •     以下代表個人見解,本人乃娛樂型讀者,從不深入思考,完全不懂文學藝術手法。特此說明。
      
      
      
      《黑暗的另一半》是斯蒂芬金在他“理查德巴克曼”的筆名暴露之后以此為契機創(chuàng)作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作家的筆名活過來擾亂社會治安危害作家生命安全的故事。這個作家的形象,大概接受了作者本人的認個侏儒,讓我覺得真是個蠻討人厭的家伙,他和他妻子的生活和對話,在筆名先生出現(xiàn)之前簡直像是“理性美國中產(chǎn)階級家庭宣傳片”之類的東西。
      
      
      賽德,故事的主人公,那個創(chuàng)造了殺人狂的暢銷書作家,我對他的印象淡泊的像是對馬路對面隨便走來的路人甲。這大概是因為太多作者本人性格的附體?一旦你將自己故事中的某人很大程度的假定成是你而這方面的功力又不怎么到家,這個人除了被美化一下外,形象多半會模糊不清(我覺得現(xiàn)在起點YY小說多半如此)。因為你很難——或者壓根沒想過要費心——弄清楚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他完全被用作串聯(lián)故事的工具,出現(xiàn)的場次極多,但是始終讓人喜歡不起來。
      
      
      在這個家伙身上,充滿了匪夷所思的冷靜,但是又感覺不到“硬漢”的痕跡(我覺得筆名先生倒是比他有特色多了)。是他創(chuàng)造了喬治斯塔克,是他決定將他使用筆名的事公之于眾并將喬治的存在在文字意義上抹殺才導致喬治在現(xiàn)實意義上的出現(xiàn)以及他身邊許多為他服務過的人被殘忍殺害。
      
      
      他只是個寫小說的,沒錯吧?一個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寫純文學的家伙,好吧?可是,事情發(fā)生之后,在這個人身上,你看不到轉(zhuǎn)變,看不到掙扎,他好像一開始就理所當然地接受了這個只要是個正常人就不可能馬上就接受的事實(并且他并不是和斯蒂芬金一樣以寫恐怖小說為生,這家伙寫的是純文學……),簡直像是在發(fā)生這件事之前接到作者的電話一般。
      
      “喂喂,我的男主角,接下來要發(fā)生ABCD,你只需聽我的話,如此這般,然后如此這般,再如此這般,就可以化險為夷,明白了嗎?”
      
      “唔,只要如此就OK?”
      
      “放心,絕對沒有危險,畢竟你是我的代言人嘛。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明白?”
      
      
      我總覺得,因為作者多少將自己附體在自己的主人公身上,而自己作為作者對故事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又一清二楚,以至于作者制造出了一個淡定得一塌糊涂,對未來的勝利潛意識中充滿堅定信心的主人公。從頭到尾他簡直堪比超級英雄(要知道他對付的那個人用極為殘忍的手段分批殺死了十來個人,正常人會這么淡定嗎……),考慮的事情只有一件,“如何消滅斯塔克”(好像超人的思路,超人行俠仗義的時候從來想的都是“如何消滅反派大BOSS”,從來不會在“這次作戰(zhàn)中自己可能會犧牲”這種只有普通血肉之軀才會思考的問題上浪費ATP)。他沒有愧疚感(多少是他從側(cè)面造成了這一切,雖然并非他的本意),甚至都不怎么恐慌,仿佛已經(jīng)洞悉了整本書結尾是自己的勝利。另一方面,書中提到“他的另一部分愛著斯塔克”,這一點實際上除了麗姿提到過之外,他本人自始至終對“殺死筆名先生”這個觀點沒有出現(xiàn)過一絲動搖,流露出一點自己愛著筆名先生的意思。
      
      
      
      
      所以我認為,原本可以獲得的,一個保守創(chuàng)作困境折磨的、對自己活過來的另一半既恨又愛充滿矛盾、生活在愧疚和自責中但是仍舊掙扎著選擇戰(zhàn)勝自己站起來想要與之對抗的復雜形象,被一個隨便剪下來的,帶有美國成功人士姿態(tài)和某種超級英雄的大無畏精神的傻蛋代替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閃靈》,我覺得斯蒂芬金的一些作品都帶有他之前作品的影子,有點兒換湯不換藥的意味。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一度酗酒的作家(作者自己?),多少存在創(chuàng)作危機之類的東西,斯塔克試圖取代賽德活下去,而飯店的惡靈最后更是成功取代了男主人公。甚至他們的結尾都極度相似,艾倫的形象和那個前來幫助男孩的廚師重疊在一起,飯店的大火與別墅的大火,《閃靈》中,最后描寫了氣流卷起窗簾裝的不明物,而在這里變成了熱空氣卷起稿紙。前者是“飯店惡靈小組”的象征,而后者是“筆名先生”的代表…………但是,《閃靈》的主人公就更豐富立體,他顯露出自己的軟弱性,不斷掙扎,對新生活的向往最后在這個被大雪包圍的飯店中被吞噬殆盡,他被飯店攪得心煩意亂,最終向飯店投降,被抓住了弱點,輸給了飯店。可是在關鍵時刻,他仍舊用強大的意志力保護了兒子。他的失敗要比賽德的成功更迷人。
      
      
      
      這本書中我中意的部分在于,兇殺現(xiàn)場和殺人過程以及夢境的部分寫得非常出色,斯蒂芬金的文筆很好,總能寫出一些很有趣的比喻,營造出強烈的畫面感,這種段落在讓人覺得枯燥無味可有可無的劇情中突然涌現(xiàn),對我而言,至少,有種強心劑的效果。比如從三十四頁起,和斯塔克在一起的夢——————
      
      
      一股強烈的恐懼像冰柱一樣滑進他心里。
      
      他的聲音沙啞而親切,像一支公貓用舌頭在舔你的感覺。
      
      他握住門把手一擰。他這么做是,門上包著鐵皮的木頭開始收縮開裂,并發(fā)出一陣陣響得猶如鞭炮的爆炸聲。光線穿過木板上的新裂縫,塵土飛揚。只聽一聲想,門上的一個金屬飾物掉了下來,重重的敲在賽德腳邊的臺階上。
      
      在什么地方看到過關于“現(xiàn)代人還有沒有讀小說的需求”或者類似意思的文章,里面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大致上是說,小說作者如同魔法師一般,比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比如指環(huán)王中的中土世界,原本是不存在的,但是作者說“有那么回事……”,讀者就著魔似的自己自發(fā)將這個世界創(chuàng)造出來并在短時間之內(nèi)信以為真(多少是這個意思,表達不好啊……)。我覺得斯蒂芬金的文字在這里就多少有這種魔力。
      
      再比如,當寫到賽德發(fā)現(xiàn)自己的妻子躺在地上————
      
      
      
      “當他把手臂穿過她的腋下,環(huán)抱住她時,她的身體向前傾,頭則向后倒。(極為清晰的動態(tài)畫面)她臉上的皮膚像明朝的花瓶一樣布滿裂紋。(好奇特的比喻,到底在那個博物館看到的明朝花瓶,我總有種是當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圓明園搶奪過來然后輾轉(zhuǎn)到這里………………我的聯(lián)想一向比較混亂)她呆滯的眼睛突然爆炸,(“突然”“爆炸”)有毒的綠色膠狀物噴到他的臉上,(“有毒的”“綠色”“膠狀物”,極為具體的視覺描寫)熱乎乎的令人作嘔。(觸覺)他能感覺到光滑堅硬的小東西灑在自己的臉頰上和前額上,半凝固的血液從她坑坑洼洼的牙齦間噴出來,她的舌頭從她的嘴巴里滾落出來,像一條血淋淋的蛇,直直地垂在她的衣襟上?!?br />   
      
      浮現(xiàn)在眼前的簡直是電影的片段。
      
      
      
      (打這段時我總是想到《少年閏土》里閏土向迅哥兒描述捕麻雀細節(jié)的那個段落,什么多個動詞連用的精準描寫啦之類,當初讓背誦什么的,很痛苦)
      
      
      
      關于兇殺現(xiàn)場和殺人方法的想象不可不為是亮點————
      
      
      霍默大叔被自己的假肢活活打死了;克勞森,開膛皇后生殖器被塞進嘴里舌頭被釘在墻上;米利亞姆,被撞破臉后割喉(恐怕不是一刀,看對話應該是慢慢一刀一刀到處割);還有一個被炸死,一個唄犯人用槍對準貓眼直接由眼球射入腦部……………………死法精彩,不帶重樣的。
      
      
      至于唐納森,寫到了他的反抗——————
      
      
      “折疊提到?jīng)]有看中它的眼睛,而是落在他的前額上,刀口深可見骨。一片皮膚猶如一條剝落的墻紙,卷曲著蓋在他的眉骨上?!?br />   
      “斯塔克逼近,將折疊剃刀舉在他自己的眼前,刀刃微微向上,仿佛斗牛士在第一次斗牛前向牛致敬一般。沒關系;事情的進展不會每次都符合游戲書里的規(guī)則。他沒有弄瞎泄密者,但鮮血正從他額頭上的切口噴涌而出,小唐納森只能透過一道粘稠的血霧看東西。
      
      “他朝唐納森的喉嚨砍去,這狗雜種像響尾蛇一般飛快地將頭朝后一仰,躲過了一刀,令人驚嘆的速度,斯塔克返現(xiàn)自己有點兒佩服他,無論他是否留著愚蠢的小貓胡須?!?br />   
      再比如到后來唐納森(總想到唐納德)同學被切中手指的時候——————
      
      
      
      “剃刀深深地割傷了另外三根手指,就像一把熱刀滑進黃油里一樣毫不費力(這個比喻比較常見倒是)地切進肉里。被割斷了筋腱的手指猶如昏昏欲睡的木偶一般向前倒去,只剩下無名指直直地立在那里,仿佛唐納森在困惑和恐懼之下忘記了你是用哪根手指對別人做下流手勢的?!?br />   
      
      這樣強烈的畫面感偶爾出現(xiàn),感覺就好像在成堆的煤炭中間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顆金剛石………………雖然構成都是碳罷了。或者說,像在瓦房中突然看到了極為精美的花崗巖壁爐,違和感油然而生…………
      
      
      
      斯蒂芬金的另一個寫作愛好是,他特別喜歡從多個人的角度來講一個故事(比如《末日逼近》或者《必需品專賣店》。這對我來說是個十分大的挑戰(zhàn),因為我完全記不住那些外國人名(……),有時用XX太太,有時又用ANNY之類的名字,這時候簡直是把難度雙倍增加。我覺得一個多角度多視點的敘述方式,有時候產(chǎn)生了欺騙性,很好地掩蓋了“這其實是一個十分無聊的故事”的真想。
      
      
      
      最后提一下艾倫,治安官,唯一相信賽德的人,最后一幕的見證者,這一點或許重要,不過我覺得如果沒有艾倫這個角色,賽德也可以向他妻子或者別的什么人傾訴,這個角色貫穿始終但是異常雞肋。另一個雞肋的劇情是賽德小時候做手術除掉腦袋中的眼球的那回事,這一段表面上看是有很大作用的,其實仔細想想的話,一點兒用都沒有,和后面的故事完全脫節(jié),即使把這一段刪掉,也是完全不影響整個劇情的,甚至不讀主人公小時候那點兒破事會更加快地帶入劇情………………
      
      
      
      
      
      
      以上僅代表個人簡介,我發(fā)現(xiàn)我還是不會完整滴寫一篇閱讀報告
      
      
      
      
  •     很明顯,馬辛是泰德在年幼時就被剝離的雙生與泰德的向往的混合體,殘忍硬派,卻在某種角度上是溫文爾雅的泰德所渴望的姿態(tài)。泰德把這種渴望宣泄在寫作里,宣泄在虛構的角色馬辛身上,又因恐懼而埋葬了他,于是他黑暗的雙生就擺脫困在他腦中只能靠寫作體現(xiàn)存在感的狀態(tài),憑此出現(xiàn)了。
      我相當喜歡這部書,因為泰德,溫柔內(nèi)斂的無名小作家(他知名的作品都是“馬辛”寫的)和“馬辛”,冷血暴力的殺人犯,他們竟然是雙生,或者干脆說是來自同一個靈魂,站在兩個極端卻又有對方的影子。當泰德與馬辛面對面的狂笑,龐波恐懼的從泰德的臉上看出了和馬辛一模一樣的瘋狂。馬辛并非泰德“黑暗的那一面”,而是“黑暗的一半”,因為另一半是泰德自己。他們聯(lián)系的如此緊密又相互憎恨,只是因為他們選擇暴露了不同的部分。他們其實擁有相同的靈魂。
      “你是惡魔爬出的那口井,黑暗的仿佛通向地獄?,F(xiàn)在惡魔已經(jīng)死去,但誰都不知道何時里面會爬出另一只惡魔。所以你依然讓我恐懼?!?/li>
  •     似乎是在少年的時候,一個夕陽有些黯淡的下午跟人閑扯,某個發(fā)育似乎異常成熟的女同學湊上來故作神秘地說起一些隱晦的段子,在什么什么地方什么什么的中學,什么什么女生跟人茍合生了小孩……
      
      學習優(yōu)秀自詡為正義化身的我自然不會聽這些流言蜚語,雖然并未打斷只是走開,但以后對那個女生都有些隱隱的厭惡之感,如同虔誠的教士面對邪端不自覺流露出的鄙視可又無可奈何一樣,敬而遠之。
      
      這種可悲的井底之蛙思想一直延續(xù)到我上高中,分科后成績一落千丈,再無可恃之處只能破罐子破摔跟那些所謂的差生混在一起,這才發(fā)覺他們身上的好處——仗義,熱情以及無與倫比的創(chuàng)造力和幽默感。這對我以前的世界觀人參觀簡直是個大顛覆:那些跟我一樣從優(yōu)等生躊躇滿志走過來又跌落的人,一定會明白我這種心情,絕非夸大其詞。
      
      好吧,說重點,就是尚且年幼的我用實踐證明了一個真相,就是你以為你正確的生活方式或者其他,在另一些人眼中,就是一坨shit
      
      書中的斯達克生性陰暗,殘忍嗜殺,他本來只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中(或者說是一個早就在胚胎時期死去的幽靈,但這幽靈恐怖之處是隨著他兄弟——書中的泰德——成長而成長的),泰德本身是一個纖細敏感又懦弱的男人,他花了大力氣寫的書不為市場所接受,一度瀕臨崩潰。后來突然福至心靈一般,他用了一個新的筆名寫完全不同風格的驚悚小說,博得了極度空乏的讀者的歡心,但作者后來慢慢察覺到這個筆名遠非一個名字那么簡單,它甚至想要掌控他的生活,當他發(fā)覺這一點的時候就決心拋棄它——
      
      可它不甘心被放棄被滅亡的命運,于是“他”,馬休或者斯達克,從一個象征性的墓地里爬出,舉起了復仇的剃刀——
      
      這個人,一直讓我不自覺聯(lián)想到電影《天生殺人狂》里那個戴墨鏡的男人,他對鮮血的愛好一度讓我作嘔,這電影也看得糾結無比,就好像一個世界觀完全迥異的人在你耳邊絮叨給你洗腦,我還是接受不了那個“多少人渾渾噩噩的活著,我殺了他們是拯救他們” 哪怕人如豬狗在泥里打滾一樣活著,他的生命權也應為他自己把握,任何人也剝奪不了吧?
      
      以及前陣子看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里面說,那些精神病嚴格意義說并沒有病,他們有一套自己創(chuàng)造的嚴謹?shù)恼軐W/理論體系,這不僅確保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還不時拉一些精神病醫(yī)生下水——歸根結底,是用自己的理論說服了別人,你說這樣的人會有病嗎?
      
      這世界簡直太奇怪了,太豐富多彩得令人頭暈目眩
      
      如果你沒有足夠強大的精神去接受一種“離經(jīng)叛道”“邪魔外道”的理論,那還是在眾人都在走的大道上踟躕吧,如豬狗一樣在泥里歡樂地打滾,了結自己的殘生——這世界有什么意義,跟我有個屁的關系?!
      
      
  •     書的前半部分很抓人心,但縱然作為被剝奪的另一半,雖然注定沒有完整的生命但還是渴望生存。唯一不足是不能很好的解釋生命從無到有的過程,但作為一本懸疑不是科幻小說,這點就無足輕重了。從此再看麻雀,就有了幾分敬畏,不知是否來引渡另一個迷失的靈魂。
  •   很有想法 精彩
  •   我就喜歡有人跟我八卦,誰跟誰談了!還懷孕了!等八卦密聞。
  •   好吧…………這篇書評寫得磕磕絆絆的看著真臉紅
    乃啥時候放寒假? 昨天我才從浙江回來
  •   12號~
  •   《人物》雜志女攝影師給主人公凹造型那段很有意思。從古到今,從外國到中國,包裝、炒作手段一脈相承。
    小說有一個點沒交代清楚,斯塔克殺害獨臂老人是為毛?好像是全書中唯一一個同殺人動機無關的案件。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