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

出版時間:2003-1-1  出版社: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蕭紅  頁數(shù):218  字數(shù):144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呈現(xiàn)到讀者面前的這一套《現(xiàn)當代名家游記散文攝影珍藏版叢書》,具有嶄新的視覺效果。
這樣的新穎,使得我們憑此厚實的業(yè)績,足以豪邁地宣布一個圖文時代的大旗已經(jīng)豎起。
當然,它也很老,在明清時代文人畫的畫與題跋的關系中,我們能找到堅實的歷史根基。
讀圖曾經(jīng)被視為思想幼稚、情感膚淺、心靈浮躁。然而,也正是在讀圖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尚未泯滅的童心、留戀不去的生趣和活潑潑的感性。
圖文不同插圖,在插圖書籍中,圖是文字的點綴并且緊緊依附于文字。
但對于圖文書籍來說,圖自成系統(tǒng),前后呼應,它被文字所擁有,又一次次從文字的空隙中滑脫,向世界直接展示它的光影和色彩,并吸引著文字對它再一次擁有。

作者簡介

蕭紅(1911-1942)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其小說以描寫故鄉(xiāng)東北家村生活著稱。以細膩深刻的筆觸,濃烈馥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展示了東北社會多姿多彩的風俗畫,她的小說地方色彩鮮明,心理刻畫委婉,文筆清麗,格調淡雅,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聲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收入這套叢書的名家名篇,大多早已為幾代人所熟悉,成為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但是,在讀圖漸漸成為一種時尚時,這些文字并沒有被圖片所淹沒,而是在圖與文互為對照互為碰撞中,明確了各自的邊界,將各具的特色充分顯示了出來,作者與攝影師之間不斷地激發(fā)起新的靈感形成新的交流。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呼蘭河傳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讀《呼蘭河傳》
      
       我很小的時候便知道蕭紅,一是因為母親頂喜歡這個女作家,尤其喜歡她文章里精妙的比喻句,二是因為魯迅先生對蕭紅也是贊賞有加,甚至為她的書作過序。早幾年的時候,也曾嘗試讀過,讀了幾句心思就跑遠了。也難免,清湯寡水的描述,緩緩的猶如一段又一段悠揚的長鏡頭,到現(xiàn)在才能欣賞她的美感,徹底沉醉其中。茅盾先生不也這樣說,“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這描述是頂貼切的。
       蕭紅的童年鋪展在我眼前的時候,我覺得特別熟悉。蕭紅生長于黑龍江省呼蘭縣,離我家最多幾個小時的車程,她開篇關于冬天的描述,南方的讀者可能毫無概念,可在我心里,冬天就只能是那么一個樣子。
       “嚴冬一封鎖了大地的時候,則大地滿地裂著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尺長的,一丈長的,還有好幾丈長的,它們毫無方向地,便隨時隨地,只要嚴冬一到,大地就裂開口了。”“好厲害的風啊,小刀子一樣?!?br />    十幾年前的冬天還要比現(xiàn)在冷的多,北風呼號起來的時候,是聽不到周遭其他聲音的。入冬沒多久,不管多寬的河面都被凍的結結實實的。人們在外面不會多說話,因為牙齒會凍得發(fā)酸。手是會被凍裂的,嚴冬里坐在街旁攥著搪瓷杯子乞討的人們,顫顫巍巍的手總是會被凍裂。而我有關冬天所有的影像記憶,都是人們凍的通紅的臉和手,伴著呼吸而源源不斷的哈氣,人們衣著臃腫卻仍縮著脖子快步走著。
       蕭紅一家子住在大院里,這邊三間房,那邊三間房,院子里種著櫻桃樹,李子樹,還有老榆樹,豬圈里養(yǎng)著豬,雞鴨在雞架鴨架上,鳥關在籠子里,大黃狗在院子里四處汪汪叫著跑。這似乎是那個年代所有東北家庭的標準模板,以至于到了八九十年代我的祖父母五六十歲的時候,院子雖沒有那么大了,可是櫻桃樹,李子樹,雞、鴨、豬,甚至大黃狗都還是一樣不落。就在這個院子里,蕭紅寸步不離的呆在祖父身旁,度過了整個童年。
      
       蕭紅的文字真的像一首悠長的民間歌謠。古老的歌謠里總是會出現(xiàn)一些如今看來匪夷所思的字句和搭配,不合邏輯甚至不合情理,而那個百年之前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童養(yǎng)媳團圓媳婦一來到婆家,就每天遭遇婆婆的毒打,十二歲的小女孩受了驚嚇,便被當成鬼魂附了身,跳大神,吃偏方,開水燙,幾番折騰終于還是死掉了,而那婆婆日夜痛哭以至于哭瞎了一只眼睛,只是心疼供養(yǎng)這媳婦花的錢。
       那個世界就像余華《活著》里的世界,人命如草芥呵。活下來就是活下來了,死去了也是命該如此,哪有人問為什么,也沒有人抱怨,生老病死,哪怕是死,也就是哭一哭,過了那日子,怕是連哭這儀式都沒有了,哭有什么用呢,活下來的人還不是要繼續(xù)過日子。問了一句,活著是為什么,回答也是,活著就為了穿衣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報紙,也沒有通訊,眼前的生活是什么樣子,世界就是什么樣子,最多是由祖父祖母還有遠房親戚串門時捎帶一些早年的故事,這便是人從生到死的所有經(jīng)歷了。
       在如今看來豈不是荒唐又悲涼。
       蕭紅卻也給了更精妙的回答,“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得意。不得意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br />    也不只是有苦事情,屬于那個年代也還是仍有樂事的。
       逛廟會,賞花燈,看大戲,無一不是熱鬧非凡。不論是官家小姐還是普通人家的女兒,都早早梳妝打扮,錢多的戴金銀首飾,錢少的也有琉璃戴,平日不舍得穿出來的漂亮衣裳也終于有了合適的理由。女孩子們只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時刻注意著舉止端莊,剩下的就都是男孩子和男孩子父母的事了。所謂節(jié)日啊,活動啊,無非不是為了物色媳婦。罩上這一層略有曖昧的意圖,也讓每個節(jié)慶都顯得更盎然一些。
      
       所謂日子,也就是這么喜樂摻和著過下去。有時我閉著眼睛遙想著,我的祖先們,就這樣埋著頭努力的勞作,努力的活著,就這樣逆來順受地,一聲不吭地,拖著緩慢的步伐向我走來,一想到這一些我就感動的無以復加。
       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人能講出這些故事,我的姥姥今年九十二歲了,偶爾會說些她小時候的事情,但也不成篇了。有時她坐在床上,佝僂著背,背影那么孤獨,突然冒出一句半句話,后半句卻已經(jīng)啞然。整個那一個年代的記憶都跟著啞然。
       但是,幸好還有《呼蘭河傳》,那遙遠的故事從遙遠開始,在遙遠結束,但無論如何,有人從那里走來。
      
      蘇/20140406
      
  •     記得第一次認識蕭紅,是在初中的課文里,《我和祖父的園子》。那時我就記住了她,因為她的文筆簡單而有詩意,同時她的文章很特別,與我所認識的激情澎湃的中國作家大不相同。后來,在2012年冬天,到哈爾濱玩的時候,我偶然間發(fā)現(xiàn)地圖上有一個蕭紅故居,才發(fā)現(xiàn)呼蘭河正在不遠處。于是我從一個小書店里買了一本《呼蘭河傳》,準備讀完了去參觀她的故居。那一天哈爾濱依然冰天雪地,而我去書店的時候已近黃昏,捧著那本書,心里別有一番滋味。然而,我終歸還是沒有讀完書,也沒有咬咬牙,去參觀她的故居,每當想起這件事,我的心里就后悔遺憾的要命。眼前總是浮現(xiàn)出站在她祖父的花園中,與蕭紅的靈魂對話,在花園里呼吸的場景。多么美好。有些作家,總是能夠讓你的靈魂真實地跳動,并且陪伴你靈魂的孤獨。所以,安安靜靜地去參觀故居,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不過終于,我讀完了她僅僅19萬字的《呼蘭河傳》,那一天我讀著讀著睡著了,醒來后處于意識朦朧、微微喝醉了的狀態(tài),接著一口氣讀完了。微醉的狀態(tài)讀含著詩意的書,真有說不出來的甘甜滋味,似乎在書中,又在夢中,又在現(xiàn)實中。
      在我看來,蕭紅的書會經(jīng)歷時間的考驗,而成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里一顆美麗的珍珠。因為她的書,沒有那個時代很多作家“革命”,“封建”,“剝削”的烙印,她的書是人性的冷靜描述以及她真實的生命體驗。同時,她的書還具備經(jīng)典的必要條件:豐富性。蕭紅的寫景,在我看來是非常棒的。我記得小學背誦的課文中有一篇叫《火燒云》,而在讀《呼蘭河傳》時,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火燒云節(jié)選自這里。她的寫景,妙在加入了童趣以及豐富的想象力,使得景色充滿了活力與樂趣。
      
      “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紅紅的。大白狗變成紅的了,紅公雞變成金的了,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喂豬的老頭兒在墻根靠著,笑盈盈地看著他的兩頭小白豬變成小金豬了。他剛想說:“你們也變了……”旁邊走來個乘涼的人,對他說:“您老人家必定高壽,您老是金胡子了?!?br />   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
      一會兒,天空出現(xiàn)一匹馬,馬頭向南,馬尾向西。馬是跪著的,像等人騎上它的背,它才站起來似的。過了兩三秒鐘,那匹馬大起來了,腿伸開了,脖子也長了,尾巴可不見了??吹娜苏趯ふ荫R的尾巴,那匹馬變模糊了。
      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后邊似乎還跟著好幾條小狗。跑著跑著,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見了。
      接著又來了一頭大獅子,跟廟門前的石頭獅子一模一樣,也那么大,也那樣蹲著,很威武很鎮(zhèn)靜地蹲著。可是一轉眼就變了。再也找不著了。
      一時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這個,又像那個,其實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墒翘炜掌坏却切酆盟暮⒆?。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br />   
      在這里,她寫道喂豬的老頭笑盈盈地看著小白豬變成了小金豬,而旁邊的人對老人說:您老是金胡子了。這都讓人覺得心里樂盈盈的,因為有童趣在里面。而后面,火燒云的形狀,馬,大狗,大獅子,以及它們的形態(tài)動作,都不得不讓人佩服蕭紅的想象力。
      
      “ 我家有一個大園子,這園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螞蚱,樣樣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黃蝴蝶。這些蝴蝶極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紅蝴蝶,滿身帶著金粉。蜻蜓是金的,螞蚱是綠的,蜂子則嗡嗡地飛著,滿身絨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圓圓的就跟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br />   
      “太陽在園子里是顯得特別大?;ㄩ_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謊花,就開一謊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墻頭上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只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只是天空藍悠悠的,又高又遠?!?br />   
      這里蜂子“胖圓圓的就跟一個小毛球似的不動了”是妙筆,只是讓人心中冒出“可愛”這個詞來。而后面對于花,鳥,蟲子以及植物的描寫,是極具創(chuàng)造性的,每一個園子里的生物都被動態(tài)地表現(xiàn)出來,賦予了自由,活力。
      我想這些寫景的妙處,應該就是蕭紅那可晶瑩可愛的心,映在了文字里的緣故吧。更多是在于她的寫作及內(nèi)心的天賦。
      另一個方面,蕭紅寫的故事也是很特別的。我所認識的作家中,只有林海音《城南舊事》與她所寫的故事類似,都是講一些普通人的生活狀態(tài)及遭遇。這些普通人真實地存在于她們的童年中。往前看1000年,我們的史書,都是記敘王侯將相的故事,很少有記錄普通人悲歡離合的書。“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大抵是很多人對這些卑微而不完美的人的態(tài)度。而蕭紅的整本書,就是在講他們的故事。一個被婆家虐待、最終病死的童養(yǎng)媳,一個開著磨坊的馮歪嘴子,性格怪異的二伯,村里那個不被人填埋的雨水坑,賣麻花賣饅頭的人......。
      
      "假如有人問他們,人生是為了什么?他們并不會茫然無所對答的,他們會直截了當?shù)夭患偎妓鞯卣f了出來:‘人活著是為了吃飯穿衣.’再問他,人死了呢?他們會說:‘人死了就完了.”
      
      ”哪個鄉(xiāng)、哪個縣、哪個村都有些個不幸者,瘸子啦、瞎子啦、瘋子或是傻子。呼蘭河這城里,就有許多這一類的人。人們關于他們都似乎聽得多、看得多,也就不以為奇了。偶爾在廟臺上或是大門洞里不行遇到了一個,剛想多少加一點惻隱之心在那人身上,但是一轉念,人間這樣的人多著哩!于是轉過眼睛去,三步兩步地就走過去了?!?br />   
      
      在我的童年中,也經(jīng)歷了這樣的人,每當思念起那些人,我就覺得生活之中有一個很大的謎團需要被解開:有一股巨大的力量主宰著很多人的命運走向痛苦甚至悲慘,而同時又有一種巨大的力量讓他們有忍耐力去默默承受這一切。我和蕭紅同樣生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我認識她描寫的那些人,內(nèi)心的記憶被她一次次喚起。我覺得她這樣的作家,是偉大的。如果沒有愛與悲憫的心,是不會看到這些普通人的。
      說蕭紅是說不盡的,她曾經(jīng)說:“一個有出息的作家,在創(chuàng)作上應該走自己的路,有人認為,小說要有一定的格局,要有一定的要素,不寫則已,一寫就得像托爾斯泰、巴爾扎克那樣,否則就不是小說。其實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有各式各樣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樣的小說?!边@話并不是什么深刻的文學理論,足以見得她是一位有自我個性的作家。
      蕭紅在31歲的時候就離開了世界。想想,我已經(jīng)26歲了,如果按照她的命運,5年之后,就不再了。就發(fā)現(xiàn)她的生命真的好短暫。有很多人追求流芳千古,蕭紅的文章在多年之后依然閃光,然而短短的31年,一顆脆弱敏感的心,品嘗了多少痛苦,才能造就這樣的文字,也許,她也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吧。
      戴望舒那首著名的短詩,《蕭紅墓畔口占》:
      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
      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
      我等待著,長夜漫漫
      你卻臥聽著海濤閑話
      
      也許,在那海濤波動的淺水灣,在銀河公墓的泥土中,你真的找到了平安吧。
      “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而我依然覺得,缺憾是一種更深刻的美,只是又讓你的心痛了。
  •      (呼蘭河這座小城里邊,以前住著我的祖父,現(xiàn)在埋著我的祖父。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我還沒有長到二十歲,祖父就已經(jīng)七八十歲了。祖父一過了八十歲,祖父就死了。
       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園里的蝴蝶,螞蚱,蜻蜓,也許還是年年仍舊,也許現(xiàn)在完全荒涼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還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間的太陽是不是還照著那大向日葵,那黃昏時候的紅霞是不是還會一會功夫變出一匹馬來,一會功夫會變出一匹狗來,那么變著。
       這一些不能想象了。
       聽說有二伯死了。
       老廚子就算活著年紀也不小了。
       東鄰西舍也都不知怎樣了。
       至于那磨坊里的磨官,至今究竟如何,則完全不曉得了。
       以上我寫的并沒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寫在這里了。)
      
       看完《呼蘭河傳》,最后的這段尾聲好似冰水滲進心底,讓人不由得感到寒意。那些在呼蘭河這座小城里發(fā)生了的又逝去了的人和事,似乎僅僅存在于一個小女孩的記憶里。而蕭紅描繪的又是如此輕描淡寫,剛剛殘酷寒冷的故事似乎一下子成為了一張黑白默片。時間上的距離被瞬間拉長,當你試圖回望那些人的時候,他們似乎站在遙遠的大河對岸。河上霧氣彌漫,你再也看不分明。
       《呼蘭河傳》給人最深的感受,就是字里行間里的那份凄涼寂寞。這份凄涼寂寞,不是書中的“我”所感受到的,而是書外的讀者所體會到的。似乎從一開篇,那凍裂了大地的嚴冬,就永永遠遠的冰封了呼蘭河城。
       蕭紅用簡單樸實的語言,描畫出小城居民單調平穩(wěn)貧苦到近乎徒勞的生活。正是這份貧苦,使得小城居民最大的幸福就是吃好穿暖,最好還能吃上幾塊豆腐。正是這種單調,使得居民從沒想過填平街上的大水坑,為的就是有車馬掉進里面的那份熱鬧和忙亂;使得無論是誰家要跳大神,誰家的男人在外面找了老婆,都會有人連夜蹲守,就是為了得到點消息;甚至于有人跳井了,尸體撈出來,膽小的女人都要放膽來看一看,好像不看就是沒見過世面。
       (還有小孩,女人也把他們帶來看,他們還沒有長成為一個人,母親就早把他們帶來了,也許在這熱鬧的世界里,還是提早的演習著一點的好,免得將來對于跳井上吊太外行了。)
       雖然蕭紅的語言少修飾多描寫,可是對于小城居民的這些殘忍和麻木,她的諷刺準確而辛辣。
      
       《城南舊事》里林海音用孩子的視角記述所看到的事,使得現(xiàn)實帶上了一份孩童的溫情??伞逗籼m河傳》里蕭紅用的同樣是孩子的視角,卻讓現(xiàn)實愈發(fā)殘酷起來。大概是因為,《呼蘭河傳》實際上運用了很多第三人稱的描寫方法,也就是上帝視角,詳盡地描述了人們的荒唐可笑,再穿插以精煉的諷刺,不給讀者任何對美好的幻想。
       從孩子的眼中看到的故事最單純。他們不會像大人一樣分析每個人的苦衷,或是為自己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辯護。他們看到的只有現(xiàn)象。而現(xiàn)象往往最為殘酷和不留情面。
       (小團圓媳婦還活著的時候,她像要逃命似的。前一刻她還求救于人的時候,并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幫忙她,把她從熱水里解救出來。)
       (現(xiàn)在她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不要求了??墒且恍┤?,偏要去救她。)
       在“我”眼里,大人們的行為是無法理解無法捉摸的?!拔摇辈荒芾斫鉃槭裁丛输伬锏幕镉嬕惠呑佣荚跒樗廊私ㄔ炱恋姆孔樱约簠s過得極粗糙丑陋?!拔摇辈荒芾斫鉃槭裁创笏咏稚系娜藗兲砹四敲炊嗦闊?,卻沒有一個人提過要填平它?!拔摇辈荒芾斫鉃槭裁葱F圓媳婦好好的,婆婆卻非要讓她遭受那么多折磨,我也不理解為什么人們對王大姐的評價前后是那樣的兩極。“我”是所有悲劇的旁觀者,而“我”又是那樣的沒有力量。就連“我”的祖父,能做到的也只有“明年二月一定要老胡搬家”這樣微不足道的事了。
       不過,《呼蘭河傳》這本書,并不是什么帶著血淚的控訴,其中也有對人性的美好一面的描寫。對”我“倍加關愛的祖父,給了”我“童年的許多溫暖;看大戲的時候,許久不見的姐妹說不出什么漂亮話,只是把禮物遞上去就算了;死了老婆的馮歪嘴子,看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決定堅強地活下去。
      
       (他雖然也有悲哀,他雖然也常常滿含著眼淚,但是他一看見他的大兒子會拉著小驢飲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著眼淚的眼睛笑了起來。)
      
       愿愚昧被破除,曾經(jīng)發(fā)生在呼蘭河城的荒誕、殘忍的悲劇再不重演。由馮歪嘴子這樣像泥土和干草一樣平凡,又像生活本身一樣堅韌的人,將善良和愛傳承下去。
  •      奔著蕭紅和這部作品的盛名而去,讀得順暢與投入,但讀完后并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震撼。可能需要繼續(xù)第二遍閱讀。
       覺得很多人都沒有認真的去分析故事、文筆等寫作方面的內(nèi)容,只是一味地感嘆蕭紅的身世和凄涼人生。似乎這個比作品來的更讓人唏噓,總覺得有點本末倒置。
       這本書總體覺得干凈利落,凄涼無奈,一股冷意貫穿。文筆非常樸實,與一直拿來與其比較的張愛玲相比,的確覺得相差甚大。當然也有人會說,這種文筆才是大巧若拙吧。文字風格上類似魯迅,果然蕭紅深受其影響。但結尾馮歪嘴段又透露著一股樂觀的生機。
       感觸最深的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團圓媳婦,而是大水坑子和搖搖欲墜的粉屋這兩章,讓人真真覺得那時的人是多么的麻木、多么的愚昧無知,而這些個事,在當時又是多么地平常,多么地隨意,這種習慣,讓人才覺得恐怖,如同魯迅的《藥》一樣,讓人可憐、可恨、可氣。
       童年的記憶、原生家庭的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么地重要,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很多。
       ps:一些短句很有節(jié)奏,而且那種語調,怎么就讓我想到了古龍呢?
       喜歡的一些文字:
       “就連房根底下的牽?;?也一朵沒有開的。含苞的含苞,卷縮的卷縮。含苞的準備著歡迎那早晨又要來的太陽,那卷縮的,因為它已經(jīng)在昨天歡迎過了,它要落去了”
       “ 逆來順受,你說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卻不在乎。你看著很危險,我卻自己以為得意。不得意怎么樣?人生是苦多樂少?!?br />    “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 響地就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了。      至于那還沒有被拉去的,就風霜雨雪,仍舊在人間被吹 打著。”
       “滿天星光,滿屋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li>
  •     一開始的時候差點沒讀進去,言語生澀但畫面感極強。三天的時間看完,才知道小學里學到的火燒云是從這里摘取的。
      祖父是個寬厚長者,也蠻詼諧,讀玫瑰花帽子和歪嘴子對話兩段的時候我笑出了聲。
      團圓媳婦和王家大姐都是悲劇人物,那個年代每個村鎮(zhèn)都不缺這一類悲劇人物,也不缺麻木的觀眾,更不缺少把她們推向死亡的助力。
      但助力是自私又沒有自覺的,如團圓媳婦的婆婆。
      
      
  •     每一句話,都像是來自孩子嘴里的一句詩??墒蔷褪沁@樣的天真爛漫,卻顯得這個世界更是殘酷了。
      
      她就是那么強烈地依戀著爺爺,和爺爺充滿天倫之樂的一幕一幕中,我卻看到了爺爺正在逐漸老去。
      
      她就是那么對萬物越是充滿了好奇,什么都是美的,好玩的,有趣的,有生命的,可是我卻看到世界萬物將怎樣一點點傷害她美麗幼小的心靈,直至她長大成人。
      
      她就是那么好奇小團圓媳婦,那個黑黑的,不知道害羞對誰都爽爽朗朗的小團圓媳婦,在婆婆的虐打下,最后被折磨致死,可是她偏偏就不去說小團圓媳婦的可憐,她是完全不諳世事地孩子,好像還在耐心地聽著小團圓媳婦的婆婆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訴說自己的不得已。
      
      她還很好奇歪嘴子的媳婦和那個剛生下還是粉色的小孩,她寫到大人們對那歪嘴子媳婦的風言風語,把她們趕出磨房,讓他們在冰天雪地之下無家可歸。
      
      我看到小說家總是急于把自己的觀點借著他筆下的人物表達出來。可是她就能夠忍住不多說一句。她用她的筆給我們開一扇單純的窗,讓我們好像借了雙孩子的眼睛自己去看那個時代和那個世界。她把自己隱藏在文字后面,沒有哭也沒有笑,只是望著我們,小聲說:喏,看到了?那個時候啊,人就是這樣的。
      
      
  •     大學時看過,最近又重看了一遍。
      1.首先就是節(jié)奏感暴強,短句用得好,每一句每一段都是一個個意境往外蹦,而且一開篇就是白描寒冬時的景象,一下子就把整部小說基調拉開了,漂亮!
      2.整個文章沒有很連貫的情節(jié),由一個個小故事,甚至是小場面來描述一個村莊,但讓人感覺十分緊湊,場面銜接語句的起承轉合又很流暢,這就是作者選材的得當。不容易啊。
      3.文字干凈,不拖沓,不說多余的話。有些話說了又說,可是你不覺得累贅,你會覺得,對啊,村里人家就是這樣的嘛。
      4.至于書里對農(nóng)村殘酷的一面的不經(jīng)意揭示,這些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東西,就不說了。
  •     第一次讀蕭紅是在高一的時候,那時竟覺得她是自己看過的女作家里面最有才華寫得最好的,張愛玲也不及她。如果她不早死,成就應該會超過張愛玲。與張愛玲作品多寫男女情愛故事不同,蕭紅更將筆力傾注于東北城鄉(xiāng)的生活。
      呼蘭縣是東北邊陲的一座小城,呼蘭河是松花江的一條支流,流經(jīng)呼蘭縣境內(nèi)。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帶著對呼蘭河土地和呼蘭城人民的一片深情,帶著對苦難民族的一份摯愛,描繪著一幅幅東北鄉(xiāng)鎮(zhèn)的風土人情畫,思考著造成故鄉(xiāng)貧困落后的封建殘留和民族文化心理。
      在蕭紅的筆下,呼蘭河很荒涼,很冷漠;小城人性也很荒涼,很無寂寞。正如她所寫“一年四季,春暖花開,秋雨,冬雪,也不過是隨著季節(jié)穿起棉衣來,脫下單衣去地過著。生老病死也都是一聲不響地默默地辦理?!薄澳抢镞叺娜硕际翘旌诹司退X,天亮了就起來工作”,“自己默默地在那里做著自己的工作,沒有什么使別人開心的,也不能招來什么議論”。
      
      小城人的日常生活很瑣碎平凡,精神生活上的“盛舉”也不過是跳大神、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些與鬼神有關的活動,卻是與人無關的?!爸灰淮蚱鸸膩?就男女老幼,都往這跳神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擠滿了人。還有些女人,拉著孩子,哭天叫地地從墻頭上跳過來,跳過來看跳神的?!彼麄儫嶂杂谶@些迷信的與鬼神有關的活動,但卻沒有思考過“生”是怎么樣的。所以他們才會有悲寂之感?!斑@唱著的詞調,混合著鼓聲,從幾十丈的地方傳來,實在是冷森森的,越聽就越悲涼。”到最后,連這些似乎每日對任何事都是無動于衷的鄰居街坊也感慨興嘆:“滿天星光,滿層月亮,人生何如,為什么這么悲涼?”“人生為了什么,才有這樣凄涼的夜?!?br />   七月十五盂蘭會,呼蘭河上的放河燈,也是“到往下流去,就顯出荒涼孤寂的樣子來了,”“使看河燈的人們,內(nèi)心里無來由地來了空虛,”“他們就是這類人,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實實在在感得到寒涼就在他們的身上,他們想擊退了寒涼,因此而來了悲哀?!睙狒[的活動就算怎樣盛大,終究還是遮不住人心的寂寞與荒涼。
      在呼蘭河畔,人們對生活是一種麻木不仁、混混沌沌的態(tài)度。染缸房淹死過一個人,“也是不聲不響地把事就解決了,過了三年二載,若有人提起那件事來,差不多就像人家講著岳飛、秦檜似的,久遠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蹦莻€大泥坑雖給小城人們生活造成很多不便,也有人提過意見,但最終還是沒有被填,原因或者是他們太懶了,或者是因為它能讓人們吃上被泥坑"淹死”的豬的肉吧。殊不知被泥坑淹死的豬是極少的,而小城人們卻經(jīng)常吃到這樣的豬肉。其實人人都知道,那個泥坑就是人們吃瘟豬肉的借口。這仿佛如《皇帝的新裝》般的鬧劇,大人們對赤身裸體的皇帝大呼贊美。有小孩點出了問題,卻受到大人的責罵。
      呼蘭河畔的人們迷信、愚昧、冷漠、自私甚至殘忍。就以小團圓媳婦為例。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婦女和兒童地位低下。12歲就做了人家團圓媳婦的小姑娘,只因一頓能吃三碗飯,長得高大健美,整天樂呵呵的,沒有一付媳婦應該有的低眉順眼、誠惶誠恐的樣子,在她的婆婆和外人眼里就不像個團圓媳婦,她的婆婆就得給她一個“下馬威”,把她吊在大梁上,拿皮鞭打得昏死過去,打得生病了,不去反思自己的舉動,竟然給她跳大神,鄰里鄉(xiāng)親似乎也是善良極至,這個一個偏方,那個一個邪令,到最后竟然是用開水給小團圓媳婦洗澡,“看熱鬧的人,絡繹不絕地來看?!毙F圓媳婦被熱水洗得吱哇亂叫,叫著,跳著,好像要逃命似的狂喊,她的旁邊站著的三四個人依然從缸里攪起熱水來往她頭上澆,“她求救于人的時候,并沒有一個人上前去幫助她,把她從熱水里解救出來,”等到都以為小團圓媳婦死了的時候,“大家都跑過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淚來?!毙F圓媳婦活轉過來了,大神說洗澡必得連洗三次,還有兩次要洗的,“于是人心大為振奮,困得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覺的也精神了,這來看熱鬧的不下三十人,個個眼睛發(fā)亮,人人精神百倍,”又是“澆水的澆水,按頭的按頭”,折騰來折騰去,“還沒到二月,那黑忽忽,笑呵呵的小團圓媳婦就死了?!币粋€活蹦亂跳的小團圓媳婦就這樣被愚昧無知麻木善良的人們折騰死了。哭瞎了眼的婆婆不是為一條鮮活生命的消逝而悲痛,竟是“哭她花在小團圓媳婦身上傾家蕩產(chǎn)的五千吊錢”。左鄰右里不在乎小團圓媳婦生命的存亡與否,認為不懂規(guī)矩的團圓媳婦就要打,打出病來就可以跳大神,燒替身,洗澡,因此他們又能在百無聊賴中有些消遣,有點看資了。就這樣,麻木愚昧的人們,用犧牲一個年輕女孩性命的方式,最大地滿足了鄉(xiāng)鄰的獵奇心理,格外刺激地填補了他們空虛而變態(tài)的心靈。這里的一切殺戮都是平靜而安然地發(fā)生的,人們無動于衷地看著生命的死去,生命在這里是停滯不前的,死亡只以凝固的形式發(fā)生。這種血淚控訴般的描繪,是對女同胞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禮教迫害人性的無情鞭撻。而我們看到了生命的卑微和人性的荒涼。
      
      小城人們的生活便是這樣,沒有理想沒有追求,一生一世封閉在封建的思想中,糊糊涂涂地過一輩子。他們麻木混沌地生存著,感受不到生的珍貴與死的悲哀,一切都是“自然的結果”,被動的生生死死。這是塊缺乏生命力與新鮮氣息的土地,在這里,生命的運動,生存的狀態(tài),生活的節(jié)奏仿佛都凝固、僵化了 ;在這里,沒有開心,沒有議論,仿佛也沒有聲音、動作、色彩、感覺,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切都由本能驅動,無可挽回地失落下沉,自生自滅!
      
      小城的荒涼與寂寞,其實表現(xiàn)的是蕭紅內(nèi)心的荒涼和寂寞。她自小生活在一個缺乏溫暖的家庭,全家只有祖父疼惜她,也只有和祖父在一起的時光讓她感到快樂,祖父死后,她便要一個人面對殘酷的社會。家鄉(xiāng)的淪陷,漂泊在外的愁思,愛情的失意,生活的窘迫以及疾病的折磨,讓她心中充滿陰霾。人生的眾多挫折被年輕的她一一遇上了,心中的那份荒涼和寂寞是一言難盡的呀。但盡管她在如此艱難的境況下,她也始終保持著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對民族劣根性的沉思。她用文字來表達她的愛與沉思。因為時代背景和個人經(jīng)歷的因素,她的作品常?;\罩著一股淡淡的憂傷和抑郁,有一種力透紙背的寂寞感?!逗籼m河傳》這部作品中的凄婉美麗、抑郁寂寞正是蕭紅生活中悲慘命運、苦難人生的一種寫照。作品中所籠罩的那種傷感、那種痛苦思索來源于她生活中經(jīng)歷的坎坷和對社會的悲劇的自我體驗。
      
  •      可以說《呼蘭河傳》中,蕭紅對于父母的描寫幾乎是完全缺失的。只因她甚至不愿回憶,只因她悲苦寂寞的童年。即便如此,她依舊在微弱的光芒中永遠的憧憬與追求著,多么讓人心疼的女子。
      
      
      
       一九一一年,在一個小縣城里邊,我生在一個小地主的家里。那縣城差不多就是中國的最東最北部——黑龍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個月飄著白雪。
      
        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對待仆人,對待自己的兒女,以及對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樣的吝嗇而疏遠,甚至于無情。
      
        有一次,為著房屋租金的事情,父親把房客的全套的馬車趕了過來。房客的家屬們哭著訴說著,向我的祖父跪了下來,于是祖父把兩匹棕色的馬從車上解下來還了回去。
      
        為著這匹馬,父親向祖父起著終夜的爭吵。“兩匹馬,咱們是算不了什么的,窮人,這匹馬就是命根?!弊娓高@樣說著,而父親還是爭吵。九歲時,母親死去。父親也就更變了樣,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罵到使人發(fā)抖的程度。后來就連父親的眼睛也轉了彎,每從他的身邊經(jīng)過,我就象自己的身上生了針刺一樣;他斜視著你,他那高傲的眼光從鼻梁經(jīng)過嘴角而后往下流著。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黃昏里,圍著暖爐,圍著祖父,聽著祖父讀著詩篇,看著祖父讀著詩篇時微紅的嘴唇。
      
        父親打了我的時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面向著窗子,從黃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象白棉花一樣飄著;而暖爐上水壺的蓋子,則象伴奏的樂器似的振動著。
      
        祖父時時把多紋的兩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頭上,我的耳邊便響著這樣的聲音:
      
        “快快長吧!長大就好了。”
      
        二十歲那年,我就逃出了父親的家庭。直到現(xiàn)在還是過著流浪的生活。
      
        “長大”是“長大”了,而沒有“好”。
      
        可是從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惡而外,還有溫暖和愛。
      
        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     記得讀高中的時候有逛書店的習慣,那個時候網(wǎng)上購書還沒有普及,那個時候每周七天六天半都要呆在教室里面?zhèn)鋺?zhàn)高考,那個時候心里特別荒涼卻沒有過多的途徑可以排遣。于是,在那樣的情況下,每周日下午去逛書店便成為我為數(shù)不多的保留節(jié)目。這本書就是在那個時候被我發(fā)現(xiàn)的。
      相信很多人都是先聽說了這本書的名氣(這本書當然很出名),然后才去讀的。但是,對我來說并不是這樣子的。我不否認,我是一個很愛書的人,然而愛書和愛讀并不是一回事。那個時候逛書店完全不是為了讀書,也不是為了感受書店那種濃厚的文學氛圍,完全是因為在書店看著書架上放的滿滿的書,心里會很踏實。那時候買書也不是為了讀書,當然最后也都讀了,而是封面很吸引我的書我都會買下,后來的事實證明用這種方法也能買到好書,《遠河遠山》《城南舊事》《少年中國說》還有這本書都是我用這種方法買下的。
      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放了很久,我之前是一個不怎么愛讀書的人,后來由于性情突變不知怎么就喜歡上了讀書,于是之前買的書被我一本一本的讀完了。
      讀這本書的時候正好是春節(jié)放假在家,每天忙于各種應酬,只有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才有時間讀一讀。讀這本書的時候,讀到有些地方會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比如讀到描寫火燒云的時候,想到小學課本上學到過,然后就會追憶童年,想著想著就笑起來了,有些地方則會潸然淚下,比如讀到團圓媳婦、馮歪嘴子的苦難經(jīng)歷的時候。有時候會揣測作者到底是以怎樣一種心態(tài)去寫這本書的。我在農(nóng)村里度過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書中寫到的很多東西小時候也常常聽奶奶說起,大概就是因為這樣,讀起這本書,總感覺特別親切,似曾相識。
  •      前幾天的<中國好歌曲>里,有個選手用"香菇油菜"來評價臺灣歌手蔡健雅,說她有那樣一份濃郁,又有那樣一份清淡.
       我覺得<呼蘭河傳>也是這樣,她是一盤涼的香菇油菜.她的敘述永遠是那樣的不急不緩,平靜中將小城的舊時風貌如沉睡的琥珀一樣呈現(xiàn)在你面前;卻也在這平靜中,悲涼撲面而來.這是太深情的回憶,所以作者幾乎忘了考慮讀者的需要,她只是細密地娓娓道來,仿佛夢境重現(xiàn).她一絲不茍地冷靜審視,透過孩童的眼睛,讓我們瞥見一座愚昧的城和城里的人.
      
      1)麻木而愚昧的人們
      作者以一個孩子天真的視野帶我們?nèi)タ?團圓媳婦被吊起來打,打出毛病卻說她是要"出草",請大神來醫(yī),被放在滾燙的開水里治病,而看官們不過是來了又去了.而之所以給她治不過是婆婆不舍得娶她花的錢打了水漂.
      在作者的眼里,"瘋了"的團圓媳婦其實是好好的,她的頭發(fā)不是自己剪的,而是被絞的.不被虐待,她會好好的.
      只有一個孩子看到了這些?
      
      2)那些貧窮而卑微的人
      賣粘糕的人死了媳婦,要獨力照顧兩個孩子,旁人都覺得他沒有希望了.他卻自管自地努力生活.他不過是個卑微活著的小人物,也許也是這麻木愚昧人群中的一員.但當聚光燈放在他身上,他就象頑強的螻蟻,抱著小小的希望和愛,努力活下去.
      
      3)故鄉(xiāng)
      世上有這樣的人,被賦予異秉來留住時光,有的靠繪畫,有的靠文字.蕭紅毫無疑問是受造物主垂青的天才.但當故鄉(xiāng)連同她所有的美麗與丑陋在筆管之下奔涌而出,她將懷著怎樣復雜的心情?
      不可棄,無法歸.
      人是多么無奈而又自省自覺的高貴的動物.
      
  •      當代女作家虹影在一篇文章中如此寫道:”假定我是男人,我情愿跟蕭紅笑鬧一夜,也不同張愛玲喝一年咖啡。
       在我看來,是女人就該有作蕭紅的勇氣,愛可以重來,生命可以重來,世間沒有什么事,不可以重來?!庇终f:“蕭紅的愛,是愚蠢的:一見鐘情赴湯蹈火,一言不合,拍手走路。張愛玲的愛,是算計的,人情通達,有所靠有所得。張愛玲僅是在過孤芳自賞日子而已。兩人都是紅顏薄命?不,蕭紅愛得熱烈,始終充滿激情,命短而不薄,張愛玲做人矯情,性格孤傲,長壽而不幸。”
      看 后只能笑而不語,從容貌上看張更美一些,又是名門貴族,算是才貌雙全秀外慧中。倘若美女不矯情,這世間會少多少樂趣?!
       對虹影女士評價張蕭二人只能苦笑不已,看過虹影一些書,此女才華有限,深又深不下去浮也浮不上來。她那將二人對比頗有為了對比而對比之嫌,刻意而做作,硬是要把兩分說成十分,亦或是說她對愛玲實在太不了解。
       一個作家的行文風格所寫之物必然與她的出身經(jīng)歷性格愛好密不可分:蕭紅出生于東北黑龍江呼蘭小鎮(zhèn)封建地主家庭,自小便和家里斷了關系,雖是個東北女子,可眉目中卻有些許江南女子的秀麗,可還是掩蓋不住從骨子里沖出的倔強和傲氣。
       而張愛玲生于上海,是李鴻章之后,簪纓世族名門之家,自小父母離婚母親拋下她一幼女遠赴歐洲游學,經(jīng)歷與父親繼母不睦被軟禁差點喪命,小小年紀便嘗遍世態(tài)炎涼。
       蕭紅在被第一任男友退婚后有敢于鬧上法庭的不服輸之氣,而愛玲卻在對胡蘭成落難時另結新歡跑來溫州找他,晨起時只能將萬般柔情化作一縷決絕和失望。
       愛玲的放棄不計較恰恰是來自于她的驕傲,她認為世間沒有什么事和人值得她失掉風度去哭鬧爭取苦苦挽留。她瘦長又不失豐腴的臉有種與生俱來的淡然和貴氣。
       她不關心時事,對政治無感,甚至于自己深愛的人是個漢奸也全然不顧。愛玲其實是極單純的人,在與胡分手之后她還是一直資助胡并不是因為愛他對他念念不忘,而是為了還他曾給她一筆給母親錢的人情,她就是這么執(zhí)著要做到不欠任何人的人情,銀貨兩訖。
       她的小說文字全是往自己內(nèi)心去求,在人物內(nèi)心方寸在人物內(nèi)心方寸之間騰挪轉移,而蕭紅則頗有左翼文學政治化的風格,她的小說總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大背景下表現(xiàn)農(nóng)村人民的沉滯閉塞,在生活的泥沼中掙扎的苦難場景。
       愛玲的文字是冷的,大有看破世事超脫物外旁觀的姿態(tài),蕭紅的文字是狠,在生死中揭露人性最脆弱不堪的一面。蕭紅有一種狠勁兒,她倔強不服輸一直在與命運抗爭,好好的青春年華才到三十一歲就戛然而止。
       不知是否因為抗爭消耗了她太多的生命力,而在“愛情大過天”中書寫人生無奈的愛玲,生生成為“孤島”中的恬淡老婦一直活到75歲。
       愛看什么樣的書本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的事情,沒必要硬比較就是了。
       時間會證明文學的價值,只是這一天似乎已然來臨。
  •     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也沒有做太多的了解,以前讀大學時,在圖書館里面看到過很多次,也有好幾次拿到手里都準備借來一讀,后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沒有讀,一直以為是一本像大宅門這樣的“波瀾壯闊”的故事家族小說,當我看完了20%,發(fā)現(xiàn)作者還是一直在描述,根本沒有一個主的故事線進來,就像讀書時看的散文一樣。確實是很久沒有看到過這么好文筆,用這么多墨水來寫各種文學的文字。好久沒有體會到這種好好的哪怕是單純的文字都能夠讓你細細體會到文字的味道。
      雖然和我想象的內(nèi)容不同,但是文中寫的一些小事也很好。很多描述讓我想到了我的童年。小孩子就是那么的純真。后來看到很多人說這本書其實和魯迅的有點相似,蕭紅就是“女魯迅”,讀的時候我真的很少想到這一點,雖然文中也寫了很多國人的一些稟性,也許是女性作家,寫得沒有那么犀利,寫得更加細致和體貼人心。
      
  •     第一次看蕭紅的書,特地看了一下蕭紅簡介,就活了30歲,可是身邊總有男人相伴,但也過的凄苦。跟魯迅關系很好,8卦了一下他兩應該是純粹的才子才女惺惺相惜,她所依賴的愛人——陸振舜、汪恩甲、蕭軍、端木蕻(音同“紅”)良,還是她所敬重的魯迅,都沒有讓她過上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或許因為那些不安定的生活經(jīng)歷成就了她“才女”的殊榮。
      
      有幾個典型人物,讓我記憶深刻
      
      一個是小團圓媳婦的慘死。這個對我觸動很大,一個好端端的人,竟然被活活地給作弄死了,最開始婆婆公公奶奶等懸梁鞭打、烙腳心、針刺、……,然后折騰成精神病了,那些酷刑——最嚴重的是裸體在大崗里被滾燙的熱水澆泡至昏暈過去,而且連續(xù)搞了3次,周圍圍觀的群眾竟然在看熱鬧,而當事的婆婆及家人竟然以為“榮耀”。中間花了好多好多錢,真正的花錢買罪受。就因為小團圓媳婦天真、善良、淳樸、實誠、……不夠圓滑、不夠順從小村的“主流”生活習性——如剛到新家應該小心膽小拘謹少吃飯等。從小到大,接觸到的那些愚民心態(tài)一一呈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因為這種愚民心態(tài)使我親近的人永遠離開了我,所以對于這種愚民我是真的恨之入骨。
      
      一個是有二伯,有點阿Q的趕腳。
      
      一個是馮歪脖子,娶了一個村里廣受好評的大姑娘王大姐,應該不算娶,反正出場直接兩人有小孩了,然后愚民看熱鬧一樣天天“詛咒”這個小孩不得好死,為王大姐傳記好多這個人各種品行低下、粗魯、……,跟先前好評成為鮮明對比。馮歪脖子敢作敢當,絕大多數(shù)言行對得起自己的老婆孩子,嗯,好男人,只是窮了點。
      
      愚民心態(tài)最大特征可能就是唯恐別人過的比自己好,自己不好好努力或者說不挖空心思過好日子,卻整天在挖空心思詛咒、看別家不幸的笑話。。。。。
      
      其實這種心態(tài)不僅在農(nóng)村小城鎮(zhèn)普及,大城市甚至自己公司也很多,我只能呵呵呵呵
  •   這次我首先想到的第一句是有空多陪陪姥姥。。。
    然后,我喜歡你描述的這段“ 那個世界就像余華《活著》里的世界,人命如草芥呵。活下來就是活下來了,死去了也是命該如此,哪有人問為什么,也沒有人抱怨,生老病死,哪怕是死,也就是哭一哭,過了那日子,怕是連哭這儀式都沒有了,哭有什么用呢,活下來的人還不是要繼續(xù)過日子。問了一句,活著是為什么,回答也是,活著就為了穿衣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報紙,也沒有通訊,眼前的生活是什么樣子,世界就是什么樣子,最多是由祖父祖母還有遠房親戚串門時捎帶一些早年的故事,這便是人從生到死的所有經(jīng)歷了。 ”很有畫面感
  •   @howl 不是不想陪 真的 兩個人隔了整整七十年 對我來說這太困難了
  •   靠。。。我跟老人就很合得來,就這點來說我很羨慕你,我沒那樣的機會了。
  •   我突然覺得你的書評之所以能讓人通篇看下去,是因為你不造作,實實在在的感悟,也不玩兒所謂的知識分子那一套,這點真讓人覺得看的舒服。
  •   @howl 你的評價總是那么中肯又客觀
  •   哈哈哈 你的回應總是感激又暗藏殺機
  •   @howl 而且我不玩知識分子那一套是因為我肚子里沒墨
  •   最早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知道蕭紅的了,倒是先看了幾篇帖子吐槽她的個人生活。很多人覺得蕭軍配不上她,而她與魯迅先生的聯(lián)系也得到各種揣摩。我特別羞愧我自個都是先從窺探別人私生活繼而關注到一些后來很喜歡的作家的。比如說虹影也有一定意義上是從《饑餓的女兒》上獲得了一些閱讀體驗繼而看了她更多的作品。是在先鋒看到有人編了一套蕭紅的文集,紫色封面,說實在的我覺得蕭紅是個很美的人。那時候沒急著買,先看了幾篇她的短篇和幾封書信,覺得很喜歡她寫字行云流水般的感覺。后來在網(wǎng)上買了那本全集,啃起來很慢。但是她寫的那個時代的東北那個叫做呼蘭河的地方在我看來竟然了無隔閡。那些勞作的人,他們賣的吃的,雨后泥濘形成的坑洞不住掉下去的雞呀等等,那些嫁到遠方被喚回來聽戲的姑娘仔們閑話家?;ニ投Y物的場景。突然讓我覺得很安靜。想去那兒看看呢。阿蘇寫的這篇又讓我把那些畫面給放了一遍,嘿嘿。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