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證券

出版時間:2002-11  出版社:遼寧畫報出版社  作者:于小川  頁數(shù):127  字數(shù):50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國素稱文物之邦,歷代遺留下來的古文物,多不勝數(shù),不僅可供我們稽考先賢制作之源,尋索其變化之跡,也是中華先祖精神之結晶、民族文化之表現(xiàn)。古代工藝的興廢,每與國運世變、政經發(fā)展有密切關系。舉凡國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則不然。譬如漢唐陶器,其規(guī)模之宏大,遠勝遼金。清代自嘉慶以后.其瓷器之質亦遠遜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現(xiàn)象亦是如此,災年饑民,盛世文物,千真萬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更強,民更富,收藏之風蔚然而起,作為中國人,我自豪;作為收藏家,我鼓舞。中國文物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遺產,對這些國寶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陳列?藉以發(fā)揚光大我國藝術與文化,實是我中國人之共同責任。今萬卷出版公司(原遼寧畫報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民間個人收藏”叢書,分門別類逐年推出,無疑是對“藏寶于民”這個良策之喝彩,是應受到公眾歡迎及支持的益事。嗜古敏求,不獨可以陶冶性情。更可從中領略到不少書本上所缺乏之實際知識。古文物經歷干載朝代更迭與興衰,欣賞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個人對于成敗得失,處之泰然。此外,要成為一位快樂的文物鑒賞家,更須具有深厚涵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zhèn)?,詳考文物之歷史源流。在此競爭之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中,收藏及鑒賞文物無疑是一種無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潛移默化之協(xié)調作用。從個人之親身體驗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淺,樂趣無窮。想來,“中國民間個人收藏”叢書的作者藏友們,大概也會有這般感受。

內容概要

《老證券》是我社“中國民間個人收藏叢書”之一,由證券收藏家于小川先生撰稿。本書主要講述我國自清代以來年發(fā)行的比較珍貴的公債、股票,并介紹了相關的歷史背景,以及證券收藏的一些經驗體會。書中選登了作者收藏的珍稀證券。

作者簡介

于小川,1963年出生,遼寧省沈陽市人,遼寧大學哲學系畢業(yè),證券職業(yè)投資者,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金融證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曾參加由深圳證券交易所主編的《百年中國證券典藏》一書的編撰工作。
作者自1992年進入證券市場,看著手中印有精美圖案的許多股票,都變成了電腦

書籍目錄

金融的藝術
公債券與股票
不同時期的證券
不同地域的證券
不同待業(yè)的證券
“紅色證券”
日偽時期的證券
在華外商證券
證券鑒賞
一 龍飾
二 制式
三 印刷
四 合同式股票
五 對外公債券
六 文化特證與時代風格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目前,證券的分類有幾種不同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按證券發(fā)行年代的先后來進行分類:依次為晚清時期的證券、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及北洋政府時期的證券、民國南京政府時期的證券、新中國初期的證券和改革開放時期的證券。這種分類方法,可以反映出中國證券歷史發(fā)展的基本軌跡,使人們對證券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一目了然。晚清時期的股票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僅有幾十種,而由于當時清朝政府的日趨沒落,腐朽無能,帝國主義國家的百般欺榨,令清政府的對外賠款數(shù)額巨大,財政入不敷出,于是清政府大肆對外舉債以彌補財政虧空。這樣一來,清朝的對外公債券相對于當時的股票來講,數(shù)量要多一些。這些債券多以英、法文字印制,票幅也較大。1840年以前,中國處于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商品經濟只是依附于封建經濟的主體而存在的。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被迫對外開放,外商在國內大力興辦企業(yè)的同時,資本主義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籌資集股等方式才開始在中國實行。隨著“洋務運動”的發(fā)展,中國人有了自己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發(fā)行了股票。當時比較成功的企業(yè)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和漠河金礦等等,股票成為當時這些企業(yè)的主要籌資手段。

媒體關注與評論

序言我國素稱文物主邦,歷代遺留下來的古文物,多不勝數(shù),不僅可供我們稽考先賢制作之源,尋索其變化之跡,也是中華先祖精神之結晶、民族文化之表現(xiàn)。古代工藝的興廢,每與國運世變、政經發(fā)展有密切關系。舉凡國家政治清明者,其制品必定精良;反之則不然。譬如漢唐陶器,其規(guī)模之宏大,遠勝遼金。清代自嘉慶以后,其瓷器之質亦遠遜盛清康、雍、乾三朝。古文物之收藏現(xiàn)象亦是如此,災年饑民,盛世文物,千真萬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更強,民更富,收藏之風蔚然而起,作為中國人,我自豪;作為收藏家,我鼓舞。    中國文物是中華民族的共同遺產,對這些國寶珍品,如何保存研究?如何出版陳列?藉以發(fā)揚我國藝術與文化,實是我中國人之共同責任。今遼寧畫報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民間個人收藏叢書”,分門別類逐年推出,無疑是對“藏寶于民”這個良策之喝彩,是應受到公眾歡迎及支持的益事。    嗜占敏求,不獨可以陶冶性情,更可從中領略到不少書本上所缺乏之實際知識。古文物經歷千載朝代更迭與興衰,欣賞之余,也感到人生造化,可使個人對于成敗得失,處之泰然。此外,要成為一位快樂的文物鑒賞家,更須具有深厚涵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力,才能明辨真?zhèn)?,詳考文物之歷史源流。    在此競爭之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中,收藏及鑒賞文物無疑是一種無形的自我提升,也深具潛移默化之協(xié)調作用。從個人之親身體驗而言,我深感受用不淺,樂趣無窮。想來,“中國民間個人收藏叢書”的作者藏友們,大概也會有這般感受。                                                             徐展堂                                                            2001年4月于香港

編輯推薦

《老證券》:我社編輯的“中國民間個人收藏叢書”已經出版的有:《名硯珍藏》《老期刊收藏》《火花收藏》《煙標鑒賞》《銅鏡珍藏》《鼻煙壺藏品賞析》《藏書票鑒賞》《瓦當留真》《民俗錢幣鑒賞》《奇石藝術》《蝴蝶收藏》《旅游門券收藏》《古今土地證集藏》《老證券》《錢幣專題收藏》。我們歡迎廣大收藏愛好者踴躍投稿,詳見書內征稿啟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證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