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愛控制我

出版時間:2012-2  出版社:京華出版社  作者:[美] 帕萃絲·埃文斯  頁數:316  字數:260  譯者:鄭春蕾,梅子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人人都希望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掌控一切;人人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對別人指手畫腳、隨意評價。
有的人懂得校正自己的行為,適度控制,所以進退自如,生活得無比輕松。有的人卻不明白這種行為給別人帶來的痛苦。結果是失敗的婚姻、緊張的人際關系和扭曲的心靈,自己也異??鄲馈?br /> 為什么人們會產生這種控制別人的欲望呢?為什么有人想改變這種行為,事到臨頭卻總是無法自控?
我們百思而不得其解。
本書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了日常生活中,大學習以為常的這些下意識行為。揭示背后的實質、解開我們的困惑和痛苦,使用我們學會識別、理解和應用控制,使我們的生活遠離暴力,更加和諧、幸福。
作者新穎獨到的觀點和概念,必將在全球掀起討論“控制”的風暴。-----

作者簡介

帕萃絲·埃文斯,加拿大埃文斯人際關系研究中心創(chuàng)始人。在全美建立了許多工作室,著述頗豐。
其處女作《口頭侵害關系》,被《新聞周刊》譽為一次“根本性的突破”。

書籍目錄

作者的話
楔子
第一章 人的行為無非是兩種狀態(tài),有意識或無意識
第二章 你存在這些問題嗎?
第三章 行為的目的
第四章 失控是怎么回事?
第五章 天性是與生俱來的
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后果
第七章 非正常地建立自我
第八章 偽裝及其影響
第九章 自我分裂的普遍現象
第十章 不符合常理的溝通行為
第十一章 逆向聯(lián)系
第十二章 泰迪——假想的愛人
第十三章 幻覺是一種無形力量控制的產物
第十四章 控制關系
第十五章 控制者和被控制者
第十六章 不能自拔與無能為力
第十七章 獨立的傾向是控制者最恐懼的
第十八章 控制者身份的困境
第十九章 控制者的恐懼
第二十章 控制策略
第二十一章 虛構事實
第二十二章 更加病態(tài)的聯(lián)系
第二十三章 真實是幻覺的破壞者
第二十四章 永久化和制度化的控制
第二十五章 強制性力量
第二十六章 真實的聯(lián)系
第二十七章 最奇怪的矛盾
第二十八章 打破幻覺
第二十九章 明白問題的根源
第三十章 與強制力共舞

章節(jié)摘錄

楔子90年代中期,我曾收到一位女士的來信,她一直反抗她丈夫對她的控制。這位女士在信中詳細描述了她丈夫的野蠻行為:——經常對她大喊大叫,讓她不知所措,“你懂什么?一邊呆著去。”“你總是這么不小心!”“得啦,你就是這么想的,別再跟我爭了。”“你就不能溫柔點,我看見你那個樣子就生氣?!边@些話,會從控制欲很強的人嘴里脫口而出。在家庭關系中,這種口頭的責罵或威脅,有時還會伴隨暴力行為的發(fā)生?!獫M臉怒氣地沖到她面前,從她手里一把搶過正在讀的書,撕成碎片,然后丟進垃圾箱。當我繼續(xù)往下讀這封信的時候,被這位女士的勇氣深深感動。“我恍惚地走到垃圾箱邊,把碎片一張張全部撿了回來。坐到餐桌旁,仔細粘了起來?!绷旰蟮囊惶?,我正在為一本書簽售。一位女士從人群中擠了過來,遞給我一本全部用膠水和膠帶黏合而成的書,她說:“這就是我曾寫信向您提到過的那本書?!焙芏嗳藛栁遥八麄儯ǜ改?、愛人、同事)怎么會那么做呢?”他們向我敘述自己的遭遇,更想搞明白一些人總想控制其他人的原因?!盀槭裁茨切┛刂朴珡姷娜?,從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是多么讓人難以忍受?”另一些人則很郁悶,他們總是沒有辦法抑制自己想控制別人的念頭,即使那些行為嚴重到使愛人離他們而去。他們覺得有什么東西突然“控制”了頭腦,然后糟糕的事情就發(fā)生了。而多數時候,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和后果毫無意識,直到發(fā)生暴力,愛人離去之后才幡然醒悟,卻悔之晚矣。侵犯了別人,自己卻沒有感覺,他們真的著了魔嗎?能簡單地用“失控”來解釋對別人的控制行為嗎?這一切的背后,是否隱藏著什么樣的驅動力呢?本書的目的就在于解答這些問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充滿了無意識行為,本書將帶著大家在無意識行為的迷宮中跋涉,進行全新的探索。這個旅途結束之后,我們會對控制問題有全新的了解和認識。第一章控制大多是無意識的行為無意識不是強制的理由,它只是讓強制成為可能。與家人、朋友、同事相處時,你是否時常會遇到交流困難的情形,無論你怎么解釋,也無法使對方理解你當時的所思所想。事情并不大,可讓雙方都很不愉快。每個人都會有交流不暢的時候梅走向公司會議室時,腦子一團亂麻,手頭那些工作上的瑣碎事情,讓她有些心不在焉?!班蕖彼齽偼崎_門,一陣歡呼聲撲面而來。“生日快樂!”屋子里所有的人一起叫起來?!芭叮炷?!我都忘了今天是我的生日!”梅又驚又喜:“謝謝大家!”“嘿,梅,不會吧?”同事蒂嚷嚷道?!罢娴耐恕!泵氛f?!暗美玻憧隙ㄖ赖?。你知道我們要為你開生日Party?!钡賵猿终f?!拔艺娴牟恢??!泵氛J真地解釋說。“你知道我們?yōu)槟阌喠说案?,你正等著呢?!钡俚目跉庖崖詭С爸S?!拔野l(fā)誓,的確不知道?!泵酚悬c無可奈何?!皠e這樣,你就承認你是假裝吃驚的吧!”蒂還是不依不饒。“……”“你們別爭了,開始切蛋糕吧。”旁邊有人不耐煩地說。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轉向了生日蛋糕,梅卻覺得沮喪極了。“蒂今天怎么了?這么固執(zhí),干嗎非要強迫我承認我確實不知道的事情?”梅不明白,屋里其他同事,對她們的爭吵似乎也莫名其妙?!皼]人想在開派對的時候看別人爭吵,”梅想?!拔也⒉幌霠幷撌裁??!彼皇歉械降俚碾S意猜測侵犯了她,下意識進行反駁而已。這個生日被蒂弄得挺不開心的,而其他同事,在她們爭論時也挺尷尬。這件事,讓她想起許多類似的情形。當她向朋友們說起時,他們常說:“小事一樁,我也經常碰到,你別太在意?!蓖涀约旱纳帐怯悬c奇怪,但問題的關鍵是,蒂無法認真聽梅的解釋,她也不想去真正理解梅的想法。這就是控制欲很強的人的一貫表現。交流不暢是一方對另一方個性的抹殺確切地說,此時此刻,無論你與他(她)們認識多久,無論你如何向他們表白,對方根本不會聽你的解釋,因為他(她)們根本就不關心你的想法,不會去真正了解你。他們可以對你說三道四,隨意下結論性的評語,隨意下定義,根本不認為你是個有獨立個性的人,是個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特別的個體。當你遇到那些試圖控制你的人時,你的個性常常會遭到“抹殺”,對于控制者來說,你的想法根本不值一提。在夫妻或父母與孩子等一些特別的關系中,這種行為還可能會伴隨著辱罵和毒打。而為維持這些特別的關系,被控制者會覺得精疲力竭,并且要忍受心理與情感上的巨大痛苦,連身體也可能受到傷害。不溝通、不理解是問題的關鍵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大到影響人類生存的各種暴力行為,不溝通、不理解或是不愿理解對方都是問題的核心。反對他人的行為——不管是輕微的,例如輕蔑的眼神;還是強烈的,例如對別人大發(fā)雷霆——都是沒有目的但又似乎可以理解。這聽上去有點自相矛盾。因為這些現象,通常只是試圖控制他人的一些表現而已。現在,請你與我一起,從諸多無意識行為中尋找其真正的目的,發(fā)現事情的真相。我想,我們之所以還不能知道人們總想控制他人的緣由,是因為生活中的無意識行為太普遍了,大家都覺得它似乎是“理所當然的”。當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經歷時,才能幫助我們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對人對事適度掌控,生活才能愜意那些傷害我們情感甚至身體的人,都自認為有操控我們的必要。這一發(fā)現并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我們必須挖掘這種需求形成的原因。文化習俗差異、經濟發(fā)展不均衡、宗教信仰不同都是支配和控制行為的主要形成因素。但我們不能完全歸因于此,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刂苿e人的需求是一種很難抑制的沖動,就像著了魔一般,一下子失去了理智。產生這種沖動的主要原因,深藏在人們的潛意識中,不挖掘出來是無法改變的。認識不到原動力,我們會一直困惑著、痛苦著。為了揭示這種強制力量,需要考察它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一旦弄清楚它的影響,我們就會知道它是什么,并嘗試著緩解這種力量,而不是忽視或者抑制它。在認識了這種強制力量和它的影響(消極的或積極的)之后,我們還要與它為友,與其和平共處,避免因壓制它而帶來的負面結果。

媒體關注與評論

這是一本魔書這本書,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一本。因為,最常見的惡性事件,不是發(fā)生在陌生人之間,而是發(fā)生在親人之間。譬如,多個獨立調查顯示,刑事案件有三分之一是發(fā)生在親人之間。在這些惡性事件中,至少有一小半看不到“錢權名利”等物質因素的參與,那些肇事者經常是以愛的名義行惡,當他們說,他們的確是因為愛才向對方潑硫酸,或者砍上幾十刀的時候,還顯得極其真誠。這種惡性事件還包括大量的精神性傷害,譬如徹底控制對方,不論有多大的物質損失,都堅持讓對方與所有的親朋好友斷絕關系;譬如用盡各種辦法,傷害戀人,毀掉他們的生活和前程……這樣做的時候,他們仍然會說,我太愛他(她)了,所以才這么做。實際上,這不是愛,而是控制。把控制說成愛,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最常見的謊言之一,而且對這個謊言,我們很容易信以為真,并因此受傷或傷人。關于對親人的控制欲望,許多學者寫了許多著作了,但我還不知道有哪本書比帕萃絲?埃文斯這本著作寫得更透徹、更有震撼力?;蛟S,你認為以上那些例子太“極端”了。那么,說一些普通的。你肯定見過許多人,在同事、朋友和陌生人面前表現得非常有禮貌、非常尊重對方,但唯獨對配偶或孩子表現得特別沒有耐心、特別粗暴。你或許會猜,這個人一定是對自己的配偶失去了愛,但恰恰相反,當事人會表示,他愛對方,且根本離不開對方。這些現象,如果讓你迷惑不解過。那么,你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如果你特別愛控制配偶,或者你就是配偶的強烈控制欲望的犧牲品,那么這本書是必讀書。如果讀懂了這本書--這不難做到,那么你會明白很多事情:為什么開車時脾氣大;為什么初戀失敗其實是一件好事;為什么你的上司那么難以相處;為什么不管你怎么做,你的父母都指責你做得不對--我一個朋友說,他把水杯放到桌子左邊,父親會斥責他為什么不放到右邊,但他猜如果他放到了右邊,父親肯定會斥責他為什么不放到左邊。如果擅長舉一反三,你還會明白,為什么薩達姆會做起白日夢,幻想美國會重新扶植他做伊拉克總統(tǒng);為什么希特勒非得讓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中全部戰(zhàn)死,以及,為什么希特勒不選擇那些真正有魅力的女性做戀人,而是選擇了愛娃那樣一個有點愚蠢的女人。這是一本魔書,但又是一本寫得極其通俗易懂的書,只是略少點趣味?!渲炯t 知名心理咨詢師《不要用愛控制我》實際上講的是生活中普遍存在,但很長時間不被人重視的心理現象,典型案例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個電視劇的主題,一個以愛的名義控制自己至親至愛的人的故事,馮遠征扮演的男主角,初衷總是和他的結果相背離,他也痛苦過,但結果卻是越來越不可收拾。                                                ——燕子 32歲 本科 外企財務經理                                                                                                                  我讀過400多部心理自助的書,因為我是心理學博士。當偶然看到此書時,我被震動了,這是我讀過的最偉大的書。我喜歡作者毫不畏懼地拋出自己新穎而獨特的觀點,它令我對控制者的行為實質,一些人為何能夠忍受這種行為等有了新的認識。——布朗?丹澤爾 46歲 博士 紐約 美國我一直厭惡與支配欲強的人一同工作和做朋友,他們總是無視我的存在,只是希望我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機械的完成他們所希望的事,可又無法擺脫?!恫灰脨劭刂莆摇穼τ诳刂朴漠a生有了深層的闡述,使我能夠了解控制欲強的人的真實情況,為我提供了種種能與此類人共處的好辦法,讓我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T小康 27歲 本科 銀行職員讀完這本書之后,我痛苦了一陣,開始嘗試著改變自己?,F在我正在治療中,這本書提出的許多問題及解釋問題的方法,使我能夠真正獲得新生。我一讀完它,就將這個信息傳遞給我的母親。之后我還會傳遞給兄妹及身邊的朋友們。這本書幫助我改變了我的生活,你讀讀就會有同感!——趙輝 56歲 技術工人                                                                                                                          我讀這本書,讓我猛醒于過去的二十年的日子,不知不覺中原來有很多的事情都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與家人處,總是習慣于聽從家人的意見,依順于父母的決定;與朋友交,總是習慣于遷就別人的想法,只用沉默來表示反對。掩卷深思,一種失落油然而生。然而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卻要靠自己來把握。——梁朝暉 28歲 本科 公務員關于控制與被控制的話題,以前我很少接觸。《不要用愛控制我》以最常見的人際溝通不暢的一些現象為切入點,探討許多人正在努力掙扎尋求的答案,很有意思。——王甲佳 40歲 經濟學碩士 集團公司信息部主任寫得很精彩,真正揭示了人類本性中所隱藏的另一面,是所有人都可以用來校正自身行為的一個很好的教科書?!蠒悦?29歲 職高 商場職員絕對有收獲,我一口氣看完的。“正如我們在平滑的鏡子中,才能看清自己一樣,當我們的個性,不加扭曲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倍攧e人輕易給你下定論時,就扭曲了你的感受,你好像站在了一面哈哈鏡前?!囊恍?28歲 南京財經大學不要用愛控制我。雖然從幼小到成熟,我們每個人都和蛹似的,在家庭的“繭”中溫馨快樂地成長,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不就盼著某天弄開一道口子飛出來嗎?翅膀硬了不可怕,飛出來化蝶化蛾的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還要飛到別處繼續(xù)上輩子的流程--作繭自縛。并且按照《不要用愛控制我》的說法,無意識的控制者習慣將責任歸咎于受害者,意識到了控制行為,卻欲罷不能。這個老話題總是讓我們的年輕父母們迷茫,咳,多讀點書沒什么不好,當然,前提是這本書也是好的?!县?32歲 作家

編輯推薦

《不要用愛控制我》編輯推薦:人際關系領域的根本突破不可不讀的心理自助讀本。如果有人經常強迫你做這做那,絲毫不顧及你的想法;或者你想知道是否控制別人的傾向,以免傷害他人,這本書能幫助你順利解決這些難題。如果有人經常強迫你做這做那,絲毫不顧及你的想法,這意味著什么?你是否很希望擺脫這種狀況?或者你是否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控制別人的傾向,以免傷害他人?這本書正準備為你解決這些難題,《不要用愛控制我以全新的觀念闡釋了父母專權、孩子逆反、夫妻莫名其妙的口角、朋友因為小事而反目、同事間無緣故地看不順眼等一些人際現象的成因和并提供了解決方法。案例翔實,說理通俗易懂。讓讀者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不經意的行為,正確理解和應對周圍試圖控制你的人,同時適度掌控自己對他人的支配欲,與周圍的人和諧共處,從而走向自信幸福的人生。許多人談到對這本書感興趣的原因時,通常會說:“(閱讀《不要用愛控制我》)我了解了我與他人的控制欲,我知道了如何應對生活中被控制的困境?!薄罢鸷常∪穗H關系領域的根本性突破?!?-美國《新聞周刊》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不要用愛控制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8條)

 
 

  •   這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書,看完后對我很有幫助
  •   書還不錯。其他的以后再補充吧。我購買閱讀此書的背景是,和母親關系常年緊張,互相都很關心,但我的母親對我有較強的控制傾向,我卻從來都獨立在外遠離她而生活,盡力脫離被控制狀態(tài),因此關系很緊張很緊張,三不五時就要火星撞地球一下。這本書是我在比較苦悶的時期買來做心理調適用的。推薦給和我有相同處境的人閱讀。請帶著愛,而不是逃避的心態(tài)來閱讀這本好書。
  •   非常有用的一本書,讓人清晰地認識自己及別人,認識我們這個混亂世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真相。 盡管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世界的混亂和無序,可是如果不知道背后的真相——我們的無意識心態(tài), 我們無從改變。每個人都有權利擺脫控制,活出自己。
  •   深刻解釋了被控制的原因。
  •   這是一本非常有用,值得擁有的心裡書.這書讓我們清晰地認識自己本身與他人的心裡,深入地了解了人際關係,清楚地知道我們身邊常常存在的'控制'和'被控制'是該怎麼對待.這書讓我們學到不被幻覺極端地扭曲了自己的感受;讓我們不被所謂認為的'愛'左右自己的真實內心世界,控制他人,以及傷害他人;讓我們要學會看清自己,不被控制者控制我們!
  •   這本書有用,特別是對于別人的隨意評論很困惑的人,看了以后就會知道該怎么辦了。
  •   很好,說的很到位呢,推薦
  •   我先接觸的武志紅,也是因為他,才買了這本書。本來還擔心里面有太多我已經知道的東西,但是,這本書沒有讓我失望,相反,卻讓我一次一次的驚奇和感動。我目前讀到了第80頁,但我確信,它已經讓我在改變了。如果早點接觸到此書,我會在我的經歷中少很多痛苦和困惑。這是一本絕對值得每個中國人讀的書,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沒有受過文化教育的人,青少年,戀愛中的人,已婚人士,大學教授等等,這是一本獻給在人際關系中有哪怕一丁點不順利的人,它會告訴你問題的根源,如何和身邊的人建立起真正的關系,走進對方的心靈里,學會愛,學會成長。
  •   我很喜歡這書,嘿嘿....
  •   適合非心理專業(yè)的人士閱讀,學心理的會覺得有點淺。
  •   不錯的書,也很實用,喜歡
  •   內容,還行,只是我預想的風格不同,不屬于自己的喜好內
  •   書還可以。有條件的應該買原版書
  •   寫得很好。從內心出發(fā)看問題,跟著內心走,不盲從別人的想法,獨立,活得自我。
  •   學會不控制自己愛的人 也不被別人控制 這是很難的 要理解 要學習 才能健康生活
  •   內容很好,值得一看的書
  •   相比這本書,更喜歡《情感勒索》這本書
  •   書的質量是好的內容也很實用,對心理學感興趣的孩子們應該看看~
  •   看武志紅老師的書推薦的。剛開始看,感覺還不錯。但可能是翻譯的原因吧,總覺得沒有武老師的書通俗易懂和一針見血。
  •   有點東西,但是不是那種 一下子說到你點子上的書,可能和譯者有關系。
  •   輸的內容太棒了,看清楚有控制性人際關系的本質,對我認識人際關系有很大的幫助。
  •   挺新的書,女同事在別處發(fā)現的,說不錯的書
  •     讀的電子版,可能是因為排版的問題,對這本書的格局還有了解的很好。
      前半部分講的淺顯易懂,被強制的定義,精神邊界等等概念的引入,也給內觀自己的生活模式提供了不錯的視角。
      后半部分印象中比較學術一點,會抽時間再讀一下,既然是武志紅老師如此推薦的一本書,我可能是讀的過于草率了一些。
  •     /Mon Isa
      
       人與人之間充斥著多種多樣的控制行為,特別是親密關系里,更是控制權的爭奪大戲!
       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正單曲循環(huán)著一首傷心的情歌,伴隨著書中的字句,我愈發(fā)覺得詞句中那充滿的“控制幻覺”破滅的哀傷讓人毛骨悚然。
       經常聽說這樣的故事——我對她付出那么多,她還是離開了我。我對他那么好,他最后依然拋棄了我……
       在這些看似悲傷凄慘的故事里,不為外人所知的往往是一方對另一方赤裸裸的控制關系,而另一方從開始被好處吸引到落入被控制陷阱,到最后再也不愿意接受被控制的局面從而離開當事人,引發(fā)了當事人一段段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控制幻覺破碎后的惱羞成怒,甚至從加害人搖身一變成為被害者,到處演說自己的悲慘命運和對方的狼心狗肺。
       在這些被“控制幻覺”套住的人心中,無一不是有一個弱小、可憐的自我。因為這個弱小的自我沒有力量,所以對外要使勁糾纏住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體來體現自己的強大。跟那些真正有魅力的人或偉大的領導者不同,這些控制者活在自己的控制幻覺里,他們希望自己是蟻后或蜂后,帶領一個完全服從自己、沒有自己自主意志的團隊,而不是一個有著自由思想、強調公正民主的狼群。
       無意識的控制者不但內心充滿焦慮和恐懼,事實上,他們也根本控制不了他們想控制的任何人和任何事物。他們只能控制的,是內心中的幻覺之象,并通過無意識的控制手段把對方逐步變成自己的幻覺對象。如果對方拒絕或反抗,控制者會憤怒,會責怪、責罵、打擊,甚至加害對方。如果對方完全接受并適應控制者,則會讓控制者慢慢失去控制達成的樂趣,然后冷落、拋棄這個唯唯諾諾的人,再去尋找新的控制對象,通過實現控制來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而之所以有那么多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是因為這些人從小就沒有生活在一個民主的、自由意志、順其自然的撫養(yǎng)空間里,充斥在他們身邊的是一個個控制狂和被控制者。
       當一個母親看不到孩子的本來面目,用自己的感受強加于他時,這是一種控制。當家長用獎懲制度來支持孩子學習時,這是一種控制。所有的控制行為都會讓孩子與真實的自我隔離,乃至分裂,從而與外物、與控制者建立新的聯(lián)系。
       這就不難解釋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后,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而被外在之物捆綁不得自由的悲劇。他們容易沉溺在短暫的快樂里,用毒品或精神毒品麻痹自己與自我隔離的悲哀。他們索取愛,他們酗酒,他們吸毒,他們是一個個控制狂,他們又是一個個被控制狂!
       是的,對于這樣的人來說,在每一段關系開始的時候都會嘗試控制(爭奪控制權),如果失敗了,就甘于作被控制者,然后去尋找其他可以讓自己去控制的人。如果征服了對方,取得了控制權,也不會讓他感到滿足,他將挑戰(zhàn)新的未知關系。人生、事業(yè)、家庭成了一個個的控制爭奪、征服的戰(zhàn)場!
       假設你是一個在民主環(huán)境長大的人,你一定不會甘于控制,你會很不理解這些控制幻局,而你的出現,將會打破控制狂的控制幻覺。不愿被控制的人越多,控制狂的滿足感越低,他在經歷短暫的控制幻覺破滅的痛苦后,將會重塑自己的健康人格——不再嘗試用控制去建立逆向關系(逆向關系的意思是,從外向內認識一個人,這樣會產生先入為主的想法,忽略對方的真實品質、性情)。在《不要用愛控制我》這本書里,作者給出了破壞控制狂的控制幻覺的方法,那就是不去迎合他的見解,并對他的控制企圖產生懷疑,用常用口語“what(你說什么)?”來表達自己的困惑和對對方控制自己企圖的拒絕。對方自討沒趣,便自會離開。相反,如果你去迎合他對你貼的標簽,他便會變本加厲的加大控制力度。
       在常見的愛情故事里,往往存在著一個不斷付出和一個背信棄義的人,大眾容易去理解那個不斷付出的人,甚至能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實際上,這是一個人的控制幻覺破滅的故事,而有著這樣體驗的人明顯不在少數,所以才會憐己及人,去同情跟自己一樣——幻覺破滅——的人!
       如果是健康的愛情關系應該是如何呢?兩個人都嘗試去看見真實的對方,支持對方成為自己,而對方自會感激自己的支持,而不是一方因為自己的欲念和需要陪伴的孤獨去強制束縛另一個人的自由,并單方面的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去討好對方。對方需要的自由沒有得到,而得到了次等的(你覺得好的)好處,心里自會憤懣不快,而這樣也為關系埋下了隱患和危機。當控制行為積少成多,被控制的一方必會為了重新獲得自由而離你而去。
       當兩個人剛開始認識的時候,總是會表現出短暫的人性的光輝——為別人考慮、努力去認識真實的對方、接受真實的對方、欣賞真實的對方。但這樣的美好關系會很快消失于兩個人建立了更緊密的聯(lián)系以后,因為,更緊密的聯(lián)系——如性聯(lián)系、婚姻聯(lián)系——給當事人提供了穩(wěn)定的感覺,緊張感減弱,不再容易恐懼對方會離自己而去,從而放棄了去觸碰真實對方的努力,取而代之的是建立逆向聯(lián)系——先定義對方,再去讓對方滿足自己的定義。兩個人都這么做的時候,關系就進入了激烈的矛盾,除非一方妥協(xié),否則關系會破裂。如果其中一方總是妥協(xié),那么他會甘于被對方控制,從此生活在郁悶不滿卻無可奈何的恐怖生活中。
       控制狂永遠看不見真實的對方!他只看得見自己幻想的妻子,她只看得見自己幻想的丈夫,丈夫和妻子雖然親密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睡在同一床鋪上,可是除了看見自己的幻想之外,他們誰都看不見對方。所以他們雖然相擁,卻依然感到孤獨。
      
      2013.08.29
  •      當我看了這本書以后,以前我看不起控制別人的人,也老是勸導別人不要控制自己的老公和孩子,現在發(fā)現自己也是一名控制者。
       控制別人,必須是用愛的借口,不然何以說服自己。對自己的孩子,我經常會犯書中的冰淇淋的毛病,用一種手段逼迫孩子吃巧克力味道的,其實把我的心底的自我投射到了孩子身上,孩子逐步成年,要擺脫我的控制,矛盾發(fā)生了。
       控制 別人不過是手段不同,我有的朋友用犧牲自己的物質需求,使自己的孩子和丈夫產生歉疚感,從而達到控制的目的;有的用要挾,權利金錢壓制對方,使得對方就范;但是有幾個人能夠活出自我,感染對方,使得對方根據自己的愿望來改變。其實,改變不可能,只是在選擇的時候就要慎重,尊重身邊人的愿望,讓他們自由的作出選擇, 不然,你很累,身邊的人也很累。
  •     被書中一段話吸引所以想看這本書.
      他的關于控制者控制人的表現能引起共鳴,讓你覺得,沒錯就是這樣,TA就是這樣對我的/TA也這樣說過.
      然而看完呢是有點失望的.
      在不必要花費筆墨的地方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來描述和解釋.本來一個簡單的道理,要用"幻覺""虛構想象中的人物"來解釋,顯得更專業(yè)是沒錯,但是似乎沒什么必要.反復舉例子說明控制者心中有個假想的人不如說說這種現象的成因?
      他為什么會只對妻子使用這種控制,這種假想,是因為那是最親密的人么?因為對自己在乎的人期望太高么?期望高到產生幻覺?還是童年的自己受到了同樣的待遇?由一個被控制著轉變?yōu)榭刂普?又一個冷暴力受虐者轉變?yōu)槭┡罢?(受美劇<犯罪心理>的影響= =
      
      又或者是由于自己過于自信認為自己了解任何人,可以看穿任何人的想法所以不屑了解他人?
      
      如果要分析這種行為背后的原因,作者這個"假想泰迪"的理論似乎有點站不住腳...
      
      反反復復舉例子說這樣的控制者之多,讓我有一種"人人都有精神病"的恐慌,尤其那些動手打人的極端例子(還是說這書不適合中國人看咩.
      或多或少,我們都有自以為是過,自以為了解別人,為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想法而生氣.嗯,作者似乎只是在現象表面做了一些研究,沒有深入....
      
      雖然引起了共鳴,但是卻不能讓你產生"奧,原來是這樣啊"的感慨...最有用的大概就是"什么,你說什么". 作者說這樣會讓控制你的人反思自己的話,但是怎么知道TA不會更加憤怒"你又不好好聽我說話你在干嘛啊!!bulabulaubla" 豈是一句"什么"就能化解的了的...
  •      人人都希望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掌控一切;人人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對別人指手畫腳、隨意評價。
        有的人懂得校正自己的行為,適度控制,所以進退自如,生活得無比輕松。有的人卻不明白這種行為給別人帶來的痛苦。結果是失敗的婚姻、緊張的人際關系和扭曲的心靈,自己也異??鄲馈?br />     為什么人們會產生這種控制別人的欲望呢?為什么有人想改變這種行為,事到臨頭卻總是無法自控?
        《不要用愛控制我》獨特的視角,深入探討了日常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這些下意識行為。揭示背后的實質、解開我們的困惑和痛苦,使用我們學會識別、理解和應用控制,使我們的生活遠離暴力,更加和諧、幸福。
      
      
      
       某日,和盧盧秋秋約會吃飯,因為各種原因,老梁打了很多個電話給秋秋,席間被盧盧評價為,老梁是一個沒有安全感和有控制欲的人。想起這本書,其實買了一段時間了,看了2遍,自己覺得是一本很好的書,建議大家都來看看。每個人對于他人的行為的解讀,其實或多或少都帶著自己的主觀判斷。很多時候,正是這種主觀,這個“自我”,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很多問題,爭論,乃至傷害。佛經里說,得道者用“無我無相”的般若智慧,立于大千世界,也就是所謂的“空”。
       可是,當我們執(zhí)著于“空”,放下時,也就是“不空”,是放不下吧。
       不執(zhí)著于有,也不執(zhí)著于無,沒有我,也沒有你,也無謂空了。
      
  •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所謂強勢的人。這些人會試圖站在你的角度,假裝比你自己還要了解自己,和你建立逆向聯(lián)系,然后用他們預設的角色來替代現實生活的你。如果你不能及時察覺這些控制手段,你就會逐漸失去自我選擇,自我分析的能力,逐漸成為他們理想的泰迪熊。
      
      請學會保護自己的精神邊界,沒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在分析判斷的時候請學會自己選擇并承擔選擇的責任。
  •     所以看到這本書名,買來一口氣讀完,覺得這書說得很有道理。
      
      好書,值得讀。
      
      我只在當當和卓越買書,這本書很怪,封底印著XX獨家的字樣,記不清楚是當當獨家還是卓越獨家了,反正怪就怪在我買的那家和XX獨家是兩家。如果印的是當當獨家,那我就是在卓越買的,如果是卓越獨家,我就是在當當買的。這兩家是不是互相調貨?。??
  •     你愛我,所以我要照顧你的感受。
      你不喜歡我胖,所以我減肥;你不喜歡地上臟,所以我做衛(wèi)生。你不喜歡我在外面和朋友玩,所以我回家……
      不久以后,我發(fā)現我已經不是我了,而是被你細細的剔去那些你眼中的骨頭的一只肉蟲。
      所以我離開你,因為我明白,我是基于我的優(yōu)點和我的缺點才成為我的。
      不管你多愛我,我還是我。
      
  •     在讀了這本書后對我與周圍人的一些互動有了比較深的認識,雖然自己在里面的測試中成績還不錯,可是覺得還有量點值得牢記:
      1.不要隨便評價別人,仿佛自己比其自己更了解他;
      2.要相信自己的直覺,認真體會自己內心的感覺,不要否認它。
      
  •      人人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保持自我獨立,思想獨立,人格獨立。尤其在西方文明下,在文藝復興后,個人意志覺醒,人們開始注重追求個人的價值。
       人給自己定下邊界,精神和肉體的,以此來保護自己,就像個人的財產和領地一樣不可侵犯。
       但是在東方文明里,個人往往屈從于集體意志,沒有自我空間,不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從法律上說,在社會主義里,個人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領地---房子或土地都是歸國家所有。個人財產也不能得到充分保護。從精神上說,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控制,媒體的洗腦,使得獨立思想和自由意志幾乎無處容身,更不用說言論自由,戶口等社會管理制度限制著人的遷徙自由。在專制社會里,個人的地位微乎其微。
       在傳統(tǒng)的儒家文明里,講究的是三綱五常,天地君親師,控制關系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家庭里,學校里,公司,企業(yè),機關單位,人人習以為常。人人似乎沒有意識到尊重個人的隱私和獨立空間。
       作者認為有控制欲的人是人格分裂的。是失控的。但這是基于一個理想化得前提,即作者假設人性是善良的,寬容,理性的。
       但是我以為,人性并沒有唯一的標準,人本善還是本惡,從未有結論。人的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生理的,心理的,社會屬性的。我更傾向于人性有動物性的一面,服從的是達爾文的叢林法則,雖然這很殘酷,但是自然界本身就是不帶感情色彩。就如食肉動物就是要吃肉,不涉及道德。只要人生活在社會中,總會有等級關系,控制關系,壓迫與剝削,奴役和專政,人性的黑暗面和光明面就如硬幣的兩面,有的時候難以區(qū)分。
       人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文明的社會,但是這更像是一個童話。不能改變社會本質,只能期待提高個人的素質和社會的文明程度。
  •     這本書是我一天內看完的,前3/4看的相對認真,一直在試圖理解和把握作者看待問題的思路,可到了后來,我沒了耐心,覺得她所述的有些片面和過分,對自己不是特有幫助,我對該書的看法僅僅是它提供了一個有趣和有意義地處理親密關系的視角,但是如何去運用,運用到什么程度,則是自己的方式和智慧了。下面是我對作者觀點的歸納:
       親密關系中的兩個角色分為控制者和被控制者,控制者處于主導地位,虛擬出自己腦海中的幻像,控制者將幻象與實際的被控制者做比對,沖突即產生于控制者對于兩者的不匹配上。為何會有幻象?作者的意思貌似是這樣就有了理性的外衣,控制者會有一種安全感。幻象如何產生,素材是什么?逆向交往的蓋棺論定,素材是控制者對其的要求和主觀判斷。
      就幻象產生的原因,作者推理出了控制者實際雖處于主導和強勢地位,但其內心本質是自卑和懦弱,因此渴望掌控局面帶給自己安全感。
      關于其產生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在了解原理之后,就不難得出結論了。
      
      
  •      所謂的控制者是自卑者,應該是不愿承認現實的自卑者,愛幻想,為自己打造金壁輝皇的宮殿,哪知那是虛無的裊煙,終究幻沒。回歸現實,縱使自己愚人一等,起碼還可以傻乎乎地說傻人有傻福?;钤趧e人的舉手投足,碎言碎語中,心里極其缺少安全感,何有??裳?。
  •     生活就是一群分裂逼制造的一場華麗麗的sm。這話是看到一半就蹦出來的。
      
      書其實沒多大看點,最大一條也無非是讓自己意識到很多時候自己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用自己的偏執(zhí)一次次的強奸別人的想法。
      
      每個人都是人格分裂。
      自我和外界要求沖突的時候對一件事情的看法必然不止一種在心里沖撞。選擇一種必然會壓抑其他。久之潛意識層里必然會有一層阻抗。
      出現自己都沒法理解的偏執(zhí)也是必然。
      
      控制欲強大的人總是想所有事情都按自己來,被控制者總是一次次被忽略掉自己的想法,有獨立傾向即被暴力壓制。不是sm是什么。
      
      去年普心老師說我們學心理的會變得越來越溫和的,因為你學到的都告訴你,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差異。
      理解這些差異必然會越來越寬容。
      
      施控者才是弱者,只能通過暴力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對事物偏執(zhí)于自己的幻想,對外界改變視而不見,當人事已非的時候亦不能覺醒,只能歇斯底里的想控制一切,將所有的事情變回原來的樣子,卻早已無力回天。溺死在自我幻覺里。
      
      自我往往最易受忽視。
      生性不羈,也許只是太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規(guī)則是給沒有自我原則的人設計的。
      
      不要控制我。愛也不要。
      
      堅持自我,同時平和對待別人所固執(zhí)的那一點自我堅持。
      也許這就是所謂理解。
      
  •      總覺得自己在關懷著別人,希望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著別人,按照自己所認為最好的方向發(fā)展,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人的一個自主性和獨立性,我們用我們那種狹隘的愛去控制別人,從而讓自己不孤單,感受滿足感!
      也許我們要做的更多的是用更好的方式去表達別人的愛,不要去控制,而是做到影響就好啦
  •      我看的顯然不是這一版,但《不要用愛控制我》似乎翻譯的更好,更能貼近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作為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人,時時刻刻在企圖控制他人,或者正在被他人控制著,而往往還毫無知覺。生活中的控制無處不在,敏銳的作者極具觀察力的挖掘出來,著實令人驚嘆!
       不要用愛控制我,尊重,對自己,對他人。
  •     不少網友推薦了這本書,但讀完之后覺得很累,讀第二遍時能輕松一些。
      我不知道這本書是否確實是一本堪稱偉大的書,但它絕對是一本晦澀難懂,難以引人入勝的書。
      前半部甚至可用凌亂形容,雖然整本書的邏輯主線還是清楚的,但是描述說明部分實在是太糟糕了。
      
      第二遍讀完之后,個人覺得書中的邏輯主線恐怕區(qū)區(qū)十幾頁紙就可以說清楚。
      
      我并不覺得易讀性太差是因為有些讀者所說的作者的專業(yè)知識,相反我并沒有看到多少專業(yè)背景。這種糟糕的描述和說明又很搞。可謂既不專業(yè)又不通俗,也許又是無良的翻譯所致吧。
      
      *2011,No.2
  •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不要用孝道控制我
  •     我并不希望我的善良成為控制我的理由,我也不希望誰的好意成為控制我的工具?!   ∫宰又プ又苓@種事,還是應該放在敵人身上?!   ≈豢上?,我沒辦法要求誰放棄這類做法,只能表示不滿?!   ∪绻麩o效,好吧,因為是你,我擔待。
  •     雖然我們會感到十分不自信,但只要我們把精力放在不斷認識自我、保持自我感傷,同時名妓別人的評價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就不會輕易給別人下定論。
  •     這是本相當不錯的書。其中關于控制者與被控制者之間的關系,描述得詳盡且細致入微,所以讓我從中受益匪淺。
      在主流心理學的理念中,都將關系看得非常重要,而這本書里描述的控制與被控制其實是一種很典型的關系,不但會發(fā)生在夫妻之間,還很容易發(fā)生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甚至老板與員工之間。當然,按心理學的說法,我們成人之后的關系很大程度上受內在的小孩子與內在的父母的關系的影響,換句話來說,原生家庭里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長大之后與別人,尤其是自己的愛人,之間建立的親密關系。
      
      我想,這就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它描述了一種典型的不健康的親密關系。而這種由于控制者的幻覺其代了真實的被控制者的關系,可以用以解釋很多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最典型的,我愛你,所以我才傷害你……等等。
      
      也許我們很幸運,不曾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如此極端的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極端的例子就是“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但一邊讀書,一邊返觀于心,我能看到自己的個性里或多或少有過這種關系的傾向。估計這是一種通病。我們太習慣于將自己的假設強加于人。而能真正擺脫這一點而能看到對方的真實自我的人,很少很少。所以,我想這本書應該能夠幫助到絕大多數的人吧?
      
      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個人感覺,行文有些拖沓,到一半之后我就看不出有什么新意了,也體會不到章節(jié)之間的嚴密邏輯。當然,這種感覺也有可能是我自己的問題。
      
      
  •     最近從同事這里借到《不要用愛控制我》??戳T之后的思考,及它給我的感觸和影響遠遠超過我的想像。伴隨成長發(fā)生的事情,隨著書頁的翻動,像水下久封的尸體得解,不顧猙獰和腐臭一點點浮出水面。每一個要脅無不打著“愛”的名義,每一次侵犯心理邊緣無不打著“愛”的旗號。夜夜面對那刻在記憶里的傷害,漸漸對傷害、對疼痛甚至是對事物麻木。不覺已過了這么多年。然而這本書如一把塵封多年的鑰匙。打開了那放棄自由,放棄自己,麻木了的心。又一次見到多彩的世界居然還有點恍惚-----恍惚年少。
  •     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尤其是親密關系中常常出現會出現這種幻想的虛構與無意識的控制.長期相處的情侶開始十分融洽,而后來卻越來越出現問題;父母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運用一些定論的話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影響,導致了孩子在成長中缺乏自信心.人與人之間總是會在不自覺間產生這種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而控制者雖然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給被控制者帶來一些困擾,但卻認為自己的出發(fā)點正確,而被控制者總是被控制者的話語干擾到自己對自我的認知.這本書就是探討這種成因與對應方法.
      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成為人際關系中的控制者,我們就需要時刻提醒自己,無論關系如何親密,甚至是親人或者是愛人,有時候也不要隨便給對方作評論,更不要在自己的世界中建立一個虛幻的對方,并用這種虛幻的標準來要求真實中的人,我們需要的是尊重對方的個性,而不是給對方定性.
      而如果處于被控制者的一方,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為對方的評論所動搖,越是努力的辯解和取悅對方,最后更加會喪失了認識自我的能力,而事實證明,如果對方在潛意識中已經對你形成了某種定論,即使你如何取悅他,按照他的意愿去糾正自己的行為,他永遠也只會停留在一種虛幻的定論中,會無意識的忽略你的改變.而這種情況下,要多對對方的定論拋出一個探索型的話語,給與對方思考與解釋定論的緩沖時間,從而了解對方的想法,來改變彼此之間的溝通不暢.
      真誠推薦給每一個渴望了解自己,讓自己與家人和愛人的關系變得更好的人!
  •     溝通并保持親密而獨立的關系,才是健康的兩性關系。溝通、尊重對方的獨立性,不要按自己假想的“泰迪”去改變去控制對方,保持平等的關系。
  •   1 3真心好,說到尊重感受,真的得去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關于父母、長輩在我的成長途中,壓抑我的感受到后來我自我壓抑、上似是而非的所謂負面標簽,抱怨過?,F在也不抱怨了,因為他們也是如此從小被對待,而我有機會懂得這些,也有機會、愿意及懂得怎么慢慢改變,是幸福的事。當一個人真的改變了,自然也會影響他人
  •   我只是想說我看這書的時候頗感費勁啊,總感覺是翻譯的問題
  •   你在說檔嗎?
  •   咳咳,你想多了
  •    去年普心老師說我們學心理的會變得越來越溫和的,因為你學到的都告訴你,人與人之間必然存在差異。
      理解這些差異必然會越來越寬容。
    ----------希望真的是如此啊.
  •   有時間好好看看,我這點做的就很不好。
  •   我都是偶然興起了,然后看一些,從來都市受情緒控制,然后看自己喜歡的書,呵呵,也是沒堅持力的,哎~
  •   暫時只看了十幾頁..同意LZ的看法。我?guī)状螒岩蓵遣皇锹╉摶蛘哂∷⒂袉栴},感覺前言不搭后語的,所舉的例子沒有合理的分析,感覺和本書的理論沒有什么關系...
  •   名妓。。。- -
  •   恩恩?。。?!
  •   竟然沒被河蟹呀。
  •   評論好像不怎么和諧的,你看旁邊。。版權問題- -
  •   在網上買。。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