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山西古籍 作者:里望 頁數(shù):181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世說新語》大致記述了漢末以至南朝之際的許多歷史人物的奇聞趣事,它的極具特征的記人敘事筆法,所保留下來的重要史料,在中國文學(xué)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極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本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以及他周圍的文人們編撰而成。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涉及到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風(fēng)尚等等,觸及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部對于當(dāng)時社會生活進行包羅萬象式描寫的書。該書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對于人物性格刻畫十分逼真?zhèn)魃?,栩栩如生。三言兩語,就把一個人的內(nèi)心世界、人品和性格反映了出來。如《方正第五》載,陳寔與友人約定中午見面,友人不守約,陳寔離開家走啦,友人不高興,對著陳寔的兒子元方罵陳寔,元方雖然才七歲,但是特別機敏而有氣節(jié),言道:“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绷攘葞拙湓?,卻不卑不亢,有理有據(jù),使陳寔的友人慚然而去。其二,崇尚清談,追求玄理,標(biāo)榜名士風(fēng)度。漢末之際,名人們經(jīng)常聚會,談玄論道,互相辯論,探究天人之理,窮究事物本原。論辯卓越之人,往往名聲大振,一時為人所推崇。王羲之擔(dān)任會稽內(nèi)史時標(biāo)榜玄學(xué),才華橫溢,看不起支道林。孫綽和支道林坐車去王羲之處所交談,王羲之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支道林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王羲之外出,支道林在門口擋住王羲之的車子,談?wù)摗肚f子·逍遙游》的意境,闡述了數(shù)千句話,辭藻新奇,如山花爛漫,互相映照。王羲之頓時刮目相見,敞開衣襟,不忍出行,大有相見恨晚之意。其三,反映了人們對個性追求和封建禮教的叛逆精神。例如,竹林七賢之一劉伶縱酒放達,看淡世事,經(jīng)常在家里赤身裸體,有人譏笑,他說:“我以天地為屋宇,屋宇為衣褲,你們?yōu)楹毋@到我的衣褲里邊?”張季鷹為官時任性不拘,藐視功名,有人問他為何不為身后功名考慮,他竟然說:“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逼浠卮鹎擅羁犊浪畾庖缬谘员?。其四,有些故事幽默詼諧,具有反諷意味。王粲喜歡驢鳴,葬禮完畢,魏文帝曹丕前來吊祭,對同來的人說:“王粲喜歡驢鳴,你們可以各學(xué)一聲驢鳴來送他。”于是,客人們都一一作驢鳴。每每讀這類故事,總讓人有忍俊不禁的異樣感受?!妒勒f新語》問世后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許多故事流傳甚廣,影響甚遠。無論在文學(xué)史還是思想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價值。本書在校譯過程中參考前人的學(xué)術(shù)成果,力求給讀者提供一個較好的選本,使讀者通過該書對當(dāng)時的社會文化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里望2003年10月
內(nèi)容概要
《世說新語》大致記述了漢末以至南朝之際的許多歷史人物的奇聞趣事,它的極具特征的記人敘事筆法,所保留下來的重要史料,在中國文學(xué)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極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本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以及他周圍的文人們編撰而成。其內(nèi)容十分豐富,涉及到了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風(fēng)尚等等,觸及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是一部對于當(dāng)時社會生活進行包羅萬象式描寫的書。 本書在校譯過程中參考前人的學(xué)術(shù)成果,力求給讀者提供一個較好的選本,使讀者通過該書對當(dāng)時的社會文化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劉義慶編撰。依內(nèi)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等三十六類,每類收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一千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shù)行,有的三言兩語,從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內(nèi)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后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于傳聞,不盡符合史實。此書相當(dāng)多的篇幅系雜采眾書而成。 本書從原著中選收了其中的二十五類故事,每則故事均由原文、注釋和譯文這中結(jié)構(gòu)構(gòu)成。
書籍目錄
前言德行第一言語第二政事第三文學(xué)第四方正第五雅量第六識鑒第七賞譽第八品藻第九規(guī)箴第十捷悟第十一夙惠第十二豪爽第十三容止第十四自新第十五企羨第十六傷逝第十七棲逸第十八賢媛第十九術(shù)解第二十巧藝第二十一寵禮第二十二任誕第二十三簡傲第二十四排調(diào)第二十五《世說新語》名言警句
章節(jié)摘錄
原文陳仲舉言為士則①,行為世范②,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志③。為豫章太守④,至,便問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⑤。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⑥?!标愒唬骸拔渫跏缴倘葜偄?,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注釋①陳仲舉:陳蕃,字仲舉,東漢(汝南平輿北)人。靈帝時任太傅,與大將軍竇武謀殺宦官,事泄被殺。②世范:世人的楷模。③澄清天下:使天下太平,政治清明。④豫章:今江西南昌。⑤看:看望,尋訪。⑥廨:官衙。⑦式:同“軾”。譯文陳仲舉的言論是士人的規(guī)則,行為是世人的楷模,他登上公車做官赴任,有使天下太平,政治清明的志向。擔(dān)任豫章太守,剛到任時便問徐孺子在哪里,想先看望他。主簿說:“大家都想讓府君先去官衙?!标愔倥e說:“周武王一即位,就去里巷訪問商容。我以禮相待賢人,有什么不可以的?”原文郭林宗至汝南①,造袁奉高②,車不停軌③,鸞不輟軛④;詣黃叔度,乃彌日信宿⑤。人問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萬頃之陂⑥,澄之不清,擾之不濁,其器深廣,難測量也?!弊⑨將俟肿?127-169):郭泰,字林宗。東漢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人)。東漢末年太學(xué)生領(lǐng)袖,不應(yīng)官府征召,返鄉(xiāng)閉門授徒,弟子眾多。造:造訪,拜訪。②袁奉高:袁閬,字奉高,慎陽(今河南正陽)人,曾薦舉郭林宗。③軌:車輪的轍印。④軛:套在馬頸上的曲木。⑤信宿:連宿兩夜。⑥陂(pi):池塘。譯文郭林宗來到汝南,拜訪袁奉高,車輪的轍印還沒有消失,車幾乎沒有停止。他去看望黃叔度,卻整日留連,連宿兩夜。有人問其中的緣故,郭林宗說:“黃叔度的涵養(yǎng)如浩瀚無邊的萬頃之池,難以澄清,難以渾濁,他的器量深厚廣大,難以測量。”原文李元禮風(fēng)格秀整①,高自標(biāo)持②,欲以天下名教是非為己任③。后進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④。注釋①李元禮:李膺,東漢末穎川襄城(今河南)人。清議領(lǐng)袖人物之一,以節(jié)操著稱,太學(xué)生稱他為“天下楷?!?,后因謀誅宦官,下獄而死。②標(biāo)持:標(biāo)榜。③名教:儒家禮教。主張重名分,講禮儀。④龍門:喻地位升高。譯文李元禮風(fēng)度品格秀美端正,對自己要求較高,想把天下重名分,定是非的事作為自己的責(zé)任。那些后學(xué)之士中有登門入室受到接待的,都認為像登龍門一樣榮耀。原文客有問陳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②?”季方日:“吾家君譬如桂樹生泰山之阿③,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為甘露所沾④,下為淵泉所潤。當(dāng)斯之時,桂樹焉知泰山之高⑤、淵泉之深?不知有功德與無也!”注釋①陳季方:陳諶,東漢穎JIl許縣(今河南許昌)人。有才學(xué)。②荷:擔(dān)當(dāng)。③阿:山的角落。④沾:滋潤。⑤焉:哪里,怎么。譯文有人問陳季方:“你的父親太丘有什么功勞和德行,享有天下如此崇高的名聲?”陳季方說:“我的父親好像桂樹生在泰山的一角,上邊有萬仞高的山峰,下邊有難以測量的深淵;上邊受到甘露的滋潤,下邊受到泉水的侵潤。當(dāng)這個時候,桂樹怎么知道泰山之高、淵泉之深?我不知道有沒有功德?!痹能骶薏h看友人疾①,值胡賊攻郡②,友人語巨伯日:“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日:“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③,豈荀巨伯所行邪?”賊既至,謂巨伯日:“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④?”巨伯日:“友人有疾,不忍委之⑤,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⑥,一郡并獲全。注釋①荀巨伯:東漢穎川(今河南)人,活動于桓帝時。②值:正當(dāng)。胡賊:古代泛指西北少數(shù)民族的入侵者。③敗:敗壞。④止:停留。⑤委:拋棄,丟開。⑥班軍:撤回軍隊。還:凱旋。譯文荀巨伯到遠方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值胡人寇賊攻打郡城,朋友對荀巨伯說:“我今天要死了,你可以快快離去。”茍巨伯說:“我從遠處來看望你,你讓我離開,敗壞道義,茍且偷生,這豈是荀巨伯我所做的事?”寇賊入城后,問荀巨伯說:“大軍來到,滿城人都逃空了,你是什么好漢,卻敢獨自留在這里?”荀巨伯說:“我的朋友有病,不忍心拋棄他,寧愿以我的身體換朋友的生命?!辟\寇互相說道:“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侵入有道義的國度!”于是撤回軍隊,整個郡城得到保全。原文管寧①、華歆共園中鋤菜②,見地有片金,官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③。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④。寧割席分坐,日:“子非吾友也!”①官寧:字幼安,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南)人,東漢末避居遼東三十年。還鄉(xiāng)后屢辭征召不就。②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今山東禹城)人,東漢時任尚書令。③捉:撿拾。④廢:放下。譯文管寧和華歆一起在菜園鋤草,發(fā)現(xiàn)地上有片金子,管寧揮鋤繼續(xù)勞動,把金子看得與瓦片石頭一樣,華歆卻撿起來而后扔掉它。倆人又曾經(jīng)同在席子上讀書,有個乘坐華貴轎車的貴人經(jīng)過門前,管寧仍舊讀書,華歆放下書出門看望。管寧割開席子,與華歆分開坐下,說:“你不是我的朋友。”原文王朗每以識度推華歆①。歆臘日嘗集子侄燕飲②,王亦學(xué)之。有人向張華說此事③,張曰:“王之學(xué)華,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遠?!弊⑨將偻趵剩鹤志芭d,三國東海郯(今山東郯城)人,東漢末任會稽太守。②臘日:農(nóng)歷年末祭祀神靈的日子。③張華:字茂先,學(xué)識淵博,西晉人。譯文王朗常常推崇華歆的學(xué)識風(fēng)度。華歆在臘日曾經(jīng)聚集子侄輩在一起設(shè)宴飲酒,王朗也學(xué)習(xí)他的方法。有人向張華說到這件事,張華說:“王朗學(xué)習(xí)華歆,都是一些表面的東西,所距離張華更加遠?!?/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