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年1月1日 出版社:山西古籍出版社 作者:張衛(wèi)平
前言
代縣是全國101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山西省惟一被文化部命名的現(xiàn)代民間繪畫畫鄉(xiāng)。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代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代縣春秋時期歸晉國、代國管轄,戰(zhàn)國時屬七雄之一的趙國,秦代建縣,曹魏立郡,隋代設州,明清置道,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國北部一座重要的軍事、經(jīng)濟、文化重鎮(zhèn)。歷史上,代縣因位于以中原文明為主的漢民族和以草原文明為主的游牧民族的交界線上,兩大民族長期在此碰撞、交融,積淀了一個獨具地域特色的雁門文化圈。作為這個圈中最核心的一點,代縣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所形成的軍事文化、農(nóng)耕文化、商業(yè)文化、儒家文化、民俗文化等地域文化因其獨特的品格和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而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文化最鮮明的代表,不僅涌現(xiàn)出了如李牧、李左車、薛仁貴、馬三寶、李克用、郭崇韜、楊家將群英等一大批彪炳史冊的軍事家,而且還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輝映千秋的思想家、文學家、詩人。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慧遠、曇鸞,他們不僅是偉大的佛學家,而且還是偉大的思想家,在中國佛教文化思想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又如元朝時期的大詩人薩都剌,因其詩才清麗而冠絕一時;再如明朝時期的兩任兵部尚書張鳳翼、孫傳庭,他們既是顯赫一時的軍事家,又是才華出眾的文章家、詩人,他們所著述的《勾注山房集》、《白谷詩鈔》一直傳誦至今;直至晚清,代縣仍出現(xiàn)了有號稱“京都四才子”之一的馮志沂和有“晚清第一女詩人”稱號的馮婉林。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地域賴以生存、發(fā)展的支柱和脊梁。挖掘、整理和弘揚代縣縣域文化,對加快建設富裕而美麗的新代縣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洞h文化圖志》正是這樣一本整理、研究、宣傳代縣縣域文化的著作。該書從概述到附錄共八部分,用圖文并茂的形式詳細闡述了代縣幾千年來的歷史文化變遷。顯然,《代縣文化圖志》是了解代縣的一個窗口。打開《代縣文化圖志》,您會頓時感受到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眾多魅力正在跨過歲月,賦予我們重新創(chuàng)造的活力。
內容概要
《代縣文化圖志》是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書籍目錄
序 凡例一 概述1 毛澤東對代縣縣名的解釋2 尋訪地圖上的代縣3 一棵長在歷史中的大樹4 代縣文化少溯源二 文化遺跡1 文明起源(1)七千年前的代縣人(2)一個偶然的發(fā)現(xiàn)(3)新石器時期遺址2 城府建制(1)趙武靈王建起的一座古城(2)代州古城與李唐王朝的崛起(3)《水滸傳》描寫的一座古城(4)明清時期的輝煌(5)文明的碎片3 關隘烽煙(1)長城雄關——雁門關周穆王西巡時的雁門關昭君出塞時的眼淚崛起于雁門關外的北魏王朝楊家將與雁門十八隘中國古代的馬其諾防線(2)雄偉的雁門關長城尋找趙國殘夢割不斷的情結嗚咽的殺子河(3)林立的城堡4 山水形勝(1)名山(2)名水(3)名泉(4)名勝5 村寨民居三 社會風俗1 耕文明(1)綿延不絕的佛教文化(2)心靈寄托的家園(3)祈求美好未來的古廟會3 婚喪嫁娶4 生活習俗(1)節(jié)日(2)飲食(3)服飾(4)發(fā)型5 宗族世家(1)世族大家(2)宗族祠堂(3)氏族墓葬6 書院私塾(1)興旺發(fā)達的儒家文化(2)人才誕生的搖籃(3)燦若星辰的代州群英7 商幫文化(1)雁門關古道(2)二百年前的一部交通規(guī)則(3)消失在雁門關下的商業(yè)文明(4)王廷相與大盛魁商號四 藝風長存1 藝風遺存(1)石刻(2)古塔(3)壁畫(4)雕塑2 鄉(xiāng)俗藝術(1)撓閣(2)剪紙(3)面塑(4)農(nóng)民畫(5)民樂(6)民歌3 文學藝術(1)著述(2)戲曲(3)書法(4)傳說(t)釀酒(2)糕點(3)制鞋(4)木器(5)其它五 名人傳記1 名將2 名僧3 文人六 文化建設 七 今日代縣附錄1 吟詠代州古詩精選2 重要歷史人物墓志3 代州史事考辨4 歷代縣志簡介5 《代州志·序言》選6 文化大事記·7 建國以來歷任縣委書記、縣長、宣傳部長、教育局長、文化局長名錄8 歷代進士表9 歷代人物表10 歷代著作表后記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大軍埋伏于雁門關北面的馬邑(今朔州市)旁,單等匈奴前來廝殺。為了引誘匈奴前來,漢軍派出馬邑人聶壹前去誘敵。聶壹跑到匈奴軍中說,馬邑財物極多,我已殺死馬邑守將,請匈奴速去占領。匈奴不知是計,起兵10萬即刻南下,至馬邑百里時,見牛羊遍地而無人放牧,覺得奇怪,便攻下附近一個亭障,俘獲了守亭的士兵。匈奴單于親自審問,一審大吃一驚,急忙掉轉馬頭退出塞外。漢大軍無功而返。漢武帝第一次北伐失利。四年后,也即公元前130年,漢武帝再次把目光投向雁門關外。為了北伐匈奴,漢武帝發(fā)萬人開鑿雁門關。《漢書·武帝紀》載:元光五年(前130年)“春正月,又發(fā)卒萬人,治雁門險阻?!蹦鞘茄汩T關建筑史上最為壯觀的一段日子,成千上萬的漢軍:七=兵散布在雁門關古道上,斧鑿敲擊巖石的聲音徹夜不息。從白草口登上鐵裹門,人們現(xiàn)在仍能看到鐵裹門兩邊漢朝人開鑿過的痕跡。鐵裹門底寬3米,谷深20米,東西長50余米,溝底為石砌古道。此后,漢大將衛(wèi)青、霍去病,十三次北伐匈奴。仗一次比一次打得漂亮。望著直線前進的漢軍箭頭,漢武帝陰沉的臉上終于露出了難得一見的笑容。匈奴大敗,逃到漠北,不敢南窺漢境。憋在漢武帝胸中幾十年的這口窩囊氣最終讓這兩個剽悍的山西人給痛痛快快地抒發(fā)了出來。不知是漢武帝用力過猛弄得國庫有所空虛,還是匈奴堅韌的生命力過于頑強,總之漢武帝之后,西漢王朝再沒有能力對匈奴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進攻了。和親這個被擱置了幾十年、弄得漢朝上下顏面無光的政策又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西漢宣、元、成三朝,是胡漢和親的全盛時期。歷史上最為有名的昭君出塞就發(fā)生在這一時期。公元前33年,已到垂暮之年的呼韓邪單于又長途跋涉來到長安,自言“愿婿漢氏以自親”。漢室后宮美女如云,元帝便將一個名叫王昭君的宮女賜給單于。
編輯推薦
《代縣文化圖志》是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