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涂鴉

出版時間:2005-1  出版社:古吳軒出版社  作者:[英] 奧登 著,亓兵 圖  頁數(shù):130  譯者:桑克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奧登(W.H.Auden,1907—1973),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有關他的杰出成就,布羅茨基、希尼、沃爾科特等數(shù)位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都有過長達數(shù)萬字的論述,并已成為經(jīng)典。近十年來,奧登的詩歌作品與學術批評,不僅對中文詩歌的書寫者,而且對知識分子,有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研究他的文字更是層出不窮?! ∮捎趭W登詩歌的精深和廣博,翻譯難度較大,穆旦、卞之琳、王佐良、楊憲益等大家都有精彩的散譯,但到目前為主,奧登的詩集和其他著作在國內還沒有正式出版過。這是一個耀眼的空白。本書是國內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奧登詩歌集?!  秾W術涂鴉》是奧登晚年的一本關于名人的幽默諷刺詩集,屬于輕體詩。輕體詩是英詩傳統(tǒng)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詩體類型,近年開始被中國詩歌界和批評界所關注。  《學術涂鴉》,奧登從1952年開始書寫,1970年完成,次年出版。詩集里寫了很多名人,如但丁、布萊克、歌德、勃朗寧、布里奇斯、格雷維爾、哈代、赫伯特、馬拉美、彌爾頓、蒲柏、瓦雷里、王爾德、葉芝、艾略特等。此外來寫了一些作家、政客、女王、音樂家、醫(yī)生、哲學家、主教等,涉及對象,均是世界級的著名人物?! ≈腔?、幽默和詩意結合,奧登的《學術涂鴉》,不僅韻腳嚴謹,而且修辭手法也多種多樣,雙關語尤其多,很多隱含的意思需要閱讀的時候用心體會。領會妙處,不僅需要閱讀者的語言修養(yǎng)、詩歌修養(yǎng),也需要某種悟性。

作者簡介

桑克,本名李樹權,中國當代詩人,出生于黑龍江省密山市8511農(nóng)場,現(xiàn)在居住在哈爾濱市,黑龍江日報編輯。
亓兵:黑龍江日報美術館館長、黑龍江日報畫院院長、美術記者。

書籍目錄

奧登亨利·亞當斯阿奎那巴赫托馬斯·洛弗爾·貝多斯貝多芬布萊克羅伯特·布里奇斯羅伯特·勃朗寧馬丁·布伯拜倫詩體學者阿瑟·休·克拉夫但丁雨果·德·弗里斯狄更斯伊拉斯謨富爾克·格雷維爾歌德賴德·哈格德韓德爾哈代海頓黑格爾喬治·赫伯特羅伯特·赫里克亨利·詹姆斯康德克爾愷郭爾卡爾·克勞斯勞德愛德華·利爾約瑟夫·利斯頓羅伯特·利斯頓路德和茨溫利馬拉美瑪麗瑪麗女王馬克思彌爾頓威廉·亨利·蒙克托馬斯·穆爾紐曼尼采牛津劍橋的哲人路易斯·巴斯德蒲柏克里斯蒂娜·羅塞蒂瓦爾特·司各特司湯達阿德爾伯特·施蒂弗特薩克雷托馬斯·萊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學術涂鴉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尼采
      
      
      讓人類渴飲天使的血
      讓人類向眾神蛻變
      新的樂章是野獸的叫喊
      堆起上帝的骨頭——點燃
      
      
      選自《蟲子與神靈》
      作者:趙景
      地址:http://read.douban.com/ebook/989418/
  •     (寫于1939年1月)
      
          1
      
      他在嚴寒的冬天消失了:
      小溪已凍結,飛機場幾無人跡
      積雪模糊了露天的塑像;
      水銀柱跌進垂死一天的口腔。
      呵,所有的儀表都同意
      他死的那天是寒冷而又陰暗。
      
      遠遠離開他的疾病
      狼群奔跑過常青的樹林,
      農(nóng)家的河沒受到時髦碼頭的誘導;
      哀悼的文辭
      把詩人的死同他的詩隔開。
      
      但對他說,那不僅是他自己結束,
      那也是他最后一個下午,
      呵,走動著護士和傳言的下午;
      他的軀體的各省都叛變了,
      他的頭腦的廣場逃散一空,
      寂靜侵入到近郊,
      他的感覺之流中斷:他成了他的愛讀者。
      
      如今他被播散到一百個城市,
      完全移交給陌生的友情;
      他要在另一種林中尋求快樂,
      并且在迥異的良心法典下受懲處。
      一個死者的文字
      要在活人的腑肺間被潤色。
      
      但在來日的重大和喧囂中,
      當交易所的兼客像野獸一般咆哮,
      當窮人承受著他們相當習慣的苦痛,
      當每人在自我的囚室里幾乎自信是自由的
      有個千把人會想到這一天,
      仿佛在這天曾做了稍稍不尋常的事情。
      呵,所有的儀表都同意,
      他死的那天是寒冷而又陰暗。
      
          2
      
      你像我們一樣蠢;可是你的才賦
      卻超越這一切:貴婦的教堂,肉體的
      衰頹,你自己;愛爾蘭刺傷你發(fā)為詩歌,
      但愛爾蘭的瘋狂和氣候依舊,
      因為詩無濟于事:它永生于
      它辭句的谷中,而官吏絕不到
      那里去干預;“孤立”和熱鬧的“悲傷”
      本是我們信賴并死守的粗野的城,
      它就從這片牧場流向南方;它存在著,
      是現(xiàn)象的一種方式,是一個出口。
      
          3
      
      泥土呵,請接納一個貴賓,
      威廉·葉芝己永遠安寢:
      讓這愛爾蘭的器皿歇下,
      既然它的詩已盡傾灑。
      
      時間對勇敢和天真的人
      可以表示不能容忍,
      也可以在一個星期里,
      漠然對待一個美的軀體,
      
      卻崇拜語言,把每個
      使語言?;畹娜瞬繉捝?,
      還寬赦懦弱和自負.
      把榮耀都向他們獻出。
      
      時間以這樣奇怪的詭辯
      原諒了吉卜林和他的觀點,
      還將原諒保爾·克勞德,
      原諒他寫得比較出色。
      
      黑略的惡夢把一切籠罩,
      歐洲所有的惡犬在吠叫,
      尚存的國家在等待,
      各為自己的恨所隔開;
          
      智能所受的恥辱
      從每個人的臉上透露,   
      而憐憫底海洋已歇,   
      在每只眼里鎖住和凍結。
      
      跟去吧,詩人,跟在后面,
      直到黑夜之深淵,
      用你無拘束的聲音
      仍舊勸我們要歡欣;
      
      靠耕耕一片詩f田
      把詛咒變?yōu)槠咸褕@,
      在苦難的歡騰中
      歌唱著人的不成功;
      
      從心靈的一片沙漠
      讓治療的泉水噴射,
      在他的歲月的監(jiān)獄里
      教給自由人如何贊譽。
      
       多數(shù)詩人總是尋找超凡入圣的路徑以遠離塵囂,擺脫地球引力青云直上。當然也不乏成功之作,譬如一些“純詩”。也有一些詩人或許從來就不曾實在過,譬如博爾赫斯??墒请y能未必可貴,天才稀世,素心卻更罕有。葉芝顯然不屬此列,他具備落地生根的素質,雖然很多讀者是因那首名為《當你老時》的情詩記住葉芝。即以《當你老時》為例,此詩原是法國民歌舊題,經(jīng)龍薩詩筆名噪一時,葉芝后來之作有致敬甚或挑戰(zhàn)的意味。從語言層面比較,情圣龍薩反而輸給葉芝,龍薩太實在了?深究龍薩,一生風月,“想當年我年青貌美,還曾得到過龍沙的贊美?!弊载撊绱耍詰偃绱?。再看“請相信我,你要真正生活,別去等待明天,從今天起就請你來采擷那生活里的玫瑰?!笨梢耘c“天下男子任你求”等同視之了。龍薩果然不服老,“善言”迭出。此時再看葉芝終句“在頭頂?shù)纳缴纤従忰庵阶?,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币呀?jīng)有了仰臉止淚的悲戚。聯(lián)系葉芝的“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鄙畛恋恼Z氣加之于曖昧的“她”,言之不盡,但愿毛德·岡知道。可見葉芝的同題詩作是從語言乃至情感全面壓倒龍薩的超越之作,有流傳度為證。
       讀到奧登的《悼念葉芝》,想寫些廢話,卻又扯遠了。先不談詩,只說格式句法,“還寬赦懦弱和自負.把榮耀都向他們獻出。”標點“.”當做何解,逛了許多站點,均是同樣一錯到底。再看“靠耕耕一片詩f田”,“f”又該當何罪?我不認為查良錚的譯筆能低到如此程度,可還是依然錯的“我自巋然不動”。不由得懷念起“靈石島”,不關心政治很久了,可“網(wǎng)絡管制”為什么封靈石?
       好在“粗服亂頭不掩國色”,無妨讀詩。愛爾蘭,或者所有的國家都只去利用而不是理解詩歌與詩人?!耙粋€死者的文字/要在活人的腑肺間被潤色?!彼詫τ谖覀儊碚f,“它存在著,是現(xiàn)象的一種方式,是一個出口。”事實依然存在,并且延伸向未知的未來。好的詩歌因今天而生,卻為明天而活。就像小波說的“雖然歲月如流,什么都會過去,但總有些東西發(fā)生了就不能抹煞?!?br />    “時間對勇敢和天真的人/可以表示不能容忍,”也許時間不能容忍一個人毫不掩飾的與世界對話,因為真話轉瞬即逝,勇敢和天真意味著什么也沒有說過,謊言會立刻把空間充滿,當然時間會給予終極審判。也許時間只是希望“勇敢和天真的人”換種方式表達,“卻崇拜語言,把每個/使語言?;畹娜瞬繉捝猓€寬赦懦弱和自負.把榮耀都向他們獻出。”如此說來,時間溫柔體恤?小波說“人在寫作時,總是孤身一人。作品實際上是個人的獨白,是一些發(fā)出的信。我覺得自己太缺少與人交流的機會——我相信,這是寫嚴肅文學的人共同的體會。但是這個世界上除了有自己,還有別人;除了身邊的人,還有整個人類。寫作的意義,就在于與人交流。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在寫。”也許時間可以寬容一個寫字的人所有的懦弱與自負,讓他們把自己藏起來,時間保護他們在未來贏得應有的榮耀。而不是隨心所欲的說話,不是么?又有幾人真正“不悔少作”呢?
       “智能所受的恥辱/從每個人的臉上透露,而憐憫底海洋已歇,在每只眼里鎖住和凍結?!眾W登寫作此詩的年代,歐洲正是劍拔弩張狼煙四起。知識與良心顯然過時了,他們都冬眠了,多么漫長的冬天。他贊美葉芝說“跟去吧,詩人,跟在后面,直到黑夜之深淵,用你無拘束的聲音/仍舊勸我們要歡欣;”是的,文學是為了對抗無趣,而歷史則是消滅無知。毫無疑問,葉芝正是這么做的。換言之,如小波所說“我認為低智、偏執(zhí)、思想貧乏是最大的邪惡。當然我不想把這個標準推薦給別人,但我認為,聰明、達觀、多知的人,比之別樣的人更堪信任?!?br />    其實是我太懶了,覺得這些話說的好,可是如今心疏意懶,已然做不到當初那么誠摯地抱著本子抄書了。只好連綴些自己的廢話,存目而已。還是小波說得好:“在冥想中長大以后,我開始喜歡詩。我讀過很多詩,其中有一些是真正的好詩。好詩描述過的事情各不相同,韻律也變化無常,但是都有一點相同的東西。它有一種水晶般的光輝,好像來自星星……真希望能永遠讀下去,打破這個寂寞的大海。我希望自己能寫這樣的詩。我希望自己也是一顆星星?!弊x詩的意義正在于此。
       回歸到這首詩來,詩作從一起手,就明確無誤的說明葉芝的死地,從環(huán)境到背景,然后再用精準的語言生發(fā)他的意義,黑暗中的火光,雪地里的紅布……是悲壯的,是偉大的。“在他的歲月的監(jiān)獄里/教給自由人如何贊譽?!痹俾?lián)系前些天塞林格的死,1月27日,新罕布什爾州小鎮(zhèn)康沃爾家中,91歲。1951年,《紐約客》訪問塞林格,問起他熱愛的作家。塞林格回答:“我愛卡夫卡、福樓拜、托爾斯泰、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普魯斯特、奧·卡西、里爾克、洛爾迦、葉芝、蘭波、勃朗特、簡·奧斯汀、亨利·詹姆斯、布萊克、柯勒律治。我不會舉出任何活著的作家,我認為那樣做不對?!薄赌戏饺宋镏芸返摹度指?一個傳奇的離世》最后一行——“如今我們都可以愛J·D·塞林格了。”
         “總在尋覓中把她忘記/那段旋律遙遠不再清晰”,這是一個甜蜜而又悲劇的困境。塞林格愛葉芝,如今我們都可以愛J·D·塞林格了。榮耀遞延,生生不息,然而他們可以互相替代么?顯然不能。文學不能讓我們活得更好,卻能讓我們活得更多。我們無法找到最好的一本,卻會懷念最初的一本。我們擁有了更多的名字與閱讀體驗,越來越從容,最終卻很可能只會記得最初的那本書帶來的感動??墒菫槭裁催€是要繼續(xù)閱讀呢?還要在消失長度的因循路上跋涉?我們想找回初體驗的感覺,雖然很可能不能如愿,但還是樂此不疲,只是因為最初的那本書太好。
       在此途中,我們消滅了許多的時間,甚至荒廢了時間以外的東西??墒?,時間是什么?以小波的話作結:“人活在世界上,就如站在一個迷宮面前,有很多的線索,很多岔路,別人東看看,西望望,就都走過去了。但是我們就一定要迷失在里面。這是因為我們渺小的心靈里,容不下一個謎,一點懸而未決的東西。所以我們就把一切疑難放進自己心里,把自己給難死了?!?意義就在過程里藏著,快快陷入,別自作聰明,不能入乎其內,自然也不能出乎其外。
  •   這種高度的概括恰是奧登的調調,只是意象更密集,而少了戲謔。
    VERY GOOD!希望作者能繼續(xù)寫下去,寫成一本集子。
  •   本文還行,翻譯有些慘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