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樂美 道林·格雷的畫像

出版時間:1998-9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英國)奧斯卡﹒王爾德  譯者:孫法理  
Tag標(biāo)簽:無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莎樂美 道林·格雷的畫像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00條)

 
 

  •      這本小說一如既往延續(xù)了王爾德的風(fēng)格,情節(jié)離奇夸張,濃厚的幻想主義色彩,但同時作為一部童話小說,它卻不落窠臼,在美的極致追求中飽涵了對美終將枯萎的矛盾心態(tài),使得作者的文風(fēng)既唯美又滲透著陰郁的哥特式美感。
         追溯到19世紀(jì)維多利亞時代,也就是王爾德身處的年代,當(dāng)時社會出現(xiàn)了新舊觀念交替的現(xiàn)象,資本主義達(dá)到了新的高潮,社會各階層大興工業(yè),實利主義應(yīng)運(yùn)而生。而王爾德——一個對美有純粹追求的人,怎么能容忍藝術(shù)中參和著雜質(zhì)和功利?為此他堅決倡導(dǎo)“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并且宣揚(yáng)藝術(shù)的無用性。
         這一點,從翻開書的第一頁,讀起小說的第一段就能深刻感受到。王爾德慷慨邀請讀者隨他來到一個精致,浪漫,事無巨細(xì)的上流社會,無論是從建筑還是服裝都折射出當(dāng)時貴族奢侈浮華的生活做派。在描寫外部的環(huán)境上,文中經(jīng)??梢钥吹健懊郯愕慕鹕徎ǎ瑵庥舻拿倒逑銡?,紫丁花……”等用花來象征的客體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外部幻像的絕妙綻放,反襯人物內(nèi)在不可調(diào)和的悲劇性。
         主人公道林格雷,是人類外表中的佼佼者,他猶如希臘少年一般健美,純凈,迷人。他驚人的美貌最初是被畫家霍華德發(fā)現(xiàn),隨后被他繪制成冠絕千古的畫像。道林順理成章成為霍華德的專屬模特。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霍華德對道林的崇拜之情偶爾劍走偏鋒,流露出一種同性之間的曖昧情愫。這也呼應(yīng)了王爾德對美學(xué)的觀念,忽視性別的界限并勇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價值觀。
         畫像完成后,道林為自己傳世的美貌震驚,一旁的亨利勛爵又對他極盡鼓吹“享樂主義”,促使單純的道林驚恐韶華易逝,為美貌難久感到痛苦,他許愿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擔(dān)歲月和心靈的負(fù)擔(dān),而讓他自己永遠(yuǎn)保持青春貌美。他的這個想入非非的愿望后來卻莫名其妙地實現(xiàn)了。
         故事發(fā)展到了這里一步步迎向高潮,道林受了亨利勛爵的蠱惑,他開始相信人生短暫,更應(yīng)該抓住生命里的瞬間。他要以感覺醫(yī)治靈魂,以靈魂醫(yī)治感官。對于那些充滿誘惑和罪孽的活動,他深信擺脫他們的唯一途徑便是屈服。于是,他的本性就像花朵那樣生長著,開出了火紅的花朵。他的靈魂已經(jīng)從隱秘的藏身之處躡手躡腳爬出來,欲望則前去迎接它。
         如此看來,可以永遠(yuǎn)年輕美麗的道林有了享樂的資本,最后為何會指向悲劇性的結(jié)局呢?王爾德在書中已經(jīng)給出答案“我們所有人都會因上帝所給予我們的東西而遭殃,損失慘烈”。我們知道美在現(xiàn)實中無法長存,而王爾德卻在虛構(gòu)的情節(jié)中給了它永恒的機(jī)會,但是誰挑釁了自然,誰就得在自己身上體驗自然的瓦解。
         表面上,王爾德不露痕跡的游走在道林,霍華德和亨利三人間,他的筆觸就像法官之手凌駕一切,審判了三人并給了他們應(yīng)有的結(jié)局。盡管作者非常狡黠,但如果我們仔細(xì)捕捉,就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三人身上都?xì)埩糁髡咦约旱挠白?。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解釋,道林就像王爾德?nèi)心的原始沖動,過分的抑制靈魂就會生病,所以他要拼命的尋歡作樂,按照快樂原則行事,一味追求滿足,即便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象征著“本我”;亨利是一系列悲劇的導(dǎo)火索和縱火犯,他將道林當(dāng)做試驗品,他那些玩世不恭的有毒理論只是在無的放矢,誰知竟然擊中了目標(biāo),更何況,亨利從不自己實踐理論,他是一個理智的懦夫罷了,他象征著“自我”;而霍華德作為一名藝術(shù)家,他追求的是柏拉圖式的美,有強(qiáng)烈道德感的他力勸道林以期改變他,可是最終象征“超我”的霍華德被道林殘忍殺害,最終“本我”占據(jù)了上風(fēng)。
         “每一幅以感覺畫出的畫像都是藝術(shù)家的畫像而非模特兒的。模特兒只是一個誘因,一個意外。”同理,這部以感覺書寫的作品不小心暴露了王爾德的靈魂。通過這本書,我認(rèn)識到他不僅僅是才華橫溢、機(jī)智過人、格調(diào)高雅,我還能感受到他極其矛盾的人格。他懂得“構(gòu)成人的真正形而上活動的是藝術(shù),而不是道德。”所以美和愛有時候站在道德的對立面,如何平衡這些關(guān)系一定深深困擾著他。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他的性取向受到傳統(tǒng)觀念的抨擊,最終被社會鄙棄客死他鄉(xiāng)。他的一生掙扎在美和道德的搏斗中,是一位生不逢時的天才。
         
  •     在虛榮和欲望的一時沖動下,道林祈求上蒼讓畫像代他承受年齡的負(fù)擔(dān),使他自己永葆光華照人的青春,卻不料這到頭來成了一切罪惡的源泉。半死不活的靈魂折磨著他,若是能尋求解脫,倒也痛快。美貌不過是一張面具,青春則成了笑柄。畫像對于道林格雷猶如一顆巨大的定時炸彈使他不得安寧,隨時可能在心底爆炸,將自己炸得粉碎。無法面對自己的道林最終還是徹底被自己毀滅。
  •     離看完這本書已經(jīng)有一個多星期,但有些東西還在腦海中縈繞著,所以稍微寫點什么。
      
      最美的道林格雷最后是最丑的下場。
      道林格雷的美來源如他的不自知,因為開始的他連自己是美的都不知道,如同一個嬰兒般純潔無暇,但也因為如同嬰兒般所以善惡不分,沒有自己對這個世界的標(biāo)準(zhǔn)衡量。
      果真是伯爵的引誘害了這個純潔的生命嗎?
      不是的,至少我認(rèn)為不是的。
      
      書中的道林格雷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一個人不可能在20歲的年紀(jì)還沒有一點自知,連本身的美都不知的生命體,是不存在處處交流推動擠壓的這個社會中的。
      但是一個人在20歲的時候還無知,沒有構(gòu)建自己的道德準(zhǔn)則,對這個世界沒有確立于自身之上的判斷的人卻是大有人在。
      我正處于20歲的年紀(jì),我不能說我建立了自身的準(zhǔn)則,構(gòu)建了自己的善惡標(biāo)準(zhǔn),并有決心與毅力去執(zhí)行我的標(biāo)準(zhǔn),不受外來力量而改變立場與認(rèn)知。但還不及我的人肯定比我想象的還要多。
      
      所以,伯爵的言語的引誘在一個還沒有建立任何自己認(rèn)知的人格之中所產(chǎn)生的回蕩如此激烈。
      想為啥伯爵可以引誘格雷卻引誘不了畫家甚至與他交談?wù)~媚的女人。因為畫家有藝術(shù)所構(gòu)建的自我精神的世界,而女人也有自己所構(gòu)建的世界盡管充滿了男人情欲與愛慕虛榮。
      不管一個人所構(gòu)建的世界是深厚或者淺薄的,至少在自己所認(rèn)同的自身準(zhǔn)則中生活著的人是安全的。因為他知道何種誘惑對自己有用,何種自己卻不必放在心上,聽之一笑就好。
      伯爵自身的享樂主義與某種虛無主義的來源也來源于“罪惡的書本”,這是他自身所汲取的結(jié)果,一個人有汲取惡的好奇心就應(yīng)該有抵御惡的能力。
      這個世界本生就是罪惡重重,如果單純的認(rèn)為善大于惡,那么就此認(rèn)為善必定大于惡,那么與其說這個人是善良的不如說這個人是理想和幼稚的。
      有對惡的認(rèn)知,還需要對惡的分辨與抵御。但不要被惡所操縱。
      所以,伯爵和格雷相比,伯爵才是偉大的。
      
      跟伯爵相比,格雷只不過是一個被欲望所操縱的美麗的傀儡罷了。而伯爵才是冷看欲望與罪惡的冷眼人生者。
      當(dāng)然最值得你去學(xué)習(xí)的是畫家。不是他對格雷的態(tài)度,而是他對于自我和人生的態(tài)度。
      
      向善和向惡都不容易,你保留純真也不妨認(rèn)識些黑暗,你玩點清純也不妨來點虛偽。
      人本生就是如此。
  •     舍友大人介紹看的電影《心太羈》和《道林·格雷》,一下迷上王爾德,擺渡后發(fā)現(xiàn)我心系多年的童話《快樂王子》竟然也是老王的,那個熱淚滾滾吶~~~
      兩眼冒光地滾去圖書館淘到這本,書的前任貌似也是個王爾德迷,很是細(xì)致地劃出一句句經(jīng)典,知己吶,可惜現(xiàn)在不流行借書卡了,要不然天涯海角定要揪出來一起把酒高談老王吶~~~
      有些強(qiáng)迫癥,天天想著,要把這些經(jīng)典整理出來。。。好吧,終于行動派了一次!
      
      這洞察力,值得慢慢琢磨~
       外形或頭腦出類拔萃是一種災(zāi)禍——那種在歷史上緊跟著帝王們蹣跚的腳步的災(zāi)禍。人還是不要出色地好。
       我愛上了保密,那似乎是一種能把現(xiàn)代生活弄得神乎其神的辦法。最平常的東西——保密也就可愛起來。
       你這個人很特別,你說話總不老實,辦事卻從不出格。你的憤世嫉俗不過是一種姿態(tài)。(巴西爾評價哈利的話,覺著忒精辟,翻譯太到位了)
       每一幅帶著感情做出的畫都是畫家的自畫像,而不是模特兒的畫像。
       一種看法的價值跟提出它的人的真誠與否全然無關(guān)。實際上很可能是,那人越是不真誠,那看法就越是處于純粹的理智,因為在那種情況之下他的意見就越不帶個人利害、愿望或者成見的色彩。
       藝術(shù)家應(yīng)當(dāng)表現(xiàn)美的事物,卻不應(yīng)摻雜進(jìn)自己的東西。我們生活的時代喜歡把藝術(shù)當(dāng)做某種形式的自傳,已經(jīng)失去對美的抽象感受。
      
      短小精悍,有時真覺著腦袋不夠用,參不透吶~
       因為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遭人談?wù)撨€遭,那就是沒有人談?wù)摗?br />    良知其實也是膽怯,只是掛了良知的招牌而已。
       能以笑聲建立友誼與不算壞,能以笑聲結(jié)束友誼就更了不起了。
       你對誰都喜歡,也就是說對誰都冷淡。
       只有對理智感到迷惘的人才辯論。
       才能總是比美更能持久。
       流行的理想是全知無能。
       鐘情的人只感覺到愛情瑣碎的一面,而薄幸的人卻懂得愛情的悲劇。
      
      看到時就趴在桌上抖抖抖,老王這罵人的境界……
       她渾身上下純粹是只孔雀,只是缺了美麗。
       要不就花言巧語蒙混過去,要不就什么都講,只不講別人想知道的東西。
       我喜歡人甚于原則,我在世界上最喜歡的就是沒有原則的人。
      
  •     一個被上帝眷顧的美少年,一幅畫像,一次對靈魂的出賣,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他是幸運(yùn)的嗎,我反復(fù)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被大部分人崇拜,保持不老的容顏,過著體面的貴族生活。人們總說沒有靈魂的人是永遠(yuǎn)不快樂的因為過的不充實,但書中對道林格雷出賣了十年靈魂期間的了解是他其實過的很充實,豐富的社交活動,對音樂、香料、樂器、掛毯、宗教等等都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也許唯一的小小擔(dān)憂只是那幅被藏在暗處的不斷變老變丑的畫像,但他慢慢習(xí)以為常,想著只要沒人知道也就行了。我不知道最后的結(jié)局是否帶有某種必然性,倘若讓他出賣靈魂后的人生重復(fù)一千次(或者我們在一千個平行宇宙中觀察他的生活),是否每一次的結(jié)局都是以想毀掉那幅畫像卻自殺身亡為終結(jié)。Anyone blessed with symmetrical faces and beautiful skins is born with an urge to be perfect. 所以他們起初都會帶有輕度的強(qiáng)迫癥,刻意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唯恐被挑出瑕疵進(jìn)而給他人帶來與外表不相符的矛盾印象。道林格雷就是這樣一個人,蒼白的皮膚,略帶血色的薄唇,狹長的眼睛里永遠(yuǎn)帶著神秘的笑意,更重要的是他永遠(yuǎn)帶著青春的活力,那湛藍(lán)的眸子里透出的永遠(yuǎn)是令人振奮的生命力,時間的魔法在他身上失效,歲月的摧殘在他完美的面容下俯首稱臣。似乎生來就是為了被人崇拜。這樣一個到了極致的人,倘若不是被上帝寵愛,就是受到了魔鬼的誘惑。很不幸他選擇了后者,將老去的禁錮鎖在了那老房深處的畫像里。為了追求一切的完美,他不惜殺死了知道秘密的畫師,間接殺死了銷尸滅跡的化學(xué)家,最后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擋在他追尋完美的路上只剩下那一幅通往罪惡的畫像時,縱使給他一千次機(jī)會,他最終也會不顧一切的想毀掉它。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注定是一個悲劇,交換靈魂可以獲得物質(zhì)上甚至精神上的滿足但最終逃不掉自我毀滅的結(jié)局。最終還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是:假如這樣交換靈魂的日子能夠在長一點,例如30年,其間能有如此的好處,那也未必不能作為一種選擇。
  •     柏拉圖式悲哀
      
      文/冰月企鵝
      
       “我還活著,可你卻死掉了。你的頭顱是我的了。”
       莎樂美手捧著約翰仍在滴血的頭,美麗的金色瞳孔中閃爍著近乎瘋狂的渴望與癡迷。她鮮紅的嘴唇緩緩吻上約翰因失血而變得蒼白的嘴唇。也許這一刻對于莎樂美而言,整個世界都無所謂了。
       以上這幅絢麗而慘烈的畫面,是奧斯卡·王爾德的獨幕劇《莎樂美》中最為震撼最為妖冶的碎片。
       死亡的冰冷,愛的殘酷,鮮血的炙熱,肉體的燦爛以及人心的膠著在《莎樂美》的故事中被王爾德的筆編織成一張誘人的蛛網(wǎng),把無數(shù)讀者、評論家、乃至整個唯美主義文學(xué)派,甚至是王爾德本人,都當(dāng)作了可口的獵物。
       而我有幸在此,將自己也黏在這張掙不脫的蛛網(wǎng)上,睜大眼睛去窺視這個、無比美味的故事。
      
       這是個、怎樣的故事呢。
       只記得,那是個月色奇怪的夜晚?!霸铝料駛€死去的女人,她是在尋找什么死去的東西?!痹谶@樣的月色里,猶太國的新王希律王正在生日宴會上款待各國的客人。這個靠著謀權(quán)篡位、殺死親哥哥才得到王位,并且迎娶了自己的大嫂希羅底為妻的男人,由于害怕并尊敬著在民眾中抨擊自己的先知約翰,而將約翰捉住關(guān)了起來。
       本是一場為了權(quán)利而進(jìn)行的囚禁,卻因為莎樂美的存在而帶來了變數(shù)。希羅底的與前任國王的女兒、猶太國的公主莎樂美,由于無法忍受酒席的氣氛以及希律王一直盯著她的帶有意味的眼神而從宮殿來到花園。在如死去的女人般奇怪的月色下,莎樂美聽見了被關(guān)在牢房中的約翰的叫喊。她對這個以別人聽不懂的話語不停抨擊著母親和希律王的先知產(chǎn)生了無比的興趣,便命令一直愛慕自己的青年衛(wèi)隊長打開了牢房的門。
       約翰沉吟著高深的詩句緩緩走了出來。莎樂美望著他慢慢后退,卻又在恐懼的瞬間愛上了他。她著了魔一般地對約翰訴說著愛的話語,她贊美他潔白的身子,烏黑的頭發(fā)還有鮮紅的嘴唇。約翰卻拒絕著,他說莎樂美是惡魔的女兒,甚至不愿看她一眼。青年衛(wèi)隊長忍受不了嫉妒的燒灼而自殺,約翰則搖著頭走回了牢房。
       “莎樂美,你受到了詛咒。”約翰臨走時的話像預(yù)言一樣成真了。希律王與希羅底帶領(lǐng)著客人們來到花園找莎樂美,并干脆在花園擺起了酒席。希律王討好著莎樂美,他懇求莎樂美跳舞給他,并發(fā)誓給予答應(yīng)跳舞的莎樂美任何她想要的東西。莎樂美起身,跳起了美艷絕倫的七面紗舞,然后向希律王索要她想要之物。
       “我愿有人立即用銀盤給我送上……約翰的頭?!?br />    莎樂美如此說道。希律王萬般拒絕,卻因為已經(jīng)立下誓言而只能向她妥協(xié)。莎樂美,她緩緩提起了劊子手銀盾上的約翰的頭顱,喃喃著吻了下去。最終,自知鑄下大錯的希律王心灰意冷,下令殺死了站在月光下的莎樂美。
       “我吻到了你的嘴唇,約翰。你的嘴唇上有一種苦味,那是血的滋味嗎?…不,說不定是愛情的滋味…據(jù)說愛情有一種苦味……不過,那又有什么關(guān)系?我已經(jīng)吻到了你的嘴唇,約翰,我已經(jīng)吻到了你的嘴唇?!?br />   
       看似荒誕無比的情節(jié),這個故事就此結(jié)束。
       我并不知道該如何定義這場獨幕劇。如果是單純的悲劇,卻分明有著扭曲而美好的結(jié)局;若說是喜劇,又太過慘烈極端。然而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并且悲劇與喜劇本身就是相同共存的。
       這本是出自《圣經(jīng)·新約·馬可福音》中的故事。在原本的情節(jié)中,莎樂美是受到憎恨約翰的母親希羅底的唆使才答應(yīng)跳舞并殺死約翰。這個單純的借刀殺人的故事,在天才的王爾德手中卻變幻成一場擁有血腥美的愛情。我試著去想象,當(dāng)時仍身在輝煌之中、身負(fù)盛名的王爾德,是以怎樣的心情怎樣的考量創(chuàng)造出屬于他的莎樂美的。我伸長雙手試圖碰觸王爾德靈魂散發(fā)出的陰郁光環(huán)。我想,那一定是一個有個深深引力的黑洞。
       而莎樂美。她又有著怎樣的靈魂呢。
       在那個月色奇怪的夜晚。那個莎樂美,那個美麗而高貴的公主莎樂美,以那般自毀的方式完成了永恒。
       她是任性的占有者么?
       她以最奢華的詞匯贊美約翰,又在被拒絕后推翻方才的贊美,換之以不堪入耳的污蔑,卻再用更加絢麗的語言贊美別樣之物。她索取不到約翰活著的吻,只能不擇手段地索取約翰死去的吻。她像個害怕被丟棄而費盡心思討好的孩子,以她最低的姿態(tài)最美的臉孔最丑陋的方式去得到原本求不得之物。她終究也只是個名為莎樂美的、任性無比的少女罷了。
       她是無畏的反叛者么?
       她所深愛的不是別的任何人,而是身為先知的約翰。也許在她看見約翰的那一瞬間,毀滅的命運(yùn)已經(jīng)既定了。她固執(zhí)地要求希律王履行誓言,她固執(zhí)地渴望本就不該屬于她的約翰的頭顱約翰的吻。她怎么不知他的死意味著災(zāi)禍,明明死神的巨大翅膀已經(jīng)在頭頂掀起了風(fēng)聲,她又怎會不知。她什么都知道,她又什么都不知道。她試圖掙脫捆綁了她一生的繩索,用這唯一一次的摯愛去成全自己的掙扎。她毀了約翰,毀了自己,毀了猶太國甚至毀了世界。可即使如此她依然要至死掙扎。這掙扎便是她骨子里的反叛與異端。
       她是殉難的逆神者么?
       除了死神之外,所有的神明都不是公平的。連那般接近于上帝的約翰都沒有預(yù)言到自己的死,他終究還是被原本微不足道的莎樂美所毀。所有人都相信神的言語和神的奇跡,除了恨著約翰的希羅底和愛著約翰的莎樂美。莎樂美與約翰進(jìn)行著一次追逐,與約翰之上的上帝進(jìn)行著一場奉上性命的追逐。她唯獨所求的只是約翰的吻。逆神而行的莎樂美,能救她的只有約翰。但約翰已死,所以她無法得到神的救贖。然而神把強(qiáng)者與弱者一并粉碎,一切神跡都是不可知的不是么。
       她如此炙熱而深切的愛著約翰。她自知這愛是一團(tuán)摻了毒的烈酒,她吞進(jìn)口中,便在她的血管她的細(xì)胞中燒灼,快要將她化作灰燼。她又為何如此深愛。是命運(yùn)么。是神的玩笑么,是一個女子對于神圣之人的渴望么,是一位公主對于求不得的占有么,還是說,只是錯誤時間錯誤地點的錯誤情節(jié)呢。
       愛的毒酒注定要將她摧毀。注定要被摧毀的她又注定要摧毀世間的美好。
       月亮像一個死去的女人,她是在尋找什么死去的東西。一道月光瀉在莎樂美身上,然后莎樂美的血染上了月光的圣潔。
       原來死去的月亮在尋找的,是死去的莎樂美。
      
       一八九三年,當(dāng)王爾德寫完《莎樂美》的最后一個字母時,他的心情一定是高亢而滿足的。這場極盡華麗與殘酷的獨幕劇,定是他內(nèi)心波濤的寫照。
       曾看到過一篇關(guān)于《莎樂美》的評論。作者將約翰比作真理,希律王比作權(quán)勢,希羅底比作市儈,而莎樂美則是詮釋者沒有頭腦的寵兒。他說淺薄的寵兒憑著一時的好惡迷戀真理,被真理拒絕后惱羞成怒,受市儈挑撥后依仗權(quán)勢殺死了真理,卻還以為自己深愛著真理。
       這是這位作者的解讀,不管怎樣,首先我尊重。
       但是啊。我這個人,向來很不喜歡那種以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去把一個故事一篇文章進(jìn)行評論與分析的論調(diào)。在我眼中,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個世界,如果不親身進(jìn)入這個世界,就無法看到真實。
       我一直覺得,莎樂美便是王爾德。
       為什么王爾德會把原本的借刀殺人變成殘酷的愛情。為什么王爾德會讓莎樂美如此固執(zhí)的深愛約翰。為什么王爾德會讓莎樂美通過死亡來成全這愛。為什么偏偏是愛。
       因為那是最丑陋又最美麗的愛。
       “愛”。
       王爾德,一個被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所不容的同性戀者。在一八九三年,他最輝煌的時刻,他的愛情也一如他本身的燦爛。他一定是深陷在泥潭一般甜美又窒息的愛之中,卻又擔(dān)驚受怕。他的愛無法見天日,只能在黑暗中蟄伏埋葬。他的靈魂日復(fù)一日的在幸福與絕望中來回,他笑了又哭了,哭過了又再露出笑顏。這糖果似的痛苦折磨損耗著他的生命,又帶給他無尚的才華。
       而莎樂美的愿望,是什么。
       她手捧約翰的頭顱。她吻到了約翰的嘴唇。她得到了。
       愛。
       莎樂美才不淺薄。沒有一個會為愛而死的人是淺薄的。王爾德也一樣。
       然而愛終究帶來了毀滅。就像深愛莎樂美而在嫉妒中自殺的青年衛(wèi)隊長,就像被愛的海草纏繞拖進(jìn)深淵的約翰,就像懷抱著愛人的頭顱死在月光下的莎樂美。一八九五年,王爾德因同性戀罪入獄,從此身敗名裂,一九〇〇年就在潦倒中辭世,享年46歲。
       莎樂美的結(jié)局預(yù)言了王爾德的結(jié)局。這個為愛曲折一生的男人最終也是因愛而死。
       愛是最美最溫暖,也是最丑最冰冷的存在。愛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也可以撕裂一切。在愛的名義下,所有行為都會變成理所當(dāng)然。愛能夠使靈魂飛向天堂,也能夠讓靈魂跌落地獄。一切都是因為愛。
       但這樣的愛卻是人類之所以延續(xù)的根本。
       愛,真的比生更炙熱,比死更冰冷。
      
       只是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在命運(yùn)之中糾纏,關(guān)于愛與生與死的故事。
       踩著血跡跳舞吧,莎樂美。
       如此的莎樂美,如此的王爾德,如此的死去的活著的人,如此的扭曲而美好的世界,如此慘烈卻真實的愛。
       《莎樂美》。一場,柏拉圖式的悲哀。
      
  •     我是多么的渴望靈魂的解放
      撕下已經(jīng)粘在身上的衣服
      看著謊言在內(nèi)心燃盡
      多希望躲進(jìn)寒冷的黑暗里
      多希望曾經(jīng)大聲的呼喊過
      而不是在一切都失去之后
      我想是時候遠(yuǎn)遠(yuǎn)的離開,去撫慰無邊的傷痛
      所有的快樂都那樣相似,讓我遠(yuǎn)離煩擾和哀愁
      就像Dorian Gray那樣,藏起真實的我,
      我聽見了他們的言語,但我不會在這里等候傷害
      多說無益,就讓眼淚和雨水來見證
      多希望能穿越心門
      把握回憶,回顧歲月
      多希望能夠在天堂與地獄中選擇
      讓我的靈魂得到救贖
      而不是因恐懼而顫抖
      我想是時候遠(yuǎn)遠(yuǎn)的離開,去撫慰無邊的傷痛
      
  •     看王爾德的故事單純是因為我自己的惡趣味...因為他是個GAY-.-
      
      胡言亂語,純做記錄.無文學(xué)含量,請繞行
      ------------------------------------
      
      讀完此書,我感嘆于王爾德瘋狂的想象力,是的,瘋狂..
      無論是改變自圣經(jīng)的莎樂美還是道林格雷的畫像,從故事上來說都十分符合我的口味..故事中的人物或多或少的偏激感,是否也透露了王爾德本身的憤世嫉俗?
      -------------------------------------
      個性鮮明的角色是王爾德的優(yōu)勢.
      莎樂美可以在追求時極盡稱贊,被先知約翰拒絕后卻以最丑陋的詞語反駁..最后則是為了親吻他的唇而向希律王要了他的頭顱. 希羅底王后代表了市儈,她拒絕一切的反對----無論對錯,約翰代表了正義,不畏強(qiáng)權(quán)的抗?fàn)?希律王雖然有著權(quán)利,但他畏懼著約翰,從兄長手里奪走了希羅底卻有貪婪著莎樂美,實在是,典型的王族角色;即使是那個只有幾句臺詞的敘利亞青年衛(wèi)隊長,在發(fā)現(xiàn)無法得到公主的青睞時,立刻拔劍自殺..這種種角色的性格實在是鮮明,鮮明的可以滲出鮮血.
      -------------------------------------
      道林格雷的中我最喜歡的角色竟然是亨利勛爵.他那種玩世不恭的貴族范兒,那種看見純白的東西----少年時期的道林----就想探究污染的好奇心,那種在看著道林依舊美好,自己卻漸漸衰老時對青春的渴求使其變得活生生血淋淋.不夠純粹的角色其實更具有人味.
      -------------------------------------
      人么,不就是復(fù)雜的動物么..誰都渴望成功,但就如亨利所說:"一旦出一次風(fēng)頭,就至少多一個敵人." 那么我們到底該什么做?出彩是幸福還是平庸是幸福?
      -------------------------------------
      年少懵懂不夠光鮮亮麗的道林追求的是20年后的自己,而年過不惑的道林卻懷念著青春的過往.
      
      人生路上,我們付出的和得到的,到底能不能建立等價關(guān)系...?
      ------------------------------------
      最后道林因為無法忍受自己的丑惡而刺穿了畫像,最后以畫像中的丑陋模樣死去...但我總覺得這或許對他是一種解脫.從恐懼內(nèi)疚虛榮不潔中拯救.
      
      我現(xiàn)在恐懼著死亡...那50年后呢?...或許不到50年就能知道結(jié)局.
      ------------------------------------
      唯一的缺點就是..我真是不喜歡這種唯美主義的風(fēng)格...過多的描寫讓我感覺有點疲倦...
      
  •      戲劇《莎樂美》(奧斯卡﹒王爾德作)寫在小說《麒麟》(谷崎潤一郎作)之前,唯美主義理論(特指十九世紀(jì)歐洲浪漫主義之后興起的潮流)的興起也是先在歐洲,后來才進(jìn)入亞洲。但并不能因此說歐洲的唯美主義作品先進(jìn)于亞洲的唯美主義作品,在藝術(shù)作品間本就很難評出個高下來,倒是放到市場上能有個貴賤,不過那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決定的,不大能說明美不美的問題。以一個公正的、不先入為主的心,對不同地域下由同一種美學(xué)理論影響下而產(chǎn)生的文學(xué)作品進(jìn)行分析,討論它們的異同,可能更具有實際的意義,從不同作品的共性與個性中收獲美的崇高與多元。
       《莎樂美》和《麒麟》最大的共性在于:它們都將美推到一種極為崇高的地位,認(rèn)為美是優(yōu)先于生活中的其他的,甚至達(dá)到了顛覆傳統(tǒng)的善、道德與社會秩序的地步。為了表現(xiàn)“美”的優(yōu)越,兩部小說都設(shè)置了三個中心人物以作為“道德”、“權(quán)力”和“美”這三種觀念的象征,并通過三個人物行為與關(guān)系來象征三種觀念的性質(zhì)與地位。
      
       在《莎樂美》中,希律王無疑是代表著“權(quán)力”——他向所有掌握大權(quán)的暴君一樣貪婪、自私、殘暴;先知約翰則是“道德”的典范,他具有崇高的信仰,時刻、堅決地批判世間一切丑惡,號召人們行善,以升入天國。而美麗無比的莎樂美無疑是“美”的化身。她的美是傾國傾城的,敘利亞青年衛(wèi)隊長傾倒于她,為了得到她的一個青睞,違反希律王德旨意而將先知約翰從地牢里放出,又因為莎樂美愛上了先知約翰而妒忌自殺。希律王也傾慕于莎樂美的美麗,盡管她是他妻子的女兒,在皇宮的宴會上,他的心思全放在莎樂美的身上。只有先知約翰沒有被莎樂美的美麗所誘惑,他義正言辭地拒絕了莎樂美的愛。莎樂美為了能夠親吻到約翰的嘴唇,以為希律王跳“七面紗舞”為條件,要求希律王派人砍下先知約翰的頭顱。之后,莎樂美捧著先知約翰的頭顱,親吻了他的嘴唇。
       《麒麟》是谷崎潤一郎根據(jù)中國的古典改寫而成的。在小說里,衛(wèi)靈公代表著“權(quán)力”,他的夫人南子是“美”的化身——她“額似妲妃、目似褒姒”,孔子無疑是“道德”的代表??鬃又苡瘟袊麄魉娜收?,當(dāng)衛(wèi)靈公初次同孔子交談后,為孔子飽含崇高道德的觀點——“如公真心傾慕王者之德,首先要克服私欲”所折服,從而冷淡對待南子。南子為失去支配丈夫的心得力量而憤怒,她對衛(wèi)靈公說:“您絕不是能違背臣妾意愿的強(qiáng)者?!兼梢粤⒓磳⒛鷱目鬃拥氖种袏Z回來。您的嘴里剛剛說的一番正大光明的話,可是您的眼睛不是已經(jīng)恍恍惚惚望著我的臉了嗎?……”接著,南子用財富和美色誘惑孔子以迫使其就范,但是道德高尚的孔子均以嚴(yán)肅的面孔相向。最后,南子向孔子展現(xiàn)那些因為惹惱她而被她施以酷刑的人的慘狀,終于迫使孔子離開了??鬃与x開后,衛(wèi)靈公禁不住南子的誘惑,重新回到南子的懷抱:“我憎恨你。你是個可怕的女人,你是讓我滅亡的惡魔??墒?,我無論如何也離不開你?!?br />    通過比較, “道德”、“權(quán)力”和“美”在兩部小說中形成了三種相同的關(guān)系:1、道德與美是矛盾對立的;2、在道德與美之間,權(quán)力傾向于美而拋棄了道德——如《麒麟》中孔子所說的:“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3、美通過征服權(quán)力而消滅了道德。在這三種關(guān)系的共同作用下,“美”被提高到超越權(quán)力和道德的地位,顯示出它的崇高與偉大,當(dāng)然,唯美主義的反對者以及社會秩序的衛(wèi)道士們將它稱為“邪惡的”、“致命的”美。
       兩部小說的個性也寓于小說的情節(jié)之中,因為地域文化的不同——西歐受到基督教文化的統(tǒng)治,而日本則受到中國的儒家文明的影響。——兩部小說在具體的人物設(shè)置、語言方面顯示出了各自文化的特色?!渡瘶访馈返墓适氯〔挠凇妒ソ?jīng)》,人物也是圣經(jīng)之中的。在人物語言方面,比如先知約翰罵莎樂美為“巴比倫的女兒”——巴比倫在《圣經(jīng)》里是奢侈淫靡之都。而《麒麟》剛才已經(jīng)談及它取材與中國典籍,就不再贅述了。唯一需要強(qiáng)調(diào)的是:同一種美深埋于不同的載體之中,而不同的載體能承載著相同的美,可當(dāng)我們要想將二者完全分開時,它將什么也不是。
      
  •     每個女人都經(jīng)歷過一場欲仙欲死的迷戀,仿佛那個人是福祉是主上是蒼穹中閃耀的群星中最亮的那一顆,是一本裝幀精美的幾何原本,仰之彌高,鉆之彌堅。讓女人望斷了脖頸,站麻了后腳跟,哭紅了眼睛。那人還是在不遠(yuǎn)不近的地方徐徐逡巡,帶著無窮無盡的謎題,迷蒙了女人的心靈。
       杜拉斯曾說過,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這樣光鮮的容顏開始的。其實也不盡然。雨果說的,當(dāng)一個人走進(jìn)你的生命,一邊走一邊發(fā)光,那便完了,那便只有愛了。這光當(dāng)然是虛指。喬卡南,作為神的使者,預(yù)言家,耶穌基督未來的施洗者,著名的施洗約翰,有著神喜愛的美麗容顏。論壇上有人說王爾德是金發(fā)控,很奇怪為何讓喬卡南是黑發(fā)。在我看來這個應(yīng)該跟喬卡南的種族有關(guān),希伯來人,怕是少有金發(fā)的吧。這樣一個人主導(dǎo)的,一場致命的邂逅哪里需要出面,聲音就足夠了。
       莎樂美公主,被繼父那種中年怪蜀黍覬覦,從無聊的宴會跑到花園里散心透氣。逃避繼父充滿情欲的目光,逃避那些庸俗的各地的使臣愚蠢的談話,莎樂美公主聽到了喬卡南的呼喊。他在為主呼告,在做預(yù)言,像他使命所要求的那樣,講出未來發(fā)生的事情。但是他講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適當(dāng)?shù)娜说拿媲?,他表現(xiàn)的不尋常。
       近年來有部恐怖片,出鏡率還是很高,我沒看過,只是知道名字,好奇害死貓。對。好奇,女人本來就是一種好奇的動物,她們喜歡八卦喜歡打聽。莎樂美公主也是這樣一個女人。她問衛(wèi)隊長,呼喊的人是誰,被告知是個預(yù)言家。預(yù)言家是個老男人么?好了,這個問句讓我頓時覺得眼熟。幾個神經(jīng)元交換了下遞質(zhì),就想起來了。在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有類似的語言。在女主聽說要搬來一個作家的的時候,也是在心里問,是一個老男人么。女人在年少時候遭遇一場與愛有關(guān)的邂逅之前,總在內(nèi)心保護(hù)性的想對方應(yīng)該是個不適齡的老男人。在我當(dāng)年外國文學(xué)鑒賞的結(jié)業(yè)論文中我已經(jīng)論述過這一點了。但這樣想的女人最后總是愛得可悲的像老男人失去性能力一樣失去自己的靈魂。命運(yùn)總是給這些女人開玩笑,送來一個讓人垂涎三尺的唐三藏。讓女人醉心得心甘情愿獻(xiàn)出全部靈。
       通常這樣的故事的女主不會是希羅底那樣感情經(jīng)歷豐富的婦人,而是莎樂美公主那種有著絕色美麗,又情竇未開的深閨女子。本來在俗世中,特別是骯臟的俗世中,脆弱的不能保護(hù)自己的美麗就是一種天大的過錯,對美麗擁有者自身而言。除非她能像你往何處去中那個莉吉亞姑娘有個貴族維尼茲由斯和團(tuán)結(jié)友愛的基督教團(tuán)體保護(hù),這樣的美麗才能成為某種程度上幸福。首先吸引莎樂美公主的喬卡南的聲音,我們可以認(rèn)為是公主無聊,散步時候的無害的好奇心。但是最后讓公主愛上他的,還是他的姿色,喚醒的公主的情欲。這么說吧,套用TBBT里的萊斯利溫克跟萊納德講的,往老鼠的大腦里插入一個電極,在一個被它的腳觸動的開關(guān)的刺激下使得它的大腦產(chǎn)生愉悅的因子,那個老鼠可以一輩子一直按開關(guān)不吃不喝直到餓死。
       我們可以預(yù)見,莎樂美公主成長環(huán)境中就沒有什么適齡男青年。和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女主類似的境況。這些個女人仿佛受了一種魔咒,你們在遇到宿命之前不會遇到一個靠譜男。男主一出現(xiàn),女主就悲情了。
       誰說愛是一種幸福?一看就是沒有好好處理數(shù)據(jù)的。人和人之間的深情,是存在的,只是相互性值得懷疑。一個人把火熱跳動的心從體內(nèi)拿出來,千絲萬縷,眼巴巴的貢獻(xiàn)到另一人面前,這時候,如果客體欣欣然接受,并且同樣對對方,那么這交互性存在,這就是神話。但是更尋常的時候是,客體棄之若敝履,這是生活。另一種是客體將它揉碎焚燒揚(yáng)灰,那個就是恐怖故事了。
       當(dāng)年看傲慢與偏見的時候,印象很深的是柯林斯說的那段話,大概意思是女人總是欲拒還迎,明明想要這個男人,還先故意拒絕,引起人家的興趣,等進(jìn)一步的承諾才欣欣然答應(yīng)。在莎樂美的故事里,似乎莎樂美也這樣認(rèn)為,所以一直在拒絕后接著堅持不懈,但是喬卡南,跟我一個德行,說的句句是實話,一張好人卡都不發(fā),拒絕就算了,竟然還直接辱罵。然而莎樂美公主,卻如同著魔一樣,不停求愛。
       我覺得王爾德的文字常常讓我有欲火焚身之感,說的就是莎樂美這本書。莎樂美的那些臺詞,真的是太撩人心扉了。我是很迷戀華麗辭藻的,從最早時候的古文,我就偏好漢賦而不是古文運(yùn)動以后的文章,我喜歡那些復(fù)雜的排比那些繁復(fù)的形容詞。認(rèn)識英文單詞以來,讀過的除了英文課文和考試的段子專業(yè)文獻(xiàn)以外,還真不多。莎樂美的呼喊,讓我很有畫面感,對喬卡南的外貌的描述,讓喬卡南不是以一個年輕俊美的男人的形象出現(xiàn)在我面前,而是一個熠熠生輝的情欲符號。這就是所謂的欲火焚身之感。我喜歡俊美的男人,不論是書中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F(xiàn)在大家都說我AD了,可是我還是能記得小學(xué)時候讀的巴馬修道院里的對法布里斯的外貌描寫?!案吒叩纳聿?,端正挺拔,一張總是帶著微笑的臉,燃燒著溫柔的情欲的嘴唇,科勒喬筆下的相貌?!边@一段落一直是我夢想中的男子的形象,可是若干年之后我回想起這個段落,發(fā)現(xiàn)了,其實沒有什么具體的描寫,亮點在情欲二字上。大段大段莎樂美對喬卡南的求愛臺詞中,始終著眼于喬卡南的美麗,從頭發(fā),皮膚,眼睛,嘴唇,細(xì)微程度堪稱經(jīng)典。
       但是真正只有在最后捧著喬卡南的人頭,莎樂美才喊出了心聲:Ah, Iokanaan, Iokanaan, thou wert the man that I loved alone among men! All other men were hateful to me. But thou wert beautiful! Thy body was a column of ivory set upon feet of silver.
      With the cloak of thine hands, and with the cloak of thy blasphemies thou didst hide thy face. Thou didst put upon thine eyes the covering of him who would see his God. Well, thou hast seen thy God, Iokanaan, but me, me, thou didst never see. If thou hadst seen me thou hadst loved me. I saw thee, and I loved thee. Oh, how I loved thee! I love thee yet, Iokanaan. I love only thee . . . .
      I am athirst for thy beauty; I am hungry for thy body; and neither wine nor apples can appease my desire. What shall I do now, Iokanaan? Neither the floods nor the great waters can quench my passion. I was a princess, and thou didst scorn me. I was a virgin, and thou didst take my virginity from me. I was chaste, and thou didst fill my veins with fire . . . .
      除了喬卡南,其他的男人都是有害的,除了喬卡南,莎樂美心中看不到任何人。然而悲劇的是喬卡南除了神,誰都不愛,所以莎樂美公主會說,你不看,你要是看我你就會愛上我。那美麗的身體是莎樂美的渴望,是愛情之果和美酒都不能平息的情欲。那西索斯可以臨湖照影愛上自己的影子,自我毀滅來終結(jié)那銷魂蝕骨的渴望。而莎樂美選擇了終結(jié)喬卡南的生命。
       愛的目的是占有,要完全占有對方心靈身體,甚至是生命。其實如果對方不愿意貢獻(xiàn)把自己的生命獻(xiàn)到公用的祭壇上,那么就請把呼吸留下。在遇到喬卡南之前,莎樂美還是那個厭惡蜀黍的少女,用少女特有的狡黠對外國人評頭論足,人生無憂無慮。然而喬卡南,那遺世獨立的風(fēng)度,和鴨子嘴一樣硬的脾氣,更重要的是英俊得點燃女人的情欲的美貌,仿佛身上每個毛孔都在對莎樂美的克制極限挑戰(zhàn),每個細(xì)胞都在莎樂美的耳朵旁叫喊 帶走我的呼吸吧。之前提到的觀點,沒有能力保護(hù)自己的美麗是悲劇的。喬卡南也是。如此恣情如此狂放的美麗,在權(quán)利面前是如此脆弱。所以喬卡南也是悲情的。他所要的只是服侍上帝。
       莎樂美比喬卡南更可憐。因為喬卡南至死保存了他的圣潔,他對主的愛沒有因為一件事而被損害。而莎樂美公主,為了見喬卡南,向敘利亞青年衛(wèi)隊長承諾一個笑容。為了完全占有喬卡南,給希律王跳七重紗之舞,赤裸者雙腳,赤裸身體,撒上香水,身披七重紗,(一場十足意義上的色情表演)這是怎樣的屈辱和作踐自己。滿足中年怪蜀黍的情欲,需要把自己降到多下賤的地位,需要咬破多少手帕哭紅多少雙眼睛,僅僅是為了要完全占有喬卡南,莎樂美公主在所不惜。
       我甚至覺得躺在淫亂的床上的希羅底都沒有莎樂美罪孽深重。因為情欲是一條無法饜足的蛇,它只吞噬兩個人的身體能量。但是一顆愛而未得的心確是一個十足的惡魔,它有能力摧毀一切美好,自己的他人的,那種勢頭之猛,以一個燎原之星就能行山崩地裂之勢。
       在莎樂美捧著喬卡南的人頭,在血腥中親吻他的嘴唇的時候,那句句聲聲顫抖應(yīng)該是那在皮膚綻開淺淺爆裂的欲望。哪怕緊跟而來的是死亡,莎樂美也無暇多顧,沉浸在滿足了的情欲中無法自拔。
       那飽含熱淚和鮮血的沒有頭緒的愛戀,那殘破的頭顱和殘缺貞潔的少女。這是怎樣的哀痛。
      
  •     王爾德是那么敏感,對美的追求是那么急迫又膽戰(zhàn)心驚。
      
      因為太美了,為了表達(dá)我們的愛,所以我們最終會毀掉它。
      
      無止盡地貼近,被刺傷,被灼熱燙傷,流著鮮血的你的碎爛的唇是我要的吻。
      
      相比起三島的對力和意志的自戕式的崇敬,王爾德更加癲狂,也更徹底。
      
      殘忍是最極致的表達(dá)。
      
      
  •     真的,沒有人能夠完全偽裝,更何況文藝青年都是暴露狂。只看一個人的文字就可以知道那作者是男還是女;是男性但是也喜歡男性、還是女性但是也喜歡女性;是男性很自然地喜歡女性但是絕對可以接受男性、還是女性很自然地喜歡男性但是絕對可以接受女性。
      第一次看得王爾德時就覺得,他一定會被更多的人喜歡——他會更符合大眾的審美而不是更加被排斥。——我可不可以據(jù)此推斷,我們的時代的確是在不斷進(jìn)步的(一念至此,覺得日子過的還是有奔頭)?
      
      道林.格雷這個男主角,多么俊俏、驕傲、自戀。如同男主角的存在如同一朵水仙花,刻薄狹隘的花瓣,卻美的十分自得和招搖,他看起來特別招人喜歡,毫不謙虛的模樣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掐下來——真的掐下來了,就馬上枯萎給你看!馬上!有人分不清它和大蒜,他也不介意,很矜持的,他覺得不配讓所有人都懂得他,只配讓懂得他的人懂得。他脾氣不好,覺得不能讓他崇拜的人都不配愛他——沒有幾個女人是能夠被他崇拜的啊,所以,他是0——我賭100000000越南盾。
      
      回到正題。為什么題目里口口聲聲說到偽裝。道林格雷這個自負(fù)的大花瓶,除了老道風(fēng)流的亨利勛爵能鎮(zhèn)得住他,也沒有別人了。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打情罵俏,爭風(fēng)吃醋,進(jìn)進(jìn)退退,欲拒還迎,掙扎惆悵——事業(yè)有成受人尊重看透一切的中年男子,和年少氣盛敏感任性睥睨眾人的纖白少年——不禁讓人想到作者王爾德的性取向——不不,當(dāng)然沒有這么直白,沒有這么庸俗,沒有這么不文藝。具體是怎么呢?看了就知道了。
      
      《莎樂美》和《道林格雷的畫像》放在一本書,真是絕了。氣質(zhì)真像啊。
      
      
      
  •     我曾經(jīng)很白癡的問過一個人為什么不喜歡我,問答概括如下:
      
      “我長得不丑吧?!?br />   
      “不丑,挺好?!?br />   
      “那性格呢?!?br />   
      “性格也很好?!?br />   
      “身材呢?”
      
      “不好說,沒見過。”
      
      “……”
      
      “那你為什么不喜歡我呢?”
      
      “……”
      
      其實我知道這是一場極度愚蠢的對話,愛一個人真的需要理由么?
      
      一個人也許有千好萬好,但往往我們有時候卻不一定會因為他的好而愛上他,只是因為他給你一種很特別的獨一無二的感覺,這很奇妙吧。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假想情人,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在等待她的出現(xiàn),最終我們發(fā)現(xiàn)她只出現(xiàn)在了別人的身邊。也許有這么幾種原因:一,在她還沒有那么完美的時候你對她視而不見或不加珍惜,當(dāng)她幾近完美了,你才終于發(fā)現(xiàn)她的珍貴,但她已屬于別人;二,在她美好的時候,你們沒有遇見,人一輩子總要錯過些什么,人生的完美在于它有遺憾。
      
      所以當(dāng)一個人說愛你或不愛你的時候,不要問原因,因為根本沒什么原因。引用王爾德的一句話:情感的好處就是讓我們誤入歧途。 所以我們會分不清是非黑白,分不清好還是不好,分不清你是大S還是小S,分不清你是羅密歐還是羅賓遜,你就是你,是我眼中唯一存在的你,這是愛情。莎翁說愛情不過是一種瘋狂,也許這不是成熟的愛情,但這是純粹的愛情。就像莎樂美在對先知一見傾心后露骨而直白的呼喊:“約翰,我要吻你的嘴”。而由愛轉(zhuǎn)恨后又作出凄厲而殘忍的要求:“給我約翰的頭!”最后,她得到了約翰的頭顱也賠上了自己的命。
      
      “約翰,我已經(jīng)吻過你的嘴了,那是血的味道么?不,那是愛的味道。”
      
      如果羅密歐朱麗葉式的愛情是那句“我唯一的愛來自我唯一的恨”;那么莎樂美的愛情悲劇則被演繹成了“我唯一的恨來自我唯一的愛”。兩種悲劇的精典之處正是在于對愛恨這一對矛盾體的轉(zhuǎn)化,越是巨大的矛盾越能產(chǎn)生出戲劇的沖突和異于常態(tài)的精彩之處。也許是因為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大多數(shù)人早已將靈與肉深陷在了中庸而謙卑的泥淖里,除了無法自拔外,在心態(tài)上更加渴望一種絕對,而藝術(shù)對人們這種意識形態(tài)上柏拉圖式的絕對崇拜心理做了最佳詮釋,堂而皇之的去創(chuàng)造出了一場場讓人們得以歇斯底里去意淫的機(jī)會。于是乎,you jump,I jump!于是乎,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于是乎,死了都要愛!于是乎,愛你愛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
      
      也許唯美主義的精髓不在于華美的詞藻,而在于這份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為純粹的美和愛而歌頌的思想。純粹的愛,純粹的恨,純粹的性,純粹的死,就好像在雕欄玉砌、繁花簇?fù)淼氖下懵吨痪呱n白而深刻的尸體,你忽略那一切鋪墊和偽裝,真理其實就在那里,赤裸著,發(fā)著凄冷的光,純粹得像一把利劍生生穿透你的心,帶來最直接而絕對的震懾,讓你流淚,讓你屈服,讓你感動,讓你心碎。
      
  •      莎樂美的插圖:by Aubrey Beardle
        http://blog.163.com/vivi_van2008/prevAlbumsInUser.do?albumId=fks_087071085095084069081084081095092085080075080094087070
        
      
  •     有點同志的味道
      情節(jié)有點變得太快,主人公的轉(zhuǎn)變由結(jié)果得知
      的確,懲罰有凈化心靈的作用,沒有懲罰,心靈就會麻木
      文章構(gòu)思精妙
      伯爵如同罌粟花,看似美麗地讓人心醉,入迷了,則拔不出來,人生的軌跡就偏離了。
      
      他的很多話仿佛很有哲理,讓你享受人生,不再受痛苦,良心困擾,熟不知,與此同時,也剝奪了人生真正的樂趣:有苦有樂!
      
      推薦可以一讀~
  •     〈莎樂美〉
      希臘古代有個暴君,叫希律,他殺死他的哥哥,拿走了屬于他哥哥的王位,娶了他哥哥的女人。
      他對人民殘暴,用血腥鎮(zhèn)壓一切語言。
      先知喬卡南詛咒著他,被他關(guān)進(jìn)了監(jiān)獄。
      希律有個女兒,叫莎樂美,如同她名字一樣,是個美人。
      莎樂美意外的聽見了喬卡南的詛咒,好奇的去看望他。
      喬卡南很粗暴的面對她,詛咒著她說,滾開,你這個亂倫出來的女人。
      而莎樂美,一個驕傲的公主,愛上了先知。
      她試圖去吻喬卡南,被喬卡南冰冷的拒絕著。
      -
      暴君希律看到美麗的女兒,讓她為自己跳舞。莎樂美拒絕了他。
      于是希律就提出條件,我給你任何你想要的東西,珠寶么?這個世界上任何你想要的珠寶,只求換得你一曲舞蹈。
      那么,好吧,給我喬卡南的頭。莎樂美微微的冷笑道。
      權(quán)利么?我可以給你我最大的權(quán)利,換得你一曲舞蹈。
      那么,好吧,我只要喬卡南的頭。
      #¥%#%¥……
      那么,好吧,我就要喬卡南的頭!!
      -
      于是衛(wèi)兵把喬卡南的頭拿了上來,莎樂美抱著先知的頭,吻著他冰涼的嘴唇,對他說:啊!我吻到你的嘴唇了,喬卡南。我吻到你的嘴唇了。你的嘴唇有點苦味。這是血的味道嗎?......不過這也許是愛情的味道吧......人們說愛情有一種苦味.......不過那又怎么樣?那又怎樣呢?我吻到你的嘴唇了,喬卡南。
      -
      〈道連·葛雷的畫像〉
      畫家去爵士那做客。
      聽著爵士的一串歪理。
      畫家對他說,有個人你一定有興趣,他也是個貴族,還是個剛剛加爵的年輕貴族。
      哦,不,我不應(yīng)該把他告訴你,你一定會把年輕的他帶入歧途。
      爵士看到了畫家為那個年輕人的畫像,并與畫像中的人道連結(jié)交了朋友。
      年輕而貌美的道連為爵士出口成章的歪理所折服。
      害羞的道連帶走了畫家的畫像,甚至為畫像中的自己所迷倒。
      不多久,道連邂逅了一個戲子,一個在3流劇院上演朱利葉的16歲女孩。
      年輕的人們開始相愛。
      而女孩為了吸引男孩特意演砸了一臺男孩叫了朋友來觀看的戲劇。
      男孩的憤怒使他與女孩吵架,就好象戀愛中的人一樣的吵架。
      女孩很懊悔,用自殺結(jié)束了對生命的期待。
      男孩被震驚了,回到家中面對永恒唯美的畫像。畫像的嘴角好象變了,在嘲笑他。
      20年來,道連始終保持他20年前的美貌,他所做的一切惡行被畫像所承擔(dān)。
      畫像中的人衰老而頹廢,而道連卻活的象個王子。
      一年,畫家路過道連家,想去看看自己的作品。
      道連帶他到了畫像面前,畫家被這不可思議的事情呆住了,道連舉起了刀子,插進(jìn)了畫家的背后。
      道連如同一個魔鬼一樣出現(xiàn)在世界上。
      在一次他誘惑了農(nóng)村的美女,要和她私奔并想拋棄他時,他醒悟并失言而拒絕了女人。
      而畫像的嘴角仍然是冷酷帶有嘲笑。
      道連最終舉起了刀子插進(jìn)了畫像。
      人們后來發(fā)現(xiàn)一具丑陋而衰老的尸體和一幅年輕貌美的畫像。
      -
      憑借記憶,只能如此簡述了。
      -
      莎樂美,最初應(yīng)該是圣經(jīng)里的故事,很多人都根據(jù)圣經(jīng)改寫過。
      王爾德將其改寫為話劇,并用嘲諷的語氣講述了愛情。
      不要在生命告訴你之前告訴生命,你不是先知,就算你是先知,我很負(fù)責(zé)任的告訴你,先知都死了。先知和喬卡南一樣死在自己手上。
      是吧,先知總要死去,愛情也總要死去。如果人先死去,愛情悲情而唯美;如果愛情先死去,人雖心哀終究會醒來。一個美麗的女人,愛上一個不該愛的男人,并為了拒絕的恨而殺死所愛的人,這就是王爾德的大膽。
      
      文革期間,有個老同志刻了個章子,刻道:前身禰正平后身王爾德大兒斯大林小兒毛澤東。為此,他幾近丟掉性命?!皟骸痹诠艥h語里有英雄的意思,出自后漢書·禰衡傳:東漢建安初年,在京城許昌聚1集了許多賢士大夫,而禰衡只看得起剛直敢言的孔融和才智敏捷的楊修,他說:“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shù)也?!?br />   
      而我第一次接觸王爾德,卻是在我剛上高中。恰好《讀書》上一篇紀(jì)念百年王爾德的文章,講的是畫像。畫像的故事吸引了我,我省了3天飯錢,去買了本。第一次與唯美的接觸卻讓我很痛心。而當(dāng)我蘇醒過來時候,豪不猶豫的進(jìn)了唯美的洞窟。我當(dāng)時發(fā)誓,大學(xué)時代,如果只做3件事情,其中一件就是導(dǎo)演〈莎樂美〉。
      大學(xué)時代已經(jīng)晃晃悠悠的過去了2年,除了3本至今尚未翻閱的英文版willde,對于王爾德,我只記得“all of the butity are useness”是他在〈畫像〉的自序里寫道的一切的藝術(shù)都是美的;一切的藝術(shù)都是無用的。
      
      回想起來,大學(xué)時代也曾經(jīng)務(wù)實的去思考過如何設(shè)計導(dǎo)演,差不多設(shè)計了能有一個月把,從舞臺到對白,從服飾到道具。那些精美而精彩的臺詞有陣子一直縈繞在腦中。
      
      比較起來,我更喜歡〈畫像〉,willde這小子確實才華橫溢,難怪高中時代有次作文,我寫道,王爾德萬歲,莎樂美萬歲,被班主任看到后,他坐到我桌子上,一臉酒氣和殺氣的問我,這是誰啊,我說,一個同性戀。然后他問我桌子上的畫是什么意思啊,當(dāng)年我特意讓石給我畫了個桌子大小的畫做桌布。我說,是洞窟。然后他忍住打我欲望,勸我收起這些。我想他忍了很多東西,比如我賣掉了語文書,在語文課上看黑格爾。如果我聽從了他,也許在XX大學(xué)能過的瀟灑些,也許把。
      
      工作+游戲,
      身心俱疲。
      大學(xué)時代初的一些幻想慢慢的涌起在腦中。
      我懷疑我是否有過那么輝煌的設(shè)計。
      一點點的,退出,現(xiàn)在的舞臺。
      慢慢的更新,慢慢的沉淀。
      直到露出屬于我的天空。
      i want to fly,but no sky.
      
  •      “有如為憂傷畫的肖像,一張沒有心靈的面孔”故事的最后,道林與亨利談到畫家的死,進(jìn)而談到畫家的畫,道林偶然間說出了莎士比亞的這句詩,并且一邊彈琴一邊重復(fù)著這句。他確實在思考了,但我不能得知此時他所想到的是那張畫像,還是他自己。
      
       當(dāng)接下來亨利說“若是一個人得到了整個世界卻又失去了他自己的靈魂,那于他又有什么好處呢?”他開始惶恐,他大驚失色,他是要真正思考他自己了。我想這也正是從此,他已經(jīng)知道再不能通過遺忘過去,而獲得自己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陌矊幜?。從前,都是畫像承?dān)了他過往一切的罪惡,甚至遮掩自己的靈魂。而他一旦想要找回自己的靈魂,那個曾經(jīng)干凈的靈魂。他就只想到就殺死過去。亨利的這句話,恰恰成為了道林的挽歌。
      
       認(rèn)識當(dāng)初,亨利對于這個貌美年輕人關(guān)于青春的啟發(fā),使得他許下那個惡毒的愿望。從哪個瞬間開始,道林·格雷漸漸離開他自己,他成了他自己的旁觀者。亨利后來的每一句話絕妙的充滿誘惑的話語,都像是濃墨重彩涂抹掉他原本簡單的心性。于是,那一句句似是而非的妙語接收到了太過隆重的有如真理般的待遇。更不必說,那本他深深著迷的書,簡直就是他生活的精準(zhǔn)預(yù)言,完美范本。
      
       “永葆青春的秘訣在于力戒有損容顏的感情沖動”,不得不說,道林顯然很是具備這一方面的天賦,女演員的死,于他終究不過變成是尋求到一種美,一種悲劇的震動,只是會嫌棄那悲劇對于他的震動沒有所希望的那么大。如果有悲傷的話,那也是為了滿足自己心靈上的變化效果,而要主觀制造的。他的心似乎是從一張白紙,直接變成子虛烏有,他不能體會到各種情感,他借助出自于藝術(shù)需要的幻想來為自己增添感受。
      
       于是一張沒有心靈的面孔得到了永不憔悴的青春。是畫像為他遮擋了他青春背面的一切么。
      
       其實你會想遮掩著這一切的究竟是什么。名聲已敗壞的道林仍然得到大多數(shù)的人們的寵愛,甚至?xí)J(rèn)為那種種奇怪的傳言在這個美妙的年輕人身上,生出一種危險的美感。也許人們就是習(xí)慣并且喜歡遮掩的,尤其是那個時代的英國,王爾德曾說,英國就是偽君子的故鄉(xiāng)。悲慘的是,他被愛人的父親一種道貌岸然的衛(wèi)教士的姿態(tài)送入獄中。他果然是成為了那對充滿仇恨的父子間的斗爭的犧牲品。
      
       畫家正是作者眼中的自己,而亨利是世人眼中的自己,道林則是作者想成為的自己--或許在另外的某個時代。
      
       而同樣,世人恰恰以為王爾德就是那樣一種姿態(tài),跟年輕男子麗影成雙,“有傷風(fēng)化”。而恰恰是反過來,淺薄的任性的道格拉斯竟然對于王爾德產(chǎn)生了何等毀滅性的影響。他的藝術(shù),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就那樣眼睜睜的幻滅著。他只是跟所有愛情里面的傻瓜一樣,沒有限度地包容和忍耐著他,免不了成了自己愛情的殉葬者。我甚至懷疑道格拉斯是因為讀了太多遍《畫像》,看出了王爾德所有致命的弱點,并且將之利用。我只是從沒有在他的所做中看出他對王爾德的愛。
      
       讀這本書,是在最忙亂的期末復(fù)習(xí)中,學(xué)習(xí)累了,就拿出它讀一會兒,不得不說這是本奇妙的書,它有那么多陌生的美景等著你去看,你總是難以掩飾那種喜悅和激動。那么多華美曼妙的字句,而每當(dāng)讀到那些精妙的,并且讓人不知如何是好的言論時,你都會想要“拍案叫絕”。
      
      
       最后說一下翻譯,這本的翻譯是非常棒的。我在讀完這本后,又買了譯文出的版本,但是在讀譯文版本(總體上不錯,但是大多字句冗長)的時候,每當(dāng)遇到本該很十分精彩的段落,我會讀不下去,于是重新翻開這個版本,重新在那些似是而非的,簡短有力的論調(diào)里,體會到那種酣暢淋漓的智慧和幽默。
      
      
  •     讀到這本是實在是有點偶然。
      高二時幾個同學(xué)弄了個“文學(xué)社”,每個月每人寫篇東西,然后湊一起,算是社刊;此外還有項活動就是每月集資若干去書店買書,回頭大家一起分享。某次購書,挑中了這本,不為別的,就看低廉的定價。那次買了2本,另一本是《驢皮記》,價格相同。。。。
      
      雖然書不貴,但看過后感覺當(dāng)時挑它真是個正確的選擇:起碼讓我們幾個愣頭愣腦的家伙知道了唯美主義是怎么回事——不過我們現(xiàn)在讀過的唯美主義作品還是僅限于這本書和王爾德的童話。
      
      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還讓我思考起美的問題來了:相貌和心靈哪個更能代表美?美會帶來什么呢?呵呵,看似2個老生常談的東西。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心靈的美的人才是真的美,說什么外在的都是次要的;但另一方面所有人又都表現(xiàn)出對外在美的極度關(guān)注,比如給我們看的大部分童話都是長的美麗人有著一顆善良的心,相貌丑陋的人必定心靈丑惡。長的漂亮的壞人是有一些,但丑八怪好人卻很少很少——現(xiàn)在唯一能想起來的就《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別跟我說《美女和野獸》、《胡桃夾子》啥的,里面男主角最后不都變身成帥哥了么。。很多時候評價一個人就是看這人長夠不夠帥夠不夠靚。敢情心靈美就是寫自欺欺人的東西——長的好就壓倒一起,干什么都無所謂了。但回想一下,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可愛就是王道乃是本人口頭禪之一,真是汗。
      
      《道林·格雷的畫像》個人以為是探討世人對內(nèi)與外的美的態(tài)度的作品。
      格雷繼承了他母親的美麗容貌,雖然出身有點污點,但美貌讓他在社交界倒也順利。本來他也是個思想單純的懵懂少年,但不幸從亨利勛爵那里學(xué)到諸多黑化人生哲學(xué)——亨利自己也就是說著玩,為自己缺少波瀾的生活解嘲,沒想到格雷卻把那些東西付諸行動,最后成了社交界的恐怖暗礁——除了少數(shù)例外,與他扯上關(guān)系的都頹廢墮落身敗名裂。格雷用自己的美貌把那套亨利只停留在口頭上的理論向每個接近他的人傳播,不過奇怪的是格雷自己并沒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所有對他的非議都保持在不見光的狀態(tài)。因為什么?畫像給格雷帶來了用不消逝的青春,讓他永遠(yuǎn)光亮迷人,美貌便是他無罪的光環(huán)。有人即便了解格雷那顆吞噬一切、無底沼澤般的心,能做的也不過是從他身邊默默離開、死去。為什么?所有人都屈從于格雷美貌的腳下——王爾德是在告訴我們美貌的可怕,那種欲罷不能的恐怖。故事的一切其實都在真實生活上演,只不過在《道林·格雷的畫像》中,那幅有魔力的畫把格雷的美貌無限期延長,把這種真實的恐怖放大了。
      
      也許在王爾德眼中美貌就是惡魔帶給人的幸運(yùn),僅僅憑一張年輕漂亮的臉,格雷就可以從前來尋仇的詹姆士·葦恩——因為格雷而自殺的西比爾·葦恩的弟弟——手中輕易逃脫;美貌是讓人屈服的絕望,阿蘭·坎貝爾面對格雷要將霍華德毀尸滅跡的要非但沒有拒絕,反而在事后自殺,把這個罪惡的秘密永遠(yuǎn)帶離世間。
      
      美貌才是一切罪惡的源泉,畫像不過只是一個媒介罷了。沒有美貌一切便無從遮掩。故事最后,當(dāng)死后的格雷失去畫像的魔力變得如同他的心一樣衰老丑陋后,卻沒有人把他跟那個充滿罪惡的美麗格雷聯(lián)系起來。
      
      一個靠畫維持青春的美貌男子就能把倫敦社交界攪的一塌糊涂,是對世人只關(guān)注外在美的嘲弄么?聯(lián)想《快樂王子》,最后王子為了幫助他人而失去金鱗寶石,被注重體面的名流們推倒——想必是他對包括他自己在內(nèi)的世人的一種無可奈何吧。
      
      外在的美就是讓人欲罷不能的毒藥,也許這就是王爾德想說的吧。
      
      
      
      
      
      
  •     "Death is a great price to pay for a red rose," cried the Nightingale,"and Life is very dear to all."
       --'Nightingale'
      可能的話還是推薦大家讀一讀英文原版,只能說驚艷~
  •     有人說,對于一個藝術(shù)家,他的最好的自傳就是他的作品,這句話如果用在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畫像》上那真是再恰當(dāng)不過。這本小說可以看作王爾德藝術(shù)化了的自傳,也可以看作他關(guān)于藝術(shù)、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人生的宣言書,當(dāng)然也是他的不幸命運(yùn)的前奏。
      
      年輕貌美的道林·格雷激發(fā)畫家霍華德的藝術(shù)想像力,畫家霍華德因為創(chuàng)作出了自認(rèn)為最完美的作品,那就是道林·格雷的畫像,道林·格雷意識到青春易逝,美貌難恒,于是他表示愿用靈魂作交換以保持自己的青春俊美,而讓肖像代他承受歲月的痕跡。
      
      他的愿望真的奇跡般地實現(xiàn)了,在亨利勛爵的不斷影響下,格雷成了新享樂主義的實踐者。他愛上了年輕的女演員西比爾·葦恩,結(jié)果他的粗暴導(dǎo)致了西比爾的自殺,起初他還為西比爾·葦恩的自殺而內(nèi)疚,而亨利勛爵的一番話立刻讓他茅塞頓開。
      
      許多接近他的人因為他墮落、放蕩的生活方式而變得或聲名狼藉或身敗名裂。畫家霍華德想挽救他墮落的生活,他一怒之下殺死霍華德并要脅他的一個朋友毀尸滅跡。許多年過去了,但他看起來仍然是那個俊美、純潔的20歲青年,盡管他干盡了腐朽墮落的勾當(dāng)。最后當(dāng)他想用刀破壞掉他罪惡的惟一證據(jù)——肖像時,刀子卻插進(jìn)了自己的胸膛,而肖像又回復(fù)到了它當(dāng)實初的完美狀態(tài)。
      
      1891年《道連·格雷的畫像》的出版幾乎贏得了英國報業(yè)的同聲遣責(zé),有報紙批評道:“這本書是法國頹廢派文學(xué)這個麻瘋怪物的產(chǎn)物,是一本有毒的書,充滿了道德與精神淪喪的臭氣?!?br />   
      在我看來,《道連·格雷的畫像》至所以會激怒當(dāng)時的一些人,并不是王爾德提出了什么驚世駭俗的理論,而是它揭示當(dāng)時人們的一部分真實。也許亨利勛爵說出了許多他們想說而又不敢說的話,道林·格雷做出了許多他們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亨利勛爵是理論家王爾德,道連·格雷是王爾德理論的實踐者,或者干脆說就是王爾德本人。
      
      亨利勛爵一系列的謬論只有王爾德能說得出:
      
      “除了感官,什么也不能治靈魂的創(chuàng)痛,同樣,感官的饑渴也只有靈魂解除得了?!?br />   
      “我相信,每個人要是能充分自在地生活,可以表達(dá)自己的任何的感情,說出任何的念頭,實現(xiàn)任何的夢想——要是這樣,我相信世界將煥發(fā)出蓬勃的朝氣,我們將忘記中世紀(jì)的弊病,回到古代希臘的理想世界?!?br />   
      “我們竭力壓抑的每一種欲望都在我們的心中作怪毒化我們。而肉體一旦犯下罪惡,也就擺脫了作惡的念頭,因為行動是一種凈罪的方式。事后留下的只是甜蜜的回憶和悔恨的快感。擺脫誘惑的唯一方式是向它屈服?!?br />   
      “我同情一切,就是不同情疾苦,因為那太丑惡,太可怕,太悲慘?!?br />   
      “感情的好處是能把我們引入歧途,而科學(xué)的好處是不感情用事?!?br />   
      “男人結(jié)婚是因為疲倦,女人結(jié)婚是出于好奇。結(jié)果雙方都大失所望?!?br />   
      “一生中因為只戀愛一次的人才真正是淺薄的。他們稱做忠誠、堅貞的品質(zhì),我認(rèn)為是習(xí)慣的昏睡病或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中的忠實就同理性生活中的一貫性一樣,無非是承認(rèn)失敗?!?br />   
      這樣的妙語還有很多,讓我奇怪的是,如果這些話真的也是王爾德的想法的話,那這么通透的他,為什么還能讓那個花花公子弄得痛不欲生,生不如死。
      
      許多年后,王爾德在獄中寫下了那本讓人心碎的《獄中記》,雖然許多年以前他就懂得所有的愛的最后結(jié)果都是幻滅,但這一點也減輕不了阿爾弗瑞德·道格拉斯給他造成的痛苦。
      
      1900年,王爾德在巴黎的一家小旅館里與世長辭。他是被一把看不見的刀子殺的,而他很可能就是那把刀子的制造者和主人。
      
      王爾德在《道林·格雷的畫像》里提到一個俊美的男人時說:“他長得如此俊美,當(dāng)他奄奄一息躺在佩魯賈的黃墻敞廊時,甚至痛恨他的人也忍不住為之泣下,曾經(jīng)詛咒他的亞塔蘭塔也為他祝福。”
      
      不知王爾德死后,有沒有享受這樣的待遇。
      
  •     小時候讀王爾德童話的時候,還不懂用“陰郁”這類詞兒來表述感受。我大概是六、七歲的時候讀到《夜鶯與薔薇》《快樂王子》《漁夫和他的靈魂》《自私的巨人》……那時候一點也不親近王爾德童話,因為怎么就是它們那么冷冰冰的別扭。
      那年月俺可是年紀(jì)小,滿腦子只充斥著白雪公主灰姑娘這類王子公主過上幸福生活的慣常套路,自然對王爾德的僵尸敬而遠(yuǎn)之,安徒生那類悲情另當(dāng)別論;反正俺小時候覺得王爾德比安徒生陰郁的多,雖然那時候俺還不會使用“陰郁”這類大詞兒,總之王爾德還要排安徒生后面就對了。
      
      我記得《漁夫和她的靈魂》讓我晚上怕得睡不著,頭腦里反復(fù)浮現(xiàn)冷冷的海和年輕漁夫的僵尸;黎明死去的夜鶯也令我哀傷不已;快樂王子的凄慘更是讓我難過得哭出來……所以當(dāng)我還是念小學(xué)的黃毛丫頭的時候,就儼然裝副學(xué)究模樣捧著厚厚的童話書一本正經(jīng)的告訴大人們我一點兒也不喜歡王爾德(笑)……當(dāng)然那年月我只知道令我難受的倒霉王子和漁夫死尸就是一個叫王爾德的家伙寫出來的,至于王爾德是何許人也,就不是本姑娘在當(dāng)年會關(guān)心的事兒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王爾德童話給我?guī)淼摹安贿m感”其實更強(qiáng)烈的多,超出丑小鴨變白天鵝,也超出小美人魚割舌頭變泡沫,更超出王子公主從此過上幸??鞓返纳睢切├浔馁|(zhì)感清晰的印在心里,冰刻的一樣。
      
      慢慢長大了,知道“陰郁”是啥玩意兒了,知道“華麗”是啥東西了,知道拽上幾句“唯美”烘托烘托氛圍了,認(rèn)得“王爾德”是啥人物了,于是迷上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兒了,也弄明白當(dāng)年在丫頭片子時代為什么會煩他了……
      
      最浪漫的,還是他的童話。呵呵,我很遺憾自己小時候不能喜歡那些最純凈無邪的故事。
      
      《莎樂美》王爾德讓莎樂美愛上了約翰,但是她的愛情遭到了拒絕,莎樂美殺死約翰只是為了能親吻到他的嘴唇。王爾德賦予莎樂美愛情,令她愛上一個殺不得的囚徒,他將圣經(jīng)中一個簡單的復(fù)仇殺人的故事寫成了愛情的占有與幻滅。你說浪不浪漫?
      《道林格雷的畫像》則透出更多的美麗和不羈。表面看是亨利勛爵引誘并縱容道林走向罪惡,但是亨利又何嘗不是將這世界看了個透徹,極端的憤世嫉俗。從他身上倒是看到幾分薩德的影子,縱情享樂,顛覆一切信仰……
      
      道林承擔(dān)不起罪惡。與其說他是死于良知帶來的恐懼,不如說他死于脆弱,無力抗拒誘惑也無力承擔(dān)罪惡。對自己完全失去控制力,從他發(fā)現(xiàn)畫像的秘密開始,就已經(jīng)在茍且偷生……
      
      通過文字感知王爾德,總覺得他身上或多或少有道林一般的纖細(xì)清俊,那種極易破碎的精致。后來某天網(wǎng)上看他的照片,才知原來王爾德并非纖細(xì)飄逸,反倒是有些豐腴,五官深邃俊朗,看上去是徹頭徹尾的傲慢強(qiáng)勢型人物。
      
      翻了一下《審判王爾德實錄》,現(xiàn)實中的王爾德比想象中帶了幾分煙火氣,過著極度奢華的生活,是傲慢又偏執(zhí)的藝術(shù)家,依然可愛。
      
      電影《巴黎,我愛你》里面有個片段是關(guān)于王爾德墓的,他的墓碑上印滿了女人的口紅印。還有"The Velvet Goldmine"里出現(xiàn)的那個翡翠戒指,傳說也是王爾德的;我看到影片最后Ewan McGregor把戒指摘下來送給那個小記者的時候,眼淚唰就流出來了……很有意思,其實在小說、電影里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細(xì)節(jié)情節(jié)都可以融匯貫通,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某條線索和腦海中某個其他的領(lǐng)域聯(lián)結(jié)起來,就會恍然大悟驚喜連連。
      
      呵呵,寵兒??!
  •      雖然,最先知道的是小學(xué)課文上的<快樂王子>,但是給我留下印記,一見難忘的卻是<莎樂美>.首先看的是據(jù)此改編的歌劇,色調(diào)陰柔濃烈,一切都發(fā)生在晚上,人物濃妝重彩卻刻意躲閃般面目模糊,只有莎樂美清晰深刻,什么都不加掩飾,充滿力量又令人畏懼不敢直面.無論是誘惑士兵讓她見到圣洗約翰,為繼父跳七曾面紗舞以求有許必應(yīng)的承諾,還是最后吻到圣洗約翰的嘴唇時的癲狂都讓當(dāng)時還是初中生的我目瞪口呆,渾身汗毛直豎,一半因為恐懼(第一次感到愛的力量如此巨大),一半因為興奮(也是因為第一次感到愛的力量如此巨大)總之看完之后一晚上都呆呆的.之后再去找書看,翻開第一頁就看到"愛的秘密大于死的秘密"這句話,是王爾德為我打開的這扇門,他其它的作品陸陸續(xù)續(xù)也都在看,童話也十分動人.最近在網(wǎng)上看到他在法國的墓地照片,墓碑上布滿紅唇,是全世界讀過或還沒讀過他作品的女人給他的感謝,我想如果我能去到一定也會獻(xiàn)上我的一吻.
  •     初中的時候,我在《讀者》上第一次讀到王爾德,是他 的童話《夜鶯與玫瑰》。 當(dāng)時雖然沒有像今天這樣帶著特別的興趣和關(guān)注去讀,但還是感到那彌漫其中的優(yōu)美的憂郁,頓挫鏗鏘的句式,在表明作者處只有幾個字(英)王爾德,當(dāng)時想象他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英國紳士,五十多歲,干瘦而長的臉,穿黑色衣服,戴夾鼻眼鏡,靜靜從康橋邊走過的那一類學(xué)者,還讀到過關(guān)于他的趣事,說他路過花店時,請老板將 櫥窗里的玫瑰取出一部分。老板問他買多少,他卻說,我只是看他們太擁擠了, 想讓他們輕松一下?!犊鞓吠踝印肥窃谕陼r讀過,至于知道是他寫的,已經(jīng)是很久很久 以后的事了。
        
      初二時,第一次在報紙上看到他的照片,才發(fā)現(xiàn)與想象中的大相徑庭。報紙說他到美國宣揚(yáng)唯美主義,穿著考究但似乎已經(jīng)過時的吊帶襪,衣領(lǐng)上插一只雛菊或百百合,不知讓多少小姐女士為之癡狂。還有,他出身于一個愛爾蘭家庭。
      
      無知蒼白的混到大一,才讀到《道連。格雷的畫像》,幸好為之驚艷。比起閱讀其他小說(尤其是俄國小說),需要不斷鼓舞勇氣才能完整讀完,讀《 道》時 心里只有“喜歡”兩個字。
      
      那種對細(xì)節(jié)飽含臃懶之情的描述,那種講述故事般從容不迫的蒼涼語調(diào),那 華麗的辭藻,層出不窮的悖論,分明就是以不同姿態(tài)在各種小資類精致文章中出現(xiàn) 過的。
      
      太熟悉了。。。。。。
      
      書是孫法理譯的,覺得比后來又看到的幾個譯本都要好。這也許是先入為主在起 作用。在譯序中,譯者對小說也做了入木三分的評點。他引用了英國文學(xué)評論家R. ??怂沟脑拋砼形乐髁x:“‘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不過是對‘為金錢而藝術(shù)’ 的一種絕望的回答---絕望,因為象牙從來不是做堡壘的好材料?!倍鴮τ谕鯛柕?的詭辯,他評道:“實際上他的許多精彩的詭辯看似振振有辭,妙語連珠,令人絕倒,往往只是圖一時痛快,傳播著毒素,能使天真的人拜倒,輕信的人墮落。”這句話 寫在序里,似乎是在提醒讀者提高警惕,而我卻還是為之傾倒,不可救藥地中毒。
      
      記得翻譯大師李健吾在評論作家時說:“巴爾扎克偉大,司湯達(dá)深刻,而福樓拜, 完美?!钡铱锤前莸臇|西卻怎么也領(lǐng)會不到那種精致的語言的魅力,倒是在讀 王爾德的時候體會到了。如果用兩個字概括,那肯定是“唯美”。許多話語,一面 把文字的機(jī)巧玩到極致,一面又像不經(jīng)意般的把天機(jī)泄露無遺。他無疑是天才,但他 卻把美高舉在上?!岸朗翘觳诺囊环N形式——實際上比天才還高出頭......
      
      有時人們說美其實很膚淺。很對,可它至少不比思想更膚淺。這本以天才的方式描寫 美的書,也許只有用書中現(xiàn)成的語句形容:“那是一本有毒的書,一股濃郁的香味 似乎在書頁間飄蕩,騷擾著人們的頭腦。光是那書的和諧的調(diào)子,微妙平淡的樂感, 復(fù)雜而巧妙的反復(fù)詠嘆便使他在一章一章地讀下去時在心里形成了一種白日夢,病態(tài)的夢,使他沒有意識到黃昏漸近,暮色已悄悄降臨。那書有一種特別珠光寶氣的風(fēng)格,又生動又晦澀,充滿了暗語.古詞語,技術(shù)術(shù)語和譯自圣經(jīng)的高雅語句。其隱喻像蘭花一樣,形象獨特,色調(diào)精美。他所表達(dá)的感官的生命都用神秘的哲學(xué)精神描寫。”“他用一種對瑣碎事物的奇特興趣望著它。那種興趣是我們面臨著重大決策感到害怕時產(chǎn)生的;是我們?yōu)槟撤N無法表達(dá)的新情緒所激動時產(chǎn)生的;或是某中叫我們害怕的思想突然圍攻著我們的腦子,要我們投降時產(chǎn)生的?!边@句話揭露了一切對描述細(xì)節(jié)津津樂道的作品的本質(zhì)。對描述細(xì)節(jié)不厭其煩的那種感官樂趣被另一種不厭其煩的描述手段解剖了。他對上流社會無所不知----正如果戈里說的,所謂的上流作家總喜歡描寫上流社會的客廳以顯示他們對上流社會無所不知。
      
      他嘲諷一切。他嘲諷一見鐘情:“你不應(yīng)該說那就是你生命中最浪漫的經(jīng)歷,到應(yīng)該說是第一次的浪漫經(jīng)歷?!薄皭鄣蒙窕觐嵉故菬o所事事的人的特權(quán)。”他嘲諷忠貞不渝:“一輩子只戀愛一次的人才真是淺薄。他們把那叫做忠貞不渝,我們卻叫做習(xí)慣性懶惰,或是缺乏想象力。感情生活中的忠貞不渝就像智力生活中的一成不變一樣,簡直就是承認(rèn)失敗。”同樣來自愛爾蘭的葉芝的名篇《當(dāng)你老了》那種對愛此生不渝的忠貞,曾讓多少人在夕陽西下的爐邊吟誦它時流下熱淚?但王爾德近乎殘酷無情地嘲諷道:“人們把忠貞不渝看成了是多大的事!即使戀愛也純粹是生理問題,與意志無關(guān),年輕人信誓旦旦,可并不忠誠;老年人不想忠誠 了,卻做不到;對這個問題只能這么說?!?
        
      “我已經(jīng)一個禮拜沒有戀愛了。”這句話是對戀愛的莫大諷刺。戀愛對他來說,像吃飯一樣成為一種生活習(xí)慣,在生命中周而復(fù)始地循環(huán)出現(xiàn)。他本來就是天才,他那哲學(xué)式和邏輯學(xué)式的頭腦經(jīng)過了牛津的熏陶,又經(jīng)過了無數(shù)飯局辯論的實戰(zhàn),所以玩弄起悖論來無懈可擊。對于對他的詭辯 的控訴,他用詭辯回答:“死亡和庸俗是十九世紀(jì)僅有的無法用巧辯逃避的東西?!薄拔覀兌嫉靡驗樯系圪n給我們的天賦而受苦,大受其苦......畫家在色彩斑斕的畫布上揭示的與其說是模特兒,毋寧說是畫家自己。我之所以不愿把這畫送去展覽,就是因為我在畫上泄露了我靈魂的秘密。”他同樣也在作品中泄露自己靈魂的秘密嗎?每一部帶著感情寫出的書都是作家的自白書嗎?他曾說過:“巴錫爾是我心目中自己的樣子,道連.格雷是我期望中的樣子,亨利勛爵是世人眼中的我的樣子?!蓖鯛柕抡媸亲詰?!一本書的三個 主人公都是他自己。而且還讓一個他愛上另一個他,,一個他殺死另一個他,一個他引導(dǎo)另一個他去觸摸靈魂。也許天才都是自戀的。正如世人眼中有著謎一樣笑容的蒙娜麗莎只是把大胡子去掉的達(dá)芬奇本人一樣?!捌胀ㄈ说却蛩麄冋归_秘密,但對于被挑選的少數(shù)人,生命的秘密是在帷幕揭開之前就已經(jīng)向他揭露的。有時這是藝術(shù)的結(jié)果,但主要是文學(xué)的技巧?!币苍S是他太多情和太聰明,他的作品中有如此多的警句,而這些警句把生命斬成了碎片。書中的亨利夫婦都是詭辯大王,用詭辯的態(tài)度砍碎了婚姻。結(jié)果竟還能笑的出來,真不愧是詭辯般的結(jié)局。
        
      王爾德在作品中堆滿了花朵。絢爛的,嬌嫩的,代表著欲望,青春,痛苦,絕望。亨利勛爵在作品開頭談起青春時常常做出一個動作——撕碎手上的花瓣。這個動作預(yù)言了道連的未來。當(dāng)他終于說出“多年以前,我還是孩子的時候”也 撕碎了手上的花瓣。他的快樂似乎距離別人很遙遠(yuǎn),他的悲哀卻能激起人的美感,而他的傷口則像是紅色的玫瑰。
        
      他的生命就是一個巨大的,一連串錯綜復(fù)雜的悖論。一方面,他在作品中毫不留情地諷刺上流社會,另一方面,上流社會坐在舞臺下看著王爾德為他們舉起的哈哈鏡而哈哈大笑。一方面他和他那純正慵懶的牛津腔是宴會和各種沙龍上的寵兒,一方面?zhèn)惗芈灭^厚厚的帷幕下又有擋不住的罪惡。終于,他入獄了,他所有的天才和輕靈的哲學(xué)和每每把道學(xué)先生哽的一口氣上不來的邏輯在冷酷的現(xiàn)實面前敗下陣來,他的詭辯沒有為他在法庭上爭取到自由。在監(jiān)獄里他寫了《雷丁監(jiān)獄小唱》和《深淵書簡》,那是他獄中生活的寫照,已難有唯美的痕跡了。他被迫重新珍惜一切簡單純樸和以前被他貶低的東西,比如愛,關(guān)懷和窗外的藍(lán)天。頗局諷刺意味的是,這兩部作品被認(rèn)為是他最深刻之作。
        
      王爾德早期的照片是多么漂亮。漂亮的卷發(fā),年輕的柔和的臉,飛揚(yáng)的神采,一副被生活寵壞,被自己寵壞的樣子。幸好,他沒有活到很老,沒有看到自己滿面皺紋的樣子。然而他中年時的照片,身材已經(jīng)臃腫,因為他已品嘗了太多的甜蜜和痛苦。他的額頭被思慮打上了皺紋,他的眼睛已不再包含感情,他的嘴角有一點流露出欺騙.殘忍.冷酷,像所有 的中年人一樣。雖然我相信他本質(zhì)上還是有一顆童心,不然他不會熱愛美,熱愛孩子,同情窮人,不會寫出那么凄美的童話。
        
      寫了這么多,只管毫無顧忌的說出自己的體會,有點雜,也有點亂。在快結(jié)束的時候,我查了一下以前高中時的筆記。高中的一位語文老師曾經(jīng)每周抽出一兩節(jié)課的時間給我們講點文學(xué),也許是想讓我們這些將來分?jǐn)?shù)不一定夠上大學(xué)中文系,受到正統(tǒng)語文教育的人了解一點文學(xué),知道一點文學(xué)史,知道一些好書。他開了一列不算很長的書單,從荷馬史詩.希臘神話一直到百年孤獨.海明威.薩德.在重看當(dāng)年的筆記時,我猛然發(fā)現(xiàn)《道連.格雷的畫像》赫然在目。和他并排作為唯美主義代表的是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我忽然對王爾德有種肅然起敬的感覺,猛然意識到他的唯一和偉大。難怪他背后的陰影是那么黑和重,因為他站的那么高。塵世的紛雜退盡后,留在他身上的是奪目的光輝。正如英國評論家麥克斯.比爾波姆說的:“早在1880年以前很久美就已經(jīng)存在,但讓美登臺亮相的卻是王爾德?!?
        
      
  •      魯迅評價《紅樓夢》內(nèi)涵與主體的豐富性時說:一部《紅樓夢》,革命家看到排滿、政治家看到宮廷斗爭、青年人看到愛情,道學(xué)家看到淫穢,等等(大意如此)。
        我昨天翻了一遍王爾德的《莎樂美》,譯者在引言中提到的微言大義沒看出多少,卻咀嚼出《莎樂美》中濃厚的同志意味來。這也許算是一種誤讀吧,但誤讀是有趣的,再說,誰能保證掌握話語權(quán)力的正統(tǒng)就是唯一的正確的解讀方式呢。
        《莎樂美》中的兩位女性,希羅底和莎樂美,一個是嫁給小叔子的淫婦,一個是殺害先知約翰的元兇,都不是什么好貨色。和小叔子糾纏不清的女人似乎注定就要被貼上淫婦的標(biāo)簽,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淫婦潘金蓮就有心要勾引小叔子武松,未遂之后才轉(zhuǎn)投向西門大官人的。《莎樂美》中,希羅底是最無個性的人物,先知約翰沒怎么花費唇舌罵殘暴的希律王,卻把大部分唾沫星子噴在希羅底臉上,也難怪希羅底會惱羞成怒,一力慫恿莎樂美向希律王索要約翰的頭顱。
        而莎樂美和母親相比,大節(jié)無虧,她還是個處女。從她看出希律的淫褻用心并極力回避的行為看,莎樂美是聰敏而不失單純的。但在王爾德筆下,莎樂美比希律和希羅底更可怕,因為她的愛情極具侵略性,這種強(qiáng)調(diào)占有、極端瘋狂的愛情導(dǎo)致先知的腦袋被切下,同時也為自己敲響了喪鐘。
        透過《莎樂美》中婦女的猙獰形象,王爾德對女性的厭惡顯露無遺。他甚至借先知約翰之口說出這樣偏激的話:“人間的邪惡始于婦女?!边@句話和中國道學(xué)家常常念叨的“紅顏禍水”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王爾德與道學(xué)家的立意則大大不同,道學(xué)家是為主子推卸責(zé)任,而王爾德則比較復(fù)雜,以我的小人之心度之,一方面是不屑于上流社會女性的庸俗、勢力和愚蠢,另一方面則可能出于對婦女在與同志爭奪優(yōu)秀男性的競爭中具有的天然優(yōu)勢感到無奈和憤恨,所以才如此貶低和辱罵女性。女性的這種“優(yōu)勢”,給許多同志早成過心靈傷害,對一個性情像不那么絕對的人來說,加入讓他在男性愛人和女性戀人之間做出抉擇,恐怕他多數(shù)會倒向后者,因為女人更“安全”、更“可靠”。這無可厚非,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王爾德自己就是個結(jié)了婚的男人。這種現(xiàn)實很可能會使長于反思的作家對痛苦的體驗和對女性的偏見更加深刻。
        《莎樂美》中的“男一號”先知約翰,死于女性之手,死于莎樂美單向度的愛情。另一個人物,敘利亞青年衛(wèi)隊長的死亡,緣于對莎樂美愛情幻想的破滅。有趣的是,希羅底的侍童哀悼之詞非常曖昧,似乎在向讀者暗示他和敘利亞青年的同志戀人關(guān)系。而敘利亞青年“在河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便感到非??鞓??!备敲靼谉o誤的表明他的“納西索斯情結(jié)”。這樣看似無心的暗示,在《莎樂美》中隨處可見。
        
        在莎樂美和約翰交談的篇章中,對“同志”這個隱伏主題的表現(xiàn)已經(jīng)超越了暗示,簡直就像春天的鼴鼠那樣按捺不住,把腦袋探上了地面。莎樂美對先知的迷戀,并不是出于思想的景仰,而是肉體的耽迷。劇本用大量華詞麗藻來鋪陳約翰肉體的精致美麗,這種男性美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男性美,約翰不是大衛(wèi),他的美——消瘦、白皙、長發(fā)、紅唇——具有強(qiáng)烈的女性特質(zhì),透著纖秀的陰柔之氣。哦天哪,在我腦海中,先知約翰的冷峻面容竟和千嬌百媚的花樣男子F4重合了。
        曾經(jīng)看到過一張王爾德與情人波西的合照。王爾德看起來稍微有些胖,但不失瀟灑,眼神機(jī)智,因為機(jī)智,所以難免顯出一副輕蔑的神氣。人如其文。而波西則沉靜得多,在身材高大的王爾的身邊,被襯托得仿佛一只憂郁的天鵝。波西是美德,他的美一如被盛在銀盤之中的先知約翰。
        
        夏志清先生為白先勇的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作序《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說》,指出白先勇早期創(chuàng)作存在一個最重要的原型:阿宕尼斯?!斑@個原型有同性戀的傾向,所以不解風(fēng)情也不耐煩女性的糾纏,但即使他并非同性戀者,他也擋不住愛神維納斯的侵略式的攻勢,他會枯萎下去(像希臘神話中的另一位美少年Tithonus一樣),或被他的長牙坻死。在阿宕尼斯的世界中,愛與死是分不開的,或者可以說沒一個追逐他的女人,自命是多情的維納斯,但揭開真面目,卻是利齒傷人的野豬。”
        王爾德創(chuàng)作《莎樂美》時,頭腦中恐怕也無時不縈繞著阿宕尼斯?!渡瘶访赖摹飞裨捲椭皇且痪呖諝ぃ㈠茨崴共攀峭鯛柕掳妗渡瘶访馈返撵`魂。這真是一出絕妙的“借尸還魂”。
        白先勇出身臺大外語系,涉獵廣博,既知道阿宕尼斯,對于王爾德這出著名的《莎樂美》,自然沒有錯過的道理。夏志清指出,白先勇的阿宕尼斯情結(jié),在《玉卿嫂》中體現(xiàn)的尤其顯著?,F(xiàn)在看來,《玉卿嫂》的誕生,也許并非阿宕尼斯一人之功,玉卿嫂蒼白嬌俏的臉上,有時分明會流露出莎樂美那決絕乖戾之氣。
  •   哈哈 你總算明白了~
  •   美的總是好的
  •   感動額......終于有回帖了....
    美到一定的程度就容易讓人不舒服..但是再美一點就讓人無話可說的臣服..其實很多時候在反復(fù)閱讀時,是在強(qiáng)化對這美的認(rèn)識的..
  •   同意~
    不知道王爾德算哪個層次和類型的美~
  •   不可名狀之美, 美得驚心動魄魂飛魄散.
  •   這種比喻的風(fēng)格我喜歡
  •   王爾德的風(fēng)格是很有特點,孫法理的翻譯也是精美.
  •   。。我說你的評論。理科生。。
  •   SOGA。。。 我果然是腦袋銹掉了。。反應(yīng)遲鈍掉了。。。
  •   哈哈。馬門溪龍
  •   其實我更喜歡霸王龍, 有著強(qiáng)壯的身體和聰明的大腦,還有高不可及的武力值....
  •   馬門溪龍反應(yīng)比較遲緩。。。
  •   因為脖子太長了么。。。
  •   據(jù)說因為個子太大。。信號要走的路比較遠(yuǎn)
  •   猜就是, 長頸鹿 估計也很遲鈍。。
  •   嘿嘿。長頸鹿是慢性子也是高血壓。
  •   文藝青年都是暴露狂==nod
  •   純粹的文字,我讀的進(jìn)去的。。。
  •   愛情的對立面不是恨,而是淡忘。。。
  •   總覺得淡忘不那么純粹~~也許某種意義上它是一種對立,但我不喜歡淡忘的感覺,它更像是相對于時間的一種規(guī)則
  •   情感需要理由
    你不會去喜歡一個八十歲的老農(nóng)
    為什么 對 這正是你要問的
    其實是 你無力找到理由而已.
    愛, 就是理由嗎?
    ----------------------
    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
    網(wǎng)站
    功能強(qiáng)大,免費,自由
    三人行 就你行
    http://www.3ren.com
  •   愛,有條件,但無理由
    沒有人能說得準(zhǔn)誰會喜歡上誰,但喜歡之前必定是會有些條件,這因每個人的價值觀、審美觀以及生活背景而異,這些都可以作為根深于思維中的先決條件,但當(dāng)你真正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又發(fā)現(xiàn)并不需要什么理由,如果需要理由的話,那符合同樣理由的會有很多人,為什么你還會愛她?比如你說愛她是因為她性格好、善解人意,但這并不成為愛她的最根本理由,如果這是理由,那一千個人里邊我至少還能找出幾百個具備同樣條件的人,所以這是條件,不是理由。最終決定你愛她的還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特別,除外在條件之外的一種純感性上的認(rèn)同。
  •   2009-07-05 15:45:33 sylvia  
    愛情的對立面不是恨,而是淡忘。。。
    恩,淡忘,我在做著~~
  •   愛有很多種
    如果你只想要一種
    你永遠(yuǎn)都會失望的
  •   于是乎,山無棱天地合才敢與君絕!于是乎,死了都要愛!于是乎,愛你愛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
    太逗了
  •   最終決定你愛她的還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特別,除外在條件之外的一種純感性上的認(rèn)同。
    同意!難怪怎么時間越長越覺得他跟自己很相像。?;蛟S事實并不這樣。
  •   同意~~~
    寫得有道理啊!我也是這么覺得的
  •   我最恨有人說 愛沒有理由之類
    怎么會沒有
    父母子女之愛是因為血濃于水
    戀人之所以為彼此所吸引也必然是有理由的 必然有那一方面讓你想去了解對方 從而產(chǎn)生愛慕 沒有理由的愛 我不覺得是愛
  •   我們姑且稱之為沒有理由的理由吧
    首先,父母之愛不同于本文提到的愛;
    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是無條件的愿意為子女付出呢?他們不求回報,更不要理由,血濃于水本身就不是一個理由,而是已經(jīng)成為一種情感的內(nèi)因。所以我們這里談到的理由更側(cè)重于外在的、客觀的概念和條件,所以沒有理由主要是在說沒有外在的理由,而更側(cè)重內(nèi)因。
  •   只是因為你是你
    只是因為愛你
    你走了又如何呢
    愛還在那里
    生生不息
  •   狠是認(rèn)同..
    愛,不需要理由...
  •   寫得挺好的,嘿嘿,能人很多
  •   原來可以愛的那么狠。
  •   you jump,i jump
    開始為這句話感動.........
  •   悲情具有美感。
  •   一直希望能純粹點的生活,可是當(dāng)今社會就是個太混雜的地方,大多數(shù)的人為了生計而忙率,生活的目的就很不純粹。我有美好的向往可是沒有那崇高的境界,印證了可憐人必有可悲之處!
    于是爭取相對的純粹,相對的切斯底里。
  •   問題是你說的確保就是愛么
  •   我的臉現(xiàn)在缺點水
  •   事實是條件就是理由,我們可以遇見千百個符合條件的,但是只能同時愛一個。只是先來后到的問題。有些人可以愛上很多人,因為他們選擇的條件很大眾,有些人一直愛著一個人,也因為他們選擇的條件很罕見。
  •   人生的完美在于它有遺憾 真好
  •   寫的真好。。。純粹之美。。。
  •   人們會傷害自己愛的人,也會愛上自己傷害的人。唉。。
  •   愛,在物欲權(quán)利的游戲中,是如此渺小
  •   這文字真好。
  •   嗯 不知道為啥王爾德不喜歡 但其實比亞姿萊的畫風(fēng)和王爾德的文風(fēng)很貼近,帶著病態(tài)的邪惡的純粹的美。
    莎樂美那幾幅從頭到尾都滲著罪惡的淫邪的味道。。。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就像文中描述的冰冷冷的月亮,也很貼近。
  •     不要在生命告訴你之前告訴生命,你不是先知,就算你是先知,我很負(fù)責(zé)任的告訴你,先知都死了。
      如果人先死去,愛情悲情而唯美;如果愛情先死去,人雖心哀終究會醒來。
          
    “all of the butity are useness”一切的藝術(shù)都是美的;一切的藝術(shù)都是無用的。
      
    ===========
    電影我看過,后一個故事。
    那個文革的老同志是柳亞子吧。
    很多故事都走遠(yuǎn)了。
  •   譯林這套書也成懷念了。
  •   看著覺得空氣中有新鮮的力量 是年輕的力量 事實很殘忍 但很堅毅 愛很深沉 也很自私 像最近流行話--很好很暴力
    anyway 這也是種愛。
  •   譯者: 孫法理
    這個人我認(rèn)識給我補(bǔ)習(xí)過英語 西南師大(現(xiàn)在西南大學(xué))的教授
  •   我喜歡莎樂美很久,能夠震撼我的不是那些happy ending了
  •   最喜歡的是他的 童話<<快樂王子>>
  •   愛與罪
  •   沒有心靈的面孔,已成時尚.
  •   最近在讀的《傷心咖啡店之歌》里面的主人公海安,跟格雷如出一轍。 他也是只靠別人的贊嘆和愛慕活著,靠純粹的感官享受快樂著。
  •   蒼白的面具,已經(jīng)人手一個。譯文看起來總是怪怪的。
  •   2008-06-16 20:36:00 Kim  度過原版小說。因為王爾德才看得,但覺得基本上就是一個寓言,沒有特別好
    2008-12-02 13:22:59 Kim  我也是讀過原版小說。寓言。
    是呢,第一個你還有第二個你都是讀的原版,都覺得是寓言。 ^_^
  •   看來我沒買對 我買的是黃源深的那本,每當(dāng)讀到亨利說的時候,總是看不下去,太生硬了
  •   絕對的美有讓人心甘情愿受戲耍的力量。
  •   這是他唯一一部小說,不用說了,好書!
  •   道連對美的狂熱追求預(yù)示了王爾德自己最終的毀滅
    如同卡波特在佩里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一樣
    無論王爾德曾經(jīng)被人們怎樣評論
    我只覺得他是永遠(yuǎn)優(yōu)雅,有品味的才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   這書里的妙語確實很多
  •   他的童話是寫給成年人看的。
    用一種童真的形式寫盡世間滄桑與丑惡。本身就是一種分裂,也是唯美。無邊的想象讓道林承受青春鎖住后帶來的縱欲和反思~簡單的形式就勾勒出的人生的哲學(xué)問題——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把握美。
    王爾德也是我最近才接觸的命題。愛不釋手~~
    嫉妒他的美貌,羨慕他的口才!
    呵呵
  •   是啊,我也是讀他書時太小了,記憶最深刻的還是“快樂王子”,但那時候都不怎么懂。前年重新看了一遍“海的女兒”及“漁夫和他的靈魂“,王爾德對安徒生的精神眷戀真是到家了。不過,我記得小時侯看他們倆的童話故事時,基督教的元素好象都不顯著,不知道是早期翻譯的緣故,還是我那時太小,對書中的宗教含義不太明白從而忽略了。
    雖然沒研究過早期理論家和作家的Genealogy,但我感覺??赖囊恍└拍钍呛瓦@兩作家(或其他一些歐洲作家)的同性戀經(jīng)歷有些相關(guān)。
  •   原來以前看電視里說巴黎某個公墓里的某位名人的墓上都是紅唇印,原來就是王爾德的啊~~~
  •   巧合的是,,我也是在初中的時候,在讀者上第一次讀到夜鶯與玫瑰,可能在那時候有意識到了"唯美"之美.(當(dāng)然還很凄美).可那時候根本不知WILD為何許人也.然后就漫漫...道連,童話,獄中記.
  •   一頭栽進(jìn)迷宮..呵呵
  •   剛剛看了莎樂美,黑色的美感。不過我還是一邊看一遍告誡自己“不要被迷惑了哦”
  •   一直只知道王爾德其人,直到畢業(yè)論文準(zhǔn)備寫他的莎樂美,才真正深入地了解他這個人。他是個天才,徹頭徹尾的唯美主義者,塵世中的快樂王子,可惜生不逢時,結(jié)局并不快樂。
  •   Theres are only two tragedies in life: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s,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it.
  •   真正的天才!
  •    我也是在初中的時候,在讀者上第一次讀到夜鶯與玫瑰,讓我記住了很多年。
  •   你可以的
  •   不能理解,大學(xué)老師怎么選道林格雷的畫像,做閱讀課的教材的
  •   請問你的莎樂美 是在哪里買到的
  •   這個到處都有賣啊
  •   從玉卿嫂身上看到莎樂美的氣質(zhì),完全是有可能的。
    白先勇善于借鑒前人創(chuàng)作過的文學(xué)形象。
    《青春》就有點托馬斯·曼《威尼斯之死》的味道。
    他的《永遠(yuǎn)的尹雪艷》也讓我想到電影《第四個男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