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四講:修訂彩圖版

出版時間:2002-10  出版社: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作者:李澤厚  頁數(shù):270  字數(shù):117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作者全面、系統(tǒng)地論術自己美學思想的專著。作者從“自然的人化”觀念出發(fā),倡“人類學歷史本體論”之說,立宏觀理論體系,結構嚴密,氣魄恢宏,不單回應了現(xiàn)時流行的中外各美學流派而且從哲學高度,以主體的實踐和積淀,統(tǒng)一社會與自然,探討美與人的本體存在,美感與心理情感的“數(shù)學方程式”、藝術產(chǎn)品與藝術作品、“后現(xiàn)代”等等問題,提出美學與人類命運相關連的前景。
全書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個問題:美學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藝術是什么?作者以簡潔有力,極為濃縮的文筆,旁征博引,娓娓而談,引領讀者通過仔細閱讀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輝煌的美學宮殿。

書籍目錄

美學
第一節(jié)美學是什么
第二節(jié)哲學美學
第三節(jié)馬克思主義美學
第四節(jié)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

第一節(jié)美是什么
第二節(jié)美的本質(zhì)
第三節(jié)社會美
第四節(jié)自然美
美感
第一節(jié)美感是什么
第二節(jié)建立新感性
第三節(jié)審美的過程和結構
第四節(jié)審美形態(tài)
藝術
第一節(jié)藝術是什么
第二節(jié)形式層與原始積淀
第三節(jié)形象層與藝術積淀
第四節(jié)意味層與生活積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美學四講:修訂彩圖版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挺有系統(tǒng)性的,值得一讀。對美學有了一定的了解。書的質(zhì)量也挺好,里面的插圖也很可觀。不過看時間長了,書皮易脫落。
  •   經(jīng)典之作,印刷精美,質(zhì)量很好
  •   值得一讀,很通俗,很系統(tǒng)
  •   真本書很不錯,周末上課時大學老師推薦我們看的,銅版紙,雖然價格有點貴,但還是值得的。
  •   包裝印刷都好。當然,最重要的是內(nèi)容好。
  •   很好的書,對美學有個基本的了解。
  •   好書,可惜看了幾頁書皮掉下來了。
  •     李澤厚先生的“實踐美學”初創(chuàng)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學大討論”,經(jīng)過八十年代的修正,漸成為中國美學界的主流?!睹缹W四講》創(chuàng)作于八十年代末,在八十年代占盡風頭的李澤厚先生似乎也感到了時代風潮轉(zhuǎn)變前的激流暗涌,本書短短四講,從美學、美、美感、藝術四個方面入手,提綱挈領,可謂李氏實踐美學的總結之作。李澤厚先生熱衷于體系架構,本書也是實踐美學的集大成之作。然而,從八十年代中開始,以劉曉波等人相繼向?qū)嵺`美學發(fā)難,引發(fā)了“實踐美學”與“后實踐美學”曠日持久的論戰(zhàn)。學界對李澤厚先生開創(chuàng)的實踐美學,贊同者有之,否定者有之,至今未有偃旗息鼓之意,究其原因還是在李澤厚的這個異常復雜、包羅萬象的體系上。本文擬避開一些原則立場的糾紛,就《美學四講》中的具體內(nèi)容做一些摘要并做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工具本體與心理本體
      初讀本書,最大的感受莫過于:本書的概念竟是之多!各種專有名詞撲面而來,頗有令人目不暇接之感。其中既有對“美學”、“美”等美學領域常用概念的辨析,也有各種李澤厚先生自造的名詞,其中“工具本體”與“心理本體”這對概念最為著名,也是本書的核心概念。李澤厚先生并不喜歡別人把他的理論稱為“實踐美學”,而更喜歡“人類學本體論美學”,所謂“人類學本體論”就源于這兩個本體,本書之后的論述也是圍繞這兩個概念所展開的:
      “人類以其使用、制造、更新工具的物質(zhì)實踐構成了社會存在的本體(簡稱之曰工具本體),同時也形成超生物族類的人類的認識(符號)、人的意志(倫理)、人的享受(審美),簡稱之曰心理本體。這‘本體’的特點就在:理性融在感性中、社會融在個體中、歷史融在心理中,有時雖表現(xiàn)為某種無意識的感性狀態(tài),卻仍然是千百萬年的人類歷史的成果;深層歷史學(即在表面歷史現(xiàn)象地下的多元素結構體),如何積淀為深層心理學(人性的多元心理結構),就是探究這一本體的基本課題?!盵1]
      依照傳統(tǒng)的唯物主義文論,這段話的前后部分都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中間的部分:“理性融在感性中、社會融在個體中、歷史融在心理中”顯然是對傳統(tǒng)唯物主義美學理性與感性、個體與集體關系的顛倒。傳統(tǒng)唯物主義強調(diào)感性服從理性、個體服從集體,這樣講已經(jīng)跟不上了八十年代的“形勢”。而李澤厚又不愿全盤否定馬克思主義美學,在“勞動創(chuàng)造人類”這一經(jīng)典的馬克思主義命題的基礎之上推導出了“工具本體”,又在“工具本體”之外塑造了一個“心理本體”,以求為當時正在追求人性解放的個體留下足夠的生存空間,不可不謂之用心良苦,但問題也隨之產(chǎn)生。
      首先“本體”如何能有兩個?哲學上的“本體”是一切的根源、本質(zhì),一切皆可從本體推導而出又可還原為本體,兩個本體中“工具本體”是第一性的,決定的:“人類的遺產(chǎn)首先是工具本體……工具本體通過社會意識鑄造和影響著心理本體”[2]。那么“心理本體”憑什么又可稱為“本體”?當然,精于概念的李澤厚先生并不會犯如此粗疏的錯誤,他指出雖然心理本體是由工具本體塑造的,但心理本體也是“客觀性社會性的統(tǒng)一”,可以說完全是“工具本體”的同體異面:
      “具有血肉之軀的個體的‘我’歷史具體地制約于特定的社會條件和環(huán)境,包括這個個體的自然需要和社會欲求都有特定的社會和歷史的內(nèi)容??磥硎莻€體的具體的人的需要、情欲、存在恰好是抽象的、不存在的,而看來似乎是抽象的社會生產(chǎn)方式、生產(chǎn)關系卻恰好是具體的、歷史現(xiàn)實的、真實存在的。永恒不變的共性也許只是動物性……單獨的個體是動物性,客觀性、理性都來自群體社會。應該說作為動物,人的個體存在的價值、意義、獨特性、豐富性并不存在。”[3]
      正是因為個體必須依賴整體,人類必須通過實踐才能生存、發(fā)展,李澤厚先生才認定理性、價值、意義皆從“工具本體”中來,“心理本體”就是“工具本體”在另一個領域的直接呈現(xiàn),因而也具有了“本體”意義。
      那么李澤厚的批評者接受這個解釋嗎?很多人不接受。不僅僅是因為兩個本體存在著邏輯上的矛盾,這一矛盾還是膚淺的、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工具本體”是一個人類學概念,它關乎人類的起源和存在意義,而“心理本體”卻是一個通向美學的概念。對美學的空間來說,這個概念太龐大了,幾乎要將美學撐破、淹沒。問題出在哪里?就出在對“實踐”一詞的不同理解上。
      李澤厚堅持從馬克思的《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等文本中對“實踐”的定義,主張“實踐”就是生產(chǎn)實踐,即以制造和使用工具為特征的勞動。在李澤厚看來,“實踐”對人具有根本性的解放意義,是一個褒義詞;而李澤厚的批評者則從馬克思的其他文本出發(fā),認為“實踐”應當泛指人類一切能動的現(xiàn)實活動,在這個意義上的“實踐”就是一個中性詞,它不僅解放人,也壓抑人;不僅制造美,也制造丑。在人類學的意義上,“工具本體”、“心理本體”或可討論,如果任由其直接進入美學空間,承認美是被實踐決定的,那么美學家又該用什么來對抗異化、解放人性、恢復人的尊嚴呢?美充其量只是人類“心理本體”的一部分,遠非全部?!吧a(chǎn)實踐創(chuàng)造人類”這一在人類學領域里天經(jīng)地義的命題到了美學領域里反而是不合法的、危險的,難怪有的學者要批評李澤厚的“實踐決定論”了。
      二、美的本質(zhì)與美的起源
      “美是什么”、“美的本質(zhì)是什么”差不多是美學領域里最古老的問題,從柏拉圖伊始,美學家就對此展開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然而至今卻未能取得徹底的、公認的結論。近世以來,美學家們對美的本質(zhì)問題漸趨避而不談,現(xiàn)代分析哲學興起后,這種傳統(tǒng)的追問“美本質(zhì)”的問題更因為沾染上了“元批評”和形而上學的味道而變得可疑起來。
      李澤厚先生仍試圖說明“美是什么”這一看起來有些“落伍”的問題,經(jīng)過一番李澤厚先生所擅長的復雜的詞源學解析,李澤厚先生認為在日常語言里“美”的含義是十分復雜的,它至少表示“三種相聯(lián)系而又有區(qū)別的含義”,即“表示感官愉快的強形式”、“倫理判斷的弱形式”和“審美對象”[4]。
      如果我們要追問“美是什么”或“什么是美”,那么很自然地又要牽扯出另一個聚訟不休的問題:“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李澤厚認為:
      “作為客體的審美對象和許多其他事物一樣,是依賴于主體的作用才成為對象。椅子不被人坐,就不成其為椅子?!?,問題在于,光有主體的這些意識條件,沒有對象所必須具有的客觀性質(zhì)行不行?為什么我們要坐在椅子上,不坐在一堆泥土上,因為泥土不具有椅子的可坐性……可見,一個事物能不能成為審美對象,光有主觀條件或以主觀條件未決定因素(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還不行,總需要對象上的某些東西,即審美性質(zhì)(或素材)……所以,如果說‘美’這個詞的第一種含義是指‘審美對象’,那么它的第二種含義就是指‘審美性質(zhì)’(或‘審美素質(zhì)’)。把‘美’主要作為審美對象來看待、論證,產(chǎn)生了各派主觀論(美感產(chǎn)生美、決定美)的美學理論,把‘美’主要作為審美性質(zhì)來看待、論證,則產(chǎn)生出各派客觀論的美學理論?!盵5]
      那么李澤厚是主張美是主客觀統(tǒng)一的嗎?其實不是,李澤厚認為:
      “‘主客觀統(tǒng)一’中的‘主’,如果指的是人的意識、情感、意志、愿欲等等,就仍可歸入主觀論”[6]
      “但是,如果‘主客觀統(tǒng)一’中的‘主’指的是人的實踐活動,那情況就不大相同,人的實踐是一種物質(zhì)性的客觀現(xiàn)實活動,即是說,這里的‘主’ 實質(zhì)上是一種人類整體作用于眾多客觀對象(如大自然)的物質(zhì)性客觀活動,從而,它與客觀世界的統(tǒng)一即這種主客觀統(tǒng)一變不屬于主觀論,而屬于客觀論。它是客觀論中的第三派。即一種現(xiàn)代意義的新的客觀論,亦即主體性實踐哲學的美的客觀論?!盵7]
      李澤厚先生認為自己是“第三派”,即“新的客觀論”者。早在五、六十年代的“美學大論戰(zhàn)”中,李澤厚就以“美是客觀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而一鳴驚人,不僅否定了以呂熒為代表的“主觀論”、以朱光潛為代表的“主客統(tǒng)一論”,而且否定了以蔡儀為代表的“客觀論”。就像在日常語言里一樣,在美學范圍里的“美”也有三種不同的含義:
      “第一層(種)含義是審美對象,第二層(種)含義是審美性質(zhì)(素質(zhì)),第三層(種)含義則是美的本質(zhì)、美的根源……‘美是什么’如果是問什么是美的事物、美的對象,那么這基本是審美對象的問題。如果是問哪些客觀性質(zhì)、因素、條件構成了對象,那么這基本是審美對象問題。如果是問哪些客觀性質(zhì)、因素、條件構成了對象、事物的美,這是審美性質(zhì)問題。但如果要問這些審美性質(zhì)是為何來的,美從根源上是如何產(chǎn)生的,亦即美從根本上是如何可能的,這就是美的本質(zhì)問題了……爭論美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就是在也只能在第三個層次上進行,而并不是在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的意義上?!?[8]
      美的問題明顯包括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這是美學家所普遍承認的,但以哪一方面為根本則莫衷一是。李澤厚的觀點高屋建瓴,既不否認主觀說和主客觀統(tǒng)一說,又把它們巧妙地排斥在了關于美本質(zhì)的問題之外,而斬釘截鐵地判定“美是人類實踐的產(chǎn)物,它是自然的人化,因此是客觀的、社會的” [9] 。
      既然美的本質(zhì)就是美的根源,那么美的根源又是什么呢?這就輪到上一節(jié)提到“工具本體”和“心理本體”出場了:
      “美的根源出自人類主體以使用、制造工具的現(xiàn)實物質(zhì)活動作為中介的動力系統(tǒng)。它首先存在于、出現(xiàn)在改造自然的生產(chǎn)實踐過程中……人性甚至包括人的某些生理性質(zhì),也是文化歷史的產(chǎn)物……通過漫長歷史的社會實踐,自然人化了,人的目的對象化了。自然為人類所控制、改造、征服和利用,成為順從人的自然,成為人的‘非有機的軀體’,人成為掌握控制自然的主人。自然與人、真與善、感性與理性、規(guī)律與目的、比黯然與自由,在這里才具有真正的矛盾統(tǒng)一。真與善、和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在這里才有了真正意義的滲透、交融與一致。理性才能積淀在感性中,內(nèi)容才能積淀在形式中,自然的形式才能成為自由的形式,這也就是美?!盵10]
      如此繁復嚴密的論證是否也存在疏漏之處呢?細心的讀者不難發(fā)現(xiàn),在李澤厚先生這里“美的起源”就等于“美的本質(zhì)”,兩者完全是一回事。“起源本質(zhì)論”一直是李澤厚先生的批評者所詬病的一個癥結:從哲學上講,存在先于本質(zhì),一切“本質(zhì)”都是暫時的、流動的,例如人起源于動物卻不能說人的本質(zhì)是動物,美起源于生產(chǎn)實踐也不能說美的本質(zhì)是“人類總體的社會歷史實踐”[11]。海德格爾說人只能是其所是,這后一個“是”是無法定義的,因而才是自由的。
      三、美感與自由
      李澤厚的實踐美學是對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繼承與發(fā)展。繼承了哪些又揚棄了哪些呢?李澤厚先生自己說的很明確:“光堅持或只談是革命的理論,已經(jīng)不夠了?!盵12]馬克思主義的革命和階級斗爭學說已經(jīng)被他所明確地放棄了,而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自然的人化”這一命題責備實踐美學繼承了下來,而且發(fā)揚光大。這是李澤厚先生對馬克思主義美學所做的最大變通,其兩個本體的立論根基也在“自然的人化”上。所謂“自然的人化”,包括兩個方面:
      “一個方面是外在自然,即山河大地的‘人化’;,是指人類通過勞動直接或間接地改造自然的整個歷史成果,主要指自然與人在客觀關系上發(fā)生了改變。另方面是內(nèi)在自然的人化,是指人本身的情感、需要、感知、愿欲以致器官的人化,使生理性的內(nèi)在自然變成人。這也就是人性的塑造……兩個’自然的人化‘都是人類社會整體歷史的成果。從美學講,前者(外在自然的人化)使客體世界成為美的現(xiàn)實。后者(內(nèi)在自然的人化)是主體心理獲有審美情感,前者就是美的本質(zhì),后者就是美感的本質(zhì),它們都通過整個社會實踐歷史來達到?!盵13]
      李澤厚先生又進一步將“內(nèi)在自然的人化”分為“感官的人化”和“情欲的人化”以及“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神悅志”三種形態(tài),因為這些概念是“內(nèi)在自然的人化”所派生出來的,并不是核心概念,這里從略。關鍵在于,李澤厚先生把美感劃分得這樣細致,著眼點仍是“工具本體”與“心理本體”的統(tǒng)一:
      “審美就是這種超生物的需要和享受……在審美中則不然,這里超生物性已完全溶解在感性中……它的實質(zhì)是一種愉快的自由感……感性之中滲透了理性,個性之中具有了歷史,自然之中充滿了社會;在感性而不只是感性,在形式(自然)而不只是形式,這就是自然的人化作為美和美感的基礎的深刻含義,即總體、社會、理性最終落實在個體、自然和感性之上?!盵14]
      講“自然的人化”,講“工具本體”還是為了講“心理本體”,為了把“人”——不是馬克思主義中歷史的、抽象的、作為階級斗爭工具的“人”,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意、參與具體的審美活動的人帶入馬克思主義美學的視野。審美起于個人終于個人,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卻被馬克思主義美學所長期排斥。李澤厚先生的一小步正是馬克思主義美學的一大步,不得不說,這一步邁得既辛苦又費力。甚至有些顛倒:不是個體匯聚為總體、自然進化為社會、感性上升為理性,而是“總體、社會、理性落實于個體、自然和感性之上”!然而不管怎樣,李澤厚先生在討論“自然的人化”的時候終于帶出了“自由”這一概念:
      “自由的形式就是美的形式。就內(nèi)容而言,美是現(xiàn)實以自由形式對實踐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現(xiàn)實肯定實踐的自由形式。所以,美是自由的形式?!盵15]
      這多少有點自相矛盾:既然無論如何都要堅持美是“人的本質(zhì)力量的對象化”、美感是“內(nèi)在自然的人化”這一唯物主義立場,那么“心理本體”就是被“工具本體” 塑造的,而無論是“人的本質(zhì)力量”也好,“自然的人化”也好,“工具本體”也好,難道有什么“自由”可言嗎?人的實踐總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實踐,不可能超出歷史的限定,李澤厚先生所說的“自由”在哪里?這里不得不指出:實踐美學也好,整個馬克思主義美學也好甚至整個馬克思主義也好,盡管始于對自由的追求,卻不得不終于反自由的決定論,這不能不說是源自一種對“自由”的根本性誤讀。什么是“自由”?李澤厚先生引用黑格爾的《精神現(xiàn)象學》說:
      “任性和偏見就是自己個人主觀意見和意向,是一種自由。但這種自由還停留在奴隸的位置上”[16]
      李澤厚先生補充道:
      “這就是說,自由不是任性。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恰恰是奴隸,是不自由的表現(xiàn),是做了自己動物性的情緒、欲望以及社會性的偏見、習俗的奴隸。那么自由是什么?從主題實踐哲學看,自由是由于對必然的支配,使人具有普遍形式(規(guī)律)的力量。因此,主體面對任何個別對象,便是自由的。這里所謂‘形式’,首先是種主動造型的力量,其次才是表現(xiàn)在對象外觀上的形式規(guī)律或性能。所以所謂‘自由的形式’,也首先指的是掌握或符合客觀規(guī)律物質(zhì)現(xiàn)實性的活動過程和活動力量。美作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這種合目的性(善)與合規(guī)律性(真)相統(tǒng)一的實踐過程和過程本身?!盵17]
      這是一種典型的黑格爾式的自由觀,也是馬克思式的、李澤厚式的。自由主義思想家以賽亞?伯林在他的著作《自由及其背叛》中對這種自由觀有著一針見血的概括,在黑格爾及其追隨者看來“世界在總體上是完全自由的,如果我們將自己等同于世界理性原則,那么我們就是自由的。”[18]這種觀點的錯誤之處在于把自由誤置為了一種價值,而非處境。離開了人的處境而談自由,必然是抽象的。美、審美固然都與自由息息相關,但自由也好,美也好,都不呈現(xiàn)為對某一神秘的歷史理性、社會規(guī)律的贊頌、順從。相反,在生活領域,歷史、社會無時無刻不對人的自由構成壓迫,在審美領域,人追求自由也正是追求對歷史、客觀、必然的超越而不是順應。如果美和自由就是對社會規(guī)律、歷史理性的信任,普羅米修斯怎會因盜火而被縛?《紅樓夢》為什么沒有寫成一部喜???自由不是順從某個偉大、正確的規(guī)律。“自由的本質(zhì)一直在于根據(jù)你選擇的意愿去選擇能力,因為你愿意像這樣進行選擇,不受強制,不受脅迫,沒有被一個龐大的制度所吞噬;為了你的信念而正確地抵制、不怕得罪人、挺身而出,做這一切只因為它們是你的信念。這才是真正的自由,沒有它,就沒有任何種類的自由,甚至沒有對自由的幻想?!盵19]
      小結
      此書所涉及的概念十分眾多,以上六個僅是舉其要者,關于“藝術”、“自然美”、“社會美”、“新感性”、“積淀說”等眾多十分精妙的概念均未來得及闡釋,掛一漏萬,識者諒及。
      李澤厚先生的實踐美學是對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發(fā)展,他以雄辯的姿態(tài),揚棄了馬克思美學中已經(jīng)明顯過時的、機械的階級斗爭及革命理論,繼承了“自然的人化”這一概念,既是對現(xiàn)當代文藝思潮、創(chuàng)作現(xiàn)象、社會現(xiàn)實的回應,也是馬克思主義美學自身要求發(fā)展的體現(xiàn)。
      李澤厚先生的實踐美學以“自然的人化”為理論基礎,以“人類學本體論”為著眼點,以“工具本體”、“心理本體”為核心,構成了一個十分復雜的立體式美學體系。但也正因為它的龐大、復雜,顯出溢出美學的危險和人為造作的痕跡?!叭后w與個體”、“客觀與主觀”、“實踐與審美”、“理性與感性”、“必然與自由”這些馬克思主義美學的固有矛盾并沒有真正得以解決,而是被掩蓋在了這繁雜的體系下。盡管李澤厚先生傾盡全力對這一體系進行修補,大談“新感性”、“情本體”,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馬克思主義美學的決定論傾向。
      就我個人而言,不可能接受馬克思主義美學。因為我既不相信美是客觀存在的,也不相信美是一種普遍性的概念——這都不符合經(jīng)驗事實。事實上,康德也說過,草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綠的,但不是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美的;即使馬克思也說,再美妙的音樂對于不懂得欣賞的耳朵來說也不存在。將美的根源與本質(zhì)預設為實踐則更加危險,幾乎取消了審美自由存在的可能。說來未免讓人嘆息:以李澤厚先生之天資,從“美是人生的真理和人生的詩意”出發(fā),歷經(jīng)“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工具本體”、“心理本體”,上下千年、縱橫中外,居然到達不了區(qū)區(qū)一個自由的審美個體,可見在馬克思主義美學內(nèi)部進行手術之艱巨。
      近半年來我已經(jīng)比較集中閱讀了胡經(jīng)之先生、周來祥先生、曾繁仁先生及李澤厚先生的美學專論,并沒有發(fā)現(xiàn)特別令我拜服的美學思想,但也應客觀地看到:諸位先生的論述中則時有閃光之處,如周來祥先生論述古典藝術時的“和諧說”,李澤厚先生描述古代器物上幾何紋飾的出現(xiàn),都十分具有啟發(fā)意義。我雖不認同馬克思主義的體系,卻視之為值得認真與之搏斗的對手。俱往矣,新美學的建立,當在以往先賢的經(jīng)驗與教訓的基礎之上。
      
      
      [1]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21~422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2]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23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3]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23~424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4]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26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5]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28~429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6]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29~430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7]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4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8]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2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9]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3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0]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7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1]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41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2]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14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3]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65~466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4]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71~472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5]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8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6]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8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7] 李澤厚《美學四講》第438頁,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
      [18] [英]以賽亞?伯林《自由及其背叛:人類的六個敵人》第93頁,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05.
      [19] [英]以賽亞?伯林《自由及其背叛:人類的六個敵人》第107頁,鳳凰出版?zhèn)髅郊瘓F、譯林出版社,2005.
  •     而事實上,一類學科及意義的形成不在乎表達的內(nèi)容與關鍵,通過一種引導,和被引導的過程中,手法的有效決定了形態(tài)的堅實化.
      本書和其他美學作品一般講了命題規(guī)則和分類問題.重要的是李澤厚對商業(yè)文化和藝術文化雙重詮釋.藝術概念到產(chǎn)品形態(tài),使用方式都成為美學問題.具有代表作用的物件承擔了社會形態(tài)和集中審美的痕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