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5 出版社:湖南地圖出版社 作者:羅尉宣 頁數(shù):273 字數(shù):20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世界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繼承和擁有的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共同財富,它集中了地球上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的項目是自然和人類進化的有力證明。文化和自然遺產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起著橋梁作用,它們對人類的重要性是超越時空概念的,既沒有政治“界線”,同樣也沒有地理“界線”。這些財產不僅屬于其所在地的國家和人民,也屬于全球、全人類,可為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所分享。 本書將截止2004年5月止,中國申報并獲得通過的29項遺產項目進行科學的分類和全理的安排,精心編輯而成。全書內容翔實、知識豐厚,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圖文并茂、雅俗共賞。全面深入地展現(xiàn)了中國世界遺產的自然之美、文化之美和自然與文化結合之美,每處遺產的正文之后,配有實用的旅游指南,以便海內外每一位熱愛中國大好河山、珍視華夏世界遺產的讀者走近她、親近她。
書籍目錄
宮殿類 北京故宮 故宮建筑的布局 故宮建筑的特色 故宮內中路景點 故宮內西路景點 故宮外東部景點壇廟類 天壇 非凡的壇廟建筑群 天壇奇妙的建筑藝術 主線景點 西線景點 東線景點 旅游指南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 孔廟 前導區(qū) 祭祀?yún)^(qū) 孔廟西路、東路 孔府 官衙 內宅 孔林 旅游指南陵墓類 秦始皇陵 千古帝陵 兵馬俑 震驚中外的考古發(fā)現(xiàn) 威武的軍陣 非凡的雕塑藝術 銅車馬 旅游指南 明清皇陵 明陵簡介 明孝陵 虎踞龍盤明首陵 明孝陵景觀 旅游指南 明十三陵 朱棣與明十三陵 長陵 定陵 旅游指南 明顯陵 鮮為人知的奇特皇陵 明顯陵景觀 旅游指南 清陵簡介 ……軍事防御工程類古典園林類
章節(jié)摘錄
插圖:虎踞龍盤明首陵明孝陵北起鐘山,南至孝陵衛(wèi),東起靈谷寺,西至城墻,整個景區(qū)占地約157公頃,氣勢恢宏,蔚為壯觀。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后不久,便開始籌建自己的陵墓,從選址到建制布局部親自參與。當時所選穴址獨龍阜玩珠峰上有一座寺院。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逼寺僧搬家。先搬建于紫霞洞南,工程就要竣工時,朱元璋聽信風水先生的話,認為寺距墓近,會分“氣脈”,再令改建于紫金山東麓,賜名為“靈谷寺”,號稱“天下第一禪林”,以護王氣。孝陵正式動工于洪武十四年(1381),工程由中軍都督府李新主持。第二年完成地宮工程。是年九月馬皇后病故,便先行葬入。囚馬皇后謚號“孝慈”,朱元璋遂“命所葬山陵日孝陵”。洪武十六年(1383)孝陵殿落成,陵寢主體工程結束。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駕崩,葬入孝陵與馬皇后合寢,同時從、殉葬嬪妃50余人。其后整個陵園建筑工程一畝持續(xù)到永樂十一年(1413),歷時32年才告結束。孝陵的浩大工程,耗費了難以計數(shù)的人力、物力。建成后的陵園幾乎包圍了整個紫金山南麓,當時陵園內植松樹十萬株,蓄鹿干頭,有五千士兵日夜巡邏衛(wèi)戍,是一般百姓不能擅入的皇家禁區(qū)。陵區(qū)還設有內外機構,內稱“神宮監(jiān)”,負責管理日常事務,外設“孝陵衛(wèi)”,負責警戒。傳說朱元璋入葬時,為防后人盜墓,曾于同一天從南京13個城門同時出殯,所用13路車馬儀仗完全相同,當時陵園內則亭閣相接,享殿中煙霧繚繞,松濤林海,鹿嗚其問,氣氛極為神秘,使人莫辨真?zhèn)?。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幾百年來一直成為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團,民間也流傳著諸多說法。為了弄清歷史真相,深入研究明代首陵的建筑規(guī)制,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自1997年起,南京市文物管理部門對孝陵進行了長達六年的考占勘探,首次采用磁法、GPS定位系統(tǒng)等高科技手段,對明樓四周兩萬多平方米的地區(qū)進行探測分析,取得大量數(shù)據(jù),終于成功地查明孝陵地宮的中心位置及墓道入口,確認朱元璋就葬在獨龍阜下數(shù)十米處,而且據(jù)探測結果,地下宮殿保存完好,沒有被盜跡象。至此,朱元璋是否葬于明孝陵的謎團終于大白于世,過去有關朱元璋另葬于南京朝天宮或北京萬歲山的傳說也就不攻而破了。
編輯推薦
《中國世界遺產大觀(宮殿類壇廟類陵墓類軍事防御工程類古典園林類英漢對照)》是中國的29項世界遺產,把世界遺產的所有類別都包括進去了。這在其他國家是罕見的。同時在時間跨度上,自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遺址、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修筑的萬里長城到明清北京故宮、天壇,上下幾十萬年,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延續(xù)性與持久性,可以說這也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比擬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