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甲骨文篆刻百印

出版時間:2000-1-1  出版社:西泠印社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劉江  頁數(shù):95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清光緒初,在殷商舊都遺址(今河南安陽),當?shù)剞r民在耕作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刻有奇怪符號的龜甲與獸骨。不久,這些甲骨被送入藥鋪,充作藥材出售。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有古物商人把甲骨運到北京。次年(一八九九),北京的金石學者王懿榮第一個鑒定了甲骨是重要的古代遺物,初步確認了甲骨文的史料價值。一九0三年,《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刊印了第一部甲骨結集《鐵云藏龜》,被視為甲骨研究的起點。一九0四年,孫詒讓撰寫了第一部論述甲骨卜辭的著作《契文舉例》。由此,以羅振玉、王國維等學者的研究為濫觴,由近代而至現(xiàn)代、當代,甲骨發(fā)掘活動與諸多這人對甲骨文字的攷釋、研究承續(xù)不絕,逐漸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
甲骨是古代占卜的遺物。在商代,由于社會文化和生產力水平低下,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是崇拜祖先神和自然神的磤巫教。人們遇到疑難事情須作出決斷時,往往求神問卜,通過燒灼龜甲或獸骨,察看甲骨上的裂痕,借以決定兇吉。而每次占卜的施行者、占卜過程、顯示的兆象和最終結果,都須詳細記錄,契刻于所占龜甲上,這就是卜辭,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龜甲上的符號文字。它們絕大多數(shù)是商王問疑的卜辭,即“王卜辭”;也有少數(shù)是商貴族問疑的卜辭,即“非王卜辭”。卜辭的內容 是相當豐富的,它較全面地反映了商王國政事和王室貴族的生活,補充了傳世的夏商時期文獻史料的不足,可與現(xiàn)有的文字資料相印證,有助于人們了解上古時期的社會形態(tài)、體制、人文風習和歷史地理的變遷,具有極高的社會史、科學史和文字學價值。也許正因為這樣,長期以來人們對甲骨文字的攷察多局限在社會意義的層面上,卻忽略了承載內容的形式本身——文字線條所具有的獨特的美學與藝術價值。
甲骨文字在現(xiàn)存可識的漢字形態(tài)中是距今年代最久遠的,但傳統(tǒng)的所謂“六書”已基本具備,形成了一種相當發(fā)展的系統(tǒng)。甲骨文字的字型結構中尚存留有不少摹物象形的繪畫性因素,在書(刻)寫過程中又常隨書(刻)寫者習慣的不同與行文的方便而加以改動,部首筆畫或增或刪,或挪讓或伸縮,又兼“既出刀筆,故庯峭古勁,觚折渾成”《契文舉例敘》,透出一股蒼然高古、渾拙天成的意趣,這也正是為眾多甲骨書法愛好者深所折服開著意追摹的。
現(xiàn)知最早將甲骨文引入藝術創(chuàng)作的當推羅振玉,稍后則有簡經(jīng)論集卜文為聯(lián)并創(chuàng)制卜文印。此后沿習者日眾,幾十年間承續(xù)不絕,蔚然漸成風氣,其中尤以西泠印社諸子創(chuàng)作為豐。今我社特推出“西泠印社業(yè)書——世紀傳薪·甲骨文篆文書法篆刻業(yè)編”,內收我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丁輔之先生《商卜文集聯(lián)(附詩)》一冊、當代著名書法篆刻家劉江先生《甲骨文書法百幅》《篆書楹聯(lián)百幅》《甲骨文篆刻百印》各一冊,劉江先生長期致力于書法篆刻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此次由歷年創(chuàng)作中精心挑選甲骨文篆文書印精品付梓,于廣大書法篆刻愛好者可謂一大盛事,對有心學習者亦當大有裨益。丁輔之先生《商卜文集聯(lián)(附詩)》一書曾于四十年代刊行面世,現(xiàn)予以重版,以鄉(xiāng)讀者,飲水思源,聊表我們對前輩先賢的感念恙追思之情。

書籍目錄

1.天下為公
2.秦德仁
3.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4.有所不為
5.桃花笑春風
6.陳西天
7.啟功
8.東莞虞氏
9.大好河山
10.大象無形
11.葉醒夫
12.美人天上落
13.云霄
14.家鄉(xiāng)好
15.奇石光印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劉江甲骨文篆刻百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1條)

 
 

  •   劉江畢生致力于甲骨文的研究,是當世研究書寫篆刻甲骨文領軍人物,這本書雖然不是最初版本,但欣賞學習足夠了,價格實惠,非常喜歡。
  •   一本學習篆刻,尤其是研究甲骨文篆刻的好書
  •   劉江先生的印代表了目前的最高水平!
  •   名家作品,學習篆刻的好資料。
  •   看了之后感覺很好,以后還想買劉江老師的書。
  •   書是正版 很好很滿意 謝謝
  •   大師級的作品,學習的好資料,推薦。
  •   非常喜歡,值得買.
  •   印刷質量也好
  •   以甲骨文入篆刻,過往名家不多,這主要與甲骨文的字形有關,今后能否有人獨辟蹊徑,成就大家亦未可知也。
  •   甲骨文入印,也算是新生事物,受益匪淺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