襤褸時代

出版時間:1987/4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作者:(美)多克特羅  譯者:常濤,劉奚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弗洛依德意象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快節(jié)奏地推出眾多的歷史人物,《襤褸時代》猶如一幅浩瀚紛繁的人物畫卷,描繪了三十年代美國這一悲劇的年代,襤褸的時代,襤褸的社會,甚至襤褸的性愛...
這部由蘭堡書屋七十年代中期推出的“半紀實半虛構作品,高懸《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達13周之久,成為美國七十年代的代表作之一”。此書被列為美國大學文學課程必讀書目,躋身于最暢銷的作品書目之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襤褸時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7條)

 
 

  •      E.L.多克特羅在扉頁上寫了句題記“這首樂曲不要彈得太快。拉格泰姆是不能彈得太快的”,這是拉格泰姆音樂大師斯科特?喬普林的話語。然而如果我們聆聽喬普林生前的演奏錄音就會發(fā)現(xiàn),他最有名的一首《楓葉拉格泰姆曲》是如此歡快而充滿朝氣,頻繁出現(xiàn)的切分音符將節(jié)奏拆分成一塊塊碎布頭(rag,Ragtime本身就是一個巧妙的雙關語,用做書名更是“三關語“,既是音樂體裁,又是切分節(jié)奏之意,又是時代之隱喻),再重新組合成一塊碎花拼湊的布料,五彩繽紛。這代表的可能就是那個時代的精神,那是德沃夏克在E小調第九交響曲《來自新大陸》中描繪的時代:生機勃勃、快速發(fā)展著的新大陸。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拉格泰姆代表著美國快步前進的二十世紀初。作為音樂形式,其在美國音樂史上可以說是曇花一現(xiàn),從它興起到紅遍全美再到逐漸衰落也就是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短短二三十年而已。然而它已經作為一種超越音樂形式本身而存在的符號,說起ragtime,我們聯(lián)想到的是一個時代。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又想起了這歡快的切分音符,似乎這一年代與半個多世紀前竟有些相似,多克特羅的這部小說也正寫作于這一時期。
      
       多克特羅坦言自己是一個“努力留在門外”的小說家,《拉格泰姆時代》正體現(xiàn)了他的這種創(chuàng)作理念。和現(xiàn)代派小說重內心輕外在的特點相比,《拉格泰姆時代》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外在”的小說。人物內心的活動和外在環(huán)境是息息相關的,作者不為意識而描寫意識。展現(xiàn)在我們眼見的是一幀幀時代的圖像,在這些真實大圖像背后隱藏著幾條虛構的故事線。這樣的結構非常有趣,我們看到的并不是一個故事,而是很多故事,很多那一時期著名人物的故事,哈里?凱?索的“世紀審判”、伊芙琳?內斯比特的丑聞、胡迪尼的逃生表演、摩根對永生的探求、福特對流水線的改進、?,?戈德曼的女權運動,甚至還有威爾遜總統(tǒng)的當選、斐迪南大公遇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等等標志著一個時代的人物和事件出現(xiàn)。
       但多克特羅無意于將整部小說寫成走馬觀花的歷史記錄,他巧妙地把歷史人物和虛構人物放在了同一副圖景里面,讓他們產生了自然的互動。這是基于一個正確的邏輯的,歷史記錄只能保存大事件的輪廓,至于歷史人物的日常活動則根本無法百分百復原,這中間留有很多想象的空間。這些大人物完全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不知名的小人物,而那些佚事也早已雖時間的流逝而不得而知了。而且多克特羅采取了模糊化的手法,他選擇的三個家庭具有明顯的象征意義,一個是富有的白人新教徒家庭(WASP),一個是剛剛從歐洲移民過來的猶太家庭,一個是黑人家庭,前兩個家庭中的人物都沒有自己的名字。白人家庭的男女主人被稱為“父親”(father),“母親”(mother),猶太家庭的男女主人則被稱為“爸爸”(tateh)、“媽媽”(mameh),這種處理方式充滿了象征意味——這些故事可能發(fā)生在任何一個家庭中,根本沒有必要去為他們取具體的名字,取名字反而顯得虛假做作。非常有趣的一點是,黑人家庭的男女主人公均有名字,男的叫科尓豪斯,女的叫薩拉,而他們一家的故事也成為了虛構人物中的主線。其他兩戶人家都是作為背景或者次要的線索展開的。
      
       整部作品的節(jié)奏把握非常有特點,科尓豪斯這個人物在后半段成了主角,但在前半部作品中均未出現(xiàn)。前面只講了母親發(fā)現(xiàn)薩拉的棄嬰,收容了薩拉和棄嬰。然而前半部分對薩拉的描寫以及大環(huán)境的描寫都預示著故事將會產生巨大的轉折。如果科尓豪斯這條線索是圓滿歡樂的,那么整部小說就必定毫無起伏,難以收尾,也無法將那一時代描繪出來。正是這一松一緊,一樂一悲,將二十世紀初的美國描繪地細致入微。
       道克特羅雖然是玩弄筆墨的小說家,但他在另一個層面而言也是一個節(jié)奏感極強的音樂家。英語作為一種善用從句的語言,在文學創(chuàng)作時常會出現(xiàn)大量復雜的從句,道克特羅大膽地將句子進行斷句、重組,最后整部作品顯得緊湊有力,句子也正如拉格泰姆的切分音一般躍動卻不斷裂,簡潔卻不草率。而上世紀初的美國不也正是如此急促快速的發(fā)展著,變化著么?原先的新教文化為主導的社會格局正在劇烈變動,寬松的移民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隨著時代的進步,黑人、婦女等弱勢群體爭取自身權利的呼聲越發(fā)強烈,這些社會思潮的涌動推動著時代前進。道克特羅用獨特的文學技巧將音樂的節(jié)奏感巧妙的表現(xiàn)了出來,為筆下所描繪的時代配上了相應的背景樂,讀起來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耳邊便有那琴鍵在跳動。
       《拉格泰姆時代》作為七十年代以來美國最著名的小說,已經被改編成電影(1981)和音樂?。?998),無論是原著還是兩種藝術形式的改編都大量使用了色彩元素。從原著中我們可以看到道克特羅多次描述了人們的穿著,其中夏日里婦人們穿著白色長裙的場景出現(xiàn)了好幾次,在電影中,母親也基本都是一襲白衣,而音樂劇中則更明顯,大塊的中產階級的白色,和移民們的深色調形成了強烈的對比(第二幕后半段Back to Before的歌詞中也將women in white作為往昔生活的意象之一)。我認為這是一種隱喻,象征著美國這個新教文化為核心的國家的發(fā)展和變革,雖然新教文化依然為當今美國文化的核心,但是多元化的番茄鍋效應早已形成。溯其源頭則是二十世紀初的移民潮。父親在隨皮爾里去北極探險時從船上望見了一艘載滿移民的船只,內心深處產生了莫名的擔憂和恐懼。這樣的場景可以在很多電影中看到,無論是《教父》,還是《美國往事》都能夠把我們眼前的這段文字影像化,像一張張舊照片,斑駁但卻黑白分明。除了服飾的顏色以外,人物的膚色也是極重要的象征,三個代表性家庭,一個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種,一個是猶太人種(意第緒),一個則是非洲裔人種,三組不同的膚色代表著三種不同的命運。白人新教家庭的分歧與瓦解代表著美國文化的多元化發(fā)展;猶太(意第緒)家庭從窘困的移民背景中逐步成為中產階級象征著社會的融合和階層的流動;黑人家庭的生離死別,與政府的抗爭則說明了美國歷史上難以回避的種族歧視問題,以及它的懸而未決。
       當然,作者在小說中塑造的人物也是鮮明生動的。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有壯烈戲份的科尓豪斯,而是母親。母親的轉變是時代思潮的微觀體現(xiàn),她從一個對丈夫言聽計從的傳統(tǒng)婦女,逐漸轉變成為一個有自己的想法,敢于去追求自己幸福的現(xiàn)代女性,這一個變化是和宏觀大環(huán)境的演變相呼應的。從父親去北極探險回來開始,母親便一次次重新審視自己與父親的關系。經歷了收養(yǎng)薩拉和棄嬰、促成科尓豪斯與薩拉言歸于好、見證科尓豪斯與薩拉命運的急轉直下、獲悉弟弟的離家出走和參與暴動,這一次次事件在很短的時間內顛覆了母親原來習慣了的世界。最后當父親在一戰(zhàn)中被德軍炸死后,母親勇敢地和爸爸走在了一起,階級、種族的融合也邁出了新的一步。
      
       道克特羅在《拉格泰姆時代》中不僅完成了作家的使命,更是將文字與音樂以及繪畫都極好地結合了起來。藝術是相通的,當閱讀時,我感覺到書中時代的節(jié)奏,感覺到這些人物或緊或慢的活動(無論外在還是心理的),也看到了那一幅幅色彩鮮明的圖畫,這是一種十分難忘的閱讀體驗。
      
      2012年9月25日 寫
      
  •     先講一個故事,米夏埃爾.科爾哈斯的故事(抄自《米夏埃爾.科爾哈斯》的簡介,概括的基本準確吧)
      
      米夏埃爾.科爾哈斯,德國商人,專門從事販馬的經營活動。他生活富足,家庭美滿,是典型的中等階層的富裕的生產和商業(yè)經營者。 但在一次商業(yè)活動中,他與途經的一個騎士城堡產生了所謂“通關文牒”的沖突,他的馬匹被容克及其手下扣押。當他到省里(萊比錫)最終辦好了“通關文牒”再回到這個城堡時,他留下照看馬群的仆人被打,被趕出城堡。馬匹被虐待得不像樣子。他向省法庭提出申訴,被容克文采爾.馮.特龍卡及其家族的其它成員壓制。當他再次向更高一級的選帝侯申訴時,他的妻子為此喪了命。 在正常的法律活動中得不到保護的科爾哈斯最終選擇了“自我復仇”之路。在火焚幾座城市之后,他成了轟動整個普魯士的人物。其間,在馬爾.路德的幫助下,他得到了“赦免”。但在容克家族的陰謀活動中,他最終被送上了斷頭臺,走完了悲劇的一生。
      
      是不是感到和科爾豪斯的故事神似?
      
      讀《克萊斯特作品精選》,發(fā)現(xiàn)其第一篇《米夏埃爾.科爾哈斯》的故事架構竟然和科爾豪斯的那部分基本一致,相信是多克特羅寫作時借鑒了克萊斯特的天才構思,只不過把場景搬到了現(xiàn)代,又加進了種族歧視的因子
  •     拉格泰姆時代(RAGTIME BY E. L. Doctorow 譯林 1996)
      這首樂曲不要彈得太快,拉格泰姆是不能彈得太快的…..
       ----Scott Joplin
       這句話印在書的扉頁上。關于“時代”的書似乎都是厚厚的幾大本,而這本書,中譯本只有236頁。卻足夠展現(xiàn)一個時代的故事。
      Scott Joplin是20世紀初美國著名的作曲家,人稱“拉格泰姆之王”。這種流行在一百年前的黑人音樂,右手是變化無常的切分旋律,左手伴以沉穩(wěn)的低音。這樣的音樂,正好印證了一戰(zhàn)以前的美國,那時候福特,摩根,洛克菲勒都活在世上,那時候各大洲的移民需在艾麗絲島上等候檢查,那時候無政府主義者和斐迪南大公都在美國徘徊。
       多克特羅是嚴肅文學作家,可他的小說卻出乎意料的好看。
       他說:“小說把自己的見解強加給歷史,歷來如此?!庇谑撬肿屗P下虛構的人物也參與進那個風云際會的時代,20世紀初的達人顯貴,一個個都成了他的演員。摩根,福特,佛洛伊德,魔術師胡迪尼,絕代佳人伊夫琳,還有倒霉的斐迪南大公。
       小說的主線是三個家庭,中產階級白人,猶太移民,還有黑人。都有父親,有孩子,卻代表不同的勢力。
       多特克羅找到嚴肅的題材,卻用各種花哨的技法武裝自己。他精細地描寫那個時代的家具和服裝,為了比喻春天列出一大堆花兒。他讓摩根和福特在密室里探討永生之謎,讓胡迪尼駕著飛機表演給費迪南大公看,讓當年報紙的頭條,迷人的伊夫琳 內比斯特愛上虛構的青年,讓并不存在的“父親”參加了皮爾里的北極探險。這樣多的事實和虛幻交雜,調子卻仍舊是不急不緩的。能在這樣短的篇幅里完滿地說完如此復雜的故事,多特克羅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
       拉格泰姆的音樂如同那時的美國,一方面汽車,輪船,流水線和移民鋪天蓋地而來,另一方面,無政府主義,種族歧視,男女平等種種問題暗流洶涌。這種樂曲,用來形容那個時代,再合適不過。
      
  •      知道這部小說是因為我很喜歡根據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音樂劇,那種充滿節(jié)奏感和讓人悸動的旋律吸引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薩拉那首撕心裂肺的《YOUR DADDY'S SON》,本以為小說跟音樂劇一樣主要情節(jié)是關于科沃豪斯的悲劇,真的看了小說才知道這不是關于一個人的小說,而是一副浮世繪,美國黃金時期的眾生相。
       福特裝卸出第一臺汽車的時候,摩根正在探索永生的秘密;當兩個時代巨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兩個時代的對話,摩根是那個舊時代的君主,福特是新時代實干家,摩根花費大筆金錢和精力探索的永生秘密對于福特來說只是郵購雜志上的一角,當摩根遠航在歐洲和埃及為自己尋找永生的途徑時,福特正在不斷擴展他的汽車帝國。
       父親一家是典型的白人階級,他們過著樣板生活,一切看起來如此完美,父親有受人尊敬的名聲和產業(yè),母親在家操持家務服侍年老的父親照顧孩子,弟弟在父親的工廠里干著體面的工作,一切是如此完美,完美到不真實,誰關心過這些人真實的想法。沒人在乎母親的看法,她只需要坐在她完美的房子里就對了。女人不需要有思想,她們擁有的只有容貌,于是那個輕浮的伊芙琳成為報紙頭條,本世紀最大謀殺案的受害者,報紙爭相報道她的艷聞軼事,卻沒人勞神去問問她的說法。
       美國夢給了多少人希望,多少人懷揣夢想從歐洲漂流到美國尋夢。爸爸和女兒是這波大潮中的一員,父女倆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風潮,像漂泊在暴風雨中的小舟一樣被撞到每個可能的地方,哪里都不是他們的家,直到罷工的風潮把他們吹到又一座陌生的城市里,這次爸爸真正扎根在這里,開始真正的美國生活。移民能得到社會的承認,那些被林肯解放的黑人呢?由于心智的缺乏,他們還在接受教育,還跟移民一起掙扎在溫飽線上,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們中有些人跟白人兄弟一樣有教養(yǎng)。小科沃豪斯靠自己的雙手掙到足夠跟心愛的姑娘廝守的錢,還有一輛讓他自豪的汽車。
       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一粒塵埃,被時代以這種或者那種方式牽扯到一起。如果母親沒有救起薩拉和她的孩子,她也不會認識小科沃豪斯,小科沃豪斯的汽車也不會被毀,薩拉也不會為替科沃豪斯討個說法而死于警察的鐵棍下,也不會以后科沃豪斯占領摩根的圖書館要求賠償汽車,母親也不會認識爸爸……
       對小科沃豪斯只能說他走在時代最前列,他真的把自己當成社會的一分子,可惜社會并不認同他,于是他用他的血洗刷了時代。偉大的摩根先生直到死都是社會的主宰,他的一句“給他汽車吊死他”結束了小科沃豪斯的生命,誰也不會譴責把汽車賣給黑鬼的福特先生,他是時代的驕子,可恥的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黑鬼,他們活該被白人欺負,那是他們應得的,所以小科沃豪斯要求賠償是可恥的,沒人會聽他的。
       父親呢,到最后他也是受人尊敬的紳士,他調停了小科沃豪斯和警察的對峙,可他到底調停了什么,他曾聽過小科沃豪斯的聲音嗎,他連自己小舅子的聲音都沒有注意到,他甚至都沒注意到自己妻子的變化,他就跟他的時代一樣固執(zhí)己見,堅持自己的看法對其他視而不見。
       母親的確有那么一絲女性覺醒的跡象,可她最后還是回歸家庭,安于她的家庭生活,那段獨立支撐整個家不依靠男人的生活只是她生活一個片段而已。弟弟追尋著自己的理想走上革命的道路,最后死在所謂的革命中。
       所有人加起來組成了這幅時代的圖畫,每個人都留下自己的一筆無論痕跡有多厚重,每個人都淹沒在時代中,過后再也沒人去追尋他的足跡。
  •     我和同學在公車站牌下告了別,那是中午,冬天的陽光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明媚可愛。我脫掉厚重的外衣,從書包里抽出了這本書。
      多長時間了?我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夏天呢:那時我正坐在冰涼的馬桶上面,抱怨坐著上廁所的種種“不便”。這是一本破破爛爛的書,封面上一個赤身裸體的女人坐在浴盆邊上,用雙手抱緊自己,眼睛里流出了悲切和憂傷。我想起來,一個大腦袋的小姑娘在新世紀的第一年,從舊書攤上簡直算是把它揀來了。這么多年以后,她也沒有想到這本書會被我捧在衛(wèi)生間里,湊著破窗簾遮蓋下的窗戶底部藍灰色的光線,一邊抱怨種種“不便”,一邊又抿著嘴慢慢地讀了起來。
      現(xiàn)在已經是冬天了,我仍然沒有把它讀完。這么薄薄的一本,連形勢與政策參考書的厚度都沒有,我卻讀得非常辛苦。夏天我讀到了弗洛依德尷尬的美國之行,愛上美麗妓女的炸彈研究人員“弟弟”痛失所愛;夏天結束的時候,我讀到了將死的摩根在龐大的圖書館里宣布準備給自己修金字塔以求重生,財迷心竅的福特拒絕了摩根對他的埃及之行的邀請;初冬,我讀到美麗的黑人女子薩拉慘死在總統(tǒng)保鏢沉重的來復槍槍托之下;昨天,我讀到走火入魔的“弟弟”把臉涂黑,把自己裝成黑人,準備炸掉整個街區(qū)幫助科爾豪斯為自己的未婚妻報仇;今天早上,我讀到了摩根埃及之行之后默默死在歐洲,失魂落魄的弟弟在墨西哥做炸彈炸聾了自己的耳朵,后來在農民軍中死去;就在剛才,我終于結束了這本書的故事。
      
      那天我和同學在公車站牌下告了別,決定把小說看完。我站在人群里面,厚重的外衣搭在左手臂彎,又大又黑的書包掛在右肩膀上,為了保持平衡,我還靠在了站牌的架子上面。我把書拿了出來,看見道克特羅寫道:“薩拉死了?!蔽业念~頭上好像被人重重揮了一拳,我感到頭昏腦脹。冬天的陽光真的比什么時候都更加明媚可愛,鮮亮,甚至有點潔白,但是又不耀眼。這么大的廣場,在陽光里毫不遮掩。我看見冷冷的空氣直直地朝我壓過來,又被陽光烤熱,然后他們又上升,又變冷:就像烤煎餅。這時候人群擠過來,我像浪花一樣,被推上了車子。
  •     我一直留在門外
      
      
        《拉格泰姆時代》是小說家E.L.多克特羅用心彈奏的一支令人吃驚的曲子,又是一幅由許多明晰的畫面和照片連綴而成的本世紀初葉美國社會的巨型風塵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拉格泰姆時代》也是多克特羅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美國這個新興國家歷史的理解和把握。那是一個新事物帶著變幻無常的面貌層出不窮的年代:移民蜂擁而至尋找機會和夢想;福特發(fā)明了裝配汽車的流水線;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同時潛伏著種種的危機,勞資糾紛,種族爭端,以及男女平等;戰(zhàn)爭的陰影也在逼近。這一切就像那個時代風靡的“拉格泰姆”這種以切分音節(jié)奏為特征的美國黑人音樂的風格—沉穩(wěn)的低音伴奏是美國這列蒸汽火車在時代的車軌上行進的聲音,那變幻無常的切分旋律則來自被歷史的漩渦沖卷著消失了的人們。
        給那個時代畫像,多克特羅敘述了三個具有代表性的美國家庭的生活,中產階級白人“父親”和他的妻子,猶太移民“爸爸”和他的女兒,黑人鋼琴家科爾豪斯他的情侶薩拉(奇怪的是除了那對黑人情侶,小說中這些虛構人物幾乎都沒有姓名)。在他們命運的演變中,多克特羅穿插了美國歷史上這一時代的真實事件和名人生活。于是我們看到,真實的人和事與小說中虛構的情節(jié)糅合在了一起,他們彼此交織,互相影響。虛構的白人實業(yè)家“父親”參加了名垂青史的皮爾利北極探險;1906年報紙的頭版頭條新聞人物伊芙琳·內斯比特在情夫被殺之后與小說中風度翩翩的中產階級青年上了床;汽車大王福特和財閥摩根秘密會晤討論死后的再生問題;奧國王子斐迪南觀看脫身術大師胡迪尼的飛機表演;無政府主義革命家?,敗じ甑侣谝粓黾尤诵牡难菡f后開導伊芙琳……紛陳雜處中,我們似乎聞到了那個初創(chuàng)時代混雜著鋼鐵的轟鳴和愛情的呻吟的危險的氣息。然而顯赫一時的大人物也好,無名無姓的小說中人也好,當拉格泰姆風行的時代隨著機器沉重的喘息消逝,歷史不過是自動演奏的鋼琴上的一支曲子而已,誰也不能逃脫他們命定的歸宿,逃脫不了瘋狂奔馳的時代火車驅使下的變化。摩根死于他再生的夢想,弗朗茲·斐迪南大公死于暗殺;業(yè)余探險家“父親”死于他販運軍火的途中;薩拉死了,她的情人,天才的黑人鋼琴家科爾豪斯為了可憐的自尊鋌而走險成了一個暴徒,死于警察的亂槍之下;無政府主義者埃瑪·戈德曼被驅逐國外;美麗多情的伊芙琳·內斯比特也已紅顏憔悴,湮滅無聞;1914年,脫身術大師胡迪尼被懸在紐約百老匯上空的瞬間,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一個形象,一個小男孩正望著一輛汽車亮晶晶的黃銅前燈中他自己的影像,這正是那個時代冒險的人們的一幅圖景。小說的最后,“爸爸”—這個從拉脫維亞來的信仰社會主義的猶太人,這個被新婚的巨大幸福寵壞了的家伙,站在加利福尼亞的陽光下,看著草坪上嬉戲的孩子們,突然萌生了寫一部電影的念頭。這群象征著希望的孩子,也正是多克特羅對走過了200年歷史的美國的一個隱喻:
        
      一群孩子,他們都是好朋友,有黑有白,有胖有瘦,有富有窮,各種各樣的淘氣的小頑童在他們的街坊四鄰中經歷了種種滑稽可笑的冒險,一群衣衫襤縷的孩子,跟我們大家一樣,一群陷入困境然后又從中逃出的人。
      
        把真實的人和事幻化為小說,E.L.多克特羅在這一點上和歐洲小說家米蘭·昆德拉的《笑忘錄》走在了一起。什么是歷史?歷史是不是典籍上所記載、人們口頭傳誦的東西?在多克特羅看來,歷史有時比文學更具夸張和想像成分(“歷史跟其他事物一樣,只是錯覺幻想罷了”),正因此,他所認為的小說就是“把自己的見解強加于歷史”,或者說,小說就是對事物的神化。然而不要因此就以為多克特羅是一個耽于幻想的小說家,他對那個時代風尚的忠實描繪實在不亞于塞尚對一盤桃子的忠實,他對當時人們居室布置、服飾時尚照相機式的描寫更要令今天的“新寫實”、“新體驗”旗手們汗顏。多克特羅是一個具有強烈責任感的小說家,雖然他的小說形式一直在變,但他認為,他的小說是真正繼承了狄更斯、雨果、德萊塞、杰克·倫敦等大師的社會小說傳統(tǒng)的,這傳統(tǒng)就是深入外部世界,力圖表現(xiàn)(記錄)一個時代,而不只是與世隔絕,局限于敘述個人生活。多克特羅下面這句話對今天的小說家也不是多余的:
        
      近年來,小說進入居室,仿佛戶外沒有街道、公路和城鎮(zhèn)。我則一直留在門外。
      
  •   正在閱讀此書,昨晚睡覺前一口氣讀了五十頁,實在太美妙了。本文分析得相當全面,跟書的基調一致。另外,作者的《比利.巴斯格特》我也在孔夫子下單了,《世界博覽會》剛剛也引入進來了。
  •   都是有原型的吧——一直我常常有沖動去找原型。
  •   如果評論也能打星的話我一定為你這篇評論打五星
  •   謝謝樓上,讓我想起四年前的自己。
  •   上個月又買了E·L多克特羅 《上帝之城》。多克特羅的小說,《拉格泰姆時代》是97年看的,后來還重看過一次。那時寫小說,他那種密實的敘述可能也影響了我?!侗壤ぐ退垢裉亍肥堑诙?,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寫黑幫。這是第三本了。粗翻一下,多少有點多斯·帕索斯的剪貼風格。我奇怪的是,那么優(yōu)秀的一個小說家,幾乎沒有一個人提到過他。《拉》和《比》的裝幀都不好,搞得像言情電影海報。這本的封面像是九十年代風格,但還干凈。
  •   關于《上帝之城》
    當老裁縫拿起剪刀劃破納粹軍官剛做好的制服,他完成了一次多么有節(jié)制的反抗。他太憤怒了,這種憤怒使他完全有能力殺死那個軍官。但他沒有。他明白如果他殺了那個家伙會給他的居住區(qū)帶來怎樣的災難。所以他劃破了自己做了制服。這是一次多么節(jié)制、富有犧牲精神的反抗,精巧和準確得就像他的裁縫手藝。
    
    小說寫這一反抗的過程用的是這樣一個句子:“......長官眼睛看著天,準備忍受著最后完美前的修剪,裁縫把剪刀移向長官的胸前,猛拉住翻領,剪刀徑直從前胸往下劃去,他動作那么突然,一剎那間,毀壞的軍服上的一大塊布片落到軍官的膝上。‘你自己縫吧,賊!’裁縫尖叫道,‘賊,賊就是你,你們所有人,盜賊,偷走了我們的工作,偷走了我們的生活!’”
    
    這已經行進到了整本小說的第94頁了。在這之前一個個散亂的場景和雜揉的文體都快要讓我失去了讀下去的興趣了。我能夠發(fā)現(xiàn)這一個反抗的動作,只是因為我是一個職業(yè)讀者。這樣說,是不是多克特羅就是一個職業(yè)的小說家,或者是,小說家中的小說家?
    
    這個小說家最初吸引我的是他的敘事方式?!独裉┠窌r代》第一次看是1997年8月,當時還做過一個筆記。(奇怪今天還能找到:http://www.gmw.cn/01ds/1999-03/24/GB/242%5EDS1508.htm)
    兩年寫第一個長篇,又找出來重看了一次,今天看這本書,還能在書的空白處找到那時寫下這么一段:
    
    “多線索并進的結構方式,最后所有的故事和人物交匯于一處,就像所有的光束穿過一面凹凸鏡。先是收縮的,后來又擴展開去。光帶里活動著挨挨擠擠的人影。當然最吸引人的是這個小說的敘事方式,概括中有細微,細微中有概括?!?/li>
  •   通信·關于《拉格泰姆時代》

    
    拉格泰姆時代看了。我感覺是:給我印象深的有幾點,一、是內容上,它以歷史中真實的人和虛構的人同臺演出,雖然不是他第一個這樣寫(如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及蘇聯(lián)時代好多作家也這么寫過)但多克特羅是比較徹底的??梢越o人以啟發(fā)。說明小說是無定法的,是怎么寫都可以的。二、敘述手法上,如你所說是密集了點,這種密集往往讓人看了累,吃力。但問題恐怕不在于這種敘述手法的密集。這種敘述法在中國作家中也很多,包括方方、洪峰、甚至白鹿源,也是很密的,但讓人讀來不累。主要是故事和人物是很集中的,吸引得了人。拉格泰姆主要問題是較散,人物散,所以總體有給人散亂之感。但他的敘述語言是極為精彩的。非常通達。我不知道原文是不是這個特點。因為我們看外國作品說到底都只是看翻譯作者的語言。所謂的“拉格泰姆”的切分節(jié)式的語言風格我們是讀不出來的。
    > 總休上對他的表現(xiàn)手法還是感興趣,有新意;在真正表現(xiàn)“時代”風貌特征上也是表現(xiàn)出來了。但作為真正“藝術地”表現(xiàn)時代來看,還是弱了點。當然,對這樣的現(xiàn)代小說不能用傳統(tǒng)的要求去要求他,因為他是另一種“藝術”——我是這樣理解的。而且我認為,對這樣的作品,要瞅住他幾個好的特征,就夠了。對現(xiàn)代主義小說,恐怕也應該這么去看它。有一點好的新的地方,就足夠了。不能用經典去要求它。不知為什么,我總感到,經典總不是屬于那些探索性,創(chuàng)意性的現(xiàn)代主義小說。
    > 接下去我想把手頭有的幾部小說看完,如農事詩.
    
    二
    
    <拉格泰姆時代>寫兩戶家庭的境遇,不像傳統(tǒng)小說那樣集中和線性敘事,這或許是看起來"松散"的原因.但這個小說還算"好讀"的.因為它出色的敘事.如你所說的"通達".敘事,我越來越把它看作小說美學的一個關鍵。
    
    我們平常說經典,總是指那些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而尚在生長中的現(xiàn)代主義小說總覺得離經典還遠.經典,它是已經成型了的、完成了的、進入文學史的,歐洲小說有著極為強勁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在十九世紀末達至寫實主義的高峰幾乎是在情勢這中。作為傳統(tǒng)小說敘事之反叛而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主義小說,說長了也不過百年的生長期, 自然遠未成熟,遑論經典。但這百年中,還是出現(xiàn)了《喧嘩與騷動》《追憶逝水年華》這樣的堪稱偉大的小說的。話說回來,我總覺得經典一詞殊可懷疑.小說的終極目標不在成為經典供人瞻仰,而在于它永遠涌動著的創(chuàng)造的激情和無止境的探索精神。
    
  •   天水明夷,E.L.Doctorow幾天前獲得了??思{文學獎。想來你很留心他。:)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1143468.htm
  •   多謝:)此文轉了:
    《進軍》“進軍”美國年度??思{小說獎
    中國網 | 時間:2006 年3 月6 日 |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
    一年一度的美國筆會/??思{小說獎宣布了今年的得獎者,美國著名作家、紐約大學教授E.L.多克特羅(E.L.Doctorow)以一部南北戰(zhàn)爭背景的歷史小說《進軍》(TheMarch)奪冠,這也是他繼1990年的《比利·巴思蓋特》之后,第二次獲得這一殊榮。
    多克特羅是美國當代為數(shù)不多的一流嚴肅小說家之一。盡管他從不愿以寫作來取悅于人,但作品在美國卻頗為暢銷。1975年出版的《拉格泰姆時代》為他奠定了聲譽,這部作品作為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列入了美國大學文學課程的必讀書目。今年的評委之一喬治·加特勒認為,多克托羅最終奪冠是眾望所歸。
    《進軍》講述的是,1894年到1895年間,北軍騎兵將軍W.T.謝爾曼率6萬聯(lián)邦士兵南下,一舉攻下亞特蘭大之后便開始了著名的“向海洋進軍”,在一路穿越佐治亞州和卡羅萊納州的征途中,對敵人的各種軍事設施進行了毀滅性破壞,使南方經濟陷于癱瘓。在書中,多克特羅不失公正地批評了謝爾曼將軍的“焦土政策”。
    小說以亞特蘭大那場漫天的大火拉開序幕。優(yōu)雅的行文、曲折的故事、非凡的人物創(chuàng)造,《進軍》真實而殘忍地揭開了那段至今還存在爭議的歷史傷疤。在南部縱深地帶60英里范圍內,北軍對那里的居住者、風景和歷史進行了摧毀。隨著行軍的前進,聚集成團的自由的黑人和惶惶不可終日的白人之間爆發(fā)了一場場沖突。除了對主人公的刻畫備受好評外,多克特羅還描繪了謝爾曼將軍身邊幾十名令人難忘的男人和女人、黑人和白人的形象。他以特殊的寫作技巧,在敘述過程中保持了人物復雜、多重的個性塑造。評論家認為,這段歷史雖然被指殘暴,但多克特羅的小說卻是“喚醒了歷史的陰暗面”。喬治·加特勒坦言,這是一部讓人“無法接受”的優(yōu)秀歷史作品。
    在聽到獲獎的消息后,多克托羅在接受《華盛頓郵報》記者電話采訪時,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表示“非常滿足”?,F(xiàn)年75歲的多克特羅說,早在20年前自己就有了寫作《進軍》的念頭。在讀了一本歷史學家約瑟夫·格拉紹爾從一名士兵的角度所撰寫的關于謝爾曼戰(zhàn)役的著作后,他認為自己在這點上和作者獲得了共鳴,即“在內戰(zhàn)中取得身份地位的認同比其他任何東西都重要”。多克特羅認為,那場戰(zhàn)爭是“自我毀滅的不朽一幕”,“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刺痛了每一個人的心”,而這,顯然可作為小說的支架。不過,他卻沒有撰寫當代類似作品的打算,盡管寫作《進軍》時,正值美國出兵伊拉克之際。
    自第一部小說《歡迎到哈德泰姆斯來》于1960年出版后,多克特羅獲得過包括1986年度國家圖書獎、兩次國家書評協(xié)會獎、美國藝術和文學協(xié)會獎在內的一系列重要文學獎項。他把這歸結于家庭對音樂和文學的熱愛,讓他萌發(fā)了對藝術的熱愛。多克特羅1931年出生于紐約,父母是移民美國的俄羅斯猶太人,是那種酷愛書本與音樂的知識分子。在這種家庭的熏陶下,加上成長的時代正逢1930年代大蕭條的艱難歲月,這為他日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
    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攻讀戲劇學位之后,多克特羅于1953年去軍隊服役,兩年后復員,本打算靠退伍金養(yǎng)家,自己可以專心去寫一部小說。但現(xiàn)實卻不盡如人意,他只得先謀求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因而他甚至在機場當過訂座員,其后又在哥倫比亞廣播電視部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做審稿人。上世紀60年代初他從電影業(yè)轉入出版界,先后在新美洲圖書館和戴爾出版公司任編輯,33歲時成為戴爾出版公司的總編輯。1968年,他從出版界轉入高校任教,先后在加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猶他大學等學校任教,目前的身份是紐約大學教寫作的教授,與同是小說家的妻子海倫·亨斯莉和三個孩子住在紐約郊區(qū)。
    據悉,此次獲獎,多克特羅將獲得1.5萬美元的獎金。今年的其他四位入圍作家分別為威廉·亨利·劉易斯(短篇小說集《在斯湯頓得到了他》)、卡倫·費什(處女作《一個突如其來的國家》)、布魯斯·瓦格納(《菊花宮》)和詹姆斯·斯托爾特(短篇小說集《昨晚》),他們也分別得到5000美元獎金。5月6日晚上,??思{小說獎將在華盛頓的福爾杰·莎士比亞圖書館舉行頒獎典禮。
    相關資料
    筆會/福克納小說獎創(chuàng)立于1980年,是美國四大小說獎之一,也是美國獎金額度最高的一個小說獎,不過1981年第一屆給獲獎者頒發(fā)的獎金只有1000美元,之后獎金額逐年提高。這一獎項的設立者,是美國著名小說家威廉·??思{。1950年,他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決定將獎金捐獻出來,成立一個基金會來支持和鼓勵新人,最后建立了筆會/??思{小說獎。目前它隸屬于國際筆會,由??思{基金會提供經費。
    這一獎項獨立于出版業(yè),也與所有的零售榜單和銷售市場無關,完全是從作家的角度來評判作品。評審者從美國90家出版社(包括小型和專業(yè)出版社)去年出版的359本長篇和短篇小說中,挑選出候選作品進行評審,同時,評審委員會對出版社遞交的出版物,不會支付任何費用。該獎項去年的得主是華裔作家哈金,得獎作品為《戰(zhàn)爭垃圾》,他還曾在2000年時憑借《等待》一書獲得過此獎。近年來獲得過該獎的名家還包括菲利普·羅斯、唐·德里羅等。
  •   天水明夷,有沒有想過自己開一個二十世紀外國文學的小組,方便這些相關資訊的系統(tǒng)收集和整理?
  •   ok,好主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