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企業(yè)管理 作者:《新舊會計準則差異比較與實及應用》編寫組 頁數:370
內容概要
本書立足于最新公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針對每一個準則,重點從五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是準則的制定背景;二是準則的主要內容;三是新舊準則的差異比較;四是實務操作;五是新準則與國際準則的差異比較。 本書在內容安排、布局及表達方式上,力求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1)內容完整,結構清晰。表達準確。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是新舊基本準則比較分析;第二篇是重新修訂的16項具體準則比較分析;第三篇是最新頒布的22項具體準則比較分析。各項準則一目了然,可以節(jié)省讀者的寶貴時間,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 (2)深入淺出,理論聯系實際。結合例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新準則的基本理論,尤其側重于對新舊準貝叮的比較以及新準則與國際準則的比較分析,有助于加強讀者對新準則的理解和掌握。
書籍目錄
第1篇:新舊基本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基本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基本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基本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第2篇:原16項具體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基本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7號——借款費用》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差異比較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1號——租賃》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差異比較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9號——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1號——現金流量表》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2號——中期財務報告》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6號——關聯方披露》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舊準則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第3篇:新增22項具體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差異比較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0號——企業(yè)年金基金》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6號——政府補助》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舊制度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9號——外幣折算》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舊制度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0號——企業(yè)合并》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4號——套期保值》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5號——原保險合同》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6號——再保險合同》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7號——石油天然氣開采》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4號——每股收益》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5號——分部報告》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實務操作 5.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38號——首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1.準則制定背景 2.新準則的主要內容 3.新準則與相關制度法規(guī)比較與應用分析 4.新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比較分析
章節(jié)摘錄
?。?)金融資產轉移的計量部分 “金融資產轉移的計量”部分共分十三條,規(guī)定了金融資產發(fā)生整體轉移和部分轉移時的計量方法和依據?! 、僬w轉移。金融資產整體轉移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應當將下列兩項金額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所轉移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 ひ蜣D移而收到的對價,與原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涉及轉移的金融資產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情形)之和?! ∫蚪鹑谫Y產轉移獲得了新金融資產或承擔了新金融負債的,應當在轉移日按照公允價值確認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包括看漲期權、看跌期權、擔保負債、遠期合同、互換等),并將該金融資產扣除金融負債后的凈額作為上述對價的組成部分。 企業(yè)與金融資產轉入方簽訂服務合同提供相關服務的(包括收取該金融資產的現金流量,并將所收取的現金流量交付給指定的資金保管機構等),應當就該服務合同確認一項服務資產或服務負債。服務負債應當按照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并作為上述對價的組成部分?! 、诓糠洲D移。金融資產部分轉移滿足終止確認條件的,應當將所轉移金融資產整體的賬面價值,在終止確認部分和未終止確認部分(在此種情況下,所保留的服務資產應當視同未終止確認金融資產的一部分)-之間,按照各自的相對公允價值進行分攤,并將下列兩項金額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そK止確認部分的賬面價值?! そK止確認部分的對價,與原直接計人所有者權益的公允價值變動累計額中對應終止確認部分的金額(涉及轉移的金融資產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情形)之和?! ≡苯佑嬋胨姓邫嘁娴墓蕛r值變動累計額中對應終止確認部分的金額,應當按照金融資產終止確認部分和未終止確認部分的相對公允價值,對該累計額進行分攤后確定?! ∑髽I(yè)將所轉移金融資產整體的賬面價值按相對公允價值在終止確認部分和未終止確認部分之間進行分攤時,未終止確認部分的公允價值按照下列規(guī)定確定: ·企業(yè)出售過與未終止確認部分類似的金融資產或發(fā)生過與未終止確認部分有關的其他市場交易的,應當按照最近實際交易價格確定。 ·未終止確認部分在活躍市場上沒有報價,且最近市場上也沒有與其有關的實際交易價格的,應當按照所轉移金融資產整體的公允價值扣除終止確認部分的對價后的余額確定。該金融資產整體的公允價值確實難以合理確定的,按照金融資產整體的賬面價值扣除終止確認部分的對價后的余額確定?! 、劢鹑谫Y產轉移但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企業(yè)仍保留與所轉移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的,應當繼續(xù)確認所轉移金融資產整體,并將收到的對價確認為一項金融負債?! ≡摻鹑谫Y產與確認的相關金融負債不得相互抵銷。在隨后的會計期間,企業(yè)應當繼續(xù)確認該金融資產產生的收入和該金融負債產生的費用。所轉移的金融資產以攤余成本計量的,確認的相關負債不得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髽I(yè)既沒有轉移也沒有保留金融資產所有權上幾乎所有的風險和報酬,且未放棄對該金融資產控制的,應當在轉移日按其繼續(xù)涉入所轉移金融資產的程度確認有關資產并相應確認有關負債,充分反映保留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 ⊥ㄟ^對所轉移金融資產提供財務擔保方式繼續(xù)涉入的,應當在轉移日按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和財務擔保金額兩者之中的較低者,確認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資產,同時按照財務擔保金額和財務擔保合同的公允價值(提供擔保的取費)之和確認繼續(xù)涉人形成的負債。財務擔保金額,是指企業(yè)所收到的對價中,將被要求償還的最高金額?! ≡陔S后的會計期間,財務擔保合同的初始確認金額應當在該財務擔保合同期間內按照時間比例攤銷,確認為各期收入。因擔保形成的資產的賬面價值,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減值測試?! ∑髽I(yè)因賣出一項看跌期權或持有一項看漲期權,使所轉移金融資產不符合終止確認條件,且按照攤余成本計量該金融資產的,應當在轉移日按照收到的對價確認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D移金融資產在期權到期日的攤余成本和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初始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計人當期損益;同時,調整繼續(xù)涉入所形成負債的賬面價值。相關期權行權的,應當在行權時,將繼續(xù)涉人形成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行權價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髽I(yè)因持有一項看漲期權使所轉移金融資產不滿足終止確認條件,且按照公允價值計量該金融資產的,應當在轉移日仍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所轉移金融資產,同時按照下列規(guī)定計量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該期權是價內或平價期權的,應當按照期權的行權價格扣除期權的時間價值后的余額,計量繼續(xù)涉人形成的負債?! ぴ撈跈嗍莾r外期權的,應當按照所轉移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扣除期權的時間價值后的余額,計量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髽I(yè)因賣出一項看跌期權使所轉移金融資產不滿足終止確認條件,且按照公允價值計量該金融資產的,應當在轉移日按照該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和該期權行權價格之間的較低者,確認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資產;同時,按照該期權的行權價格與時間價值之和,確認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髽I(yè)因賣出一項看跌期權和購人一項看漲期權(即上下期權)使所轉移金融資產不滿足終止確認條件,且按照公允價值計量該金融資產的,應當在轉移日仍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所轉移金融資產;同時,按照下列規(guī)定計量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該看漲期權是價內或平價期權的,應當按照看漲期權的行權價格和看跌期權的公允價值之和,扣除看漲期權的時間價值后的金額,計量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ぴ摽礉q期權是價外期權的,應當按照所轉移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總額和看跌期權的公允價值之和,扣除看漲期權的時間價值后的金額,計量繼續(xù)涉入形成的負債?! ∑髽I(yè)應當對因繼續(xù)涉入所轉移金融資產形成的有關資產確認相關收入,對繼續(xù)涉人形成的有關負債確認相關費用。繼續(xù)涉人所形成的相關資產和負債不應當相互抵銷,其后續(xù)計量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髽I(yè)向金融資產轉入方提供了非現金擔保物(如債務工具或權益工具投資等)的,企業(yè)和轉入方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定處理: ·轉入方按照合同或慣例有權出售該擔保物或將其再作為擔保物的,企業(yè)應當將該非現金擔保物在資產負債表中重新歸類,并單獨列示。 ·轉入方已將該擔保物出售的,轉入方應當就歸還擔保物義務,按照公允價值確認一項負債?! て髽I(yè)違約,喪失了贖回擔保物權利的,應當終止確認該擔保物;轉入方應當按照公允價值將該擔保物確認為一項資產。轉入方已出售該擔保物的,轉入方應當終止確認歸還擔保物的義務?! こ蠗l所涉及的情況外,企業(yè)應當繼續(xù)將擔保物確認為一項資產。
編輯推薦
財政部新頒布的《企業(yè)會計準則》已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條件成熟的其他企業(yè)執(zhí)行。這次頒布的新會計準則不僅對一般企業(yè)的會計核算進行了規(guī)范,也對其他一些特殊行業(yè)的會計核算進行了規(guī)范。為便于廣大會計和相關人士學習掌握新會計準則,本書將許多冗長的文字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以期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新準則的內容?! ”緯仁且徊窟m用于高等財經院校財稅專業(yè)以及經濟管理專業(yè)的教學與研究參考書,也是一部可供會計人員、稅務人員以及審計人員作為后續(xù)教育的參考用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