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劉遠達 頁數(shù):47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描述了佛陀弘法的一生,且將佛教智慧融入道具體的故事和人物對話回答中,語言通俗,生動形象,可讀性強。(2011.05)
作者簡介
劉遠達,1943年生于四川省宣漢縣,1963年至1968年在四川大學中文系學習。1975年9月被借調(diào)到新華社云南分社協(xié)助工作,1978年7月正式調(diào)人新華社。1995年被聘為新華社高級記者,2003年年底退休。退休后索居閑處,以讀書為人生至樂。
書籍目錄
善根綿遠
六牙圣象夢中來
阿私陀為什么痛哭?
少年時代的惶惑
欲海茫茫不迷失
高墻難阻求道心
踏破鐵鞋苦求索
苦行林里的歲月
菩提樹下的風煙
七個七天里的故事
初轉法輪
群賢齊聚鹿野苑
度化三迦葉
弘法王舍城
……
章節(jié)摘錄
云童子對珍寶梵志說:“老師,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到您的全部道德學問,現(xiàn)在想回家去。” 珍寶梵志從心眼里喜歡云童子,想留住這個學生,不愿意他離開。就說:“你不要忙走,我還有一論《吠陀》,是過去所有仙人所說的經(jīng)典,一切外道婆羅門聽都沒有聽說過,更別說看見和學習這部經(jīng)典了?!薄 ≡仆邮且晃豢是笾R的青年,一聽到學問就來了精神。聽老師說有這么難得的經(jīng)典,他立即打消了回家的念頭,想繼續(xù)學習這部難得的經(jīng)典。他向珍寶梵志請求道:“請老師為我解說。” 珍寶梵志當時又教云童子這部《吠陀》秘籍,以及相關秘密咒術,云童子很快也完全掌握了。他又對珍寶梵志說:“老師!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學會和掌握了你傳授的理論和咒術方法,還要做什么呢?” 珍寶梵志想留住云童子,就對云童子說:“云童子,你先不要忙著想走。我們婆羅門種姓能夠傳承,還有一種家法,也就是規(guī)矩。弟子跟隨老師學習學問后,必須報恩,要用各種財物來布施?!薄 ≡仆诱f:“老師!請為我解說家法,我應該怎樣報恩?老師心里想要什么?” 珍寶梵志說:“云童子,你要報答我,那可聽好了。我要清凈傘蓋、革履、金杖、金三叉木、金瓶、金缽,上下衣服和五百枚金錢,拿這些東西給我。” 云童子對珍寶梵志說:“大師!我現(xiàn)在沒有你所說之物可以奉獻給您。請您先放我走,我到四方去乞討化緣,得到的東西拿來供養(yǎng)您?!薄 ≌鋵氳笾净卮鹫f:“你如果是一個知時守信的人,那就去吧?!薄 ≡仆禹敹Y珍寶梵志雙足,圍繞三匝,辭別老師上路了?! ÷犝f離這雪山五百由旬的地方,有一座名為輸羅波奢的城市。城內(nèi)有一位大婆羅門,名叫祭祀德,非常富有,要為六萬婆羅門舉辦為時一年的無遮法會。無遮的意思是寬容而無遮阻,無遮大會就是無論賢愚、道俗、貴賤、上下都無遮阻,平等進行布施的大會。大會中間布施財物叫財施,由有道者為大眾說法叫法施,這種財法二施的無遮大會叫做無遮法會。祀德婆羅門為這次無遮大法會準備了布施六萬人的東西:每人布施一柄傘蓋、一支三叉木、皮鞋、瓶缽,全身衣服以及錢財?shù)?。另外單獨為最?yōu)秀的一位上座婆羅門造了黃金做柄的最好的傘蓋,最好的皮鞋,純金做成的手杖、金三叉木、金瓶金缽,以及全身上下衣服,總共價值干兩人黃金。同時還布施五百金錢,一千只母牛及犢子,牛角都以黃金裝飾。還有五百童女,都披戴珍珠瓔珞。其中有一個最美麗的童女的名字叫善技,是祭德婆羅門的女兒?! ≡跓o遮大會的最后一天,云童子從雪山下,安詳?shù)竭_輸羅波城無遮法會會場。當時,六萬婆羅門遠遠看見云童子,就大聲叫道:“善哉!這里舉辦了最好的無遮會,現(xiàn)在梵天親自來到,接受這般布施?!薄 ≡仆诱f:“你們不要把我稱梵天,我是人,我真的不是梵天?!薄 ∑帕_門問:“那么,你是誰?” 云童子說:“你們可曾聽說過,雪山南面有一位梵志,名字叫珍寶,精通種種學問。他教授五百弟子,其中有一個最出色的上足弟子,名字叫云,當時剛16歲,智慧聰明,道德學問與老師沒有差別。你們聽說過嗎?” 所有婆羅門都回答:“聽說過?!薄 ≡仆诱f:“我就是那個名字叫云的青年人?!薄 ∑帕_門們認識了云,更加歡喜,大聲歡呼:“好??!好啊!這次無遮大會舉辦的好,得到云童子來此接受供養(yǎng)?!薄 〖漓氲缕帕_門的女兒善技及所有童女,在樓上遠遠看見云童子端正無雙,個個喜歡,向四方禮敬所有天神。她們心里祝愿:“但愿這位童子在辯論中得到第一,勝過原來所有上座婆羅門,使我們遠離這些人,不要與這等不善之人結為夫婦?!薄 ≡仆拥搅酥鞒执髸牡胤?,按照禮節(jié)圍繞上座婆羅門三匝,站在上座婆羅門面前,用優(yōu)美的語言問道:“長者大仁大德,不知誦持何論?” 諸婆羅門同聲回答云童子:“仁愛的客人,請莫問我們這位上座誦讀何論。為什么?這位上座對于婆羅門咒術和各種理論,全都能夠誦持。” 云童子說:“各位婆羅門前輩!你們這位上座雖然誦念婆羅門的醫(yī)方技藝,但我?guī)熣鋵毱帕_門卻有另外的法,所以我要相問。你們有論名叫《先有》嗎?你們能夠誦持它嗎?” 婆羅門異口同聲回答:“我們連這個名字都沒有聽說,哪里會擁有?哪里能夠誦持?” 云童子說:“我老師教授的《吠陀》中,有一種名為《先有》,我也能念誦?!? ……
編輯推薦
《導師佛陀:佛經(jīng)中的釋迦牟尼》中,時,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備共議言:“諸賢比丘!唯無上尊為最奇特,裨通遠達,威力弘大,乃知過去無數(shù)諸佛,入于涅槃,斷諸結使,消滅戲論。又知彼佛劫數(shù)多少,名號、姓字,所生種族,其所飲食,壽命修短,所更苦樂。又知彼佛有妞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諸賢!如來為善別法性,知虹是事,為諸天來語,乃知此事?”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