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全國經(jīng)學院統(tǒng)編教材編審委員會 編 頁數(shù):18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伊斯蘭教向中國的傳播并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而是在一定的國際與國內(nèi)歷史條件和背景下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一種必然結果,是國家與地區(qū)之間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的必然產(chǎn)物。本書是關于介紹中國伊斯蘭教發(fā)展史的教程,適合從事相關教學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學習。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初期傳播 第一節(jié)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背景 第二節(jié)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路線 第三節(jié)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時間的幾種說法 第四節(jié) 伊斯蘭教在東南沿海的傳播 第五節(jié) 伊斯蘭教在西部邊疆的傳播第二章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第一節(jié) 穆斯林的東來與伊斯蘭教的廣泛傳播 第二節(jié) 元代穆斯林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 第三節(jié) 元代穆斯林的科學文化成就 第四節(jié) 元代穆斯林的宗教生活第三章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發(fā)展及民族化 第一節(jié) 中國各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形成 第二節(jié) 明代穆斯林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 第三節(jié) 明代穆斯林的宗教生活 第四節(jié) 伊斯蘭教在新疆地區(qū)的發(fā)展第四章 中國伊斯蘭教經(jīng)堂教育 第一節(jié) 經(jīng)堂教育的興起 第二節(jié) 經(jīng)堂教育的體制與教材 第三節(jié) 經(jīng)堂教育學派與經(jīng)堂相關制度 第四節(jié) 經(jīng)堂語、“小經(jīng)”與抄經(jīng)藝術 第五節(jié) 經(jīng)堂教育的社會作用 第六節(jié) 新疆地區(qū)的伊斯蘭教育第五章 中國伊斯蘭教漢文譯著活動與哲學思想 第一節(jié) 漢文譯著活動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 第二節(jié) 漢文譯著活動的代表人物與著述 第三節(jié) 中國伊斯蘭哲學思想的確立 第四節(jié) 新疆地區(qū)穆斯林思想家及其著述第六章 中國伊斯蘭教派與門宦 第一節(jié) 中國伊斯蘭教派 第二節(jié) 中國伊斯蘭教門宦 第三節(jié) 中國伊斯蘭教派的宗教特征 第四節(jié) 中國伊斯蘭教門宦制度的特征 第五節(jié) 新疆地區(qū)伊斯蘭教派第七章 中國清真寺及其特點 第一節(jié) 中國清真寺名稱的由來和沿革 第二節(jié) 中國清真寺的職能和作用 第三節(jié) 中國清真寺的建筑風格第八章 《古蘭經(jīng)》、圣訓在中國 第一節(jié) 《古蘭經(jīng)》概述 第二節(jié) 《古蘭經(jīng)》手抄本與木刻版 第三節(jié) 《古蘭經(jīng)》漢文通譯本 第四節(jié) 《古蘭經(jīng)》維吾爾文、哈薩克文通譯本 第五節(jié) 圣訓漢文選譯本及通譯本第九章 中國伊斯蘭教新文化運動 第一節(jié) 回族伊斯蘭宗教團體與學術團體的創(chuàng)立 第二節(jié) 回族伊斯蘭報刊的發(fā)展及其社會影響 第三節(jié) 新式回民教育的普及 第四節(jié) 派遣留學生第十章 中國伊斯蘭教學術研究 第一節(jié) 唐宋元明清時期伊斯蘭教在中國的研究 第二節(jié) 民國時期的中國伊斯蘭教研究 第三節(jié)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國伊斯蘭教研究第十一章 新中國的伊斯蘭教 第一節(jié) 新中國伊斯蘭教政策的制定與實踐 第二節(jié) 新時期伊斯蘭教工作的開創(chuàng) 第三節(jié) 伊斯蘭教各項工作、呈現(xiàn)新局面 第四節(jié) 中國穆斯林的愛國愛教傳統(tǒng)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初期傳播 第一節(jié) 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背景 伊斯蘭教向中國的傳播并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而是在一定的國際與國內(nèi)歷史條件和背景下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一種必然結果,是國家與地區(qū)之間政治、經(jīng)濟與文化交流的必然產(chǎn)物。 一、伊斯蘭教傳入中國的國際歷史背景 阿拉伯民族是指說閃含語系(即閃米特-含米特語系)阿拉伯語的民族,阿拉伯半島是他們的故鄉(xiāng)、搖籃和發(fā)祥地。從610年到632年的23年間是阿拉伯民族史上極為重要的23年。在半島上,出現(xiàn)了先知穆罕默德。穆圣以非凡的毅力和卓絕的才智積極地傳播伊斯蘭教,號召人們信仰獨一無二的真主,摒棄所有的偶像崇拜??梢哉f,伊斯蘭教為阿拉伯民族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了固m教給阿拉伯人舊有的思想意識注入了新的觀念,在人們之間建立了兄弟般的情感,使大家都順從于至高無上的真主。所有的人在真主面前是完全平等的。這種平等觀念使所有的穆斯林在權利和義務上都免除了世俗目標的追求,而表現(xiàn)為虔誠的信仰和無畏的獻身精神?! ?/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