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全九冊)

出版時間:2008-10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作者:彌勒 說  頁數(shù):2880  譯者:[唐] 玄奘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span></span></p>
  譯本唐玄奘譯。100卷。但在玄奘以前,已有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jīng)》10卷(相當于奘譯本35~50卷前半《本地分·菩薩地》,近年來發(fā)現(xiàn)有和闐文譯本殘篇)及《菩薩戒本》1卷(相當于奘譯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善戒經(jīng)》9卷(相當于奘譯本《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jīng)》相仿,但另有序品)和《優(yōu)婆塞五戒威儀經(jīng)》1卷(為《菩薩戒本》的異譯);陳真諦譯《十七地論》5卷(相當于奘譯本第1~3卷,已佚),《決定藏論》3卷(相當于奘譯本50~54卷)等幾種譯本行世。</span></p>
  此論梵本菩薩地部分,1930~1936年間由日本荻... (展開全部)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ś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span></p>
  ?本唐玄奘譯。100卷。但在玄奘以前,已有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jīng)》10卷(相當于奘譯本35~50卷前半《本地分·菩薩地》,近年來發(fā)現(xiàn)有和闐文譯本殘篇)及《菩薩戒本》1卷(相當于奘譯本40~41卷);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菩薩善戒經(jīng)》9卷(相當于奘譯本《本地分·菩薩地》,和《地持經(jīng)》相仿,但另有序品)和《優(yōu)婆塞五戒威儀經(jīng)》1卷(為《菩薩戒本》的異譯);陳真諦譯《十七地論》5卷(相當于奘譯本第1~3卷,已佚),《決定藏論》3卷(相當于奘譯本50~54卷)等幾種譯本行世。</span></p>
  此論梵本菩薩地部分,1930~1936年間由日本荻原云來校訂印行。1936年印度羅睺羅于西藏薩迦寺發(fā)現(xiàn)此論,錄寫歸印。經(jīng)校訂,于1957年?加爾各答大學部分刊行。藏文有題名為《瑜伽行地》譯本,分為前十二地(26卷)、聲聞地(20卷)、菩薩地(22卷)、攝決擇(43卷)、攝事?22卷)、攝調(diào)伏、攝異門、攝釋(以上三部分不分卷)等八部分。收在丹珠爾中。</span></p>
  內(nèi)容全書中心內(nèi)容是論釋眼、耳、鼻、舌、身、意六識的性質(zhì)及其所依客觀對象是人們根本心識——阿賴耶識所假現(xiàn)的現(xiàn)象;禪觀漸次發(fā)展過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禪觀的各種果位。以分?名相有無開始,最后加以排斥,從而使人悟入中道。全書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將瑜伽禪觀境界或階段分為十七地,即五識身相應(yīng)地、意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余依地、無余依地;②攝決擇分(50~80卷)。論述十七地的深隱要義;③攝釋分(81~82卷)。釋十七地有關(guān)諸經(jīng),特別是《阿含經(jīng)》的說法和儀則。初明說法應(yīng)知的五分,次明解經(jīng)的六義;④攝異門分(83~84卷)。釋十七地有關(guān)諸經(jīng),特別是《阿含經(jīng)》所有諸法的名義和差別;⑤攝事分(85~100卷)。釋十七地有關(guān)三藏,特別是《雜?含經(jīng)》等眾多要義。初明契經(jīng)事,次明調(diào)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為重點,后四分主要是解釋其中的義理。</span></p>
  注疏印度注釋中最古的一種為最勝子等撰,有漢、藏兩種譯本。漢譯《瑜伽師地論釋》1卷,簡稱《瑜伽論釋》,唐玄奘譯?,F(xiàn)存藏譯本有《菩薩地釋》,德光撰,燃燈吉祥智、戒勝同譯;《菩薩戒品釋》,德光撰,慧鎧、智軍同譯;《菩薩戒品廣釋》,勝子撰,慧鎧、智軍同譯;《菩薩地釋》,海云撰,寂賢、戒勝同譯。</span></p>
  中國注疏現(xiàn)存有唐窺基撰《瑜伽師地論略纂》16卷(為第1~66卷的注釋)、《瑜伽論劫章頌》1卷(為七言頌),遁論集撰《瑜伽論記》48卷,清素撰《瑜伽師地論義演》40卷。另有敦煌本《瑜伽師地論分門記》(已印出6卷)和《瑜伽論手記》(已印出4卷),均為唐法成講述,聽者筆記而成。近代有歐陽竟無撰《瑜伽師地論敘》2卷。此外,尚有20~30種注釋已散佚  </span></p>
</span></p>

作者簡介

彌勒,全譯梅特雷耶(Maitreya),又譯為慈氏。彌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義譯無能勝。西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牟尼同時。生于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他生而相好莊嚴,聰慧異常。按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相師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zhuǎn)輪圣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里,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nèi)要發(fā)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其父預(yù)感大禍臨頭,即將其匿藏于舅父家中。及長,舅氏慮其禍終不?免,即令其見佛聞法,從佛出家。彌勒由于從小生活在經(jīng)濟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愛穿著。如國王將一件金縷袈裟供佛,佛將它賜給諸比丘,大家看到這般華麗的袈裟,誰都不敢要。唯彌勒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議論,他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彌勒在《楞嚴經(jīng)》里說: ‘憶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 (展開全部)   彌勒,全譯梅特雷耶(Maitreya),又譯為慈氏。彌勒是姓,名阿逸多(Ajita),義譯無能勝。西元前六世紀人,與釋迦牟尼同時。生于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他生而相好莊嚴,聰慧異常。按印度的習俗,生了孩子要請相師看相。相師驚異地說:‘此兒具足輪王相,長大必然要當轉(zhuǎn)輪圣王’。這話很快傳到國王耳里,滿朝文武惶恐異常,怕國內(nèi)要發(fā)生政變。急欲覓得此子,加以殺害。其父預(yù)感大禍臨頭,即將其匿藏于舅父家中。及長,舅氏慮其禍終不能免,即令其見佛聞法,從佛出家。彌勒由于從小生活在經(jīng)濟富裕的族氏家中,出家后,依然交游族姓,喜愛穿著。如國王將一件金縷袈裟供佛,佛將它賜給諸比丘,大家看到這般華麗的袈裟,誰都不敢要。唯彌勒受之,并天天穿在身上,到處乞食。引起一些比丘議論,他聽了根本不放在心上。彌勒在《楞嚴經(jīng)》里說: ‘憶我往昔,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名利,好游族姓’《法華經(jīng)序品》文殊也說他‘心常懷懈怠,貪著于名利,求名利無厭,多游族姓家’說明他這一習性的養(yǎng)成,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有其深刻的歷史根源,由來已久。
……

書籍目錄

卷一 本地分本地分中五識身相慮地第一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卷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卷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卷四 本地分中有導有伺等?地之一卷五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卷六 本地分中有導有伺等三地之三卷七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 卷八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五 卷九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六 卷十 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七卷十一 本地分中三摩咽多地第六之一 卷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咽多地第六之二 卷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卷十三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卷十三 本地分中有心無心二地第八第九 卷十三 本地分中陽所成地第十之一 卷十四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二 卷十五 本地分中聞所成地第十之三卷十六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卷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卷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卷十九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卷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卷二十一 本地分中聱盟地第十三初瑜伽處種性地品第一 卷二十一 本地分中聱聞地第十三初瑜伽虞趣入地品第二 卷二十二 本地分中聱聞地第十三……

編輯推薦

《瑜伽師地論(共9冊)》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瑜伽師地論(全九冊)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26條)

 
 

  •   本套《瑜伽師地論》,共有九冊。前八冊,是《瑜伽師地論》的本體;第九冊,則是《瑜伽師地論》的導讀。本書是“標點本”,也即,采用豎排、繁體的排版方式,同時簡單地句讀以現(xiàn)代的標點?!惰べ煹卣摗肥轻屽确?、彌勒佛教法的心體及根本,是一真法界最顯了、最圓滿的現(xiàn)身,是眾生通向涅槃之通途。當下末世,《瑜伽師地論》在,正法方可常駐,正行方可不滅。眾生善根、智慧,才有因緣增長、成熟乃至圓滿。聞太師居然在當當網(wǎng)上淘到了這樣的大部頭經(jīng)典,欣喜若狂,不顧適值下崗后的經(jīng)濟拮據(jù),毅然購回此論,到手后愛不釋手,反復研讀,欣然忘食。傳說《瑜伽師地論》的來歷是這樣的:古天竺有個年輕人,叫做無著,依小乘(別派說他們是小乘,但是他們稱呼自己為上座部)薩婆多部出家。但是他無論怎樣也不能理解“空”的含義,弄得他非常苦惱,一度起了自殺的念頭。佛家的“空”,是一個很重要,同時也是很艱深的概念??詹⒉皇菬o,也不是有的反面。佛陀說,如果執(zhí)著于有,那么即使執(zhí)著如須彌山,也是有救的;但是如果執(zhí)著于空,那就完蛋了。佛陀十大弟子的須菩提,就是號稱“解空”第一;而我們的齊天大圣,法號也是“悟空”,大概是吳承恩認為,孫大圣正是依賴對空的參悟,而最終成為斗戰(zhàn)圣佛的。話說正在這個當口,東毘提訶賓頭羅為無著解說了空觀。東毘提訶賓頭羅已經(jīng)成就阿羅漢果位,因此很有造詣,當然,也說明他解說的小乘空觀。無著聽了之后,很有收獲,但是仍然覺得意猶未盡,但是,舉目望之,還有誰能夠為他做進一步解說呢?于是,無著干脆施展神通,跑到兜率天去了。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天,位于夜摩天與樂變化天之間,在虛空密云之上,縱廣八萬由旬。去兜率天干嗎去了?別忘了,我佛釋迦牟尼涅槃后,彌勒(慈氏)菩薩將成為我們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那么,彌勒菩薩在哪里呢?菩薩成佛之前,都在兜率天的后院呢,也就是“一生補處”菩薩所居之處。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就在那里,彌勒菩薩也不例外。就這樣,無著直接去請教未來要成佛的彌勒菩薩去了。于是,彌勒菩薩就為他講解大乘(摩訶衍)的空觀。無著反復思考,終于有所成就。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無著干脆請彌勒菩薩來娑婆世界的東閻浮提洲說法。彌勒菩薩就誦出了這部《瑜伽師地論》,開創(chuàng)了大乘的瑜伽法門,而無著負責記錄整理,就這樣,這部經(jīng)典廣泛流傳,一直到今天。我說無著,其實應(yīng)該尊稱為“無著菩薩”,其實在佛教的發(fā)展歷史上,他和龍樹(龍猛)菩薩、世親菩薩一道,是聞太師最尊敬的大師。他們呀,真是高手得一塌糊涂,不服不行??!全面、系統(tǒng)將《瑜伽師地論》翻譯過來的,是我們著名的玄奘大師。他冒著千難萬苦來到天竺,所取的真經(jīng)當中就有《瑜伽師地論》。事實上,玄奘西去天竺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取回《瑜伽師地論》。玄奘少年出家,遍訪當時的高僧13人,學有所成。但因為“各擅宗途”,說法不一,“百有余疴”,心中仍有困惑。各宗派的大師,都是以本宗的教誨解釋佛陀的真實,所宣講的就必然就矛盾的現(xiàn)象,到底孰是孰非呢?正在這個時候,玄奘遇到了那爛陀寺來中土留學的和尚,告訴玄奘,那爛陀寺有《瑜伽師地論》100卷,中途傳譯的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于是乎,玄奘徹底堅定了西去的計劃,冒死前往天竺。玄奘逗留在天竺學習的期間,在著名的那爛陀寺從師戒賢和尚,學習了五年《瑜伽師地論》才最終學成?;卮筇坪?,玄奘開始了翻譯佛經(jīng)的宏偉事業(yè),而最開始翻譯的,正是《瑜伽師地論》。據(jù)唐朝的名流許敬宗記載,大師召集了中外高僧21人,從貞觀二十一年五月十五日開始翻譯,到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翻譯完畢,共成100卷,這就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這部經(jīng)典。在翻譯《瑜伽師地論》的同時,翻譯了《顯揚圣教論》、《佛地經(jīng)論》、《攝大乘論》等。說起玄奘,不得不又贊嘆一番。一開始所認識的玄奘的形象,是《西游記》的唐僧,婆婆媽媽的,無能又懦弱;后來在《百家講壇》聽了玄奘的事跡,覺得他去天竺取經(jīng),經(jīng)歷的艱辛,的確不容易;后來讀了《大唐西域記》,又覺得他是不亞于徐霞客的旅行家;再后來,歷數(shù)他所翻譯的佛學經(jīng)典,覺得他不愧為佛學的四大翻譯家,頗有學者的風范,造詣頗高。但是,即使是這樣,我們也是大大地小看了玄奘。實際上,玄奘根據(jù)《瑜伽師地論》、《中論》等開創(chuàng)了法相(唯識)宗,對因明學有很深刻的成就。其實,他是個理論素養(yǎng)極高的哲學家,法相宗既廣博又深刻,連黑格爾的哲學相比之下都是小兒科,別說其他哲學家了。我真懷疑,那些西方的哲學家,要是讀了玄奘的學說,還好不好意思去搞哲學了??上?,越是高深的東西,就越傳不下去。法相宗不久就凋零了,一說玄奘傳窺基,再傳慧沼,再傳智周,然后就下落不明了;一說,窺基并沒有得玄奘的真諦,玄奘法師示寂后,法相宗就失傳了。不是本宗不好,而是能理解其中深意的人實在太寥寥無幾了。如果我們福德不夠,不能求深,還是虔誠地念上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吧!順便提及,玄奘翻譯佛經(jīng)的第二階段,是以翻譯《俱舍論》為中心,同時翻譯于此有關(guān)的經(jīng)典;翻譯的第三階段,則是《大般若經(jīng)》500卷。玄奘翻譯的經(jīng)論,都是非常深刻的大部頭經(jīng)典,就憑這,也足見玄奘大師的實力。但是,流傳最廣的是幾百字的《心經(jīng)》,其他的都束之高閣,閱誦的人非常有限。哎,大師千辛萬苦從西天取來的真經(jīng),就這樣被我們漠視了,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值得一提的是,瑜伽這個概念,早于佛陀。古印度的《瑜伽經(jīng)》,也是早于佛教的、流傳至今的經(jīng)典。但是在佛陀看來,這種瑜伽出現(xiàn)了一點偏差,因此沒有達到究竟。于是佛陀借用了其中的概念和修行的方法,通過改正,以此達到涅槃的目的。就像是禪定早期也是外道的修行方法,而佛陀也將此作為“六波羅蜜”之一一樣。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佛的瑜伽不是彼瑜伽,恰如佛的禪定不是外道的禪定。只是,佛陀為了教化,沒有必要否定前人有價值的體系,而重新建設(shè)。我們讀《瑜伽經(jīng)》,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佛陀也借用了很多的概念。但是可惜的是,《瑜伽經(jīng)》畢竟沒有達到佛陀那樣的高度,佛陀給他注入了嶄新的靈魂。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認定,佛陀是從印度的社會歷史中發(fā)展起來的。這樣的說法一點意義都沒有?!惰べ煹卣摗废到y(tǒng)地闡述了大乘佛教唯識學的基本理論,主要討論的是六塵(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的性質(zhì),以期證明六塵不過是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假現(xiàn)。從分析名相的有無開始,排斥一切名相的差別和矛盾,從而悟入最高真理的中道。本論的主要部分,是修行過程中各個階段的特征、方法和果位,然后接下來就開始“我注六經(jīng)”,以本論的要義去解說其他經(jīng)文的主旨。本論雖然是瑜伽派的大乘經(jīng)典,但是也牽涉了《阿含經(jīng)》、《法句經(jīng)》、《經(jīng)集》等經(jīng)典,甚至涉及到了佛教之外的種種學說,因此,在當時就被稱為“佛教的百科全書”。全書分五部分:一、本地分(1~50卷),將瑜伽禪觀境界或階段分為十七地;二、攝決擇分(50~80卷),論述十七地的深隱要義;三、攝釋分(81~82卷),解釋與十七地有關(guān)諸經(jīng),特別是《阿含經(jīng)》的說法和儀則;四、攝異門分(83~84卷),解釋十七地有關(guān)諸經(jīng),特別是《阿含經(jīng)》所有諸法的名義和差別;五、攝事分(85~100卷),解釋十七地有關(guān)三藏,特別是《雜阿含經(jīng)》等眾多要義。
  •   大菩薩之作!玄奘法師譯。
    以此論著足以說明釋迦的教法是教導眾生離苦得樂之妙道。以前自己也同很多人一樣認為佛教僅僅是燒香拜佛、持名念咒而已,對何以要如此何行如法并不得知,所幸依累世之修使予得聞?wù)ǖ媒鲙?,?jīng)過2、3年的學習知道原來佛教非是唯物論同時也非唯心論,絕對的唯物和絕對的唯心都是危險的,佛教之根本在于修心,如果你的定力夠你會發(fā)現(xiàn)心的完全不同的活動,因此這需要踐行修持,維持心的安穩(wěn),經(jīng)過精進的修行你有可能證得(記住這是“證得”)涅槃。
  •   瑜伽師地論以前曾經(jīng)見到過,因為書里沒有生字注音,也就沒有買。后來再想找時又無處可得了。此次當當網(wǎng)上找到此書,非常開心,而且印刷紙質(zhì)都好,繁體豎排,入手可喜。據(jù)全書卷首之編輯說明,本書系采用韓清凈居士標點,用意所在,唯以標示誦讀及聽聞之節(jié)奏為目的。凡所用之標點符號別無其他涵義。之所以如此,編輯者解釋曰,以佛典重聽聞熏習之故。佛家義趣深邃,滋味深厚,讀佛書逾多,人生逾有意義。當當網(wǎng)未附原書例頁,也無人略加介紹。我買之時,曾頗費躊躇。此處略略介紹版本簡況,以備有心者之參考。
  •   據(jù)傳該書原由彌勒菩薩口授,后人記錄而成,是玄奘法師西行求法最想求取的大乘真經(jīng),也是玄奘在印度那爛陀寺——堪稱印度當時佛法的最高學府的校長覺賢法師最擅長的一部經(jīng)書。后由玄奘帶回大唐并有當時唐政府組織全國精曉梵文且達于漢語者而且由玄奘法師親自主持翻譯工作,因為翻譯者水品之高可算史無前例,所以玄奘主持編譯的經(jīng)書比起其他版本的尤其珍貴,堪稱史無前例,而《瑜伽論》更是玄奘團隊傾注心血的力作,對于佛教文化乃至中華文化影響很大,值得一讀
  •   自從知道了玄奘法師西行求的就是這部《瑜伽師地論》,發(fā)愿買下,正好當當有,還能用卷。太超值了。 豎版繁體字,字體大小排版典雅。希望以后慢慢研究參學。
  •   前面有善知識提到:“一看,還行。但有些錯字沒有改過來,應(yīng)參考大藏經(jīng)原文對照。對于段落也有部分是亂標的。標點符號太大而且有部分是亂標的。這是難怪的,因為編輯者沒修征功夫。雖非善本,但便于閱讀,價格也很便宜。以此參考大藏經(jīng),有心讀者幾不誤也。”

    所言不虛。就我所看到的“真實義品”中開頭就有好幾處文句根本就沒有標記清楚。但是,已經(jīng)不錯了。瑜伽師地論是一部偉大的論著,對比價格,物有所值。
  •   彌勒菩薩的著作 大乘經(jīng)典 而且也是玄奘大師去西天取來的經(jīng)書 經(jīng)書三藏 經(jīng)一部 談天 論一部 說地 法一部 渡鬼。 論一部 說地 就是瑜伽師地論 大伙看看吧 很好的書
  •   瑜伽師地論(精校標點全本加導讀)這個書真有用.
  •   瑜伽師地論(精校標點全本加導讀) !謝謝當當了非常感謝
  •   偉大經(jīng)典,萬世敬仰。哲學是萬學之學,佛學乃哲學之母。天下學問以佛學為最。此書是佛學的明珠。佛學以證量為基礎(chǔ),要求親證親歷,沒有證量,皆為想其仿佛,不得要領(lǐng)。讀此書需有明心證量和見性證量后,修道種智證量,修得道種智證量方解此書,若懂此書,為登地菩薩,能修到此位階者,自古以來,天下罕見。愿天下眾生,發(fā)大勇猛,無懼艱難,一心精進,同登彼岸,南無阿彌陀佛!
  •   雖然我已在網(wǎng)上面下載了“瑜伽師地論”,但這本書冊里有一本是注音表的,比較有用。繁體版本。印刷等都很好。看來要幾年才看完哦!
  •   還沒顧上讀,不過翻了翻,覺得很難懂。還是自己太淺薄了,準備先買些唯識宗的淺顯書看看,有點基礎(chǔ)再學習瑜伽師地論。。。
  •   博,包羅萬象,堪稱佛教百科全書;大,融匯大小各家,構(gòu)筑宏偉了理論體系;精,研幾探賾,一要歸于實修之瑜伽;深,歸宗唯識而極圣教之中道。仰之彌高,鉆之彌深。宜乎數(shù)數(shù)讀學并會之于心,庶幾有所小得而不負圣賢之言教。
  •   繁體字 豎排版 八本是瑜伽師地論 一本是導讀 每本里面還有個書簽 挺好的 慢慢學習
  •   自玄奘大師從印度取回此經(jīng),就給廣大的中國人帶來了福音。認真的讀,字字消災(zāi),章章解難。真實的領(lǐng)悟到如何證菩提道。怎樣成佛的十七地。
  •   瑜伽師地論,還沒有看,但非常喜歡
  •   《瑜伽師地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建議大家都讀一讀!
  •   當年玄奘西行去印度就是為了取這部經(jīng)書,據(jù)說此經(jīng)取回大唐后,在我國只傳承了3代就斷掉了。民國時期,梁淑泯等人從日本又把此經(jīng)傳承回中國。我是給爸爸買的,他在看,邊看邊告訴我,太好了,太值了。我覺得學佛的賢友們都可以買來看看。感謝當當網(wǎng)。
  •   頂禮三藏大師,頂禮未來下生彌勒尊佛
  •   瑜伽師地論 一直希望有紙質(zhì)版的用來研究。書很好。但第五冊書脊有損壞,外邊的硬殼就不談了。價格是很好的!
  •   豎排繁體,有簡易句讀,便用讀誦,令單附注音便于檢索,兩韓老居士精心校對,就目前而言,確實是不可多得善本,價錢也公道。
    學習瑜伽,想在正知正見上立功夫,佛學瑜伽大論也是不二之選
  •   書很好,是佛教的經(jīng)典,我是兩天看完《真實的玄奘》才決定買的,當我看完對他的介紹,在看到結(jié)尾、圓寂時我哭了,為之感動。因為因玄奘寧可放棄生命,離唐19年,就是為了這套書,為的是佛法永駐東土,佛光普照華夏,盛世永祚、人民幸福。商家印此書、賣此書,功德無量。但希望運輸前要仔細包裝,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要在我們接到書的時候外殼都碎了,謝謝,阿彌陀佛。
  •   大菩薩的經(jīng)典著作,豎排看起來很過癮,只是收到時第一冊的封皮有折痕和撕頁,我想是出版社的問題。
  •   這套比黃皮西北大學出版社(I S B N:9787560420639)的那套好多了,??本?,句讀準確。西北大學出版社的那套沒法看,第一卷中的標點錯誤百出,我才又買的這套。
  •   頂禮彌勒尊者!頂禮玄奘法師!感恩一切大德!深入經(jīng)藏方能智慧如海!阿彌陀佛!
  •   被譽為佛法的寶冠。唐玄奘前往印度去求得就是此書。
  •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愿解如來真實義祈請彌勒菩薩加庇 有緣得遇龍華會
  •   彌勒的書,好好修學,希望能參懂!
  •   看到書的時候是因為外包有損壞,因此對于想要有收藏意思的我來說就美中不足了,一點的瑕疵就難以成為完美的體現(xiàn)了。南懷瑾老師說過學佛之人不得不看的四本書籍之一,而且是玄奘法師不遠萬里取回的經(jīng)書,而且集結(jié)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翻譯的一套藏書。不得不看呢。
  •   我佛有緣!
  •   學佛的好書有點難讀
  •   玄奘大師在佛教發(fā)源地取到的經(jīng)典著作!彌勒佛的著作!
  •   唐僧去西天取的真經(jīng),法相宗最重要的著作。南懷瑾的推薦。
  •   包裝嚴密,只是外殼角有點破損,書封面稍微欠潔凈。書本身品質(zhì)很高。殊勝,歡喜。虔心學習,慢慢品讀。
  •   明知道看不懂的買了,翻了翻居然還有看的懂的地方……
    只是剛買完就降價,有點不爽。是不是有返券的活動就必然出現(xiàn)這個價格的變動捏?不好說喲不好說……
  •   次書內(nèi)容我只看了一小部分,看不懂,還有沒那個文化底蘊去閱讀。境界太高了!
  •   拋開印刷紙張質(zhì)量較差和外包裝,封面破損等不說,內(nèi)容非常充實。

    繁體豎排,句讀標點使閱讀理解更加容易,但是推薦有一定佛法和唯識功力的同修參究。

    多多出版經(jīng)典,福德殊勝! 阿彌陀佛!
  •   能得到這樣一套佛教經(jīng)典,實在是難得。感謝當當網(wǎng)。書的品質(zhì)沒得說,正版。
  •   唯識論,要讀懂他,需要細微的觀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引導我們做正想。
    印刷很精良,裝幀也很精致,希望推廣。
  •   經(jīng)過很多地方的尋找終于有緣得到了這本精典佛經(jīng)玄奘大師花了5年才學懂的佛家寶典估計我會要用一生來了解了呵呵
  •   彌勒菩薩最重要的經(jīng)典!理論深奧,值得鉆研!書的質(zhì)量版式都不錯,很具文化味道,但還是建議出大字本。
  •   優(yōu)點:性價比高;5號字體、1.5倍行距,使人看起來不會很累。
    不足:無
  •   書是幫同事代買的,收到貨后同事說買書還是當當好,書的質(zhì)量好,包裝也厚實。贊...
  •   最最最真,最最最美,感謝玄藏法師慈悲千古!感謝當當網(wǎng)!
  •   一直在找繁體版 終于找到了 設(shè)計印刷都十分好 只是包裝有些破損總體來說很高興殊勝啊
  •   書是太好了,可異看不進去,有點看不懂,時間也跟不上
  •   學習唯識的好書,應(yīng)該好好讀的書,慢慢看,細細品。
  •   書總體很好,內(nèi)容很全面,是繁體字的。不過,重點要說的,當當網(wǎng)的包裝水準太差了,外面的書套都裂了,還有當當網(wǎng)能有自己的快遞就更好了!
  •   說實話,一翻開就不敢看了,古奧了嗎?還是自己境界不夠,先放那供著吧,機緣成熟再看
  •   研習收藏,難得難得。,南無彌勒菩薩!
  •   值得擁有的佛教書籍。
  •   很好的書,內(nèi)容不必說,裝幀也不錯!看懂這套書確實得需要很深厚的佛學功底!
  •   值得花時間反復研讀的一部大論。透徹宇宙人生世間萬法。
  •   折扣比較低咯,其他還行。
  •   比較難懂。那個導論,里圣地寫的一些文章一點不好。
  •   包裝很好,內(nèi)容更不必說。
  •   書到貨很快,還沒有拜讀。心向往之吧
  •   講得太精細了,需要好好靜下心來仔細研讀。不可多見的大智慧之書。
  •   修心的步驟,問題都在了。能看懂的就有福了。
  •   裝書的盒子有點爛了,不過書沒有影響。書是好書,三藏大師名不虛傳。
  •   關(guān)注這套書很久了,一直缺貨。偶爾**當,一看有貨立即下單。阿彌陀佛!總算請到了。書的質(zhì)量不錯,慢慢的讀吧,我想只要虔誠,一定會獲益。
  •   幫老公買了兩套,自己家留了一套,送給朋友一套,都很喜歡!
  •   豎版繁體字,但標點卻是橫版簡體的。發(fā)來的書封套爛了,很心痛。
  •   向往已久,上一次買的另一個版本的,結(jié)果印刷有問題,這個是繁體豎排版的,很有感覺
  •   歡喜贊嘆,如獲至寶。沒有那么難讀,買了收藏的朋友快讀起來吧!書性價比好,質(zhì)量再精些,價格再高些也能接受。外殼損壞有些遺憾!
  •   這個商品不錯,運輸環(huán)節(jié)和書箱包裝有待改進,書的外殼都被摔散!
  •   紙匣破損,但書籍質(zhì)量還好,每本約有普通的小日記本大小,共九本(含一本導讀),大多夾有書簽,文字繁體豎排。
  •   書外殼撕了,小瑕疵,導讀那本有些褶皺,其他完好
  •   發(fā)貨很快質(zhì)量也不錯!我很喜歡!
  •   應(yīng)該是唯識研究的藍本,非常嚴謹!所有功德回向為此書成就的大德
  •   書很好,但是買的時候不知道是豎排繁體,買來才知道。讀起來很費勁
  •   全套系列書,很好。
  •   這套書非常的好,頁面干凈,紙張漂亮,而且是豎排繁體,可惜運輸當中把外包裝的盒子給弄壞了。
  •   書的大小,文字合適,適合閱讀?,F(xiàn)在的書太大了。整個書的感覺很好。
  •   書不錯 只是紙張質(zhì)量不是很好
  •   很早聽了南懷瑾先生的講座,一直有買一套的想法,苦于一直斷貨,現(xiàn)在如愿,開始閱讀。
  •   好書,請多出版。就是價格貴了一點。
  •   古人的心理學著作 對現(xiàn)代極具參考價值
  •   幫同事買的,聽說不錯,他早就想買這套書了,剛好碰到當當打折,不錯就買了。
  •   很好的書,也是外殼裂了,可惜!
  •   收到的書是爛的,你們太不尊重書本了
  •   就是字有點小,書還是很不錯的
  •   這次包裝很細致 可惜書的外殼本身就已經(jīng)被損壞了 是我太挑剔了
  •   一直想看又怕沒時間認真看的書,先收起
  •   這些書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讀懂的
  •   一直看著這套書??偹闶杖肽抑?。喜悅之情,流于言表!
  •   這套書是好書,但價格飄忽不定,一會兒是六九折,一會兒是八二折,中間相差24元。我買到160元的最高價,我真是太“幸運”了。書到時又跌下去了。這不,現(xiàn)在又升上去了。
  •   非常難得的書。
  •   雖然難懂但還是買了,書本印制精美,附有書簽,加上一本導讀,出版社真是考慮周到。
  •   紙質(zhì)很好,印刷清楚,內(nèi)容經(jīng)典
  •   非常不錯,但學起來沒有基礎(chǔ)的人非常難
  •   真正致力于研習佛法之人都應(yīng)該讀這部大論。
  •   玄奘法師引入中國的經(jīng)典。
  •   雖然一句沒看懂 ,但是不會使我對這本書有任何不滿意的看法。裝幀 內(nèi)容 排版 都做得不錯 ,很 GOOD 了。
  •   豎排 繁體 共九本書,這是南老極力推薦的 一個 論,屬于必讀之一。 不過不知道為什么,沒有墨香呢?
  •   無上深甚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   正在拜讀中,受益匪淺
  •   值得慢慢看。可惜外套盒子運輸中開裂了,心痛!
  •   繁體豎排,好
  •   好書,可惜開本稍小。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