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5 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作者:卜雨亭
前言
吳階平 楊福家 吳文俊 袁隆平孫家棟 陳清泉 劉國光 汝信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數十個世紀的奮斗歷程中,中華兒女為祖國與世界的科學創(chuàng)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不斷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古代的中華曾有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與印刷術等諸多重大的科學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有力地推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進入15世紀以后、直到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受到了很多的侵害與打擊,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中華科學受到了極大的摧殘與阻滯,但中華學人在探求中華科學重新輝煌的艱難歷程中仍然做出了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進入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兩岸四地的廣大學人始終堅持發(fā)展科學與教育,奮發(fā)圖強,努力創(chuàng)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世紀的廣大中華學人及其從他們.當中成長出來的著名科學家們,不負民族使命,在長期的科學生涯中不斷堅定為民族貢獻力量和智慧的理想與抱負。他們有決心有恒心為加速提高中華科學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華民族努力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做出一番事業(yè)。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嚴謹治學、刻苦鉆研、發(fā)展教育。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傳統。他們的人生志向、科學思維、優(yōu)秀品格與科學成就,是愛國主義、民族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生動體現,是他們?yōu)橹腥A民族與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寶貴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我們理當將這些寶貴財富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使之繼續(xù)成為中華和平崛起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量?!岸兰o中國著名科學家書系”正是根據這種科學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編著出版的。這套“書系”將選錄中國兩岸四地諸多的最高層次自然科學家、工程科學家、社會科學家。被選錄的每一位科學家都將由編委會和出版社為其編著出版?zhèn)戎赜诳茖W生涯的傳記性圖書一種。這些圖書將以科學家生平為線索,著重敘述貫穿科學家一生的科學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學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出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科學成就對人類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因此,“書系”是一套面向大眾,能夠被圖書館珍藏,能夠向各界讀者展現一代著名科學家獻身科學、追求真理、為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貢獻畢生風范的高品位讀物。這套“書系”將通過對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學家、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的人生經歷、不懈追求、科學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紹,生動展現他們?yōu)橹腥A復興、人類福祉而表現出來的勤奮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和赤誠奉獻的精神與品格,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們奮發(fā)進取,為中華科學和人類文明再創(chuàng)輝煌。這套“書系”將整體性地展示中華民族在推進中國與世界的科學發(fā)展、經濟繁榮、社會進步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聰明智慧、巨大能力和所取得的創(chuàng)造性成就及做出的重要貢獻;將充分體現中華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兼容并包、海納百川,和平友善、精誠團結的優(yōu)良傳統;將很好地激勵中華民族為民族振興、社會發(fā)展、民眾福祉而大力發(fā)展各類科學、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決心與信心,進一步發(fā)揚中華民族自尊自強和為人類進步做出更大貢獻的奮發(fā)精神;將具有集錦科學成就、珍儲科學史料的規(guī)模性科學檔案功能,定將存?zhèn)靼偈?,并為長遠的多方面的用途提供一批具有代表性與系列性的精要藍本;同時將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創(chuàng)新、推進科學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先進科學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與主要標志。在21世紀的當今世界,科學發(fā)展的水平將被快速提升,同時將深刻地改變世界經濟與人類社會的面貌。一心向上的中華學人理當站在時代的前列,傳承民族創(chuàng)新精神,嚴謹治學,大力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并在這一大興科學與教育的奮斗歷程中,涌現出更多著名的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工程科學家,與廣大學人一,道,為創(chuàng)造更高的科學成就,為中華的未來非凡與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2007年8月
內容概要
謝光選,液體戰(zhàn)略導彈和運載火箭專家,1922年11月生于江西南昌,1946年畢業(yè)于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就業(yè)于沈陽兵工廠,從事戰(zhàn)術火箭和反坦克火箭的研制工作,任主任工程師,1957年3月調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任室主任、火箭總體設計部副主任、主任、一院副院長、七機部總工程師,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空間運載系統專業(yè)委員會主任,1987年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1991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謝光選長期從事戰(zhàn)略武器與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和研制工作,依靠集體和組織,完成了一級到三級液體火箭的重任。1962年他為我國自行設計的中遠程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并受命為導彈核武器技術協調組組長,1966年完成了兩彈結合試驗,導彈精確命中目標,實施了核爆炸,1975年受上級委托,組織長征二號二級火箭的再次發(fā)射,保證了飛行試驗的成功,使我國第一宇宙速度的運載能力達到了1.8噸。他任長征三號三級火箭總設計師期間:為我國首次采用液氧液氫高能低溫推進劑鋪平了道路;主持并解決縱向藕合振動專題,抑制了低頻振動的發(fā)生;攻克了在高空(400km)微重力場第二次起動液氧液氫發(fā)動機技術難關,1984年把我國通訊衛(wèi)星送入軌,1990年將亞洲一號衛(wèi)星精確送入軌,這是我國航天高技術產品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次,國防科工委科技成果獎1次,航天部一等功,沈陽市勞動模范等獎勵。著有《跨學科的技術協調》等論文10余篇。 謝光選,液體戰(zhàn)略導彈和運載火箭專家,192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6年畢業(yè)于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箲?zhàn)期間,中國人民在日本侵略者鐵蹄下飽受欺凌的景象又給青年時代的謝光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的時代責任感使他明確了終生的抱負和志愿:航空救國,武器技術興邦。 1942年,學完全部高中課程報考大學,幾所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陸續(xù)寄來,苦于囊中羞澀,謝光選選擇了重慶兵工學校大學部。兵大不收學費、伙食費,每月還可以得到少許錢零用;校園里圖書館、理化實驗室、實習工廠齊備;中央大學、重慶大學的名教授還到校兼課。優(yōu)越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是他求之不得的。五年寒窗,謝光選遵循的學習原則和方法:一是不遺余力地擴大知識面打好基礎;二是追求最新的學科和知識,如丁觀海先生講授的彈性理論;三是培養(yǎng)自己的自學能力。 1947年初謝光選就業(yè)于沈陽兵工廠,從事火箭發(fā)射器和反坦克火箭的研制工作,獲得沈陽市第一屆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1957年春,謝光選調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從事液體戰(zhàn)略導彈和運載火箭的總體設計工作,從此和中國的航天事業(yè)結下了不解之緣。就是在十年動亂時期,由于受到周恩來總理的保護,他負責的設計工作也從未間斷。36年來,謝光選歷任火箭總體設計部主任、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航天部總工程師等職。1987年選聘為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1991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運載火箭是十多個學科、百余個專業(yè)技術的復合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高科技的飛速發(fā)展,極需補充新的學科知識。謝光選堅持每天清晨五時起床開始苦讀,持之以恒,以至今日。他以Handbook Of 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為索引,學過陀螺力學、控制論、可靠性數學、張量和矩陣、微機應用、低溫傳熱學、二相流和熱傳遞的新進展等等。豐富了知識,也培養(yǎng)了良好的工作和研究方法,比如,按量變決定質變的原則,用數據來說話,或經過數據對比才做出裁決,已成為謝光選決定技術問題慣用的方法。 1962年3月,我國第一枚中近程一級火箭試飛失敗,年底謝光選被任命為總體主任設計師后,抓緊做了三方面的工作:①用彈性理論描述了火箭橫向固有的彈性振動并介入飛行穩(wěn)定方程式組,找到失敗原因,完善了飛行理論。②編寫了以17項地面試驗為主的研制程序。③經周總理任命,擔任導彈核武器技術協調組組長,以最快的速度、最可靠的質量,保證了1966年11月26日的兩彈結合試驗成功,導彈飛行正常,精確命中目標,實施了核爆炸。 1974年11月,長征二號二級火箭因一根導線拉斷而導致首次飛行試驗失敗。受上級委托,謝光選負責組織第二次發(fā)射。他和同事們采取五項技術改進措施,杜絕了設計缺陷。用冗余技術提高火箭設計的可靠性。同時,強化了測試檢查工作,共更換箭上儀器設備43臺件,為研究院更換之最。歷經艱險,于1975年11月26日發(fā)射成功,使我國第一宇宙速度的運載能力達到1.8噸。 任長征三號三級火箭總設計師期間,謝光選解決了全彈藕合振動技術難關,改善了低頻振動的環(huán)境;攻克了低溫技術,為采用液氫/液氧做為推進劑鋪平了道路。長征三號于1984年1月首次發(fā)射只獲得部分成功,但取得重要成果,明確了低重力場二相流、高真空度下的三相流(氣、液、固)的危害,有針對性地采取三項措施。70天后的1984年4月8日再次發(fā)射獲得完全成功。實現了張愛萍將軍“研制試驗同協力,定叫三鳴更驚人”的題詞。美國NASA負責人為此來電致賀,認為“僅少數幾個國家達到這次發(fā)射顯示的技術能力”。1990年4月7日長征三號將亞洲1號衛(wèi)星精確送入軌道,這是我國高技術產品首次進入國際市場。 謝光選以“勤奮務實”為座右銘,多年來,致力于運載火箭的開拓和發(fā)展。他以總體設計負責人身份參加各種型號的火箭飛行試驗49次,成功率為93%,跨入世界先進行列。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國防科技成果特等獎1項,榮立航天部一等功1次。 謝光選1980年任航天部總工程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作者簡介
卜雨亭,l949年6月離開省立嘉興中學參加革命。在農村工作3年,選送上學后,在船舶工業(yè)和森林工業(yè)部門工作4年。l959年10月,調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即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前身)工作,1991年離休。l983年開始,從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發(fā)展史的資料收集、整理、編寫、編輯工作。曾為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軍事工業(yè)·航天》卷編寫戰(zhàn)略導彈和運載火箭等相關章節(jié)。
書籍目錄
書香門第啟蒙教育繼續(xù)深造走向社會初試身手結緣航天一炮打響臨危受命東方巨響十年砥礪勇于攀登走向世界老驥伏櫪附錄:謝光選論著選摘謝光選生平活動年表謝光選主要論著目錄
章節(jié)摘錄
書香門第1922年11月5日,江西省南昌市謝哲孫家里生了第三個男孩。哲孫夫婦為了給兒子取個吉利的名字,費了一番心思。想了好久,就說叫“光選”吧,意思是孩子將來的人生道路選擇了一條光明大道。南昌謝姓,是從哪里遷徙到這里落戶的,具體已不可考。1926至1927年間,謝光選的四伯父謝云孫曾在南昌附近的廣福圩謝氏宗祠編修過謝氏家譜??上?,那部家譜已在抗日戰(zhàn)爭中毀于戰(zhàn)亂。據謝光選堂兄謝光遠的兒子謝書城考證,謝氏家族來源有三種說法:一是按中國最早的姓氏典籍《世本·氏姓篇》記載:“謝,任姓,黃帝之后?!倍前纯缓托兆搿酚涊d:“姜姓,炎帝之后。申伯以周宣王舅受封于謝,今汝南謝城是也,后失爵,以國為氏焉?!比前淬K日唐書·文苑f勃記載:有一支出自少數民族的謝氏,“衛(wèi)州人謝偃之祖孝政,本為鮮卑人,姓直勒氏,后改謝姓”。謝書城說:“這三支謝氏家族都發(fā)源于河南省南部,后分出幾支向南、向西南、向東南遷移,所以,在湖北、湖南、四川、陜西、云南、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各地都有謝姓家族。究竟是黃帝的子孫,或是炎帝的子孫,還是鮮卑族的后裔,已無從考證了?!?/pre>后記
編撰《謝光選》,是一項既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讓我執(zhí)筆宣示中國航天事業(yè)50年的輝煌成就,弘揚中國航天團隊的航天精神,無上榮光。但是,要把一位航天專家,一位知名、資深的航天專家寫得栩栩如生,筆端生花,躍然紙上,準確、全面、完整地反映出科學家的一生,既不溢美,更不掩瑕,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辦到的事。時光流轉,時過境遷,回眸、記憶間或有失實、失真,何況航天工程是一項高科技的系統工程,每一項成就往往是集成的,因而,每個人的貢獻是很難精確切割的。用組織、主持、參與,或者說策劃、裁決,也很難說清楚誰的貢獻大誰的貢獻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評說也可能是一家之言,會有偏頗。在編撰中,雖然也閱讀了大量資料和報刊上發(fā)表過的文章,得益頗豐,也為此向當年的當事人請教、求解,登門造訪。年近九旬的徐蘭如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也請在謝老身邊工作過的知情者,如原院辦公室主任朱榮先,副主任潘昭漢,曾任科技委辦公室主任、謝老的秘書武紹珍閱稿。他們看過初稿后,提出了很有見地的意見。卜微清還為書稿打字、???、潤色做了許多工作。在此一并致謝。但由于我自己水平有限,又缺乏思辨能力,加之時間倉促,錯誤和疏漏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賜教。著者謹識編輯推薦
《謝光選》由城出版社出版。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