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昭

出版時間:2008-1  出版社:金城  作者:劉振坤,柳天明  頁數(shù):272  

前言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數(shù)十個世紀的奮斗歷程中,中華兒女為祖國與世界的科學創(chuàng)新、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不斷地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古代的中華曾有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與印刷術等諸多重大的科學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有力地推進了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進入15世紀以后、直到20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受到了很多的侵害與打擊,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的中華科學受到了極大的摧殘與阻滯,但中華學人在探求中華科學重新輝煌的艱難歷程中仍然做出了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貢獻。進入20世紀下半葉以來,中國兩岸四地的廣大學人始終堅持發(fā)展科學與教育,奮發(fā)圖強,努力創(chuàng)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世紀的廣大中華學人及其從他們當中成長出來的著名科學家們,不負民族使命,在長期的科學生涯中不斷堅定為民族貢獻力量和智慧的理想與抱負。他們有決心有恒心為加速提高中華科學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為中華民族努力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做出一番事業(yè)。他們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嚴謹治學、刻苦鉆研、發(fā)展教育。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們的人生志向、科學思維、優(yōu)秀品格與科學成就,是愛國主義、民族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生動體現(xiàn),是他們?yōu)橹腥A民族與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寶貴物質(zhì)財富與精神財富。我們理當將這些寶貴財富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使之繼續(xù)成為中華和平崛起與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巨大推動力量?!岸兰o中國著名科學家書系”正是根據(jù)這種科學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編著出版的。這套“書系”將選錄中國兩岸四地諸多的最高層次自然科學家、工程科學家、社會科學家。被選錄的每一位科學家都將由編委會和出版社為其編著出版?zhèn)戎赜诳茖W生涯的傳記性圖書一種。這些圖書將以科學家生平為線索,著重敘述貫穿科學家一生的科學成就和矢志不渝追求科學的精神和崇高品格,突出科學家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科學成就對人類社會的貢獻與影響。因此,“書系”是一套面向大眾,能夠被圖書館珍藏,能夠向各界讀者展現(xiàn)一代著名科學家獻身科學、追求真理、為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貢獻畢生風范的高品位讀物。這套“書系”將通過對一批最具代表性的工程科學家、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的人生經(jīng)歷、不懈追求、科學成就、突出故事的介紹,生動展現(xiàn)他們?yōu)橹腥A復興、人類福祉而表現(xiàn)出來的勤奮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和赤誠奉獻的精神與品格,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們奮發(fā)進取,為中華科學和人類文明再創(chuàng)輝煌。這套“書系”將整體性地展示中華民族在推進中國與世界的科學發(fā)展、經(jīng)濟繁榮、社會進步方面所付出的辛勤勞動、聰明智慧、巨大能力和所取得的創(chuàng)造性成就及做出的重要貢獻;將充分體現(xiàn)中華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兼容并包、海納百川,和平友善、精誠團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將很好地激勵中華民族為民族振興、社會發(fā)展、民眾福祉而大力發(fā)展各類科學、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的決心與信心,進一步發(fā)揚中華民族自尊自強和為人類進步做出更大貢獻的奮發(fā)精神;將具有集錦科學成就、珍儲科學史料的規(guī)模性科學檔案功能,定將存?zhèn)靼偈溃殚L遠的多方面的用途提供一批具有代表性與系列性的精要藍本;同時將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創(chuàng)新、推進科學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先進科學是先進生產(chǎn)力的集中體現(xiàn)與主要標志。在21世紀的當今世界,科學發(fā)展的水平將被快速提升,同時將深刻地改變世界經(jīng)濟與人類社會的面貌。一心向上的中華學人理當站在時代的前列,傳承民族創(chuàng)新精神,嚴謹治學,大力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攀登世界科學高峰,并在這一大興科學與教育的奮斗歷程中,涌現(xiàn)出更多著名的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工程科學家,與廣大學人一道,為創(chuàng)造更高的科學成就,為中華的未來非凡與人類的文明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2007年8月

內(nèi)容概要

  汪德昭(1905.12.2O-1998.12.28),大氣電學家、水聲學專家,中國水聲事業(yè)的奠基人。所從事的大氣中大小離子平衡態(tài)的研究成果,被國際物理學界認為是“目前普遍接受的郎之萬-汪德昭-布里加理論”。開拓我國國防水聲學事業(yè),制定了我國水聲學的研究發(fā)展戰(zhàn)略;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水聲學研究人才;領導實施了水下預警體系,完成了多種國防和民用水聲先進設備的研制,為我國海軍建設和聲納現(xiàn)代化做出了貢獻。

作者簡介

劉振坤,1942年9月9日生于河北省清苑縣。文秘大專畢業(yè),1959年4月參加工作,1963年入伍,196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戰(zhàn)士、班長,連、營文書,團、師、軍政治部(處)干事等職。1983年轉業(yè)任北京市城建材料公司組織部長,1991年調(diào)入《中國科學報》報社,正處級干部、主任記者。主要文章有《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和《中國科學院載入航天應用系統(tǒng)紀實》等長篇通訊,多次榮獲中國科學院《科學新聞》一等獎,并任《請歷史記住他們》一書的主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壯志少年1.1 板浦汪小冬1.2 “少年學會”小會員1.3 科學“小淘氣”第二章 浪漫青春2.1 師大高材生2.2 追到“惠年”星2.3 鸞鳳和鳴第三章 留學法國3.1 熱血青年3.2 萬里投師3.3 “一炮”打響第四章 難忘巴黎4.1 結緣水聲4.2 疾風勁草4.3 患難真情4.4 巧助伊倫4.5 科海揚帆第五章 塵封檔案5.1 讀信兩難5.2 驚喜知返5.3 湖中密談5.4 代電延安5.5 無悔抉擇5.6 深入“虎穴”第六章 重返巴黎6.1 留法學生會會長6.2 巴黎升起五星紅旗6.3 巴黎的“春來茶館”第七章 創(chuàng)立國防水聲7.1 響應周總理號召7.2 毛澤東夜復張勁夫7.3 甘當“工作母機”7.4 拔“青苗”7.5 南海升帳7.6 確定國防水聲發(fā)展戰(zhàn)略第八章 “文革”逆境8.1 撼不動的大樹8.2 春天般的溫暖8.3 磨不滅的天性第九章 重整旗鼓9.1 上書鄧小平9.2 披掛上陣“沖”深海9.3 提出“二十條”方略第十章 破浪前進10.1 急殺“三股風”10.2 奮起直追10.3 理論創(chuàng)新第十一章 累累碩果11.1 收獲的季節(jié)11.2 爭得世界第一11.3 取得漂亮成績11.4 作出巨大貢獻第十二章 學界宗師12.1 水聲泰斗12.2 科學導師12.3 真切感言第十三章 老驥伏櫪13.1 名譽所長13.2 人民代表13.3 科學使者第十四章 鞠躬盡瘁14.1 青年工作14.2 科普宣傳14.3 無限眷戀附錄F.1.1 答謝辭F.1.2 在慶賀汪德昭院士九十華誕學術報告會上的講話聲學所所長F.1.3 巨人身后的三位巨人——紀念汪德昭院士誕辰一百周年F.1.4 田靜所長的講話——紀念汪德昭院士誕辰一百周年F.1.5 爺爺永遠活在我的心中——紀念汪德昭院士誕辰一百周年F.1.6 微笑,在浪花叢中綻放——紀念汪德昭先生誕辰一百周年F.2 汪德昭生平活動年表F.3 汪德昭科學論著目錄

章節(jié)摘錄

第二章 浪漫青春2.1 師大高材生五四運動中形成的“科學救國”的思想,在許多有志青年學生的心中扎下了根。1920年,也就是在五四運動的第二年,趙世炎由華法教育會組織,赴法國勤工儉學,汪德昭的哥哥汪德耀中學畢業(yè),考取了廟法國里昂的中法大學(這是法國政府用中國的“庚子賠款”興辦的一所培養(yǎng)中國學生的大學,其實中法大學只是個含義,汪德耀實際上是在法國里昂大學學習),到法國讀書去了。趙世炎出國學習,特別是哥哥汪德耀所走的“科學救國”的道路,給了汪德昭以深刻的影響。汪德照當時雖然年齡還小,但他決心以哥哥為榜樣,好好讀書,長大了從事科學,掃除愚味和落后,振興自己的國家。他在中學畢業(yè)時,本來報考了北京大學,但是一個偶然的原因:北大招生考試的前一天晚上,因為多吃了幾塊西瓜而腹瀉得很厲害,沒有能夠參加考試。幸好那時各大學的招生不是統(tǒng)一考試,于是他又報孝了招生稍晚的北京師范大學,才取了北師大物理系。

后記

應“二十世紀中國著名科學家書系”編委會之約,我們懷著十分崇敬的心情,命筆撰寫了《汪德昭》一書。汪德昭院士是一位對新中國的科學技術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對新中國的解放事業(yè)有著雙重特殊貢獻的科學家。汪德昭院士傳奇而光輝燦爛的一生,給人們以激勵和力量。他的高尚品德和巨大貢獻將永遠銘刻在新中國自然科學和解放戰(zhàn)爭的史冊之中。2005年12月20日,是汪德昭院士誕辰100周年,我們也僅以此書表示對他的深切紀念。應當說明的是,我們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李啟虎院士和一位老領導參加了審稿,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犊萍既請蟆酚浾哧愨澹晫W所辦公室的同志們給了我們熱情的幫助,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謹此,一并向他們表示真誠的感謝。著者2005年9月25日

編輯推薦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科學家書系:汪德昭》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汪德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