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zhàn)爭2:金權天下

出版時間:2009-08-01  出版社:中華工商聯(lián)合出版社  作者:宋鴻兵  頁數(shù):307  
Tag標簽:無  

前言

  導讀19世紀以來,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17個主要國際銀行家族,以荷蘭、英國、法國和德國為發(fā)祥地,逐步擴散到俄國、奧地利、意大利和美國,最終形成了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金融人脈骨干網?!   H銀行家是這個世界上能量巨大的關鍵性少數(shù)群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類的命運。在過去的兩百年中,這些家族曾經在世界舞臺上叱咤風云,以這些家族為核心所形成的西方社會龐大和復雜的人脈關系網絡,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軌跡和當今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潮起潮落的大浪淘沙之中,一些家族隕落了,但大多數(shù)家族仍然在今天發(fā)揮著重要甚至是關鍵性的影響力?!   ≈袊藢嗔Φ娜诵詺v史決不陌生,但對財富的人性歷史還遠不熟悉,讓我們從國際銀行家最密集的出產地德國開始這個曲折的探索歷程?!   ≡谄諍W戰(zhàn)爭千鈞一發(fā)時刻,普魯士首相俾斯麥在普軍乘勝出擊即可能一舉攻占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有利態(tài)勢下,竟然以辭職和跳樓為威脅,堅持放棄戰(zhàn)機?!   ≡谶@場戛然而止的戰(zhàn)爭背后,我們會看見一個接一個國際銀行家的身影,羅斯柴爾德、布雷施勞德、奧本海默……而這些若隱若現(xiàn)的身影之后,盤踞著一個個四通八達,縱向深遠且彼此勾連攀附的家族金融網絡。他們相生相克,一邊提攜協(xié)作,一邊斗法設局。    這張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金權網絡實質上在操縱、掌控和決定著歐洲錯綜復雜的國家內政外交、戰(zhàn)爭與革命、政權和陰謀。從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強勢崛起、德國統(tǒng)一進程、1848年革命、丹麥危機,到普奧戰(zhàn)爭和普法戰(zhàn)爭,無不與這張法力無邊的金權網絡息息相關。歷史也在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之際驚心動魄地演繹著。

內容概要

  《貨幣戰(zhàn)爭(升級版)》
  在全球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貨幣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通脹、通縮和泡沫越來越頻繁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是貨幣背后隱藏的集團利益之爭,卻在很長時間里不為人知。什么樣的特殊利益集團左右著貨幣制度的建立和演化?他們如何從政府手中奪取了貨幣發(fā)行大權?他們又怎樣制造泡沫和危機,從中漁利?《貨幣戰(zhàn)爭(升級版)》作者宋鴻兵全新序言解讀貨幣戰(zhàn)趨勢!第一次揭開了貨幣背后的戰(zhàn)爭大幕,為我們展示了政治風波和經濟危機之后的翻云覆雨手。
  自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以來的300多年間,幾乎每一場世界重大變故背后,都能看到國際金融資本勢力的身影。他們通過左右一國的經濟命脈,掌握國家的政治命運;通過煽動政治事件、誘發(fā)經濟危機,控制著世界財富的流向與分配??梢哉f,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謀求主宰人類財富的陰謀史,我們的經濟實際上是被少數(shù)人主導的。統(tǒng)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在政治與經濟領域不斷掀起金融戰(zhàn)役,謀求最大的經濟利益。而在經濟動蕩不安的今天,中國如何警惕和應對金融打擊,迎接一場“不流血的戰(zhàn)爭”?《貨幣戰(zhàn)爭(升級版)》一定會讓你深受啟發(fā)。
  《貨幣戰(zhàn)爭2:金權天下(宋鴻兵著作)》
  本書以三百年的歷史縱深,全面闡述歐美主要金融勢力集團的形成、發(fā)展、排擠、沖突、聯(lián)合與制衡,系統(tǒng)解析當今世界幕后主宰力量的運作和決策機制,第一次揭開了統(tǒng)治世界的“國際銀行家族俱樂部”的神秘面紗,洞穿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中隱匿的驚天陰謀,并由此預言:世界單一貨幣將在2024年成為現(xiàn)實。
  書中首次披露了作者多年心血研究成果——西方金權的人脈關系網。這是正確理解當今世界頻繁出現(xiàn)的金融危機、戰(zhàn)爭沖突、動亂政變、全球議程、地緣政治、大國關系的指南針。
  全書故事扣人心弦、語言通俗生動,以獨特的金融視角解讀世界重大事件,全景揭秘主宰當今世界的金融幕后推手的真面目。
  《貨幣戰(zhàn)爭3:金融高邊疆》
  回顧歷史:為什么鴉片貿易和鴉片戰(zhàn)爭只在中國發(fā)生?為什么日本的明治維新能成功,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卻會失?。繛槭裁词Y介石拿著蘇聯(lián)的盧布完成了北伐,卻會突然變臉反共?為什么國共兩黨都要“一手抓槍桿子”,“一手抓錢袋子”?為什么蔣介石能夠統(tǒng)一貨幣卻不能維護貨幣主權?為什么國民黨的法幣改革激怒了日本,引誘著英國,卻最終撲入了美國的懷抱?為什么日本會存在皇權與金權之爭?為什么日本軍隊總是發(fā)生“下克上”?為什么日本政變不斷、刺殺成風?為什么國民黨的法幣改革刺激了日本,并加速了日本侵華的戰(zhàn)爭?為什么國民黨的法幣最終走向崩潰,而共產黨的人民幣卻能橫空出世?宋鴻兵《貨幣戰(zhàn)爭3:金融高邊疆》從金融的視角一一為您解讀。另外,本書是沿著金錢的主軸展開,闡述主權國家邊疆的概念,不僅僅包括陸疆、海疆、空疆(含太空)所構成的三維物理空間,未來還需要包括新的一維:金融。在未來國際貨幣戰(zhàn)爭陰云密布的時代,金融高邊疆的重要性將日趨凸顯??梢哉f讀懂本書,基本上你就知道目前情勢下如何理財了。

作者簡介

宋鴻兵:國際金融學者,成功預測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現(xiàn)任宏源證券結構融資部總經理,環(huán)球財經研究院院長。

書籍目錄

貨幣戰(zhàn)爭(升級版)
 升級版序言
 序言 起航的中國經濟航母,會一帆風順嗎?
 第一章 羅斯切爾德家族:“大道無形”的世界首富
  拿破侖的滑鐵盧與羅斯切爾德的凱旋門
  羅斯切爾德起家的時代背景
  老羅斯切爾德的第一桶金
  內森主宰倫敦金融城
  杰姆斯征服法蘭西
  所羅門問鼎奧地利
  羅斯切爾德盾徽下的德國和意大利
  羅斯切爾德金融帝國
 第二章 國際銀行家和美國總統(tǒng)的百年戰(zhàn)爭
  刺殺林肯總統(tǒng)
  貨幣發(fā)行權與美國獨立戰(zhàn)爭
  國際銀行家的第一次戰(zhàn)役:美國第一銀行(1791-1811)
  國際銀行家卷土重來:美國第二銀行(1816-1832)
  “銀行想要殺了我,但我將殺死銀行”
  新的戰(zhàn)線:“獨立財政系統(tǒng)”
  國際銀行家再度出手造成“1857年恐慌”
  美國內戰(zhàn)的起因源于歐洲的國際金融勢力
  林肯的貨幣新政
  林肯的俄國同盟者
  誰是刺殺林肯的真兇
  致命的妥協(xié):1863年《國家銀行法》
 第三章 美聯(lián)儲:私有的中央銀行
  神秘的哲基爾島:美聯(lián)儲的策源地
  華爾街7巨頭:美聯(lián)儲的幕后推手
  策立美聯(lián)儲的前哨戰(zhàn):1907年銀行危機
  從金本位到法定貨幣:銀行家世界觀的大轉變
  1912年大選烽煙
  B計劃
  《美聯(lián)儲法案》過關,銀行家美夢成真
  誰擁有美聯(lián)儲
  美聯(lián)儲第一屆董事會
  不為人所知的聯(lián)邦咨詢委員會
  真相何在
 第四章 “一戰(zhàn)”與大衰退:國際銀行家的“豐收時節(jié)”
  沒有美聯(lián)儲,就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斯特朗操縱下的戰(zhàn)時美聯(lián)儲
  “為了民主和道德原則”,威爾遜走入戰(zhàn)爭
  大發(fā)戰(zhàn)爭財?shù)你y行家們
  《凡爾賽和約》:一份為期20年的休戰(zhàn)書
  “剪羊毛”與美國1921年農業(yè)衰退
  國際銀行家的1927年密謀
  1929年泡沫破裂:又一次“剪羊毛”行動
  策劃大衰退的真正圖謀
 第五章 廉價債務貨幣的“新政”
  凱恩斯的“廉價貨幣”
  1932年總統(tǒng)大選
  誰是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
  廢除金本位:銀行家賦予羅斯福的歷史使命
  “風險投資”選中了希特勒
  華爾街資助下的納粹德國
  昂貴的戰(zhàn)爭與廉價的貨幣
 第六章 統(tǒng)治世界的精英俱樂部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與外交協(xié)會
  國際清算銀行:中央銀行家的銀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
  統(tǒng)治世界的精英集團
  彼爾德伯格俱樂部
  三邊委員會
 第七章 誠實貨幣的最后抗爭
  總統(tǒng)令11110號:肯尼迪的死亡證書
  白銀美元的的歷史地位
  銀本位的終結
  黃金互助基金
  特別提款權
  廢除黃金貨幣的總攻
  “經濟殺手”與石油美元回流
  里根遇刺:粉碎了金本位的最后希望
 第八章 不宣而戰(zhàn)的貨幣戰(zhàn)爭
  1973年中東戰(zhàn)爭:美元反擊戰(zhàn)
  保羅?沃爾克:世界經濟“有控制地解體”
  世界環(huán)保銀行:要圈地球30%的陸地
  金融核彈:目標東京
  索羅斯:國際銀行家的金融黑客
  狙擊歐洲貨幣的“危機弧形帶”
  亞洲貨幣絞殺戰(zhàn)
  中國未來的寓言
 第九章 美元死穴與黃金一陽指
  部分儲備金體系:通貨膨脹的策源地
  債務美元是怎樣“煉成”的
  美國的“債務懸河”與亞洲人民的“白條”
  金融衍生品市場的“霸盤生意”
  政府特許機構:“第二美聯(lián)儲”
  黃金:被軟禁的貨幣之王
  一級警報:2004年羅斯柴爾德退出黃金定價
  美元泡沫經濟的死穴
 第十章 謀萬世者
  貨幣:經濟世界的度量衡
  金銀:價格動蕩的定海神針
  債務貨幣脂肪與GDP減肥
  金融業(yè):中國經濟發(fā)展的“戰(zhàn)略空軍”
  未來的戰(zhàn)略:“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邁向世界儲備貨幣之路
 后記 對中國金融開放的幾點看法
 附 美國債務內爆于世界流動性緊縮
 大事記
貨幣戰(zhàn)爭2:金權天下(宋鴻兵著作)
自序
 第一章 德國:國際銀行家的發(fā)源地
 誰是國際銀行家
 戛然而止的戰(zhàn)爭
 老布雷施勞德:羅斯柴爾德的代理人
 奧本海默:科隆的金融霸主
 1848年革命與銀行業(yè)的拯救行動
 俾斯麥的崛起
 布雷施勞德:俾斯麥的私人銀行家
 丹麥危機:俾斯麥的意外機會
 普丹戰(zhàn)爭:金權小試鋒芒
 議會自由派:德國統(tǒng)一道路上的障礙
 科隆—明登鐵路私有化:普奧戰(zhàn)爭的財源
 為什么普奧戰(zhàn)爭戛然而止
 普法之戰(zhàn):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50億法郎戰(zhàn)爭賠款:銀行家的“大餡餅”
 第二章 英國:金權的制高點
 弗朗西斯:巴林王朝的奠基人
 荷蘭:商業(yè)資本主義的頂峰
 結盟霍普家族:巴林傍上了歐洲第一富豪
 “紅頂商人”:金權入股政權
 跨越大西洋的人脈網絡
 路易斯安那融資:史上最驚人的金融案例
 1812年英美戰(zhàn)爭:巴林家族里外通吃
 法國戰(zhàn)后賠款:巴林晉升歐洲第六強權
 法國公債合同:雙雄結仇
 謀定而后動:羅斯柴爾德終成霸主
 金融家與政治家
 蘇伊士運河:羅斯柴爾德的金融閃擊戰(zhàn)
 拯救宿敵巴林銀行
 黃金十字架
 進軍中國
 第三章 法國:金權的割據(jù)
 法國大革命幕后的瑞士銀行家族
 法蘭西銀行:“霧月政變”的投資回報
 壟斷被打破:猶太銀行家族的崛起
 金融創(chuàng)新的革命
 動產信貸銀行(Credit Mobilier):貝列拉的挑戰(zhàn)
 “既是騙子又是預言家”
 法蘭西銀行:打敗貝列拉的戰(zhàn)略制高點
 克里米亞戰(zhàn)爭
 天主教銀行家:第三股勢力
 金權的進化:從所有權到控制權
 第四章 美國:金權的“圈里人”
 賽利格曼:從小商販到國際銀行家
 奧古斯特?貝爾蒙特的“美聯(lián)儲”
 紐約的上流社會
 國債大王賽利格曼
 賽利格曼力撼財政部長
 賽利格曼:美國的羅斯柴爾德
 賽利格曼:真正的“巴拿馬之父”
 希夫的時代
 希夫與日俄戰(zhàn)爭
 新圈子與老圈子
 第五章 動蕩的歐洲
 永不止息的渴望:回去,回歸錫安
 德國銀行家族:回歸希望之火燃起
 巴勒斯坦困境
 圍堵與崛起:英德的戰(zhàn)略競爭
 漢堡美國航線:海上霸權爭奪戰(zhàn)
 麥克斯?沃伯格:未來的經濟沙皇
 柏林—巴格達鐵路:德國反圍堵的戰(zhàn)略通道
 阿加迪爾事件
 《貝爾福宣言》與銀行家的夢想
 背信棄義:英國統(tǒng)治精英與猶太復國主義的矛盾
 經濟武器與《凡爾賽協(xié)議》
 1922年德國中央銀行“獨立”:超級通脹颶風的“風眼”
 顛覆魏瑪共和國的“貨幣戰(zhàn)爭”
 沙赫特的“地租馬克”保衛(wèi)戰(zhàn)
 道威斯計劃:扶持德國的開始
 第六章 希特勒“新政”
 “憤青”希特勒
 費德爾:希特勒的金融導師
 啤酒館暴動:希特勒聲名大震
 希特勒被財神“撞了腰”
 哈瓦拉計劃(Haavara Agreement)
 沙赫特:國際銀行家的中間人
 大棋局
 納粹德國的社會權力平臺
 納粹德國的經濟系統(tǒng)
 希特勒“新政”
 希特勒“新政”的第一把火:中央銀行國有化
 “費德爾貨幣”:德國的林肯綠幣
 “金融創(chuàng)新”挽救了德國經濟
 羅斯柴爾德與希特勒
 希特勒的權術
 第七章 銀行家與情報網
 克格勃的“劍橋五杰”
 “第五個人”
 “使徒會”的圈子
 菲爾比的父親
 金?菲爾比與維克多?羅斯柴爾德
 “劍橋五杰”打入英國情報系統(tǒng)
 蘇美之間,左右逢源
 核心機密
 維克多的對價:原子彈的機密交換以色列建國
 “目標巴頓”
 多諾凡的來歷
 OSS——“Oh So Social”
 謀殺巴頓的動機
 第八章 統(tǒng)治精英與“隱形寡頭”
 韓航KAL007航班的神秘空難
 鉆石帝國與精英元首
 羅茲會社:英國統(tǒng)治精英的“黃埔軍?!?br /> “米爾納小組”
 米爾納小組的德國政策基于兩點核心
 “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
 基金會:財富的隱身大法
 心靈雞湯們說:當你放棄越多,你就擁有越多
 “家道中落”的洛克菲勒家族
 杠桿效應與財富控制
 國會的調查
 基金會、精英集團與政府
 基金會與教育系統(tǒng)
 公眾意見塑造
 世界政府:“盎格魯—美利堅權勢集團”的奮斗目標
 第九章 金融海嘯之后
 格林斯潘:經濟機器的工程師
 朝鮮戰(zhàn)爭使格林斯潘一夜成名
 安?蘭德:格林斯潘的精神導師
 誰是上帝之手
 安?蘭德的偽命題
 如果“大力神”們罷工
 黃金:精英們的理想貨幣
 扭曲的美元與“債務堰塞湖”
 世界經濟的未來:14年的“消費大蕭條”
 第十章 回到未來
 2024年1月1日,世界單一貨幣啟動
 單一貨幣:歷史的終結者
 危機來得正是時候
 貨幣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
 完美而致命的組合:世界單一貨幣=黃金+碳貨幣
 美元的結局
 “大力神”們俯瞰下的世界
 跋
貨幣戰(zhàn)爭3:金融高邊疆

章節(jié)摘錄

  誰是國際銀行家(1)  19世紀以來,以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代表的17個主要國際銀行家族,以荷蘭、英國、法國和德國為發(fā)祥地,逐步擴散到俄國、奧地利、意大利和美國,最終形成了對當今世界影響深遠的金融人脈骨干網。隨著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歐洲大陸,宗教勢力和封建王權逐漸衰落,舊的社會統(tǒng)治勢力集團趨于土崩瓦解,新興的資產階級迅速填補著社會權力真空。在工業(yè)革命所產生的鐵路、冶金、礦業(yè)、軍工、機械、通訊等行業(yè)的爆炸性擴張過程中,當歐洲列強勢力不均衡所導致的歷次戰(zhàn)爭爆發(fā)時,國際銀行家敏銳地把握住了歷史性的重大機遇,通過金融市場迅速為工業(yè)擴張和各國之間的戰(zhàn)爭籌集大筆資金,在獲得巨大而驚人的財富的同時,也對歷史進程發(fā)揮了重大的影響力。  財富的力量體現(xiàn)在對權力的腐蝕、對權力的渴望和對權力的控制上。國際銀行家在資本供應與需求對接的過程中,逐步控制了世界資本和信用流動的渠道,并制定了一整套游戲規(guī)則。從霍普、巴林家族聯(lián)手到英荷同盟的確立,從馬利特、霍廷格等瑞士銀行家族的幕后運作到法國大革命的深入發(fā)展,從“高特銀行家”資助“霧月政變”到拿破侖給予其法蘭西銀行壟斷的慷慨對價,從巴林、維靈—莫里斯家族的跨大西洋人脈網到美國路易斯安那購買融資,從貝列拉、福爾德聯(lián)手挑戰(zhàn)羅斯柴爾德到法國“動產信貸銀行”的金融創(chuàng)新之爭,從布雷施勞德扶持俾斯麥到維也納城下戛然而止的普魯士大軍,從鮑林、沃伯格家族挑動德皇威廉二世擴張到羅斯柴爾德刺激英國反制,從貝爾蒙特參與廢除林肯綠幣到賽利格曼家族策劃巴拿馬獨立,從阿拉伯人大起義到《貝爾福宣言》,從德意志帝國銀行私有化到制造1923年超級通貨膨脹,從納粹崛起的華爾街輸血到希特勒“新政”的金融創(chuàng)新,從原子彈機密的泄露到克格勃的雙料間諜,從羅茲會社的雄圖大略到美國基金會體系的“影子政府”,從安·蘭德的點撥到格林斯潘的頓悟,從當今的金融海嘯到世界中央銀行的啟動,從美元最終的崩潰到世界單一貨幣的倒計時,歷史事件背后金融勢力的身影依稀可見,其影響力無處不在,世界資本與信用的流通渠道被牢牢地控制在國際銀行家高效與綿密的人脈關系網之中。  今天的中國人對“渠道為王”的概念早已耳熟能詳,如果連沃爾瑪在商品流通領域的渠道控制力和商品議價能力都讓眾多企業(yè)家如芒在背,那么,對全社會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與信用流動渠道的壟斷性控制所形成的社會影響力則遠不是沃爾瑪所能比擬的?! H銀行家從卑微的社會地位起家,從攀附各國權貴階層開始發(fā)展壯大,逐步獲得了強大的經濟實力,掌握了各國的資金及流動渠道,漸次控制了工業(yè)與商業(yè)系統(tǒng)并形成了利益互鎖,進而開始影響國家政策取向以謀取更大的利益。他們與權貴階層利益日益融合,運用難以抵制的金錢誘惑,日益主導了從政府官員任命到總統(tǒng)大選的政治家人選,從經濟政策制定到外交戰(zhàn)略的形成,從戰(zhàn)略情報系統(tǒng)的運作到軍隊將領的升遷,從組建精英團體到影響公共議程,從經管媒體出版“自律”到左右社會信息來源,從教育文化取舍到思想意識塑造……金權經過兩百多年的進化,已逐漸完成從萌芽到壯大,從影響到壟斷,從前臺到幕后的歷史轉型,成為了西方社會中隱形的支配性力量,凌駕于立法、行政與司法權之上,完成了金權專政的蛻變。    誰是國際銀行家(2)  這樣一批高能量的國際銀行家包括:  縱橫國際金融江湖二百余年的大哥大級別的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心腹柏林銀行家布雷施勞德(Bleichroder);  德國科隆的奧本海默家族(Oppenheim);  德國漢堡的沃伯格家族(Warburg);  德國巴伐利亞出身的華爾街銀行家賽利格曼家族(Selingman);  德國法蘭克福出身后在美國成為超級大腕的希夫家族(Schiff);  德國漢堡起家后來發(fā)展到倫敦和紐約的施羅德家族(Schroder);  德國法蘭克福起家后在美國興起的斯佩爾家族(Speyer);  德國柏林的老牌銀行家族門德爾松家族(Mendelsohn);  英國19世紀與羅斯柴爾德家族齊名的巴林家族(Baring);  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霍普家族(Hope);  法國皇室倚重的福爾德家族(Fould);  法國盤踞在法蘭西銀行董事位置上長達百年的馬利特家族(Mallet);  法國挑戰(zhàn)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動產信貸銀行創(chuàng)始人貝列拉家族(Péreire);  瑞士銀行家的泰斗米臘博家族(Mirabaud);  原來是羅氏家族門下后借美國崛起而迅速成為當今世界金融主導勢力的洛克菲勒家族(Rockefeller)和摩根家族(Morgan)。  國際銀行家是這個世界上能量巨大的關鍵性少數(shù)群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類的命運。他們來到哪里,哪里就會一片興旺,他們拋棄哪里,哪里就衰退蕭條。他們能夠在翻手為云的過程中刺激社會大量創(chuàng)造財富,也能在覆手為雨的運作里攫取巨額金錢?! ≡谶^去的兩百年中,這些家族曾經在世界舞臺上叱咤風云,以這些家族為核心所形成的西方社會龐大和復雜的人脈關系網絡,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軌跡和當今世界格局的形成起到了重大作用。潮起潮落的大浪淘沙之中,一些家族隕落了,但大多數(shù)家族仍然在今天發(fā)揮著重要甚至是關鍵性的影響力?! ∈澜缑刻於荚诎l(fā)生著新的變化,但人類的本性卻始終不斷地自我重復。人性在數(shù)千年前對財富有多么貪婪與恐懼,對權力有多么執(zhí)著與詛咒,今天仍然如此。人類向往自由卻患得患失,追求公平同時又心懷自私,渴望美好但無法摒棄邪惡,無論是中國“二十四史”中的政治博弈,還是西方歷史中的金錢權謀,都在不斷地重復著人性的本質。這正是我們通過研究歷史來把握未來的意義之所在。今天在人性中發(fā)生的一切現(xiàn)象,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先例?! ≈袊藢嗔Φ娜诵詺v史決不陌生,但對財富的人性歷史還遠不熟悉,讓我們從國際銀行家最密集的出產地德國開始這個曲折的探索歷程?!   £┤欢沟膽?zhàn)爭  在最近兩百年的歷史上,羅斯柴爾德家族重點關注兩件大事:戰(zhàn)爭與革命。不管是戰(zhàn)爭還是革命,交戰(zhàn)雙方為了進行大規(guī)模和有組織的暴力行動,必然要進行大量融資。  ——尼爾·弗格森  1866年7月3日黎明時分,在波希米亞薩多瓦村(今捷克境內)科尼格雷茨要塞,一支3?5萬人的部隊正靜靜地穿過雨幕快速向前挺進。一張張年輕而棱角分明的面孔充滿了緊張、興奮和期待。這些普魯士易北軍團的小伙子們知道,他們將要攻擊的是20萬奧地利—薩克森聯(lián)軍。敵眾我寡之下,他們能指望的只有同時從另一路發(fā)起攻擊的、由腓特列·查爾斯親王統(tǒng)帥的8?5萬人的普魯士第一軍團。本來按照普軍總參謀長老毛奇(Helmuth Karl Bernhard von Moltke)將軍的戰(zhàn)略部署,同時參與攻擊的還應該有普魯士王儲、未來的德皇威廉二世親率的第二軍團的10萬大軍,卻因為該軍團部隊駐地超過了電報信號的接收范圍,無法及時收到命令而未實施機動?! ∮捎谶^分匆忙,普軍的易北軍團沒有充分地擴展其攻擊線,而且其火力跨過了第一軍團的攻擊道路,局面一度非常混亂。在奧軍猛烈的反沖擊和密集炮火的打擊下,到上午11時,普軍的進攻被阻止,且預備隊也投入了本已高度密集的正面攻擊。假如奧軍在此時堅決地發(fā)動一次騎兵沖擊,普軍也許將被逐出戰(zhàn)場。但是過分謹慎的奧軍統(tǒng)帥貝納德克元帥卻讓騎兵按兵不動。雙方在混亂的戰(zhàn)場上僵持著?! 【驮谄哲娂磳?zhàn)敗的危急關頭,一直與毛奇在一起的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barck)突然發(fā)現(xiàn):在戰(zhàn)場東面幾公里外,有一行類似樹木一樣的東西在移動。毛奇拿起望遠鏡觀察片刻,然后對身邊御駕親征的國王威廉一世興奮地說:“陛下不但贏得了這場戰(zhàn)役,而且也贏得了戰(zhàn)爭。”原來就在普魯士易北軍團和第一軍團陷入與奧軍苦戰(zhàn)的同時,一名傳令兵奔馳了30多公里,給王儲送去了國王的強制性命令,第二軍團隨即開始向北運動,這就是俾斯麥看見的“移動的樹木”。下午2時30分,第二軍團向奧軍北面的防區(qū)實施攻擊。奧軍防線瓦解。貝納德克元帥于下午3時下令全線撤退。但是普軍攻勢非常猛烈,奧軍第一軍只能發(fā)動騎兵反攻,以支持炮兵及掩護友鄰部隊撤退。這次行動在20分鐘之內就傷亡了1萬人,第一軍幾乎被打殘??墒沁@次反攻爭取了時間,奧軍近18萬人在被完全合圍之前從夾縫中成功撤出。薩多瓦會戰(zhàn)中,普魯士方面取得了決定性勝利。10天后,普軍逼近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攻占了距離維也納僅僅6公里的佛羅斯洛夫要塞,拿下維也納、征服奧地利已指日可待?!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閱讀這本書所得到的收獲是讀他第一本書《貨幣戰(zhàn)爭》的10倍,而且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閱讀他正在開始籌備的第三本書。  ——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哈克博士(G6集團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財富巢集團主席)  毫無疑問,政治和金融從來是手拉手的?!  _斯柴爾德  有些人甚至認為我們是一個秘密集團的一部分,試圖危害美國的核心利益,他們把我的家族和我本人描繪成“國際主義分子”,陰謀與各國(擁有同樣理想)的一些人合作建立一個全球的政治和經濟結構——單一的世界(政府)。如果這是一種指控,那么我承認有罪,但是,我對此引以為榮。  ——戴維·洛克菲勒  只有最無知愚昧的人才會依然信奉那個陳舊的眼見為實的說法。你所看見的正是首先需要被懷疑的。  ——安·蘭德  我們期待著在當前這樣一個危機時刻,來推廣世界貨幣的政策。當前的金融危機,是唯一可能的時機,因為只有在危機的時候才能做成建立新系統(tǒng)的事情。  ——羅伯特·蒙代爾

編輯推薦

  感謝宋鴻兵先生為我們精心烹制的這樣一場文化饕餮盛宴!  與《貨幣戰(zhàn)爭》相比,《貨幣戰(zhàn)爭2:金權天下》更系統(tǒng)、更完善、更嚴密,更趨向于現(xiàn)實。本書中,他清晰地勾勒出了錯綜復雜的國際金融勢力集團的人脈關系圖譜,系統(tǒng)地揭開了聲勢浩大的全球金融海嘯背后隱匿的驚天陰謀。內容非常精彩?! ∵@份收獲得之不易。作者蟄伏3年,嘔心瀝血,潛心寫作。在1000多個日日夜夜里,他閱讀了上百部家族史、各國經濟史、各類文獻、地圖、雜志、報紙、網絡文章等,總閱讀量超過了5000萬字。在成稿前的幾個月,平均每日睡眠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曾連續(xù)8周通宵達旦地工作。這種求實的態(tài)度和負責的精神,是決定一部優(yōu)秀作品的保證,也是比一本書更寶貴的東西。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貨幣戰(zhàn)爭2:金權天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條)

 
 

  •   宋鴻兵先生憑借自己對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了解,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使我們看到了西方的另一面,給盲目崇拜西方的生動地講了一課,對我有意對大家有意。
  •   不懂經濟怎么可以,讓自己多懂一些方面的知識,從經濟看世界~!
  •   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了許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而且這些事情很讓我感到意外,完全顛覆了我以前我認知的一些觀點!
  •   雖然我覺得把所有事件都歸根于貨比有點夸張,但是寫的很好
  •   之前看過,后來搬家找不到了,所以補一套留著
  •   速度很快!包裝也很好·
  •   好好讀一讀!
  •   相當力的一套書籍?。?!
  •   不耐看.第一遍看起來還行,之后再度就沒勁了。
  •   貨幣戰(zhàn)爭第二部
  •   還可以,比第一部差點
  •   不錯,多看經濟書籍有好處
  •   金融類讀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