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社會的文化沖突與犯罪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  作者:張荊  頁數(shù):354  
Tag標簽:無  

前言

  我與犯罪學有著揮之不去的緣分?! ∥沂腔謴透呖己蟮牡诙髮W哲學系畢業(yè)生,那時候的大學畢業(yè)生還不用滿世界自己找工作,而是由國家統(tǒng)一分配,我有幸被分到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直接管理,團中央間接管理的青少年研究所,在團中央大樓十層辦公。報到的第一天,研究所的劉樸主任接待了我,“請在勞動就業(yè)研究室和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之間選擇一個吧”,劉主任很直率。不過,四年裝了滿腦子哲學概念,“勞動就業(yè)”、“青少年犯罪”太具體、太鮮活了,反倒使我不知如何選擇。朦朧中還意識到這一選擇可能決定我的后半生,須慎之又慎?!盎厝ズ湍慵胰松塘恳幌隆?,劉主任和藹地結束了這次談話。與老爸商量,他認為:“還是青少年犯罪有研究頭兒”。于是就一錘子定音兒了。  那時中國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剛剛起步,真的很艱難!除了中共的《關于提醒全黨重視解決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的報告》等相關文件外,可以參考的犯罪學方面的東西太少,對國外的各種學術流派更是知之甚少。更艱難的還有研究環(huán)境,青少年研究所和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總有些大大小小的“斗爭”,一到“運動”的當口,標新立異的犯罪原因論總要被拉出來抖落抖落,因為這類研究最容易“給社會主義抹黑”、“給黨的臉上抹黑”。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是一位在兩個國家長期從事犯罪學研究的學者,以其獨特的文化沖突視角,在大量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撰寫而成的學術專著。本書旨在介紹國際犯罪學沖突理論的學術前沿,闡述不同的文化沖突形式與犯罪的關系,系統(tǒng)研究城市化過程中農(nóng)村文化板塊與城市文化板塊碰撞與犯罪,移民過程中歧視性文化、一般規(guī)范文化沖突、法文化沖突、移民文化圈的變形與犯罪以及急劇社會變遷中規(guī)范文化的混沌狀態(tài)與犯罪。全書共分十一章撰寫,為犯罪學研究與教學、犯罪預防與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簡介

張荊,1982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哲學系,1982-1992年就職于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任助理研究員、《青年研究》雜志副主編。1992年赴日作訪問研究員,1997年考入日本一橋大學法學研究科,2003年獲一橋大學公共關系法博士?,F(xiàn)任北京工業(yè)大學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入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主要著作有《來日外國人犯罪》(日文版,2003年)、《國家行政效率之本——中日公務員制度比較研究》(合著,2007年)、《網(wǎng)際化背景下的首都人才機制研究》(執(zhí)行主編,2007年)等。《來日外國人犯罪》一書獲日本2005年第六屆菊田犯罪學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犯罪學:文化沖突論的理論視角 第一節(jié) 規(guī)范文化沖突論 第二節(jié) 價值沖突論 第三節(jié) 利益沖突理論 第四節(jié) 文化沖突理論的評價第二章 規(guī)范文化沖突的形式與犯罪  第一節(jié) 以殖民為背景的規(guī)范文化沖突形式  第二節(jié) 城市化過程中的文化沖突形式  第三節(jié) 移民過程中的文化沖突形式  第四節(jié) 急劇社會變遷中的文化沖突形式第三章  城市化過程中的犯罪變化軌跡    及文化沖突 第一節(jié) 城市化上升期的犯罪(1949--1961年上半年)    第二節(jié) 城市化發(fā)展回落期的犯罪(1961年下半年--1978年)    第三節(jié)  城市化恢復發(fā)展期的犯罪(1979--1984年)    第四節(jié) 小城鎮(zhèn)高速發(fā)展期的犯罪(1985--1991年)    第五節(jié)  城市化高速發(fā)展期的犯罪(1992--2006年)    第六節(jié) 城市化、犯罪率與文化沖突相關性分析第四章 農(nóng)村與城市文化板塊碰撞與犯罪  第一節(jié) 從王斌余案件和艾緒強案件說起  第二節(jié) 農(nóng)村文化板塊與城市文化板塊的區(qū)別  第三節(jié) 文化沖突與進城農(nóng)民的犯罪  第四節(jié) 緩解城鄉(xiāng)文化沖突減少流動人口犯罪的對策第五章 移民犯罪個案中的文化沖突因素分析  第一節(jié) L的違法行為與特殊的留學經(jīng)歷  第二節(jié) H的搶劫殺人案件的動機及原因分析  第三節(jié) T的入室盜竊案件與犯罪原因分析  第四節(jié)  “怒羅權”有組織犯罪與殘留孤兒二三代  第五節(jié) 案例中的文化沖突因素分析第六章 歧視性文化環(huán)境下的移民犯罪 第一節(jié) 歧視性文化 第二節(jié) 歧視與移民犯罪的直接因果關系 第三節(jié) 歧視與移民犯罪的間接關聯(lián)關系 第四節(jié) 歧視與人管法的相對主義第七章 一般性規(guī)范文化差異與移民犯罪 第一節(jié) 欺負與移民少年的反抗方式 第二節(jié) 移民群體解決糾紛的方式第八章  法文化的差異與移民犯罪第九童  文化圈規(guī)范文化的變形與移民犯罪第十章  全球化背景下緩解文化沖突預防犯罪的對策第十一章 急劇社會變遷中文化板塊的碰撞與犯罪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犯罪學:文化沖突論的理論視角  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即使從狹義的角度來定義文化,也應當概括為“人類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和與這種意識形態(tài)相適應的制度和物化了的設施等”。具體到犯罪學角度的文化應當包括人們的價值觀、行為規(guī)范、法制度,以及維持法制度運行的警察、檢察、法庭、監(jiān)獄等設施?! ∥幕瘺_突是文化差異的碰撞,文化沖突來源于異質(zhì)文化的存在,不同的國家、民族、宗教、社區(qū)及社會集團的文化有著不同的傳統(tǒng)、價值目標、行為規(guī)范、支撐文化存在和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人們常常視自己的文化系統(tǒng)為優(yōu)越,視其他文化為異己。當兩種以上的文化系統(tǒng)主動或被動地相互接觸,并在接觸中產(chǎn)生競爭、對抗和排斥時,文化沖突就產(chǎn)生了。文化沖突的結果一般表現(xiàn)為三種形式,一是一種文化取代另一種文化;二是兩種文化相互吸收和融合;三是兩種以上文化繼續(xù)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對立或和平共處于同一社會有機體之中?! 》缸飳W中的沖突論(Conflict)和合一意論(Consensus)歷來是兩個相對立的理論假設,并分別受到社會學沖突理論和結構功能主義的影響。社會學的沖突理論強調(diào)人們因有限的資源、權力和聲望而發(fā)生的斗爭是永恒的社會現(xiàn)象,也是社會變遷的源泉?!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現(xiàn)代社會的文化沖突與犯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好書,服務也好!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