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知識產權出版社 作者:周振杰 頁數:278
前言
周振杰博士乃是我眾多學生之中的佼佼者。早在讀博期間,他就以才思敏捷、擅長捕捉新信息,特別擅長評析和借鑒域外先進刑事法律文化為長。為此,他在研究生院先后獲得過優(yōu)秀博士研究生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對策信息獎、北京市檢察官協會征文獎等多種獎項;2007年,尚未畢業(yè)的他又榮獲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博士獎學會;緊跟著,臨畢業(yè)前一年,他又通過公平競爭的方式,應聘為日本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聘期3年,等等?! 〗裉欤缆勚苷窠艿牟┦繉W位論文行將付梓,作為他的博士生導師,我在倍感欣慰與驕傲之際,欣然應邀為之作序?! 靶淌路ㄖ我曇爸械拿褚夥治觥笔且粋€且新且難的選題。稱其“新”,是因為迄今為止,關于民意分析之論著固然不少,但在“ 刑事法治視野”中就民意做如此長篇大論分析者,鮮有所見;稱其“難”,不僅因為嘗試寫作這一命題本身有其前鑒性難度,更在于要從提出問題、梳理問題、正視問題、解決問題的視角相對成功地把握并點析這一命題之癥結所在,更是孰非易事?! 嶋H上,要在刑事法治視野下研究民意問題,首當其沖的還足何謂刑事“法治”這一前提性問題。眾所周知,這既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也存在一個視角考最上的不同。論爭中,一說認為“法治”是相對于“人治”而言,二說認為“法治”是相對于“法制”而言。在我看來,此二者其實并非形式邏輯學上的二律背反式的“ 矛盾關系”,之間充其量只是“紅不是藍”的“反對關系”
內容概要
本書分為“導論:刑事法治與民意”、“上篇:民意與刑事法治之一般理論”、“中篇:民意與刑事法治之特別理論”、“下篇:善待、引導民意之問題反思與對策”以及“結論”五個部分。導論部分首先對刑事法治進行了界定,以立法為線索對其外延進行了粗略地勾勒,介紹了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上篇意從宏觀方面分析民意對于刑事法治的價值、功能以及可能存在的消極作用。中篇從刑事政策、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刑罰執(zhí)行不同的角度,對民意與刑事法治具體方面的關系進行了分析。下篇則從現有問題出發(fā),就如何更好地在刑事法治中善待、引導民意提出了對策建議?;谏鲜觯Y論部分指出,民意的存在不但是客觀的,更是有益的。 本書回應了刑事法治本身的靜與動、橫與縱相結合的關系性、能動性、狀態(tài)性、情境性和過程性特征,不僅探究了民意對于維系國家政權、社會防衛(wèi)并人權保障效用上的重大價值,而且從構建和完善“以人為本”的真正刑事法治的“法治本源”意義上對民意進行了宏觀論述。
作者簡介
周振杰,男,1976年生于江蘇省贛榆縣。1998年7月,畢業(yè)于南京農業(yè)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2005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7月,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7年獲荷蘭烏特勒之大學博士獎學金,赴該校作短期訪學,同年10月,受聘于日本早稻田大學,任助理研究員。
研究成果:《死刑的全球考察》(合譯)、《理論犯罪學》(合譯),參與撰寫著作數部,獨立、合作在《中國法學》、《環(huán)球法律評論》、《中國刑事法雜志》、《人民檢察》、《人民司法》、《刑事法前沿》、《中國公共政策分析》等刊物上發(fā)表中、英文文章20余篇,其中《美國反商業(yè)賄賂的經驗與啟示》一文,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對策信息研究三等獎。
書籍目錄
導論 刑事法治與民意 一、研究視角之選擇 二、刑事法治之邊界 三、刑事法治與民意上篇 民意與刑事法治之一般理論 第一章 民意的基本理論問題 一、民意的概念 (一)回顧與界定 ?。ǘΡ扰c分析 二、民意的分類 ?。ㄒ唬┲髁髅褚馀c非主流民意 (二)抽象民意與具體民意 ?。ㄈ┲苯用褚馀c間接民意 (四)積極民意與消極民意 三、民意的形成 (一)形成的基礎 ?。ǘ┬纬傻碾A段 (三)表達的途徑 四、民意的特征 (一)民意的易變化性 ?。ǘ┟褚獾目梢龑浴 。ㄈ┟褚獾南鄬Q定性 第二章 民意對刑事法治的價值 一、有助于轉化刑事法治的基本理念 ?。ㄒ唬┬淌路ㄖ蔚幕纠砟睢? (二)基本理念轉化的具體實現 二、有助于平衡刑事法治的雙重功能 ?。ㄒ唬┬淌路ㄖ蔚碾p重功能 (二)雙重功能平衡目標的實現 三、提供有關認定之參考系數 (一)適法期待可能性的認定 (二)顯著事實的認定 第三章 民意對刑事法治的功能 一、民情征表功能 (一)征表的基礎 (二)征表的內容 (三)征表的特點 二、權力監(jiān)督功能 (一)監(jiān)督的基礎 (二)監(jiān)督的特征 (三)監(jiān)督的體現 三、溝通、交流功能 ?。ㄒ唬贤?、交流的方向 ?。ǘ贤?、交流的價值 (三)溝通、交流的體現 第四章 民意對刑事法治的消極作用中篇 民意與刑事法治之特別理論下篇 善待、引導民意之問題反思與對策結論參考文獻后記
章節(jié)摘錄
關于民意與刑事法治,現有研究已經涉及到了許多方面,如在刑事法治中是否有民意存在的余地、民意與罪刑法定原則是否沖突、民意與刑事政策的實施、民意與司法獨立的關系以及網絡民意的價值及其對程序正義的影響,并在許多問題上形成了大相徑庭甚至是針鋒相對的觀點。但是從刑事法治的視角研究民意的起點與基礎的問題尚沒有得到系統的解答:第一,什么是民意?民意是否就是表面上所體現出來的意見、情感或者僅僅是一種非理性的情緒?第二,民意是如何產生的,其產生的基礎是什么,又經歷了哪些階段?第三,就特定人物或者事項,是否僅存在一個民意,如果存在多個民意,如何判斷哪一個屬于主流民意或者是我們應該慎重考慮的民意?第四,民意與輿論、集體意識等經常被交互使用的用語是否相同,如果存在差異,區(qū)別又在何處?第五,民意的表達是必要的嗎,當前我國民意表達的途徑有哪些?第六,民意具有哪些特征,是否含有理性的因素,是否具有決定性作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