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現(xiàn)代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曲揚毅 頁數(shù):242
Tag標簽:無
前言
時光真快,轉(zhuǎn)眼問我到加拿大已近八年了。電話里母親經(jīng)常開玩笑地說:“八年了,抗戰(zhàn)都結(jié)束了。”是啊,抗戰(zhàn)都結(jié)束了。2006年1月16號我交了最后一筆學費??偹愀肚辶?,走出學校會計辦公室我不由感嘆。在國外念書交學費就好像在填無底洞,尤其是最后一年,父母支持了我這么久到現(xiàn)在也已是力不從心。工作賺的錢只能維持我平時的開銷,學費這塊大石頭憑自己是搬不動的。但事情只要下決心去做總是會有機會的。事實上,這最后一年的學費大部分是學校的助學機構(gòu)幫我付的,不能不承認其中有運氣的成分,但終歸還是學校成全了我。這已不單純是一個錢的問題,尤其對于一個國際學生來說,其意義遠遠超出學費本身。在美國像哈佛、斯坦福這類大學,除了從政府競標來的經(jīng)費外,很多其他開銷都是往屆畢業(yè)生捐助的。這些學生走出校門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后,并沒有忘記培養(yǎng)他們的大學。我也不會忘記。如果我今后能夠有所作為,我一定會回來為我的母校建一座北美頂級的美術(shù)館。這不單是對母校的承諾,更是對我自己的承諾。八年的留學生活,知識和文憑只是客觀收獲的一部分,而父母的親情,同伴的友情,母校的恩情則讓我體會到了人生更為可貴的一種東西。它像是大海里的燈塔,使我在困惑的時候能夠辨明方向,鼓起勇氣繼續(xù)前行。
內(nèi)容概要
出國留學期間,作者和父母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這本書選錄了他和父母交流的一部分,這本書將作者留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留下來,這是有著特殊意義和特別價值的。
全書分為日記 書信、大洋彼岸、我的大學這三個部分進行了收錄。
作者簡介
曲揚毅,1979年生,2006年畢業(yè)于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視覺藝術(shù)系,現(xiàn)為北京應用技術(shù)大學攝影藝術(shù)學院副院長。
書籍目錄
前言
日記 書信
日記1998年9月1日-24日
離家
溫哥華初印象
第一夜
世紀學院
堅持下去
孤獨的一個月
感恩節(jié)
我的室友劉續(xù)
搬家風波
華僑
出國的理由
是逃避也是寄托
共產(chǎn)廚房的解體
今后的發(fā)展
要記住這個順序
對形勢的分析
首要任務(wù)是過語言關(guān)
要善于克服學習障礙
當下的人際環(huán)境
我的英文進步了
新知識來自圖書館
相信你能成為一個正派的人
想過好生活還要靠念書
最重要的還是學習
做點“雜記”
還是修身養(yǎng)性
我寫那書是希望對你有幫助
向身邊的人學習
為什么要搬家
怎么能不想你們呢
走出家門意味著很多
希望寄來些有幫助的書
永遠不要放棄閱讀
父親的書
心靈的對話
這邊的大學
總覺得這邊的生活才是生活
選擇這所大學的原因
兩種教育的不同
靠自己的腳走路
怎樣寫的提示
開始重新寫
人生如戲
一輝的漫畫社
吃面
希望你們能理解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的一天
幫我做個選擇
選擇你喜歡的
要重視教學大綱
燃燒,而不是腐爛
充滿挑戰(zhàn)的一年
大洋彼岸
沈陽的冬天
葉子
龍蝦大餐
幕后黑手
搬入新家
網(wǎng)聊風波
我們的戰(zhàn)隊
永澤的煩惱
第一次回國
改變的痛楚
大洋彼岸
葉子的“老相好”
進入大學
離別
啟程
我的大學
我與攝影
風格即人格
關(guān)于實習
Le and Shutter
兩張明信片
藝術(shù)系里的中國人
洄游
我還是選擇了回國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漸漸地我們?nèi)顺闪诵斡安浑x的好朋友,午休時我常和他一起到學校附近的電動廳玩“街頭霸王”。葉子和他之間也漸漸熟悉起來,兩個人經(jīng)常像小孩子一樣,一見面就吵個不停。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并非像看上去那么輕松自然。一天下午我剛上完第一節(jié)課,距第二節(jié)課還有一個小時的時間,便來到學校的圖書館隨便逛逛,剛好看到葉子和Michael正在圖書館的角落聊著什么。Michael先看到我并招手讓我過去,而葉子當時講得正高興并沒有察覺我的到來,當我走到他們跟前時她才發(fā)現(xiàn)我,臉刷的一下變得通紅。這不禁使我吃了一驚。其實他們談話的內(nèi)容很單純,不過是在爭論關(guān)于吃方面的問題,再加上圖書館里很靜,就是坐在遠處的人也聽得到。但她為什么會臉紅呢?我心里有些疑惑。之后過了不久,葉子便不再像以前那樣吵著要我和她一起吃午飯了,也不會在我睡懶覺時逼著我去上課。她似乎找到了新的興趣點,心情也變得出奇的好,但我們之間的交流卻是越來越少了。一天晚上,葉子忽然問我,有沒有想過三人式的家庭。“三人家庭?”我為她這么直接的提問感到驚訝。其實“三人家庭”這個詞對我和葉子來說并不陌生,原來讀《薩特傳》時書里提過,大致的意思就是在一對有固定關(guān)系的情侶中再引入另一位異性,類似一夫兩妻或是一妻兩夫制。這種生活結(jié)構(gòu)的假設(shè)是建立在三者完全沒有私心的前提下,薩特和他的愛人曾經(jīng)嘗試過這種方式,但由于無法控制對彼此的私心而告終。那不過是一種哲學構(gòu)想而已,如果要在現(xiàn)實中履行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后記
父親在他的書里曾經(jīng)這樣說:“人不管干什么,最高的境界還是人格的境界,最具價值的成功還是人格的成功?!彼仡欁约旱纳罱?jīng)歷,又說:“創(chuàng)痛很多,失敗很多,但我還是確信人類總有一種理想、一種希望,雖然高低不同,必須有個意義?!彼€說:“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標志、價值世界和行為方式,這些特征一旦形成,就會伴隨人的一生。每一代人都是懷著自己的鄉(xiāng)愁在尋找家園,有什么樣的鄉(xiāng)愁就會想把生活變成什么樣子?!痹谕饬魧W八年,父母為我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母親就像陽光一樣照耀著我,而父親則像一棵傷痕累累的大樹為我遮風擋雨。但是,我必須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留學八年,我的最大收獲就是我的獨立人格得到了進一步完善,這也成為我的最大資本。出國留學期間,我和父母始終保持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非常感激我的父母,他們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寫這本書也是為了向他們做一個小小的交代。這本書的內(nèi)容只保留了我和父母交流的一部分,細節(jié)上的東西大部分都已隨著電話流失了,今天所有的只是個骨架和少許的果實。又因為這本書是各種材料的匯集,因此只能算是個雜記。但是不管怎樣,它會把我留學生活中的一些東西留下來,這是有著特殊意義和特別價值的。在這本書的結(jié)尾,我要感謝我的好友宋頻峰、王興華、王芳青、王一凡、賀利、盧煜和李飛天,他們給予了我很大支持,是他們的參與才使得這本書更為豐富多彩。
編輯推薦
《大洋彼岸》是由現(xiàn)代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