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語文出版社 作者:陳汝法 頁數(shù):306
內容概要
《蠡測集:陳汝法語文論叢》是作者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陸續(xù)發(fā)表的百余篇論文中遴選出來的語文論稿。是書在古代漢語詞義和語文詞典編纂方面作了較深入的分析研究和理論探討,內容翔實,文風謹嚴,對詞義研究和編纂語文詞典乃至語文教學都有很重要的啟發(fā)和指導意義?! ∪攴斆骱脤W,侍母至孝,求實刻苦。我們從首篇《“則百斯男”的思繹》一文中就可以得知他的青少年時代受過許多挫折,而他有理想有志氣,認為人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在世上留點痕跡,在人類文化史上留下一點水珠,哪怕是一朵飛沫也好。他的書房中掛有兩幅對聯(lián)自勉:一日“奮然前注,三折何慮”;一日“莫噱蠡瓢測海,可聞鐵杵磨針”,故書名《蠡測集》。他把書籍和知識比作海洋,在書海中提高語文水平和探索能力。他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古書.當蘊藏在心中幾十年的“則百斯男”終于得到正確解釋,疑竇頓開時.格外高興,從而促使他對古代漢語、訓詁學、辭書學發(fā)生了濃厚興趣。但由于家中經(jīng)濟困難買不起書,就借書、抄書,先后將《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毛詩重言》《疊雅》等書硬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約百余萬字。從這里可以看出他鐵杵磨針的毅力和勤奮求知的學習精神。
作者簡介
陳汝法(1935-),浙江仙居人,自號“蠡海書癡”、“三折叟”。浙江省臺州市行政學院副教授,中國訓詁學會會員。從事古漢語、訓詁學、辭書學、文獻學研究。先后在《中國語文》《文學評論》《語文建設》《辭書研究》《文獻》《讀書》等各類刊物上發(fā)表文章一百多篇,其中多篇論文獲獎。參加《漢語大詞典》編纂工作,為主要編纂人員,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fā)的榮譽證書。入選韓國版《中國言語學研究家事典》。
書籍目錄
序“則百斯男”的思繹成語引源問題說略詞語引源問題二三識說詞義的確定試論語文詞典釋義的性質任務談提高語文詞典的實用價值義項的共性和個性試論義項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語文詞典釋義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詞義研究和語文詞典編纂——再論語文詞典釋義的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再論詞義研究和語文詞典編纂潛心探究詞義運動的思維軌跡——三論詞義研究和語文詞典編纂釋義要十分審慎——四論詞義研究和語文詞典編纂說“論”讀陳炳迢《辭書概要》“天荒”和“破天荒”說“談笑”“何親揆發(fā)足,周之命以咨嗟”試解女媭為屈原女兒可乎《國殤》“左驂殪兮右刃傷”質疑右·戎右·右翼——與劉凱鳴先生商榷詞義小札(一)詞義小札(二)詞語釋義商兌《謀攻》中的“櫓”是大楣嗎?釋“蒼黃”釋“物色”“~然”補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異釋源流小考說“其船背稍夷”“死君”別解也說“如怨如慕”的“慕”“連珠”略說試論“連珠體”的產(chǎn)生及影響《海錄碎事》翻檢小記《海錄碎事》在辭書史上的文獻價值《詩經(jīng)》疊字瑣談從《荷塘月色》雜談疊字的表達效果屈原詞賦懸日月——評三澤玲爾的屈原其詩其人否定論試論語詞運用的發(fā)展和規(guī)范——從“牽頭”說起學習魯迅作品語言札記論語言文明建設加強語言文明建設刻不容緩“夢想”雜說漫談《伐檀》《碩鼠》中的章法特點《賣油翁》瑣議人口問題的歷史專論——讀洪亮吉《治平篇》袁枚《祭妹文》三題說“引用”“蛙鳴”和“公私蛙鳴”疊字和《疊雅》跋
章節(jié)摘錄
上溯性 就是要致力于追溯是誰最先使用這個詞語。這有些是有線索可找的,如前述“事體”,完全可以從胡廣這個人物去尋索更早的書證。有的沒有線索,只好“找米下鍋”。如“愁陰”,原來只有宋蘇舜欽《依韻和王景章見寄》詩“歲律崢嶸臘候深,一天風雪卷愁陰”。我們知道蘇舜欽是北宋恢復古文運動的有貢獻人物,在創(chuàng)作實踐上發(fā)揚了《詩經(jīng)》以來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的語言是清新剛健、“言之有據(jù)”的,而表示“慘淡灰暗的煙云”的“愁陰”,不大可能是蘇舜欽新造的。那么,只有下決心“沿波極源”了。努力的結果。找到唐錢起《愁霖曲》詩“愁陰慘淡時殷雷,生靈墊溺若寒灰”。再繼續(xù)上溯,又有南朝梁虞羲《詠霍將軍北伐》詩“飛狐白日晚,瀚海愁陰生”的書證。這是否到“源”,還有待探索,但是已提早四五個世紀。這就說明致力上溯的重要。又如現(xiàn)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高的“慎重”.現(xiàn)行辭書有的引《新唐書·儀衛(wèi)志》,有的用《新五代史·安彥盛傳》,其實這個詞可上溯到《隋書》《北史》,直至《東觀漢紀.陰識傳》“陰識為守執(zhí)金吾,居位數(shù)十年。對賓客語不及國家,其慎重如此”。至于追溯“意形源”,那就要特別審慎了。 典故性 多屬“意形源”,因為它是從古代歷史故事、寓言故事來的。本來探源比較容易解決,但是由于記載有早遲或表現(xiàn)方式有差異,所以就要細心尋究。“破天荒”是熟典,現(xiàn)行詞典多沿襲《通俗編》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而其實早一個朝代的五代王定?!短妻?middot;海述解送》就專有記述:“荊南解比號天荒。大中四年.劉蛻舍人以是府及第。時崔魏公作鎮(zhèn),以破天荒錢七十萬資蛻。蛻謝書略日:‘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日天荒!…大中四年即850年,是唐代末期。唐末光化年間進士王定保所撰《唐摭言》,大概可以確認是“破天荒”的“源”。“殺蛇”意為不計較個人安危,為民除害。典出楚孫叔敖兒時見兩頭蛇,殺埋之,免后人再見而至死。《辭源》此條釋文簡述故事后,引《舊唐書·姚崇傳》,附語“參見‘兩頭蛇’”;“兩頭蛇”條釋文是“狀似兩頭的蛇”,引唐劉恂《嶺表錄異》,附語“故事見賈誼《新書·春秋》、劉向《新序·雜事》、《世說新語·德行上》”。“兩頭蛇”無典可言,后無用例,還要來個“故事見……”,而“殺蛇”明是典故,卻不用漢賈誼《新書·春秋》為“定形源”,要去“參見”“兩頭蛇”條,就有點主客易位、難索難解了。杜甫《客從》詩:“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泉客珠”就是“感恩珠”,可以佐證的有唐李群玉《病起別主人》詩:“恨無泉客淚,盡泣感恩珠。”不同的是杜甫用此典是托珠以諷征斂的。“泉客珠”語本“泣珠”事:晉張華《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短接[》卷八〇三引《博物志》作“鮫人從水中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晉左思《吳都賦》“泉室潛織而巷綃,淵客慷慨而泣珠”。鮫人或稱泉客、泉仙,淵客即泉客?!段倪x·吳都賦》劉淵林注文與《太平御覽》引《博物志》文基本一樣,南朝梁任昉《述異記》也有記載。像這樣的典故,怎樣立目,“傳記”如何描述,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hellip;…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