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藝術年鑒2009

出版時間:2010-3  出版社:《北京文化藝術年鑒》編輯部 方志出版社 (2010-03出版)  作者:《北京文化藝術年鑒》編輯部 編  頁數:362  

前言

編寫這本年鑒,有一種難以抑止的激動,仿佛又回到2008那極為特殊、極不平凡的日日夜夜。這一年雖已遠去,但留給我們的記憶卻是那樣刻骨銘心。我們經歷了年初的暴風雪,經歷了“5·12”大地震,經歷了實現百年民族夢想——被世界稱為無與倫比的一次偉大的奧運會。真像一出戲劇,大悲大喜,起伏跌宕,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奮斗精神和豪邁情懷。我們的年鑒僅僅是記述這一年文學藝術諸領域的活動,但依然能給我們激勵和感動。我們深知這本年鑒的特殊價值和特殊意義,在制作時便多了幾分虔誠,多了幾分精心,多了幾分責任。我們希望能為后人研究和了解這段歷史留下可靠的珍貴史料。這一年的文學藝術活動,始終圍繞奧運這一偉大主題,藝術家和廣大人民群眾表現了極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創(chuàng)造精神,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學藝術作品,形成了首都乃至全國文學藝術作品空前繁榮的局面,其中包括很多藝術精品。老藝術家光彩煥發(fā),一大批中青年藝術人才嶄露頭角,生機勃勃。文學方面成就斐然,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都有佳作涌現,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方面也是碩果累累,有些奧運題材的專著也達到很高水準。戲劇方面更是一個豐收大年,京劇、話劇、歌劇、舞劇和地方戲都有很多優(yōu)秀作品涌現,演出市場十分活躍,演出收入大幅提高。曲藝界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曲藝家們在汶川地震和奧運會前后的優(yōu)秀表現和獻身精神令人感佩。這一年的雜技和魔術活動不但十分活躍,而且多有創(chuàng)新,比如他們在雜技舞臺演出的編排上,增強了人物情緒和文化含量的體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電影的發(fā)展有目共睹,隨著電影《集結號》等的出現,國產影片勢頭強勁,生產能力和票房號召力穩(wěn)步提升。這一年的音樂創(chuàng)作演出異?;钴S,一大批膾炙人口的聲樂作品和器樂作品出現,奧運主題歌《我和你》傳遍世界;國際交流活躍,世界頂級樂團輪番登臨北京舞臺。舞蹈作為奧運會開閉幕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長足發(fā)展,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舞蹈的無窮魅力。美術創(chuàng)作和展覽也是這一年的靚麗風景。我們不能不提到這一年的群眾文化活動,其內容和規(guī)模都是空前的,展現了首都人民的精神風貌。攝影界開展了很多專題攝影和比賽,并舉辦了多種主題展覽。書法篆刻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特殊魅力。圖書館舉辦各種特色活動。區(qū)縣文化也百花爭艷,各具風采。這一年各級政府部門還出臺了多項發(fā)展和扶持文化的政策。文化體制改革繼續(xù)穩(wěn)步前進。我們滿懷深情獻上這本書。但愿這本書能幫助你記住這一年,愿這一年永遠留在你我和所有人的記憶里。

內容概要

  文學方面成就斐然,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都有佳作涌現,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方面也是碩果累累,有些奧運題材的專著也達到很高水準。戲劇方面更是一個豐收大年,京劇、話劇、歌劇、舞劇和地方戲都有很多優(yōu)秀作品涌現,演出市場十分活躍,演出收入大幅提高。曲藝界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曲藝家們在汶川地震和奧運會前后的優(yōu)秀表現和獻身精神令人感佩。這一年的雜技和魔術活動不但十分活躍,而且多有創(chuàng)新,比如他們在雜技舞臺演出的編排上,增強了人物情緒和文化含量的體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書籍目錄

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目錄大事記2008年北京文化藝術大事記綜合機構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所成立中國生態(tài)文化協會成立文化藝術市場五部委聯合查處北京文化騙子公司2008中國文化產業(yè)新年國際論壇全國娛樂場所陽光工程啟動全國“掃黃打非”電視電話會議“2007年度網吧之星”評出蔡赴朝帶隊檢查朝陽區(qū)文化場所安全工作文化市場安全管理情況檢查文化娛樂服務場所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啟動第十屆音像市場法制宣傳活動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許可工作會“攜手共筑奧運平安”安全生產大型公開課舉行市文化局進行“平安奧運”安全生產培訓全市音像分銷企業(yè)法人負責人培訓本市舉行文化市場監(jiān)督員聘任儀式市文化執(zhí)法總隊聘任法律顧問全國政協調研組調研本市藝術品市場北京等地查處十大違法網絡游戲案“周末場演出計劃文化市場經營單位文化體制改革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關于加強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文化部召開直屬事業(yè)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改革會議文化體制改革試點院團座談會李長春到國家大劇院調研活動綜合性文藝活動“數風流人物”文藝晚會“傾注三農”專題綜藝晚會中國文聯2008春節(jié)聯歡會2008雙擁晚會“愛心融化冰雪”——首都大型賑災義演“有愛就有希望”賑災義演晚會宣傳文化系統抗震救災募捐活動“托起明天的太陽”慈善晚會“抗震救災英雄少年”頒獎晚會“向祖國報告”文藝晚會首屆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北京798藝術節(jié)第六屆中國國際網絡文化博覽會第四屆中國·宋莊文化藝術節(jié)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系列演出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博覽會展覽2007年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面向現實”中國當代藝術選展第三屆駐華使館藝術藏品展北京一號地國際藝術區(qū)百名藝術家大聯展首屆中國茶文化書畫攝影展邵華與林德攝影油畫聯展紀念改革開放30年藝術作品展國際新媒體藝術展羌族文化展抗震救災全國攝影美術書法特展全國產業(yè)書法美術攝影展會議本市召開2008年社會文化工作會議中國文聯文藝評獎工作會全軍文化藝術工作座談會全國文化藝術檔案工作會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頒證儀式舉行本市新添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北京老字號集體上“非遺”名單“非遺”項目保護不力將被黃牌警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保護工作座談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人大代表考察北京“非遺”評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舉行授牌儀式文化部表彰文化產業(y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第七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頒獎第七屆全軍“戰(zhàn)士文藝獎”揭曉2008中國創(chuàng)意產業(yè)大獎揭曉“2008年度演藝設備行業(yè)優(yōu)質產品”評定頒證藝術職業(yè)教育優(yōu)秀教師獎揭曉交流北京表演團參加科隆狂歡節(jié)英國啟動“時代中國”文化活動劍橋中國文化周2008北京“愛爾蘭周”2008中法文化交流之春首都大學生迎奧運藝術團在美國演出“鑠石流金”——國際年輕藝術家群展2008“文化中國——陽光下的童年訪美演出香港文化代表團訪問北京第11屆“中國文化周”在委內瑞拉開幕“澳中民間友好交流年”活動啟動羅馬舉辦“中國藝術節(jié)”海峽兩岸藝術周港澳藝術節(jié)2008東亞視覺藝術展“不見之展”展出吉爾吉斯斯坦文化日舉辦中俄大學生藝術聯歡節(jié)開幕日本文化中心成立第一屆中歐文化對話在京舉行非洲文化人士訪問計劃·文化政策圓桌會議舉辦阿爾及利亞文化周舉辦亞洲青年藝術家實驗展舉辦非洲藝術精品展舉辦中韓現代藝術大展舉辦紀念林默涵逝世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慶祝成立15周年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舉行30周年校慶《中國文化》創(chuàng)刊20年座談會研究與評論文藝界人士暢談“文藝作品中的國家形象”專家學者研討藝術學學科體系建設“中韓暨觀察員國家文藝界高層論壇”召開首屆小劇場建設與藝術發(fā)展論壇“中國·藝術·傳媒”論壇舉行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學術論壇舉辦專家學者研討改革開放30年文藝理論與實踐專家熱議古都文化綜合大學藝術課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美專家探討文化遺產數字化奧運舞美創(chuàng)作與科技高峰論壇專家研討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發(fā)展中國藝術產業(yè)論壇舉行中國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投資論壇“中國文化發(fā)展戰(zhàn)略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研討會培訓人大舉辦文化產業(yè)系列講座阿拉伯國家文化會展“高管”研修班結業(yè)北京市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將星藝術特演工程啟動奧運文化北京奧運花車亮相帕薩迪那玫瑰花車巡游“新北京新奧運”北京文化周在美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重大文化活動”舉辦“百人工程”藝術家慰問奧運志愿者湖北省迎奧運文藝精品進京演出“河北文化北京行”在京舉辦“相約北京——2008”文化活動舉辦第六屆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jié)城市奧運文化廣場活動協調會召開“平安奧運——德國藝術家祝福北京”藝術展舉辦“北京2008”城市奧運文化廣場活動舉行天安門系列文藝活動迎奧運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閉幕式文藝演出北京第13屆殘奧會開、閉幕式文藝演出出版物:《向藝術致敬》新書發(fā)布會《審美之旅——仲呈祥文藝評論選》出版新編《中外文化交流史》出版電子光盤《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出版《國際文化產業(yè)典型案例選編》出版文學機構鐵凝受聘擔任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北京市東城區(qū)作家協會成立現代詩歌研究院成立中華詩詞學會網開通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成立創(chuàng)作小說《藏獒3》《無土時代》《和我們的女兒談話》《流行性婚變》《大房地產商》《海天之戀》《執(zhí)政能力》《明朝三帝秘錄》(上、下冊)《國風》《團政委》《十三棍僧》《自己埋單》《執(zhí)政者》《用一生去忘記》《小姨多鶴》《畫蟲兒》《金鑾殿·綠頭簽》《向天傾訴》《天下蒼生》《駐京辦主任(三)》《教授橫飛》《玄武》《破繭而飛》《八月狂想曲》《折騰》《徐霞客傳奇》(上、中、下冊)《妙音鳥》《獨生》《鄉(xiāng)鎮(zhèn)干部》《泥太陽》《推拿》《農民帝國》《商路》《那情那欲那上帝》《我還活著》《省長秘書》《市長秘書前傳》《遠山風云》《石羊里的西夏》《老灘》《官場高速線》《悲愴的靈魂》《俗世奇人》《草原》《透不過氣》《朱大琴,請與本臺聯系》《豆汁記》《灶上還有綠豆羊肉湯》《六本書》《梅山》《國家訂單》《飯事》《拍磚手老柴》《超人中國造》《圓寂》《下水》《唇紅齒白》《羊群入城》《天河》《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東萊五記》《大登殿》《羅坎村》《子彈與花》詩歌《帕米爾當代詩歌典藏》《中年心跡》《有愛相伴》《瓦礫上的詩》《奧運詩典》《奧運中國》《跨越:紀念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詩選(1978-2008)》散文傳記《沉靜的歡樂》《外灘·影像與傳奇》《秀韻天成凌叔華》《物行天下》《煎餅花兒》《北緯52度》《紅樓別樣紅》《誰為人類懺悔》《捕風者說》《煙雨展拾》《蓮燈微光里的夢》《劉胡蘭傳》《轉身》《拉薩黎明前的篝火》《雷公訟》《人性的光芒》《趨近自然》《孫犁的話題》《岳塋享堂、三碗清水及其他》《在瀟瀟秋雨的夜晚》《鐵皮,在風中悲吟》報告文學、紀實文學《五環(huán)旗下的中國》《國運——南方記事》《覺建筑》《曠野無人》《5·12——悲情與悲歌》《我們的故事》……戲劇曲藝雜技 魔術電影音樂舞蹈美術書法 篆刻攝影圖書館群眾文化區(qū)縣文情

章節(jié)摘錄

插圖:2008年,對于中國而言,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人民戰(zhàn)勝了罕見的南方部分地區(qū)嚴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戰(zhàn)勝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害,成功舉辦了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隆重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沉著應對世界經濟形勢急劇變化造成的沖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展現人類精神世界的文學作品,自然也受到這些重大事件的刺激和影響,故而2008年的文學顯得格外關注現實,充分展現了重大事件對文學的介入。尤其是在詩歌、散文、紀實文學和報告文學、網絡文學中。北京的作家深入救災第一線,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學作品,為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發(fā)揮了積極作用。詩歌《有愛相伴》《奧運中國》《奧運詩典》等一系列反映汶川地震、北京奧運盛事的詩歌集集中出版,反映了詩歌這一體裁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特點;報告文學紀實文學更是如此:《五環(huán)旗下的中國》《國運——南方記事》《5·12——悲情與悲歌》《天堂上的云朵》《激蕩人生》等,無一例外地體現了重大事件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小說方面,大眾文學成為2008年小說的趨勢。涉及官場、反腐、底層文學、高校知識分子批判的長篇小說,沿襲了上年度飽滿的勢頭,其迎合大眾審美品味的意圖愈發(fā)明顯,《執(zhí)政者》《駐京辦主任(三)》《鄉(xiāng)鎮(zhèn)干部》《教授橫飛》等一系列作品的發(fā)表,顯示文學與市場的關系愈發(fā)密切。2008年中短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作家們繼續(xù)關注底層的社會生活,尤其注重對其精神層面的反映,在豐富多彩的內容中,充分展現了作家獨特的文字風格與底蘊。如《俗世奇人》(短篇小說集)、《豆汁記》、《拍磚手老柴》等。風格迥異,好看耐讀的作品,使得2008年的中短篇小說在質與量方面均呈穩(wěn)步上升態(tài)勢。2008年重大事件也同樣影響了小說的創(chuàng)作:《向天傾訴》展現航天人20多年來的奮斗歷程;《破繭而飛》則反映了國有企業(yè)改革的風風雨雨;《八月狂想曲》是全國第一部以北京奧運為題材的長篇小說。這些均使得2008年小說創(chuàng)作具有濃郁的時代色彩。重要作家的長篇名作雖不如上一年度豐富,但仍不乏可圈可點之作。王朔《和我們的女兒談話》、趙本夫的《無土時代》、畢飛宇的《推拿》、蔣子龍的《小姨多鶴》和《農民帝國》等作品都帶給人們強烈的震撼與思考。網絡文學,從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在互聯網發(fā)表至今,網絡文學越來越成為文學界的新興力量。2008年,針對網絡文學十年歷程的各種總結、盤點活動不斷。官方機構與民間組織多次聯手舉辦了一系列關注、研究網絡文學的活動。尤其是10月國家版權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08原創(chuàng)網絡文學評選”活動及17K網站與《長篇小說選刊》聯手承辦的“網絡文學十年盤點活動”,評選出一批網絡文學的優(yōu)秀作品,如《我們的師政委》《巫頌》《家園》《塵緣》等,綜合來看,2008年的網絡文學依然是以玄幻類型為主,但是題材進一步多元化。2008年網絡文學繼續(xù)保持了數量的增勢,我們有理由期待網絡文學在質量上的飛躍。翻譯文學方面,新的國際類型小說的引進在2008年達到又一個高潮,如偵探、驚悚、靈異小說等。自傳體小說《越獄》及“阿加莎克里斯蒂偵探推理系列小說”為中國讀者帶來了不同的體驗。

編輯推薦

《北京文化藝術年鑒2009》是由方志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北京文化藝術年鑒2009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