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的人與神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方志  作者:仇保燕  頁數:362  字數:299000  

前言

  這是一部講述青海湖周邊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風的作品。在這部作品中,描繪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 ∏嗪:鲜且黄钊松裢耐恋亍_@里有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氣恬靜而透明,地理環(huán)境的相對封閉,使她與外界的聯系受到阻隔。在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藏族人祖祖輩輩在這里與大自然奮力搏斗,造就了這個民族淳厚、善良的品格。這里映射著原始自然風光的旖旎,也搖漾著藏族人文景觀的恢宏,茫茫雪域遮蓋著詩化的神秘?! ∵@部作品是筆者在藏區(qū)多年耳聞目睹的漫記,在寫作中力求內容翔實和文筆流暢。應該說,該作品絕非僅僅具有生活情趣,而是從一個特定的角度,著力于藏族共同心理素質的表現,將藝術化的人生哲學傾注于筆端,由此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審美標準和人的價值觀?! ¢喿x這部作品,您會從中產生清新圣潔的感受,從字里行間看到一個徒步于茫茫雪域的行者的身影,在對世界屋脊的騁目中,領略一個民族風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內涵。讓我?guī)靶小?/pre>

內容概要

這是一部描述青海湖周邊逐水草而居的藏族人民俗、民風的作品。作者用他那儒雅流暢的文筆,客觀再現了藏族人衣食住行、婚葬嫁娶、生老病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逸事。其中“帛畫‘唐卡’”“畫鄉(xiāng)吾屯”、“話說活佛”、“學海無涯”等篇章,描寫細膩、深刻,內容尤為精彩。全書描繪的是一個清新圣潔的世界,體現出了藏族風情美所具有的深刻內涵。

作者簡介

1930年出生于北京。曾任中共青海南部工委秘書、《祁連山報》副主編、海北藏族自治州政府文教局局長、中共海北州委宣傳部部長、海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 
1949年隨軍進入青海省,1952年赴青海牧區(qū),在牧區(qū)工作33年。1980年以來,在

書籍目錄

青藏高原江河源頭安多娃多彩的服飾食俗種種飲茶識趣游牧生涯話帳房愛情三部曲牧場上的婚禮搶婚喜劇婚姻與家庭人之初天葬概觀信仰民俗入微世風索隱古樸民風送真情高歌暢舞藏傳佛教記事納入膜拜體系的美術話說活佛甘守清寒的阿卡黃教圣地后記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8.3萬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積是一種什么概念呢?可以這樣認為,這塊地方和歐洲的奧地利共和國的國土面積基本等同,或是比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面積還要大一些?! 】疾礻爢T們抵達可可西里后就驚奇地發(fā)現,8月,正當內地揮汗如雨酷熱難當的盛夏,高處不勝寒的高原腹地卻是飛絮頻頻,平地積雪??茖W家們剛剛進入無人區(qū)的邊緣,就受到了風雪的歡迎。鉛云欲墜,漫野皆白,疾風凜冽,氣溫降到一6攝氏度,人們在羽絨服里縮著身子。據說在冬季,這里的最低氣溫是攝氏零下四十多度,狂風可持續(xù)二十多天,人們會面臨被暴風雪困死的危險。這里河流縱橫,湖泊交錯,其中一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就有一百多個,但這些湖泊大多是咸水湖,能供人飲用的淡水不多。在艱難的跋涉中,他們看到,猶如臺風中心的平靜,青藏高原雖峰巒簇擁,而它的腹地卻山舒水緩。這里的谷地平疇開闊,形成世界屋脊上偌大的高臺。在這片地方,氣候變幻無常,急風和暴雪司空見慣,明明是晴朗的天空,瞬間狂飆大作,亂云飛渡,青紫色的濃霧籠罩山峰,把天地連接在一起。隨之,閃電在地表跳躍,滾地雷刺耳的爆炸聲由近及遠,閃電雷鳴過后,鵝毛大雪就開始漫天飄灑。屬于這里的寒冷別開生面,屬于這里的溫暖也自成一格。這里是特別受太陽恩澤的地方,紫外線輻射強度超出平原地區(qū)兩倍以上,這種強度的紫外線不僅能把人的皮膚曬黑,而且能導致嚴重曬傷,皮膚老化,白內障和角膜生出不正常塊狀物,引起視覺障礙。清晨,夏天的太陽一露出地平線就燃燒起來,發(fā)出讓人有燒灼感的光芒;到了中午,更是赤日炎炎,晚上九時,落日余暉依然發(fā)出炫目的紅光。但是,一旦進入夜間,氣溫便急劇下降到攝氏零度以下,晝夜溫差極大。  這里不是生命禁區(qū),生命在這里雖談不上瀟灑和輝煌,但也充滿生機,有二百多種耐寒植物在這兒扎根。

編輯推薦

  雪峰、大漠,湖泊、森林,河流、草原,空氣恬靜而透明,茫茫雪域遮蓋著詩化的神秘。這里映射著原始自然風光的旖旎,也搖漾著藏族人文景觀的恢宏。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青海湖畔的人與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