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屬遺傳多樣性與栽培棉種間雜交研究

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吳玉香 著  頁數(shù):184  

內容概要

  《棉屬遺傳多樣性與栽培棉種間雜交研究》將利用現(xiàn)代分子標記及基因組原位雜交技術,研究棉屬不同染色體組棉種的遺傳親緣關系和系統(tǒng)發(fā)育;同時將4個栽培棉種進行種間雜交和染色體加倍,人工合成四元雜種,以獲得綜合4個親本優(yōu)良性狀,且有部分育性的新的種質資源,并對其進行形態(tài)學、細胞學、分子標記和育性恢復等研究,以明確4個栽培棉種及其種間雜種的染色體組型和育性恢復機理,進一步了解4個栽培棉種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為進一步研究和利用棉花栽培棉種的種質資源提供科學依據(jù),為棉花遺傳改良提供中間材料、方法和理論依據(jù)。

作者簡介

  吳玉香,女,山西神池人,博士,山西農業(yè)大學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作物遺傳育種研究。2004年至2007年間在浙江大學農業(yè)與生物技術學院師從我國著名棉花遺傳育種專家祝水金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本書為作者博士期間所做研究內容。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緒論第一節(jié) 多倍體植物的起源與進化一、多倍體植物的起源二、多倍體植物的進化三、多倍體植物的研究概況四、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五、人工多倍體植物的應用第二節(jié) 棉花遠緣雜交研究一、棉花栽培種和野生種資源及其利用二、棉花遠緣雜交的意義三、棉花種間雜交存在的間題第三節(jié) 分子標記在棉花遺傳改良中的應用一、分子標記種類及其特點二、分子標記在棉花遺傳改良中的應用第四節(jié) 棉花原位雜交技術及其應用一、原位雜交技術歷史二、原位雜交探針標記方法三、原位雜交的類型四、棉花原位雜交技術研究現(xiàn)狀第二章 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與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第一節(jié) 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的必要性一、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的概念二、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研究的常用方法第二節(jié) 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及系統(tǒng)發(fā)育供試材料及其方法一、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供試材料二、分子標記研究方法第三節(jié) 棉屬遺傳多態(tài)性分析一、分子標記多態(tài)性篩選結果二、二倍體棉種的遺傳相似性分析三、異源四倍體棉種供體種鑒定四、棉屬不同染色體組棉種的分子聚類分析第四節(jié) 利用分子標記研究棉屬遺傳多樣性的可靠性一、棉屬遺傳多樣性研究的由來二、利用分子標記研究棉屬遺傳多樣性的特點第三章 四倍體棉種系統(tǒng)進化的GISH研究第一節(jié) 原位雜交概述及異源四倍體棉種基因組起源一、染色體原位雜交的概念二、異源四倍體棉種基因組起源第二節(jié) 基因組原位雜交所選棉種與方法一、原位雜交棉種二、原位雜交鑒定方法第三節(jié) 棉花基因組原位雜交的幾點技術優(yōu)化一、染色體制片二、雜交液用量三、氣泡四、蓋玻片的選擇五、濕合六、雜交后的漂洗七、拍照第四節(jié) 棉屬基因組原位雜交分析一、棉花基因組原位雜交中染色體制備技術二、原位雜交中探針和封阻的比例研究三、異源四倍體棉種A、D供體基因組分析第五節(jié) 棉屬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一、棉屬多倍體種起源與進化研究現(xiàn)狀二、棉屬系統(tǒng)發(fā)育研究展望第四章 栽培棉種間四元雜種的SSR分子標記鑒定第一節(jié) 栽培棉種間雜交研究及其鑒定方法一、栽培棉種間雜交研究現(xiàn)狀二、分子標記鑒定方法第二節(jié) 栽培棉種間四元雜種的合成一、四元雜種親本二、四元雜種的合成第三節(jié) 栽培棉種間四元雜種鑒定一、種間雜種和四元雜種的植株形態(tài)特性二、四元雜種的SSR分子標記分析第四節(jié) 四元雜種的利用價值及其鑒定方法分析第五章 栽培棉種間四元雜種育性恢復機理研究第一節(jié) 栽培棉種間雜交和種間雜種育性恢復研究現(xiàn)狀一、栽培棉種間雜交特點研究二、栽培棉種間雜交育性恢復研究現(xiàn)狀第二節(jié) 栽培棉種間雜交研究一、栽培棉種二、種間雜交方法第三節(jié) 栽培棉種間雜種育性及育性恢復研究一、四元雜種的育性表現(xiàn)二、四元雜種花粉活力的測定三、四元雜種花粉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觀察第四節(jié) 四元雜種育性恢復機理探討一、棉花雜交種育性恢復機理特性二、棉花四元雜種育性恢復機理研究小結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棉屬遺傳多樣性與栽培棉種間雜交研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