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2 出版社: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作者:田舸 編 頁數(shù):385
前言
本書是國家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的復習參考書,由具有豐富教學、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輔導經(jīng)驗的專家根據(jù)最新考試大綱的內容要求編寫而成。全書分為藥理學和藥物分析兩大部分?! ”緯帉懼饕哂幸韵聨讉€特點: 1.突出考點:全書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編寫,劃分復習要點——考點。精煉教材內容,突出重點,便于考生記憶?! ∵x擇題以兩種形式出現(xiàn),一是貫穿于考點內容之中,點中有題,加深記憶,以題推點,提示重點;一是列于各考點之后,讓考生了解出題的要點,準確把握考試精髓。(選項前標有“口”的為多項選擇題,選項前標有“o”的為單項選擇題) 2.重點等級:每個考點均標有重點等級,重點等級的星數(shù)表示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程度,星數(shù)越多,考點重要程度越高,考生應給予更多重視?! ?.考試真題:提供部分歷年考試真題,目的是幫助考生盡快熟悉考試形式、特點及方法,提高應試能力和考試技巧?! ”緯谝徊糠值谝粏卧诙卧梢^紅編寫,第三單元~第四單元由王麗編寫,第五單元由呂莉、付小林編寫,第六單元一第八單元、第二部分第一單元~第八單元由田燕編寫。此外,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孫海峰、嚴興科、李越峰、黃莉莉、李秋紅、邵佳鋒、李飛、趙春媛、史馮琳、許琪、白雪影、王健宮、楊珊珊、任艷、黃偉、蔡玉艷、劉志偉、楊杰、何劍、王宇鵬、姜麗瑩、李楠、于振斌、白雅君為本書做了大量資料、文字處理工作,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由于本書涉及內容廣泛,雖經(jīng)全體編者反復修改,但由于水平和能力有限,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內容概要
《2009國家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考點采分:中藥學專業(yè)知識1》是國家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的復習參考書,由具有豐富教學、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輔導經(jīng)驗的專家根據(jù)最新考試大綱的內容要求編排而成。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編寫,劃分復習要點——考點,精煉教材內容,突出重點,便于考生記憶;每個考點均標有重點等級,重點等級的星數(shù)表示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程度,星數(shù)越多,考點重要程度越高,考生應給予更多重視;考試真題部分,則提供了部分歷年考試真題,目的是幫助考生盡快熟悉考試形式、特點及方法,提高應試能力和考試技巧。
書籍目錄
中藥學部分——總論第一單元 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考點1:宋代及其以前本草代表作簡介考點2:明清以后本草代表作簡介第二單元 中藥的性能考點1:四氣考點2:五味的含義及確定依據(jù)考點3:五味的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考點4:氣味配合考點5:升降浮沉考點6:歸經(jīng)的基礎與依據(jù)考點7:歸經(jīng)的表述方法及指導意義考點8:有毒與無毒的特性及確定依據(jù)考點9:有毒與無毒的影響因素、不良反應的原因及使用注意第三單元 中藥的應用考點1:配伍考點2:用藥禁忌考點3:劑量考點4:煎服法中藥學部分——各論第一單元 解表藥考點1:解表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麻黃考點3:桂枝考點4:紫蘇和生姜考點5:荊芥和防風考點6:羌活考點7:細辛考點8:白芷考點9:香薷考點10:藁本和蒼耳子考點11:辛夷考點12:薄荷和牛蒡子考點13:蟬蛻考點14:桑葉考點15:菊花考點16:葛根考點17:柴胡和升麻考點18:蔓荊子和淡豆豉第二單元 清熱藥考點1:清熱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石膏和知母考點3:天花粉考點4:梔子考點5:夏枯草和蘆根考點6:淡竹葉和決明子考點7:黃芩考點8:黃連考點9:黃柏考點10:龍膽草和苦參考點11:生地黃和玄參考點12:牡丹皮和赤芍考點13:紫草和水牛角考點14:金銀花和連翹考點15:蒲公英考點16:大青葉和板藍根考點17:牛黃和魚腥草考點18:射干和白頭翁考點19:敗醬草考點20:青黛和蚤休考點21:穿心蓮和白鮮皮考點22:半邊蓮和土茯苓考點23:山豆根和馬齒莧考點24:紅藤和白花蛇舌草考點25:野菊花和熊膽考點26:紫花地丁和鴉膽子考點27:垂盆草和秦皮考點28:馬勃考點29:青蒿和地骨皮考點30:白薇和胡黃連考點31:銀柴胡第三單元 瀉下藥考點1:瀉下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大黃考點3:芒硝考點4:蘆薈考點5:番瀉葉考點6:火麻仁和郁李仁考點7:甘遂和巴豆考點8:京大戟和紅大戟考點9:牽牛子和芫花第四單元 祛風濕藥考點1:祛風濕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獨活考點3:威靈仙和防己考點4:秦艽和徐長卿考點5:木瓜和桑寄生考點6:五加皮和蘄蛇考點7:稀薟草考點8:絡石藤、桑枝和海風藤考點9:川烏和雷公藤考點10:香加皮和千年健考點11:臭梧桐和青風藤考點12:絲瓜絡和伸筋草考點13:鹿銜草和烏梢蛇第五單元 芳香化濕藥考點1:芳香化濕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蒼術考點3:厚樸考點4:藿香考點5:砂仁考點6:白豆蔻考點7:佩蘭和草豆蔻第六單元 利水滲濕藥考點1:利水滲濕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茯苓考點3:薏苡仁和澤瀉考點4:車前子和滑石考點5:木通和金錢草考點6:茵陳和豬苓考點7:通草和萆薜考點8:石韋和海金沙考點9:瞿麥和萹蓄考點10:地膚子和燈心草第七單元 溫里藥考點1:溫里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附子考點3:干姜考點4:肉桂考點5:吳茱萸考點6:花椒和丁香考點7:小茴香和高良姜第八單元 理氣藥考點1:理氣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橘皮考點3:枳實考點4:木香考點5:香附和沉香考點6:川楝子考點7:薤白考點8:化橘紅和青皮考點9:佛手考點10:烏藥考點11:荔枝核和甘松考點12:橘紅和枳殼考點13:柿蒂和青木香第九單元 消食藥考點1:消食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山楂考點3:麥芽考點4:萊菔子和雞內金考點5:神曲和谷芽第十單元 驅蟲藥考點1:驅蟲藥的基本要求考點2:使君子……中藥藥劑學部分——上篇 中藥藥劑學中藥藥劑學部分——下篇 中藥炮制學
章節(jié)摘錄
中藥學部分——各論 第一單元 解表藥 考點1:解表藥的基本要求重點等級:☆☆☆☆ 凡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解表藥?! ?.性能主治本類藥多具辛味,主人肺與膀胱經(jīng),性善發(fā)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從 汗而解。主具發(fā)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風濕等。本類藥主要適用于外感風 寒或風熱所致的I【口A.惡寒口B.發(fā)熱口c.頭疼口D.身痛口E.脈浮】、無汗 ?。ɑ蛴泻梗┑缺碜C。部分藥物還可用于咳喘、水腫、疹發(fā)不暢及風濕痹痛等。 2.分類分為辛溫解表藥與辛涼解表藥兩類?! 。?)辛溫解表藥又稱發(fā)散風寒藥,性味多辛溫,主能發(fā)散風寒,發(fā)汗力強,主治外 感風寒表證,兼治風寒濕痹、咳喘、水腫兼表等。 ?。?)辛涼解表藥又稱發(fā)散風熱藥,性味多辛涼,主能疏散風熱,發(fā)汗力雖較緩和, 但長于透解表熱,主治外感風熱表證,兼治風熱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淚等?! ?.配伍與使用注意I臨床應用時,表證兼虛者,須視其陽虛、氣虛、陰虛之不同情況, 分別配伍助陽、益氣、養(yǎng)陰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涼解表藥用于溫病初起,應適當配 伍清熱解毒藥。使用發(fā)汗力強的解表藥,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過汗,以免損傷 陽氣和津液;體虛多汗及熱病后期津液虧耗者忌服;對久患瘡癰、淋病及失血患者,雖有外 感表證,也要慎重使用;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fā)過多而降低療效?! 。ˋ型題)1.辛涼解表藥用于溫病初起時應適當配伍() A.清熱涼血藥B.清熱瀉火藥 C.清虛熱藥D.清熱解毒藥 E.清熱燥濕藥 ?。▁型題)2.以下屬于解表藥的有() A.辛溫解表藥B.辛涼解表藥 C.發(fā)散風熱藥D.發(fā)散風寒藥 E.清熱瀉火藥 ?。▁型題)3.使用解表藥時應注意的是() A.中病即止,不可過汗,防止損傷陽氣和津液 B.體虛多汗及熱病后期津液虧耗者忌服 c.對久患瘡癰、淋病及失血患者,雖有外感表證也要慎重使用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