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

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周國平  頁數(shù):23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在西方哲學史上,尼采向來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尼采究竟是什么樣的人?他在哲學上提出了一些什么新問題?他和現(xiàn)時代有什么關系……周國平在認真研究了尼采的生平和著作,經(jīng)過自己獨立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與過去習慣的說法頗為不同的見解?! ≈車秸f:“尼采需要的不是辯護,而是理解。只有弱者才需要辯護,而尼采卻不是弱者……”  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是不是真的成為古老的傳說?

作者簡介

  周國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現(xiàn)已退休。   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   隨感集:《人與永恒》、《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   詩集:《憂傷的情欲》  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   紀實文學:《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南極無新聞——喬治王島手記》  1998年底以前作品結(jié)集為《周國平文集》(1-6卷),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世紀末的漂泊者新世紀的早生兒誤解和發(fā)現(xiàn)他給西方哲學帶來了顫栗第二章 在人生之畫面前哲學和人生首先做一個真實的人為思想而戰(zhàn)哲學家的命運第三章 從酒神精神到強力意志人生的辯護者笑一切悲劇神圣的舞蹈和神圣的歡笑強力意志永恒輪回和命運之愛第四章 人——自由——創(chuàng)造人是一個試驗意愿使人自由評價就是創(chuàng)造第五章 “自我”的發(fā)現(xiàn)迷失了的“自我”成為你自己健康的自私第六章 向理性挑戰(zhàn)科學的極限“真正的世界”的寓言理性的原罪挑開意識的帷幕語詞的化石第七章 價值的翻轉(zhuǎn)上帝死了超于善惡之外忠實于大地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第八章 人的現(xiàn)狀和前景偉大的愛和偉大的蔑視現(xiàn)代文明的癥結(jié)末人和超人第九章 詩人哲學家審美的人生藝術化的本體詩意的思跋:在尼采之后附一 尼采傳略附二 尼采簡歷附三 尼采主要著作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我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大自然的星空, 群星燦爛。 那最早閃現(xiàn)的,未必是最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獨地燃燒著,熄滅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達我們的眼睛?! ∥幕蜌v史的星空何嘗不是如此?  一顆敏感的心,太早太強烈地感受到了時代潛伏的病痛,發(fā)出了痛苦的呼喊。可是,在同時代人聽來,卻好似瘋子的諺語。直到世紀轉(zhuǎn)換, 時代更替,潛伏的病痛露到面上,新一代人才從這瘋子的話語中聽出了先知的啟示?! ∫话倌暌郧?,這位當時默默無聞的德國哲學家,攜帶一把綠色的小傘,一個筆記本,漂泊于南歐的山顛海濱。他的文字,鐘山水之靈秀,清新而男永;他的思想,抒內(nèi)心之焦渴,激烈而唐突。然而,世界幾乎把他遺忘了。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歲月,他才小有名氣,但也不過是小有名氣而已?! ∧岵稍谝皇自娭袑懙馈罢l終將聲震人間,必長久深自緘默;誰終將點燃閃電,必長久如云漂泊?!薄 ∷麑λ砗蟮穆曌u是充滿信心的:  “我的時代還沒有到來。有的人死后方生?!薄  翱傆幸惶煳視缭敢詢?。這將是很遠的一天,我不能親眼看到了,那時候人們會打開我的書,我會有讀者。我應該為他們寫作?!薄 《兰o的序幕剛剛揭開,尼采悄然長逝了。今天,當我們這個世紀也已經(jīng)接近尾聲的時候,倘若要探溯本世紀西方思潮的源頭,我們發(fā)現(xiàn)確實不能撇開尼來。漂泊者早已倒下,他的影子卻籠罩了整整一個時代。有人說,在上個世紀的思想家中,若要舉出兩位對本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當推馬克思和尼采。的確,他們都不是學院式的哲學家,他們曲影響都遠遠超出令術界的小圈子,而震撼了整個西方社會意識。當然,兩人影響的性質(zhì)是迥然相異的。馬克思是一位高瞻遠矚的社會革命家,為人類指明了走向光明未來的現(xiàn)實道路。尼來卻始終是資產(chǎn)階級思想家,他對現(xiàn)代西方病態(tài)社會的反抗本身帶有一種病態(tài)性質(zhì),長于破壞而短于建設。他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需加以認真分析?! ∪藗儗︸R克思已經(jīng)談論得很多,盡管不乏驚人的誤解,現(xiàn)在;請允許我們稍稍結(jié)識一下尼采?! ∈兰o末的漂泊者  人的命運真是不同。許多人終其一生,安居樂業(yè),心安理得地接受環(huán)境和時運替他們安排的一切,悠然享其天年??墒?,像尼采這樣的人,有著一顆不安的靈魂, 總是在苦苦地尋求著什么,精神上不斷地爆發(fā)危機,在動蕩中度過了短促的一生?! 『绽死卣f:“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真的,尼采的個性,注定了他的悲劇性的命運?! ?844年10月15日,尼采生于德國東部呂茨恩市附近的勒肯村。他的祖父是一個寫有神學著作的虞誠信徒,父親和外祖父都是牧師。未滿五歲時,父親病死,此后他便在母親和姑母的撫育下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1865年,二十一歲的尼采, 在波恩大學攻讀了半年神學和古典語言學之后,斷然決定放棄神學,專修古典語言學。對于一個牧師世家的子弟來說,這不啻是一個反叛的信號,后來他果然成了基督教的死敵——“反基督徒”。與此同時,這個曾經(jīng)與同學們一起酗酒、浪游、毆斗的青年人突然變得少年老成起來。他退出了學生團體, 離群索居,整日神情恍飽, 冕思苦想。  這是尼采生涯中發(fā)生的第一次精神危機。眼前的一切,這喧鬧的大學生生活,刻板的課程,瑣碎的日常事務,未來的學者生涯,剎時顯得多么陌生啊。難道人生是一番消遣,或是一場按部就班的課堂考試嗎?他心中醞釀著一種使命感,要為自己尋求更真實的人生?! ?869年,尼采二十五歲,在李契爾的推薦下到巴塞爾大學任古典語言學教授。李契爾是一位具有織援省性格和純真熱情的古典語言學學者,先后任教于波恩大學稱乘秘密大學,對尼采極為欣賞,始終把他的這位高足帶在身邊。在摧薦信上他不無夸耀之情地寫道“三十九年來,我督睹了如此多的新秀,卻述不曾看到一個年輕入像尼采這樣,如此年紀輕輕就如此成熟……我預言, 只要上天賜他長壽, 他將在德國語言學界名列前茅。”他還把尼采稱作“萊比錫青年語言學界的偶像”,甚至說他是“奇跡”。尼采倒也不負所望,走馬上任,發(fā)表題為《荷馬和古典語言學》的就職演說.文質(zhì)并茂,頓使新同事們嘆服。  也許,這位前程無量的青年學者要安心治他的學問了?  并不!僅僅兩年以后,尼采出版了他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這本以全新的眼光研究希臘悲劇起源的小冊子,同時宣告了尼采自己的悲劇生涯的開始。它引起了轟動,既受到熱烈的贊揚,也遭到激烈的攻擊。在正統(tǒng)語言學界看來,一個語文學家不好好地去琢磨柏拉圖古典語言的精妙,卻用什么酒神精神批判蘇格拉底和柏拉圖,全然是荒誕不經(jīng),以青年學者維拉莫維茨為代表的正統(tǒng)語言學家們對尼采展開了激烈批評。尼采發(fā)現(xiàn)他的教室空了,不再有學生來聽他的課?! ∧岵蓢L到了孤獨的滋味。但是,他有他的“絕妙的慰藉:叔本華的哲學和瓦格納的音樂”?! ∵€在學生時代,尼采在一家舊書店里偶然地購得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欣喜若狂,一口氣讀完了。后來他回憶說, 當時他漫游在一個愿望的世界里,夢想找到一位真正的哲學家,能夠把他從時代的缺陷中拯救出來,教他在思想和生活中重新變得單純和誠實,也就是“不合時宜”。正當他懷著如此渴望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叔本華。他覺得叔本華就像是特地為他寫了這部著作一樣?! 〉桨腿麪柸谓桃院?,尼采結(jié)識了當時的盛名的瓦格納學習樂曲。他經(jīng)常拜訪這位“浪漫的音樂大師”,在瓦格納音樂中度過了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  正是在叔本華和瓦格納的影響下,尼采寫出了那本得罪德國正統(tǒng)語言學界、斷送自己學術前程的著作?! 】墒?,尼采現(xiàn)在又要否定叔本華和瓦格納了。他的靈魂注定不得安寧,不斷地攢棄曾經(jīng)推崇的一切,打碎一切偶像,終于面對空無所有的沙漠。他把自己逼到了沙漠里。  在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時;尼采說,“通向智慧之路”有三個必經(jīng)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合群時期”,崇敬、順從、仿效隨便哪個比自己強的人;第二階段是“沙漠時期”,束縛最牢固的時候,崇敬之心破碎了, 自由的精神茁壯生長,重估一切價值。第三階段是“創(chuàng)造時期”,在否定的基礎上重新進行肯定,然而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個權(quán)威,而僅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運,我手中抓著人類的鬮?! ?876年,尼采生命中的“沙漠時期”開始了。他的精神又一次爆發(fā)危機,這次的危機如此深,以致他不像前兩次那樣,僅僅同學生團體決裂,僅僅受到德國語言學界的譴責,而是要被整個時代放逐了?! ∵@一年,瓦格納在德皇威廉一世支持下,在拜洛伊特舉辦聲勢涪大的第一屆音樂節(jié)。尼采原先把歐洲文化復興的希望寄托在瓦格納身上??墒牵诎萋逡撂?,目睹瓦格納的“演戲天才”、富裕市民觀眾的庸俗捧場,尼采失望了。他悄悄離開節(jié)場,躲進一片森林,醞釀了一部含蓄批評瓦格納的書。兩年后, 瓦格納的最后一部歌劇《帕西法爾》的劇本寄到尼采手中,尼采的《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書寄到瓦格納手中,兩人從此決裂?! ∵@一年,尼采與他大學時代最親密的朋友洛德之間也產(chǎn)生了隔閡,導致了后來的破裂。尼采與洛德, 同為李契爾教授的高尼,可是兩人志趣迥異。洛德脫不開世俗之路,當學生時也有一番雄心,畢業(yè)后,逐漸滿足于平穩(wěn)的學者生涯和小家庭生活,終于不過是一個乎庸之輩。尼采卻始終保持著青年時代產(chǎn)生的使命感。靈魂不同,自然就沒有了共同語言。  這一年,尼采向一位荷蘭女子求婚而遭拒絕。后來他盡管一再試圖為自己覓一配偶,均不成功,終于至死未婚?! ∫苍谶@一年, 尼采因健康惡化而停止了在大學授課。三年后辭掉巴塞爾大學教授職務,永遠退出了大學講壇?! Q裂,失戀,辭職,這些遭遇似乎偶然地湊到了一起,卻顯示了某種必然的命運。一個精神貧乏、缺乏獨特個性的人,當然不會遭受精神上危機的折磨??墒牵瑢τ谝粋€精神需求很高的人來說,危機,即供求關系的某種脫節(jié),卻是不可避免的。他太挑剔了,世上不乏友誼、愛和事業(yè),但不是他要的那一種,他的精神仍然感到饑餓。這樣的人,必須自己來為自己創(chuàng)造精神的食物。  尼采自己說:“我的突然轉(zhuǎn)變,不只是由于和瓦格納絕交,也是由于我為我的天性的完全紛亂而受苦,與瓦格納分手或辭去巴塞爾的教授職務,都不過是一種病象而已。一種急躁征服了我……我驚愕地發(fā)現(xiàn),我浪費了多少時間,多么徒勞,竟然自愿以我的全部生存作一個語文學家,以此為終生的事業(yè)……有十年之久,我絕對沒有得到精神的營養(yǎng),沒有得到有用的知識,無謂地為積滿灰塵的學術破爛而丟掉了無數(shù)事物。盲目地、小心地耙搔古希臘文獻,這便是我非做不可的事情!”  1879年,尼采結(jié)束了十年教授生涯,從此開始了他的沒有職業(yè)、沒有家室、沒有友伴的孤獨的漂泊生涯?! ∵@時候的尼采,三十五歲,已過而立之年,精神上成熟了。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fā)現(xiàn),精神上的結(jié)果和豐收?!艾F(xiàn)在我敢于自己來追求智慧,自己來做哲學家;而過去我只是崇敬哲學家們?!薄艾F(xiàn)在我自己在各方面都努力尋求智慧,而過去我只是崇敬和愛慕智慧的人?!蹦岵刹辉偈且粋€古典語文學學者,甚至也不再是一個哲學學者,他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哲學家即一個獨創(chuàng)的哲學家了,因為,倘若沒有獨立的創(chuàng)造,算什么哲學家呢?  雅斯貝爾斯說:“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的脫出常規(guī)的生存。他沒有現(xiàn)實生計,沒有職業(yè),沒有生活圈子。他不結(jié)婚,不招門徒和弟子,在人世間不營建自己的事務領域。他離鄉(xiāng)背井,到處流浪,似乎在尋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么。然而,這種脫出常規(guī)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質(zhì)的東西,是尼采全部哲學活動的方式?!薄 ∈聦嵣希岵傻闹饕?,表達了他的基本思想的成熟作品,包括《朝霞》、《快樂的科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道德的譜系》、《偶像的黃昏》以及未完成的《強力意志》,都是在脫出常規(guī)的漂泊生涯中寫出的?! 栴}在于,尼采的思想受孕于歐洲文明瀕臨深刻危機的時代,他的敏感使他對這種危機征象有格外真切的感受,他的勇敢使他直言不諱,他的真誠又使他不肯言行不一,因而,這個反對一切傳統(tǒng)價值的哲學家,必不可免地要過一種脫出常規(guī)的生活。他的哲學思考方式必然要影響到他的實際生活方式。他向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必然導致他與世俗生活領域的抵觸。他對這種情形是有清醒的認識的:“我必須永遠做一個殉道者,以度過徹底貸出了的一生?!薄爱斠粋€人要靠作品來批準自己的一生,他在根基上就變得極為苛求了?!薄拔业木秤雠c我的生存方式之間的矛盾在于,作為一個哲學家,我必須擺脫職業(yè)、女人、孩子、祖國、信仰等等而獲得自由,然而,只要我還是一個幸運地活著的生物,而不是一架純粹的分析機器,我又感到缺乏這一切?!薄 ∧岵刹⒎且粋€生性孤僻的人,年復一年的孤獨的漂流也并非一件浪漫的樂事。在難以忍受的孤寂中,尼采一次次發(fā)出絕望的悲嘆:“我期待一個人,我尋找一個人,我找到的始終是我自己,而我不再期待我自己了!”“現(xiàn)在再沒有人愛我了,我如何還能愛這生命!”“向我傳來的友好的聲音如此之少。如今我孤單極了,不可思議的孤單……成年累月沒有振奮人心的事,沒有一絲人間氣息,沒有一丁點兒愛?!痹诮o妹妹的信中,他情不自禁地談到“那種突然瘋狂的時刻,寂寞的人想要擁抱隨便哪個人”!  友誼,尼采是多么渴望友誼啊?!澳闵袷サ模颜x!我的最高希望的第一縷晨曦……”  可是,這個害怕孤獨、悲嘆孤獨的人,同時又向往孤獨,需要孤獨。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巨大差距迫使我孤獨”;他感到,在人群中比獨自一人更加孤獨。他不肯降格以求,寧愿走到沙漠里與猛獸一起忍受焦渴,不愿與骯臟的趕駱駝人同坐在水槽邊。他把孤獨當作自己的家,并且說:“我需要孤獨,就是說我需要恢復,需要回到我自己,回到自由的、輕揚的、爽朗的空氣之呼吸……我的一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就是一曲孤獨之頌歌,或者更明白地說,一曲純凈之頌歌。”  哪一個心靈正常的人,不需要來自同類的愛和理解呢?然而,哪一個真正獨立的思想家,不曾體會過孤獨的滋味呢?當尼采認清,孤獨乃是真正的思想家的命運,他就甘于孤獨,并且愛自己的命運了。在既自愿又被迫的孤獨中,在無家可歸的漂泊中,靠著微薄的教員退休金,尼采度過了他生命中最豐產(chǎn)的十年。倘若不是因為精神失常,這種孤獨的漂泊生涯會延續(xù)到他生命的終結(jié)??墒牵?889年以后,他的神智始終處于麻痹狀態(tài),只是在母親和妹妹的護理下茍延無用的生命。他于1900年8月25日在魏瑪去世,而他的生命在1889年實際上已經(jīng)結(jié)束了?! ⌒率兰o的早生兒  尼采的命運,有時令人想起屈原。這位“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楚國大夫,當年被腐敗的朝廷放逐,漂泊于瀟湘之際,在世人眼中是個狂人和瘋子。尼采,這位世紀末的漂泊者,又何嘗不被世人視為狂人和瘋子?  尼采也的確狂,狂妄得令人吃驚。他的自傳,單是標題就夠咄咄逼人的了:“我為何如此智慧”,“我為何如此聰明”,“我為何寫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我為何便是命運”……他如此自信:“在我之前沒有人知道正確的路,向上的路;只有在我以后的時代,人們才有希望,有事業(yè),有達到文化之路,在這路上我是一個快樂的先驅(qū)者。

編輯推薦

  周國平出版二十周年紀念版  讀這《尼采:在世紀的轉(zhuǎn)折點上》,你懂了尼采,也懂了周國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尼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