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單權利之變動

出版時間:2007-2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作者:邢海寶  

內(nèi)容概要

本書以提單權利變動為視角,對無單放貨進行分析研究。書中闡述了提單的分類、提單如何成為物權憑證、提單上體現(xiàn)的權利、提單應當簽發(fā)給何人、成為提單持有人的條件、提單變動對于貨物權利的影響、提單上權利及相關權利的沖突和協(xié)調(diào)、提單下貨物交付規(guī)則、承運人及其他相關主體的無單交貨的責任等。本書適合國際貿(mào)易專業(yè)人員參考學習。

作者簡介

邢海寶,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海商法保險法研究所副主任,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主要講授民法學、商法學、海商法學、保險法學等課程。參與編寫《商法總論》、《商法學原理與案例教程》、《外國民商法》、《海商法》、《海商法教程》,出版專著《海商提單法》、《海事訴訟特別程序研究》、《票據(jù)法》,發(fā)表《船舶優(yōu)先權研究》、《CIF條件與卸貨港滯期費》、《保險合同成立后的誠信義務》、《海上保險的保證》、《保險委付研究》等論文。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可流通提單  一、可流通提單的界定    (一)什么是可流通提單    (二)名為記名提單,但法律規(guī)定可以轉(zhuǎn)讓者    (三)名為記名提單,但提單記載可以轉(zhuǎn)讓者    (四)載明“憑單放貨”的記名提單,可以轉(zhuǎn)讓一次    (五)記名提單在英國法上的地位    (六)背書時載明“禁止背書”的提單    (七)法院禁止流通的提單    (八)可流通提單與不可流通提單的差異  二、可流通提單的功能    (一)從對物權利看:提單作為物權憑證    (二)從運輸角度看:提單作為運輸合同的初步證明或唯一證明    (三)物權憑證與債權憑證的關系  三、可流通提單上的權利    (一)提單物權及其保護    (二)運輸債權  四、提單權利與其他權利的關系    (一)提單權利與貨物所有權    (二)提單權利與承運人留置權    (三)提單物權與中途停運權    (四)提單債權    (包括運輸控制權等)與中途停運權    (五)提單債權    (及提單物權)與非提單合同之債權    (六)提單權利與提單權利人之債權人的權利    (七)提單訴權與實質(zhì)意義的訴權  五、提單持有人:從托運人到第三人    (一)概述    (二)提單的簽發(fā)    (三)背書或交付:提單轉(zhuǎn)讓及流通    (四)提單持有人的具體認定    (五)小結(jié):對相關司法解釋草案的評析  六、提單關系的發(fā)生    (一)直接簽發(fā)提單給賣方    (二)提單持有人沒有貨權    (三)物權已在提單外轉(zhuǎn)移    (四)托運人是他物權或次級物權人    (五)托運人是賣方或買方代理人    (六)一人違法簽發(fā)給另一人兩份或兩套提單:一份代表貨物,其余不得代表貨物    (七)一人依法簽發(fā)給另一人數(shù)份提單:一份優(yōu)先,其余劣后    (八)一人簽發(fā)給另一人或兩人兩套提單    (九)一人簽發(fā)給兩人各一套提單:替換提單    (十)兩人簽發(fā)給兩人各一套提單:貨代提單劣后于實際承運人提單    (十一)兩人簽發(fā)給一人兩套提單:貨代提單和實際承運人提單    (十二)全程提單和二程提單    (十三)未經(jīng)授權的托管——托運人是盜賊或通過脅迫取得貨物    (十四)承運人簽發(fā)貨量差異提單    (十五)托運人變造提單    (十六)裝船之后簽發(fā)提單之前貨物滅失:補簽提單    (十七)托運人、承運人、收貨人偽造提單    (十八)運輸合同解除后簽發(fā)提單    (十九)貨物交付后簽發(fā)提單    (二十)善意第三人取得實物    (二十一)提單拾得者或盜竊者的權利  七、提單權利的轉(zhuǎn)讓    (一)概述    (二)運輸合同轉(zhuǎn)讓:受讓者對承運人的權利及義務    (三)貨權的第一次轉(zhuǎn)讓與后續(xù)轉(zhuǎn)讓    (四)沒有運輸合同或解除運輸合同,提單轉(zhuǎn)讓    (五)貨在船上    (六)貨量差異、船上無貨    (七)背書問題    (八)意圖    (九)正當流通與非正當流通:無權處分、善意取得    (十)提單轉(zhuǎn)讓的幾種特殊情形    (十一)轉(zhuǎn)讓人對受讓人沒有擔保責任.    (十二)物權憑證的轉(zhuǎn)讓與運輸合同的轉(zhuǎn)讓.  八、提單效力的消滅    (一)一人違法簽發(fā)給另一人兩份或兩套提單    (二)一人合法簽發(fā)給另一人數(shù)份:一份優(yōu)先,其余劣后    (三)兩人簽發(fā)給一人兩套提單    (四)全程提單和二程提單    (五)貨物毀損滅失,提單效力是否消滅    (六)正當交付與非正當交付    (七)賣方行使中途停運權    (八)事先指示無單放貨    (九)事后追認無單放貨    (十)無人提貨——控制方包括未持有提單的托運人的指示    (十一)實物、提單分別交付    (十二)提單過期、責任期間、時效期間    (十三)提單喪失的救濟  九、可流通提單與放貨    (一)簽發(fā)提單后,關于貨物的處分,非依提單不得為之    (二)提單交付,就貨物所有權轉(zhuǎn)移的關系,與貨物交付具有同一效力    (三)提單一套數(shù)份時,在目的港以外須憑全套提單提貨    (四)目的港,呈交一份提單即可提貨    (五)存在兩個或多個提單請求    (六)提單請求和提單外請求    (七)收貨人因故不請求交付貨物    (八)其他    (九)小結(jié)  十、無單放貨及其后果    (一)無單放貨類型及原因    (二)無單放貨的原告、被告    (三)無單放貨的性質(zhì)——提單持有人對承運人-    (四)無單放貨的構成-    (五)憑單放貨的除外免責、責任限制    (六)無單放貨的訴訟時效  十一、相關糾紛處理    (一)履行輔助人;承運人、海運履約方、非海運履約方:其他    (二)實際承運人    (三)承運人的受雇人    (四)承運人的運輸代理人    (五)港口經(jīng)營人充當承運人的代理人    (六)實際承運人的受雇人、代理人    (七)倉庫營業(yè)人    (八)保函保證人    (九)提貨人    (十)貨主的運輸代理人    (十一)報關代理人    (十二)承運人的請求權第二篇 不可轉(zhuǎn)讓的記名提單和海運單  一、概 述    (一)海運單    (二)記名提單    (三)美國法上的直接提單    (四)貨運代理人收據(jù)  二、性質(zhì)或功能    (一)海運單與記名提單可否轉(zhuǎn)讓    (二)放貨之爭    (三)海牙規(guī)則是否調(diào)整海運單與記名提單    (四)物權功能問題    (五)債權功能    (六)收據(jù)功能  三、不可轉(zhuǎn)讓單據(jù)中的權利    (一)從提單物權看    (二)從運輸合同看  四、權利主體    (一)記名提單簽發(fā)給誰    (二)記名提單上的權利人  五、托運人權利的產(chǎn)生  六、不可轉(zhuǎn)讓單據(jù)的讓與    (一)一般規(guī)則    (二)尚未通知承運人:不可流通提單中收貨人的權利被擊敗    (三)轉(zhuǎn)移貨物物權另須交付實物    (四)已經(jīng)通知承運人:收貨人的權利仍不能大于前手    (五)托運人同時將合同讓與甲、乙、丙    (六)收貨人及第三人權利的取得  七、權利消滅    (一)托運人權利消滅:收貨人提出請求    (二)收貨人權利消滅    (三)提單被盜、遺失或毀損  八、無需憑單放貨制度下承運人的責任  九、貨交收貨人的除外    (一)賣方事先指示    (二)交付障礙:控制方指示;回運;貨卸倉庫;拍賣     (三)承運人因受欺詐而交付:不得免責第三篇 載明出示規(guī)則的記名提單  一、定 義  二、提單上的權利    (一)物權    (二)債權    (三)證據(jù)效力  三、提單權利人  四、提單上權利的產(chǎn)生  五、權利變更/轉(zhuǎn)讓  六、權利的消滅  七、憑單放貨  八、無單放貨責任    (一)違約    (二)侵權  九、小 結(jié)第四篇 其 他  一、普通運輸合同  二、大副收據(jù)    (一)大副收據(jù)與提單簽發(fā)    (二)大副收據(jù)與貨物交付    (三)大副收據(jù)的性質(zhì)  三、電子單證    (一)可流通電子單證    (二)一般不可轉(zhuǎn)讓的電子記錄    (三)注明必須交單取貨的不可轉(zhuǎn)讓電子記錄    (四)小結(jié)  四、提貨單    (一)提貨單的種類    (二)提貨單的使用情形    (三)提貨單效力結(jié)束語:權利變動錯位,誰之過?  一、可流通提單    (一)保函提貨    (二)控制權人提貨  二、海運單  三、載明出示規(guī)則的記名提單  四、電子提單  五、貨權與運輸附 錄參考文獻后 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提單權利之變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邢海寶老師以民商法基礎寫就的海商法專著,是一股清新之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