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2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法)喬治·佩雷克 頁數:155 字數:104000 譯者:龔覓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佩雷克的《物》是法國戰(zhàn)后最優(yōu)秀的”社會學”小說之一。1965年一經出版,便獲得了當年的雷諾文學獎。這本書是對物質時代與消費的早期紀事,在描寫60年代法國物質奢華的同時也對這一現(xiàn)實對人的影響進行了反思。作者對主人公與大眾對于革命參與的對照也表現(xiàn)了當時人心的矛盾心理。
作者簡介
喬治·佩雷克(Georges Perec,1936-1982)是波蘭猶太人后裔,在二戰(zhàn)中失去雙親。作為當代最具世界聲譽的法語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集敏銳的觀察、睿智的分析、悠遠的情感和非凡的形式感于一身。除小說《物》以外,其代表作還包括自傳《W或童年的記憶》、小說《消失》、《生活使用說明》等
章節(jié)摘錄
起初,目光將沿著一條又長、又高、又狹窄的走廊,在灰色的化纖地氈上向前滑動。兩邊墻上是淺色木料打成的壁櫥,銅鑲邊閃閃發(fā)亮。墻上掛著三幅版畫,其中一幅畫著愛普森賽馬會上的冠軍,一匹喚作“雷鳥”的馬,另一幅表現(xiàn)的是“蒙特羅城”號槳船,第三幅上繪有斯蒂文森式火車頭。再往前去,緊里邊兒是一道皮質的帷幔,懸在黑色帶條紋的、粗大的木環(huán)上,輕輕一拉就可以移動。化纖地氈的盡頭緊接著淺黃色的鑲木地板,上面鋪著三條色彩黯淡的地毯,但并沒有全部遮住它?! ∵@是一間起居室,長約七米,寬三米。左側墻邊的凹部里擱著一張巨大的無背沙發(fā),表面的黑色皮革早已陳舊,左右環(huán)繞著兩個淺色的野櫻桃木架子,上面橫七豎八地堆著書籍。沙發(fā)的上方懸著一幅長度和整塊護墻板相當的古代羅盤地圖。隔著一張小矮桌,一張絲織的拜墊用三顆大頭銅釘掛在墻上,正好和那道皮質帷幔配成一對,下面擺放著另一張蒙著淺褐色絲絨的沙發(fā),和剛才那張正好垂直。再過去是一臺體量不大的暗紅色三層高腳漆柜,里面陳放著各色飾物:瑪瑙、寶石彩蛋、鼻煙盒、糖果盒、玉石煙缸、玳瑁殼、銀質的掛表、精工雕琢的玻璃、水晶金字塔,還有鑲嵌在橢圓框子里的細密畫。更遠處,在一扇表面裝著軟墊的門后面,幾個重重疊疊的書架圍起了小小的角落,堆放著各種盒子和唱片,還有一架蓋上的電唱機,從這里望過去,只能看見上面四個刻有格狀飾紋的鋼制蓋紐。電唱機的上方,則是一幅繪著“競技場節(jié)日大游行”主題的版畫。窗戶配有白灰兩色,用仿儒伊布制成的簾子,透過它可以望見室外的幾株樹木、小小的花園以及街角的景致。窗邊是一張帶簾子、堆滿文件和文具盒的辦公桌,配一把小小的藤椅,旁邊的雅典式書桌上擱著電話、真皮記事本和信箋簿。在另一扇門后面,一個矮小的,可以旋轉的方形書櫥里陳列著一個帶有藍色飾紋的圓柱狀大花瓶,里面插滿黃色的玫瑰,花瓶上方懸掛著一張長方形的鏡子,鏡框是用桃花心木制成的。書櫥再過來是一張狹窄的桌子,它配有兩張蒙著蘇格蘭花呢的軟凳,緊挨著那道皮質的帷幔?! 》叛弁?,這將是一個充斥著棕色、赭色、褐黃和黃色的世界。在這色調灰暗的空間里,房間的主人小心翼翼地,甚至略帶造作地經營著自己的格調,只有寥寥幾塊淺色的斑點,比如一張扎眼的橙黃色墊子,或是幾個夾在成排精裝書中的斑斕的書脊,才在朦朧中顯出一點特別。白天,波浪般涌人的陽光帶來一些憂郁的氛圍,即便那束玫瑰也無法消除。這是一個屬于傍晚的房間。冬天,簾子拉上,四周一片昏暗,只能看見少許光斑——書架圍成的角落、唱片櫥、辦公桌、兩張沙發(fā)間的矮桌、鏡子里模糊的映象,加上大塊暗影和在它的襯托下流光溢彩的物品,比如光滑的木料、厚重奢華的絲綢、精心雕琢的水晶、柔軟的皮料,將這里化為寧靜的避風港、幸福的安樂窩?! 〉谝坏篱T將通往一個鋪著淺色地毯的房間,最里面全被一張英式大床占據。在房間右側,窗子兩側各放著兩個又高又窄的書架,上面擺放著幾本主人日常翻閱的書,還有照相簿、紙牌、一些瓶瓶罐罐和項鏈首飾,以及各種便宜的擺設玩意兒。左邊,在一個古舊的橡木衣櫥和分別用木料和銅打成的兩個衣帽架對面,是一張罩著細紋灰綢的小扶手椅和一張小梳妝臺。一扇半開著的門通往浴室,透過它能看見厚厚的浴衣、天鵝頸形狀的銅制水龍頭、一面可以轉動的大鏡、一對英式剃須刀和它們綠色的皮制外鞘、若干香水瓶、牛角柄的刷子,還有一些海綿。房間的四壁都蒙著印花棉布,床上則罩著蘇格蘭格子花呢。在一張三面都飾有鏤空銅鑲邊的床頭柜上,銀質燭臺的絲罩顏色近于灰白,還有一臺四邊形的小掛鐘和插著一枝玫瑰的高腳玻璃杯,在床頭柜下層的擱板上放著幾份折疊起來的報紙和幾本雜志。再遠一些的床下,則是一張真皮的厚墩軟墊。窗上的紗簾輕懸在銅桿上,另有兩層厚實的灰色毛呢窗簾拉開了一半。一片微光之中,房間還是足夠亮堂;在夜晚休憩的床榻上方,墻上小小的兩盞阿爾薩斯式壁燈之間掛著一張黑白照片,窄長的畫面上是一只展翅高飛的鳥,氣韻生動而完美,只是略顯得有些雕琢。 第二道門后面則是一間辦公室。順著四壁,從上到下堆滿了精裝或簡裝的書刊,其間還夾雜著不少版畫、素描和照片。這里有墨西拿的安托內洛畫的《圣熱羅姆》,一幅《圣喬治的凱旋》的局部摹本,一幅皮拉內西的監(jiān)獄圖,一幅安格爾的肖像畫,一幅克利手繪的小型風景畫,一張勒南在他法蘭西公學的工作室里拍攝的已經變成茶褐色的照片,一張施泰因伯格的大商場的照片,還有克拉納克畫的梅蘭西頓的肖像,它們都被固定在嵌入書架擱板的木板上。窗子的左邊斜斜地擺放著一張洛林式長桌,上面鋪著紅色的吸墨紙。一些木碗、長文具盒和各種容器里盛放著各式鉛筆、回形針、別針、金屬夾子。一塊磚形的玻璃充作主人的煙灰缸,旁邊是一個黑色的皮制圓盒,外飾以用純金細線描成的阿拉伯式圖案,里面裝滿了煙頭。屋里的光線來自這張桌上一架陳舊的臺燈,燈頭勉強還可以轉動,燈罩用淺綠和乳白色夾雜的玻璃制成,形狀好似武士的頭盔。在桌子的兩側,幾乎是面對面的分別擺放著兩張高背、皮面的木制扶手椅。再往左邊去,沿著墻,一張狹長的桌子上擺滿了書。一張暗綠色的大皮椅正對著一些灰色的金屬文件夾和淺色的木質卡片柜。第三張較小的桌子上放著一盞瑞典式臺燈和一架用漆布罩著的打字機。在房間的最深處是一張鋪著深藍色絲絨,配有各色軟墊的狹窄小床。一張上漆的三腳家具幾乎位于房間的正中,上面擱著一架用白銅和硬化處理過的紙板制成的地球儀,繪制技法拙劣,大概是故意假冒古物。在一半被紅色窗簾遮住的辦公桌后邊,一張上了漆的木制踏步梯裝在環(huán)繞整個房間的銅軌上,可以隨手移動。
媒體關注與評論
“在現(xiàn)代世界林林總總的物和幸福之間,有一種必然的關系。我們的文明的富裕程度,讓某種幸福成為可能。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像談論奧利的幸福或者深色的地毯一樣,去談論什么是當今所說的幸福;我想,今天要想做一個有福的人,就絕對得做一個現(xiàn)代人。那些認為我是在譴責消費社會的人完全沒有讀懂我的書。可是,這種幸福也只是一種可能而已,因為在我們的資本主義社會里,允諾并不等于現(xiàn)實。” ——喬治·佩雷克 文明帶給我們的福祉不計其數,科學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I起的各種財富的增長難以估量,人類為增進自身的幸福、自由和完美而實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更是不可思議。然而還有那些在苦役中如動物般掙扎的人們,富足的新生活的清泉,依然沒有奔流在他們焦渴的嘴唇上?! R爾科姆·勞里 技術般的精確是他擁有物品的方式。佩雷克收集并命名每一事件、人或物的獨特性。沒有人比佩雷克對現(xiàn)代作品最惡劣的病疫——模糊不清,其有更大的免疫力?! 柧S諾,《千年文學備忘錄》
編輯推薦
法國勒諾多文學獎獲獎作品,一場早期消費社會,“小資”生活品味的展示?!耙晃宦斆髦畼O的支配語言高手”,寫就的備受思想家青睞的文學作品。 現(xiàn)代世界的事物可以無限地滿足我們的欲望,直到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在面對這些事物時恐懼得要死,我們完全跌入了物的旋渦。此書是法國戰(zhàn)后最優(yōu)秀的“社會學”小說之。1965年一經出版,便獲得了當年的勒諾多文學獎。故事描述了上世紀60年代一對剛剛走出學校的法國青年,在新興的消費時代面對消費社會巨大的物質誘惑,精神逐漸失重,惶惑不知所措。是對物質時代與消費的早期紀事。它不僅展現(xiàn)出一種歷史氛圍,一種我們熟知而又陌生的感覺方式,更體現(xiàn)出作家對幸福等問題的沉思。小說優(yōu)雅、細膩、含蓄,且不乏風趣和反諷的多層次語調承繼了古典小說的豐富遺產,也是對現(xiàn)代敘事方式的接納和開拓。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