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 斯蒂文·巴赫 頁數(shù):530 譯者:程淑娟,王國棟
Tag標簽:無
前言
1925年的柏林,對于一個年輕貌美、個性解放又雄心勃勃的女性而言,最具魅力的地方莫過于烏發(fā)電影公司攝影棚里那絢麗、耀眼、不斷延伸的舞臺,二十三歲的萊妮?瑞芬斯塔爾已在那里嶄露頭角。她后來否認了這個事實(她還會否認許多其他的事情),這實在令人有些費解,因為烏發(fā)(Universum-Film-Aktiengesellschaft)這個以其縮寫而聞名的柏林夢工廠幾乎是歐洲所有演員、制片人、設計師和幻想者心中的圣地,是世界上唯一可與好萊塢相提并論的地方。1925年,烏發(fā)每周都會上演一部由大牌導演執(zhí)導的故事片,其中不僅包括富有傳奇色彩的恩斯特?盧比西奇(那時他已被好萊塢搶去),還有F.W莫納、E.A.杜龐特和弗里茲?朗,這些男性(那時的導演都是男性)曾制作出如《吸血鬼》、《雜耍場》和《大都會》等這樣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電影杰作,后來在柏林動蕩不安的時候,他們又都跟隨魯貝奇去了美國。
內容概要
萊妮·瑞芬斯塔爾,二十世紀德國最有名,同時也最有爭議的女性,著名的舞蹈家、電影演員、導演、制片人、攝影家、作家。 希特勒贊美她是“德國最完美的女人”,更多的人批評她是“希特勒的御用導演”。她最著名的電影作品有納粹宣傳片《意志的勝利》和記錄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奧林匹亞》,被認為是代表法西斯美學的經典作品。雖然在晚年的訪談和回憶錄中,她不斷自我辯護,稱自己只是一個不關心政治的藝術家,但是始終不能被公眾原諒。她真的如她自稱的那般無辜,是被迫害的嗎? 作為一個資深的電影人兼?zhèn)饔涀髡?,斯蒂?巴赫對萊妮的理解可能是最恰如其分的了。憑借一些新披露的可靠資料——對萊妮的合作者和密友的訪談,以及萊妮本人的訪談錄音,巴赫呈現(xiàn)給我們這部杰出的傳記,探尋這個獨特女人的作品和言論背后的真相。 美與人性,藝術與政治之間有清晰的邊界么?道德的尺度又在哪里?
作者簡介
斯蒂文·巴赫(Steven Bach,1938-2009)曾任聯(lián)美電影公司(United Artists)副總裁,著名傳記作家,生前在哥倫比亞大學和本寧頓學院教授電影研究。他在聯(lián)美電影公司時曾參與了《憤怒的公?!?、《曼哈頓》、《法國中尉的女人》和《天堂之門》等電影的制作。著有傳記《瑪琳·黛德麗:人生和傳奇》(The Life and Legend of Marlene Dietrich)、《光彩奪目:莫斯·哈特的生涯和時代》(Dazzler:The Life and Times of Moss Hart)等。關于萊妮·瑞芬斯塔爾的這本傳記在歐美影響巨大,被《紐約時報》評為2007年最值得關注的圖書。
書籍目錄
序言第一部分 柏林 1 大都會 2 首次登臺 3 不斷攀登 4 愈攀愈高 5 云朵之上 6 《藍光》第二部分 登頂 7 雷霆 8 轉折點 9 頂禮膜拜 10 勝利 11 奧林匹克的設想 12 明日世界 13 戰(zhàn)爭中的萊妮 14 告別以往 15 流浪者 16 幸存者 17 回歸 18 命運與世人的目光 19 最后的電影作品 20 身后致謝注釋參考文獻譯名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插圖:7月,她同一位名叫赫莎?海爾韋一貝波的舞蹈班同學去了康士坦茨湖,希望能充分地利用一下由克萊姆特學校舉辦的一次暑期班。然而在去瑞士的途中她們發(fā)現(xiàn)暑期班因為戰(zhàn)后通貨膨脹的原因被取消了。通貨膨脹從1月份就開始不斷加劇,而現(xiàn)在已經高得失去了控制,并給她們的錢袋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德國馬克已經嚴重貶值,16萬馬克才能換1美元。萊妮的父母正在度假,所以她們也沒有必要回到柏林,于是萊妮和赫莎在林道待了幾天,在那里,萊妮為一位年輕藝術家的圖解版《圣經》做模特(她認為他給自己的素描“糟糕透頂”)。她還給圖畫明信片著色并把它兜售給露天咖啡館的游客們,以此賺了些零花錢。最后她們繼續(xù)前進——乞討、借用、依靠火車列車員的仁慈——她們一路向北,到達了波羅的海和特拉維明德陽光燦爛的沙灘。再過幾天便是萊妮二十一歲的生日,而她決定盡快在柏林舉行一次獨舞演出以此為自己慶祝,這樣既可以使自己成名,也能向阿爾弗雷德證明他對自己天賦的認識是如何地目光短淺。她一邊思索著威脅自己目標的通貨膨脹,企圖尋求解決方案,一邊在海灘上練習健美操。而就在不遠處,一位膚色黝黑、年輕帥氣的小伙子正在沙丘之間的躺椅上觀察她。這是一位來自因斯布魯克的年輕猶太銀行家,名叫海因里希?理查德?索卡爾。二十五歲的“哈里”索卡爾臉龐清瘦,充滿貴族氣質,而他本人卻是通貨膨脹中的一個奇才。1898年生于羅馬尼亞的這位機智的年輕人操作起匯率來是如此得心應手,并成為了澳大利亞最年輕的銀行行長。同時他還是一個癡迷的賭徒。那時他白天便在8月的海灘上消磨時光,而晚上有時就在當?shù)氐膴蕵穲龃虬l(fā)寂寞?!翱吹剿腌娭螅彼髞砘貞浧鹱约禾稍谏城痖g的椅子上看到的景象,“我就對自己說:‘我必須跟這個女孩結婚。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竭盡所能地爭取我想要的東西,從來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無需有人知道我究竟是怎樣的人?! R妮?瑞芬斯塔爾
編輯推薦
《極權制造:萊妮?瑞芬斯塔爾的一生》:《紐約時報》2007年最值得關注圖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