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

出版時間:2008.04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斯黛芬妮?彼得遜  頁數:125  譯者:胡卓君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鞋子: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的》不僅充滿了令人敬畏的鞋子,更有如何讓你因為你的鞋而在各種場合中獲得最大程度影響力的妙招。擁有它會讓你充滿靈感,昂首挺胸,傲視群芳。我們腳上穿的這個叫“鞋子”的東西,能在很大程度上暴露我們的性格以及對生活的態(tài)度。從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到Vogue(《服飾美容》),從性解放運動到《欲望都市》,鞋子一直在女人的自我形象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プ?、細高踉鞋、涼鞋、半高跟淺幫鞋、包頭鞋、厚底鞋、后空高跟鞋……《鞋子》為你娓娓道來鞋履發(fā)展歷史,體現(xiàn)了女性過去、現(xiàn)在,以及可能的將來是如何逐步被鞋履塑造的。

作者簡介

  斯黛芬妮·彼得遜,美容健康問題的作家和記者。她的文章時常出現(xiàn)在時尚雜志《葛萊美》、《少年》、《女孩》、《婦女世界》等。除了寫作外,斯黛芬妮也教授創(chuàng)意寫作。

書籍目錄

腳下的世界鞋子簡史足文化戀鞋情結1 早期的鞋子公元前(鞋匠誕生前)的歲月尖頭鞋“高高在上”的文藝復興時期王室鞋跟扣起來!維多利亞時期的影響力2 美好時代1904年:“小”為貴1940年:第一位現(xiàn)代鞋子設計師1914年:反對浪費1916年:運動鞋大行期道3 爵士年代1920年:鞋子繽紛亮相1922年:像埃及人_樣走路1923年:查爾斯頓舞1927年:優(yōu)雅的藝術裝飾1930年:跌入低谷1936年:爭奪金牌1939年:紅鞋子4 好萊塢歲月1941年:保持體面1942年:鱷魚鞋1949年:銀色熒屏之鞋1951年:細高跟女鞋誕生了1953年:王室欽點時代1955年:藍色小山羊皮鞋當道5 流行歲月1962年:杰奎琳的號召力1966年:這些靴子是用來穿的!1967年:太空時尚1972年:鞋跟新高度1976年:Doc Martens1977年:周末夜狂熱1979年:鞋藝術6 設計師時代1982年:英國的黃金年代1986年:地位上升的一代1989年:運動鞋1991年:年輕的氣息1993年:危險的“底座”1996年:絕對出眾1998年:鞋子,欲望,都市7 一切有待成型2001年:尖頭高跟的時代2003年:高跟鞋,低跟鞋2004年:沒有時尚的時尚附錄: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鞋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著系列,就兩本,還有一本是講文胸的。2008年的書,定價44元,盡管是精裝,但每印張超過8塊錢,還是有些太恐怖了……上海33家圖書館有借,卻只有兩家網店在賣,最便宜也要34.8元!內容說白了一般般,做本類似的編著書,版稅可以省點很多,內容也不見得會差到哪里去。好在沒三輝logo,出了也就出了吧……
      
      1917年,世界上第一款籃球專用鞋,Converse All Star,誕生了。(P36)
      
      111227晚外公家
  •      我不知道最早發(fā)明鞋子的人的險惡的用心,但鞋子對于女人,卻是一輛不折不扣的欲望的跑車。你看它跨過文明史的岸堤,踏在殷實豐饒的男子的胸膛之上——高些高些,再高些,如莎士比亞的對白,“尊貴的女王陛下,穿上這雙高拔的高底鞋,您離天堂更近了”。
      
        每增長一寸的海拔,你將呼吸到不同的空氣,你將在不同角度遇到不同的鼻孔,擁有不同的接吻角度,高跟鞋對近代電影工業(yè)最大的貢獻乃在于成為“固定接吻角度的三角架”,鞋子不再是女主角的事情,也成為男主角同樣關心的。鞋子的高度,即是欲望的高度。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法國設計師查爾斯·羅丹將鞋跟削尖,命名為“匕跟鞋”(THE Stiletto),鞋子擁有銳利的“穿透感”,“纖細”會擁有輕巧的性感,當“穩(wěn)定”的Sexy化為“搖搖欲墜”的Sexy,在這個華麗“宮殿”之上,是另一座“肉體宮殿”,對鞋跟的“拙”與“細”的角力,也是女性審美自身(也包括男性的女性審美)的角力。鞋子本身就是文化史的立柱。
      
        這讓我想到去年紐約時裝周英國設計師安東尼奧·貝拉爾迪推出的“無跟高跟鞋”,卻無傳統(tǒng)意義上的鞋跟作支撐。所謂的“鞋跟”是鞋底的延伸,長約10厘米,被固定在鞋頭上,水平向后伸出。人站立時這一“鞋跟”整體著地,固定鞋弓上翹角度。高跟鞋整體形狀如同一個平躺的小寫字母“r”。這是名副其實的“懸浮”狀態(tài),英國《每日郵報》調侃說:“這種鞋大概只會出現(xiàn)在超現(xiàn)代主義畫家的夢中吧?!逼鋵?鞋子就是女人的“懸浮的夢境”。
      
        回來說這本《鞋子——每個女人都應該知道的》,斯黛芬尼女士所描述的是與其說是鞋子的“文化史”,不如說是身體的“戀物史”,是身體欲望的“衍生物”,山羊皮、鱷魚皮、天鵝絨、刺繡、帆布、金屬、軟木塞、黑色綢緞……壓花、鏤空、加高、變寬、鞋頭變尖、跟變矮,工藝和材質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審美的改變,也是一種時尚場域的變化,這是一場女人被“物”所包圍和淹沒的戰(zhàn)役。
      
        我們在鞋子上看到女人肢體的伸展,是欲望的神經末梢。有趣的是在二十世紀早期由查爾斯·吉布森虛構“吉布森女孩”這樣的淑女卡通形象,沙漏斗般的造型,頭發(fā)向上盤起,而吉布森女孩自信的“鞋咒”:“將鞋子擺成T形(一只鞋子的鞋跟對著一只鞋子的鞋背),然后念道‘希望今晚我的真愛能夠看見我擺的T形’,念完后鉆進被窩就能看見未來的愛人。在出門前右腳趾上卷一根青蒿葉,遇到第一個單身男人就是你的另一半。若你已有心上人將對方的頭發(fā)(中國人叫青絲)用布包好,將它向著自己的方向,踩在腳下--”
      
        這樣的“鞋咒”更像是女人的“成人禮”,為什么所有的童話都把鞋子鎖定為女人身份改變的利器呢?灰姑娘和她的南瓜馬車,鞋子可以讓自己成為“公主”,甚至在《綠野仙蹤》桃樂絲只要將紅色的鞋子敲三下,鞋子就能帶她回家。鞋子其實是女孩成為女人的“第一份禮物”,那些裝扮成大人的松垮垮的“大船”被合適身體的鞋子所取代,意味著女孩已經長大,鞋子是身份的象征,當然那些Kavaii(日語可愛之意)的鞋子被女士重新當成寵物本身就是不想長大的暗示,我覺得即便滿大街的CROCS的臭臭鞋在夏天很流行,也有些“重拙”的可愛,對鞋子,我們還能說什么呢?它是奢侈品,也是圣物。
      
        說到這,我忽然想到一個朋友將自己家的一堵墻壁打通,裝上江南式的格子扇面的窗子,卻將家里所有的高根鞋“掛”在那里,遠遠看上去,是高跟鞋的一道BELING的風景,沒有人告訴你,鞋子只能用來穿,其實,在女人夢境里,鞋子在哪里根本不重要,鞋子是夢想的延伸,是你念想的鐵軌,如果你覺得鞋子需要歷史,那你完全錯了,在女人的字典里,鞋子的文化史就是:你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以錯誤的方式穿著正確的鞋子,這才是時尚的源動力。(本文發(fā)表于《南方都市報》)
      
      
      
      
      
      
      
      
  •   居然是本報上的文,居然錯過了~~~
  •   本報?
  •   啥意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