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英] 彼得?梅爾 [法] 熱拉爾?奧澤(著) 頁數(shù):89 譯者:張鯤
Tag標簽:無
前言
“在卡瓦永,電話黃頁上列出了17家面包店。但我們卻聽說,有那么一家店在品種和品質上都出類拔萃,是名副其實的‘面包殿堂’(palaisdepain)。據(jù)說,在‘奧澤家’,面包與糕點的烘制和品嘗被奉為神圣,簡直就像小小宗教?!鄙厦孢@段話寫于1988年,草草記在一個筆記簿里面;《普羅旺斯的一年》后來就是從這些筆記簿中整理出來的。從我初次造訪卡瓦永時起,奧澤面包店就成了我最愛去的一個地方。這不僅僅是一家商店,也絕對不是那種匆匆忙忙、進門買了東西就走的地方。如果你這么干,逛奧澤面包店的樂趣就會錯過一半。在進屋之前,這種樂趣就已經(jīng)開始了。在門檻那兒駐足片刻,閉上眼睛,然后深深地、長長地吸一口氣(當然得用鼻子吸),把這座屋子的芳香吸人肺腑。新鮮、溫暖、帶著黃油味兒和面粉香: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令人垂涎、最撩人情懷的一種氣味,它簡單質樸,又讓人感到無盡的寬慰。熱拉爾·奧澤的生意是從他父親羅歇那里接手的,我和他已經(jīng)成了朋友。每次我去面包店,他都會和我來個沾滿面粉的熱烈握手以示歡迎,再遞上一杯咖啡。通常,我們會聊面包。不過有一天早上,他腦袋里轉的事情卻不光是當天新出爐的羊角面包、圓面包和梯子面包,他有了問題:問題雖小,卻挺有意思。有些外國人(有許多的外國人)在書中讀到這家面包店之后登門造訪,而且看樣子他們不光是想買面包。他們還想學到知識:配料、食譜、竅門。不管是什么東西,只要能幫他們在各回各家(舊金山、東京、慕尼黑、倫敦、阿姆斯特丹)之后烤出有奧澤風味(alafacond‘Auzet)的面包,他們都想學。于是,慷慨大方、有求必應的熱拉爾就開始給他的海外顧客做示范表演。每個星期他都會把一批外國人帶進店堂后邊的烘焙室,給他們上一堂兩小時的面包制作課:怎樣把面團塑造成法式長棍、圓面包和法式中棍的形狀,怎樣用條紋和刻痕給面團加上裝飾,怎樣用賞心悅目的圓弧來取代生硬的邊角:還有最后的一條:如何烤制面包。示范課越來越受歡迎。然而,還是缺了點什么。奧澤的門徒,也就是這幫學生,總問他有沒有什么課程提要,好讓他們帶回家看,像書面的參考資料啊、烘烤基礎知識指南之類的東西?!扒?,就是這個問題,”熱拉爾跟我說,“當然,我的食譜他們已經(jīng)有了,但我并不想給他們只有薄薄幾頁紙的東西。也許這里面還可以再寫點歷史,講一兩件趣聞軼事,教幾招竅門:你知道,得是件像樣的紀念品。弄成一本小書。”“這個想法挺有意思?!蔽艺f?!笆前。睙崂瓲栒f,“你幫我寫好了?!庇谑俏揖蛯懥?,不過,他才是專家。彼得·梅爾2005年1月
內容概要
面包愛好者們注意了! 在彼得·梅爾關于普羅旺斯的第一本名作中,他向我們介紹了卡瓦永鎮(zhèn)上的一家面包店。在那里,面包的烘焙與鑒賞“被奉為神圣,簡直就像個小小宗教”。這家店的名字是:“奧澤家”(Chez Auzet) 如今,到這家普羅旺斯最富盛名的面包店逛過幾百次之后,梅爾與“奧澤家”的店主熱拉爾·奧澤攜手合作,要把頂尖的面包制作技藝介紹給我們。 現(xiàn)在,有了這本引人入勝的指南,您在身邊的廚房里就能夠擁有普羅旺斯最為久遠、也最令人垂涎的那一種樂趣?! ∽x一讀,烤一烤,盡情享受吧。
作者簡介
彼得·梅爾,英國著名作家,曾任國際大廣告公司的高級主管。在紐約麥迪遜大街的廣告業(yè)打拼了15年之后,于1975年開始專職寫作。主要作品有旅游散文《普羅旺斯的一年》、《永遠的普羅旺斯》、《重返普羅旺斯》,小說《茴香酒店》、《追蹤塞尚》,時尚讀物《品位》和美食散文集《吃懂法蘭西》等。
書籍目錄
引子一塊面包的誕生血脈中的面粉面包、配方與業(yè)內秘訣 面包:熱拉爾·奧澤如是說高級面包師的必備原料傳統(tǒng)的面團(法式長棍、圓面包和法式中棍)用酒制成的面包用橄欖油制成的面包甜酵母面包面包與酒致謝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一塊面包的誕生法國的甜瓜之都卡瓦永(據(jù)當?shù)毓蠘I(yè)協(xié)會說也是全世界的甜瓜之都)是一座有兩萬三千位萬居民的集鎮(zhèn),從阿維尼翁驅車前往大約需要30分鐘。白天的卡瓦永人來人往,熱鬧非常。汽車在街上逡巡,想找個停車位;人行道旁條紋遮陽篷底下的攤子上擺出了一堆堆亮閃閃的蔬菜水果,家庭主婦們在其間翻翻看看,挑挑揀揀;咖啡店的常客們一邊喝著早上的啤酒一邊仔細研究報紙,還有狗兒偷偷摸摸地在桌子之間鉆來鉆去,巴望著找到一塊掉在地下的羊角面包,歡聲笑語、激烈的爭論,還有沃克呂茲電臺播放的歌曲排行榜,陣陣聲浪從敞開的門窗里噴薄而出。我對卡瓦永的最初印象就是這樣,以后再想起這個小鎮(zhèn)時也一直如此。不過,奧澤面包店老板本人邀請我去店里做幕后探訪之后可就不同了。這次造訪安排在工作時間,我想看看面包師工作時的樣子;我想看到一堆堆面團變成一塊塊面包;我想把手指戳進面粉,找一個或者兩個熱乎乎的圓面包捏一捏,還要感受感受面包房的整體氣氛。熱拉爾·奧澤跟我說,沒問題,等面包店還沒什么人,也很安靜的時候,可以讓我隨便參觀。他建議我和店里其他人一樣,在上班的時候來,時間是早上4點。他向我保證,那個時候找地方停車絕對不會有問題。8月凌晨4點時的卡瓦永涼颼颼的,還有點鬼氣森森,街上沒有汽車,沒有吵鬧聲,沒有人,朝陽將要帶來的熱浪此時也了無痕跡。我發(fā)現(xiàn)自己聽到了人們在忙碌的市鎮(zhèn)中很難聽到的聲音:我汽車的引擎在冷卻時咔噠作響,一只飽受愛情折磨的貓在哀嚎,還有我自己腳步的嗒嗒敲擊聲。我走過門窗緊閉的商店,走過咖啡館外一堆堆的桌椅,晚上它們都給用鏈子拴在人行道上。整條街上就我一個人,這感覺頗為怪異。在布爾尼撒街的盡頭,熱拉爾站在面包房門外的一泓燈光中等我。他樂呵呵的,我覺得大清早這個時候的人誰都不應該這么興高釆烈?!拔覀円呀?jīng)開始了,”他說,“不過你沒錯過多少東西。快進來?!贝丝蹋姘a君子要想吸上那一口還為時過早。新出爐面包那熱乎乎、天堂一般美妙的氣味這會兒還聞不到。大約再過上一個小時,這股氣息就會溢滿面包房,再從門縫里飄散出去,讓人們的鼻孔滿懷期待地翕動起來。光這么想想我都餓了。我第一回看到了裸露狀態(tài)下的面包房,面包架都光著。到了6點,這些架子就會裝滿各式各樣的面包,高的、壯的、長的、苗條的、飽滿的、圓潤的、樸素的、花哨的、全麥的、黑麥的,麥麩的、蒜味的、羅克福爾干酪口味的、點綴著橄欖或核桃仁的面包房每天都會烘烤銷售的21個品種。(如果這些品種里沒有你想要的,奧澤面包房還能供應按需定制的面包,其中包括漁夫面包、干藏紅花面包、洋蔥面包、杏仁面包,還有為喜歡啃字母形面包的人量“名”定做的面包卷。只要你說得出,他們就能烤出來。)熱拉爾領著我走過光禿禿的面包架,下了一個斜坡,來到烘烤面包的地方。這是個寬敞通風的大房間,在熒光燈下泛著亮白色。房間一角有個嬰兒游泳池一般大的和面盆,還堆著一袋袋50公斤(110磅)裝的面粉,有磨得極細的精制粉,也有粗一點兒的,帶顆粒感的粗磨粉;靠墻擺著幾個高達6英尺的三層不銹鋼烤爐;烤爐之間則是鋼制的工作臺,上頭整整齊齊地擱著一排排粗具形狀的圓面團。房間里沒有裝飾,沒有凳子可坐,人在這里舒服與否根本不重要,一切都為面包制作而設置,此外多余的東西一概沒有,這是個以功能為重的房間,簡直給人毫無生氣之感,幸好這里還有帶著大地氣息、叫人舒坦的面粉味兒,以及早班(從凌晨4點到中午)面包師們的笑容和口哨聲。那天早晨屋里有三個早班面包師。他們身穿白T恤和短褲,手指手背上白乎乎的,已經(jīng)沾了一層面粉。他們開始干活,我在邊上看著。一開始我有點驚訝,然后就被迷住了。驚訝,是因為我總以為符合標準的面包塊是用機器制作成形的,得經(jīng)過一道壓模之類的工序。在我的想象中,一條擺著面團的傳送帶從一頭進去,法式長棍從另一頭出來:大小、重量、色澤乃至花紋都一模一樣的法式長棍。我敢肯定,在有的面包廠里,面包制作過程和我的想象會分毫不差。但是,奧澤面包店里的人可不是這么干的。每一塊面包都是手工成形(faconnagealamain)。這個過程在旁觀者眼中可謂妙不可言。事先稱量過的面團(每個法式長棍250克,大約半磅多一點點)被面包師一個個拿在手里,拍、揉、壓、捏、擰,直到它們具備了你能在面包架上認出來的熟悉形狀:只不過還沒有你所熟悉的色澤。這就像是快速雕刻。每一塊面包成形只需不到30秒時間;等你把這個過程看了十幾遍,你肯定會信誓旦旦地說這一塊面包和那一塊根本沒什么差別。當然了,差別肯定會有:面團上有細微的差異,帶著人留下的印記,正是這些東西把手工制作與機器產(chǎn)品區(qū)分了開來。到了面包誕生的下一個階段,差別就比較容易分辨了。在這個階段,面包師會給面團添加裝飾。以經(jīng)典的法式長棍為例,你會在面包表面上看到一條條斜紋。在奧澤面包店,這些斜紋是手工做出來的。它們最初的形狀是一個個在面包上迅速切出的小口子。我本以為,切這些口子必須借助某種專業(yè)人士才會用的特制工具(比如“面包師好幫手”什么的)。后來我說想見識見識,才發(fā)現(xiàn)這家伙原來是從罐頭上剪下來的一小片鐵皮,使用多年之后變得亮閃閃的,十分鋒利。才幾分鐘功夫,20個面團就變成了20根法式長棍。每塊面包加好斜紋后就給放在一條撒了面粉的長布上,布面疊起的褶皺可以將它們彼此分開。等一爐的量做好,再用一塊長木板把它們溜進烤爐里。等到第一批法式長棍小分隊從烤爐里出來,時間約摸是凌晨4點半。面包色澤金黃,有幾根在兩端的顏色略深一些。面包上的切口在烘烤之下變寬、變平,最終成形的樣子就像是用手指平放在面包皮上壓出的印痕。熱拉爾從這爐法式長棍中拿起一個放在鼻端,那神情像極了審視瓶塞的斟酒侍者。接著他把面包翻了個身,在其平整的底部輕敲了兩三下,發(fā)出的聲音就像是悶悶的鼓聲?!斑@是檢驗面包的一個辦法,”他說,“面包烤得對不對頭你能聽得出來?!彼衙姘f給我,我這個新手也試敲了一記。由于面團已經(jīng)在熱氣的烘烤下延展開來,法式長棍掂在手里輕飄飄的,甚至有空洞而非密實的感覺。我捏了它一下:硬實,卻又帶著彈性。我又聞了聞。這氣味讓我心生遐想:不知道面包師早飯吃什么?我盼著早點開飯。這根面包:這根標準、修長而又家常的法式長棍,最好是在“年輕”的時候吃,它保持新鮮的時間只有4個到5個小時,再長就不行了(“好東西不長久啊?!睙崂瓲枙@么跟你說)。所以,到了下午,面包師常常能看見早晨來過的顧客再次光臨,這會兒他們是來買晚餐吃的長棍。大塊頭面包保持新鮮的時間要長一些,而鄉(xiāng)村面包(paindecampagne)、糠麥面包(painauson)、全麥面包(paincomplet)這類質地較為密實的面包也一樣。然而,法式長棍始終是最受歡迎的面包,而且還是法國的悠久象征之一。數(shù)十年前,神圣的法式長棍遭到了攻擊。為了吸引輕信的家庭主婦,靠低價搶走本地面包房的生意,有幾家膽大妄為的超市推出了僅售一法郎的法式長棍。當然,這種法式長棍品質低劣,是蹩腳的仿制品。但是,它的價格還不到真品的一半。這些超市可太欠考慮了。誰膽敢如此戲弄法國面包師?戰(zhàn)斗立刻打響。面包師傅們,拿起武器!原先各自為戰(zhàn)的面包師在共同的敵人面前團結起來,發(fā)動了反擊。他們派代表團去巴黎,向各部部長請愿,在高層發(fā)起了抗議活動。受到威脅的可是法國面包的榮譽、法蘭西生活方式的支柱啊!最終,一伙面包師(其中有熱拉爾的父親羅歇·奧澤)發(fā)明了一種制作方法,以此標榜用傳統(tǒng)方式和傳統(tǒng)配料制作的面包。這是一種商標,是優(yōu)良品質的保證。他們給它起名叫“Banette”。如今,在每一家制作正宗法式面包的面包房,你都能在包裝袋和店標上看到這個標志。
后記
構成一本書的各種材料,通常都不是作者獨自一人提供的。這本書也不例外。凱瑟林·哈克特一個人起到了面包房的作用。她在廚房里一絲不茍地做著對本書至為寶貴的工作:檢驗面包食譜,然后烘烤、品嘗。喬伊·V.蘭德和約瑟夫·烏里斯使用瓶塞鉆的耐力令人佩服不已。為了給每一種面包找到最理想的酒國伴侶,他倆打開了不計其數(shù)的酒瓶。在普羅旺斯,阿利·科林斯把熱拉爾·奧澤和我所提供的“面粉一語言混合物”理出了頭緒,并幫助我把原始素材變成了一份書稿。還有被我折磨了很長時間的編輯喬恩·西格爾,他為本書文字添加丁幾處至關重要的潤飾。各位,我忠心地感謝你們!彼得·梅爾
媒體關注與評論
好吃的面包是人類最古老的享受,面包的滋味,人生的況味?!镀樟_旺斯的一年》作者彼得·梅爾告訴你:如何找到最好的面包,如何做出最好的面包,如何享受你獨一無二的人生。在彼得·梅爾筆下,普羅旺斯成了凡間天堂中最令人心動的地方?!度宋铩冯s志
編輯推薦
《面包人生》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好吃的面包是人類最古老的享受,面包的滋味,人生的況味。《普羅旺斯的一年》作者彼得·梅爾告訴你:如何找到最好的面包,如何做出最好的面包,如何享受你獨一無二的人生。在彼得·梅爾《面包人生》筆下,普羅旺斯成了凡間天堂中最令人心動的地方?!度宋铩冯s志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