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義

出版時間:2009-8  出版社:中國三峽出版社  作者:林非,江力 著  頁數(shù):282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生命的意義》選取了北大導師張世英、厲以寧、林非的短文精品。他們都是年屆八秩的老者,他們都是自己所研究領域的泰山北斗,他們都是這個社會的良心和守望者。所選文章短小精悍,深刻雋永。讓我們寧靜片刻,追尋大師的足跡,聆聽智者的心聲,體悟先生們悲天憫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作者簡介

  林非,1931出生,江蘇海門人,漢族,1955年冬季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等?! W術論著有《魯迅前期思想發(fā)展史略》《魯迅小說論稿》《現(xiàn)代六十家散文札記》《中國現(xiàn)代散文史稿》《治學沉思錄》《文學研究入門》《魯迅和中國文化》《散文論》《散文的使命》《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上的魯迅》《林非論散文》等。散文創(chuàng)作有《訪美歸來》《西游記和東游記》《林非散文選》《林非游記選》《令人神往》《云游隨筆》《中外文化名人印象記》《離別》《當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庫·林非卷》《世事微言》《人海沉思錄》《話說知音》等;回憶錄有《讀書心態(tài)錄》《半個世紀的思索》。迄求共出版30余部著作。其學術論著與散文創(chuàng)作均追求獨創(chuàng)個性和文化內(nèi)涵,海內(nèi)外學者對其評論頗多,有些論著和作品已被國外翻譯出版或發(fā)表。

書籍目錄

人生感悟音樂的啟迪令人神往青春的祝愿三峽放歌隗為學者生命的意義話說知音詢問司馬遷浩氣長存小喬墓畔的思索汨羅江邊靈魂的震撼《長恨歌》里的謎瀏覽二十四史追求美麗古代美女息媯的悲劇薩特:拒絕諾貝爾文學獎在盧梭銅像面前的思索“五四”前夕的一點感想對于中國和西方文化的思索散文紀事大哉茅盾記趙樹理——零碎的記憶悼念散文家吳伯簫王瑤的“自傳”吳世昌小記秋日訪冰心文學史家劉大杰懷念方令孺老師蕭軍二三事許世旭印象漢城邂逅張曉風我心中的秦牧記丸尾常喜荒煤祭充閭先生:永遠的追求夫子自道記憶中的小河童年瑣記我的青少年時代渡過長江去火似的激情大學里的讀書生活在河北省偏僻的山村里我和牛在農(nóng)家做客記兒子的生日離別研究魯迅的歷程與散文結下了不解之緣文化評說思想者的澎湃心聲 王充閭思想者的創(chuàng)作咀華 沈斯享從“林非現(xiàn)象”到“林非理論” 曾紹義“用痛苦換來的歡樂” 錢理群文化的內(nèi)蘊與對“人”的呼喚 張夢陽論林非散文的個性特征 秦弓“我寫故我在” 李曉虹林非其人其文 王兆勝超越時空的心靈感應 蘇偉林非先生 江力

章節(jié)摘錄

  幾十年來,無論是在歡樂或憂患之中,勞碌或閑散之時,我都從未離開過音樂?! ?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被不斷地派往鄉(xiāng)下去種地,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來,真是筋疲力竭,困頓不堪,不過當我匍匐在田野里,迎著清涼的微風,擦去額頭的汗水,哼起貝多芬和斯美塔那的不少樂曲時,就覺得任何陰郁與憂傷的情緒,都無法來擾亂自己了,覺得還有著無窮無盡的力量可以生存下去?! ?0年代初,我奉命去鄂豫邊界的“五七干?!?,每當在殷紅的晨曦和晚霞底下,迎著朝陽和落日,揮起手里的皮鞭,吆喝著幾頭倔強的水牛時,就回憶起無數(shù)打動過自己心靈的旋律。從巴赫到拉赫瑪尼諾夫,竟像閃電似的在腦海里出現(xiàn),一會兒使我悲愴欲泣,一會兒卻又充滿了無限的歡愉。這些難忘的往事,都已在自己的散文《我和?!贰段以凇案尚!碑斉Y摹分忻枋鲞^了?! ?0年代初,我在美國的西海岸漫游時,曾住在一位美國漢學家的府上。每天深夜,我都要打開床前那臺老式的收音機,聆聽著莫扎特或鮑羅丁那些令人回腸蕩氣的曲子,想著人類艱辛的命運和崇高的追求,心里充滿了希望和力量?! ∽罱@10年中間,我每天的工作幾乎都是枯坐在斗室里寫書。音樂始終陪伴著我,催促我寫完了十多部書稿。我的讀書和寫作,總是在音樂聲中度過。  不過在這樣的時刻,我只聽優(yōu)雅、柔美與和諧的樂曲,列那爾、約翰·斯特勞斯和雷哈爾的不少旋律,像是在為我的寫作充當伴奏,還常常給我插上想象的翅膀,讓我可以海闊天空地翱翔;至于那些雄偉深湛和激昂悲涼的曲子,憂心如焚和哀傷欲絕的主題,這時是不太敢聽的,因為我怕它會打亂自己的思路?! ∥壹炔汇@研樂理,也不探究作曲的奧秘,為什么在一生中都對音樂充滿了如此濃厚的興趣呢?這是因為從那里進發(fā)出多少誠摯和圣潔的情感,深深地打動了我。真像《禮記·樂記》里所說的,“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柏拉圖的《理想國》里也說,“節(jié)奏與樂調(diào)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那出自內(nèi)心的歡樂或憂傷,安寧或焦慮,那奮進或彷徨的感情,那神往追求或失落絕望的思緒,簡直讓人們聽了之后難以排遣,無法抗拒?! ∫魳肥刮叶昧?,如果沒有滲透和蘊藏著這樣的情感,那就無法成為觸動人們心弦的藝術作品,情感的流露與表達無疑是審美的靈魂。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曾下過這樣著名的定義:“作者所體驗過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弊鳛橐粋€定義來說,它肯定是表達得不夠全面的,然而又不能不承認這位文學大師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如果缺少了打動讀者的感情,那至少就不會是一件成功的作品?! ≌菑囊魳防飪A瀉出來的感情的激流,時刻在提醒著我,文學也同樣應該具有真情實感,否則就無法植根于人們的心里。我們過去長期以來,在這方面往往都是忽略了,許多作品出現(xiàn)概念化的毛病,無法感動自己的讀者。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在自己撰寫的不少論文中,常常強調(diào)著文學藝術中的情感問題?! 〔挥谜f像貝多芬交響樂那樣氣勢磅礴的情感了,就是《高山流水》中流暢、清冽和深沉的音調(diào),《廣陵散》中憤懣、跌宕與慷慨的節(jié)拍,也可以使人們的心弦不住地顫抖與振蕩?! ∫魳防镞@種激動人心的情感,還往往升華為永遠飄揚在人們眼前的境界。門德爾松的《c小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充滿了溫馨的懷念和對青春的渴望;肖邦的幾首《夜曲》,晶瑩明澈,靜謐幽麗,像清風,像月光,像潺潺的小溪,像森林中長滿了青苔的小徑,像和知己傾吐著衷心的話語;布魯赫的《G小調(diào)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有時像憂傷的晚秋,有時又像明媚的春天,還像一位詩人在抒發(fā)著蒼勁和颯爽的情懷;柴可夫斯基的《降B小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像春日來臨時消融了冰凍的河流,汩汩地淌進人們迫切需要滋潤的心田,這是青春的詠懷,這是對理想人生的禮贊。大凡這樣美好的境界,都像是建筑在心靈里的階梯,好讓人們沿著它走向廣闊與崇高?! ≡趺茨軌蛳衲切╄驳臉非菢樱还晒射那楦兄?,進涌成為令人難忘和永遠神往的藝術境界呢?這確實是值得思考與借鑒的。我讀到過的不少文學作品,往往寫得過于煩瑣,羅列了眾多的細節(jié),卻無法從若干感人肺腑的描繪中,驀然之間升華出令人心向往之的境界來,因此它不能縈繞于讀者的心頭,引起他們不住地咀嚼與沉思?! ≈劣谝魳防锬欠N色彩繽紛的藝術魅力,也簡直是達到了令人難以捉摸的程度。不用說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和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中的主題了,它們或悲壯激越,鼓舞人們與命運搏戰(zhàn);或凄楚哀婉,撫慰人們?nèi)ャ裤焦饷?,那些迷人的音響,簡直可以讓人細細琢磨一輩子的。就是塔爾蒂尼的《G小調(diào)奏鳴曲》,如此莊嚴沉寂,卻又那樣輕俏詼諧,實在使人贊嘆不止。帕格尼尼華美與雋永,薩拉薩蒂凄愴傷痛與粗獷豪放,拉羅在瀟灑和奔放中流露出哀怨的色調(diào),令人有曠達而又悲涼之感。比才在使人眩目的種種色彩中,總是透出那一派揪住了人們心弦的節(jié)拍。德彪西卻顯得輕盈與柔美,像微風吹拂著晶瑩的白云,拉威爾既有神秘和朦朧的音響,又有清澈與明亮的旋律,匯成了一支亢奮的悲歌?! ∥覀兘裉斓奈膶W創(chuàng)作確實也應該像那些出色的樂曲一樣,出現(xiàn)許多充滿了魅力的藝術風格,這樣的話,它肯定也會不脛而走,滲透到人們的心里去。

編輯推薦

  當今最有影響的魯迅研究大家、散文大師林非。人生感悟——本色人生、歲月如歌,回味傳奇而充滿詩意的生命旅程,詮釋浪漫人生的文化情懷。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生命的意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