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王漢斌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王漢斌訪談錄:親歷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以訪談錄的形式,詳細記錄了王漢斌同志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期間,對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論點和看法等。全書分為十個部分,分別為:邁出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關鍵的一步;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根本保障;關于選舉制度的重要改革和規(guī)定; 關于制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幾個問題;通過基層群眾自治發(fā)展直接民主;人大議事程序的規(guī)范化建設;王漢斌同志參與或主持起草制定和修改的法律目錄;王漢斌同志主持研究批復的法律詢問答復;王漢斌同志四篇散文;最后一部分為全書后記。
《王漢斌訪談錄:親歷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還收錄了五幅王漢斌同志工作和生活的照片。
王漢斌同志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是我國法制建設的里程碑式人物,值此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初步完成之際推出這本《王漢斌訪談錄:親歷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具有重大的紀念意義。
作者簡介
王漢斌,福建惠安人。1979年任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1980年4月任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主持法制委員會日常工作。1983年至1988年任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88年后任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2年10月后任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1998 年離休。1979年至1998年3月,王漢斌參與和主持起草、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有230件,對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我國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特別是立法工作的重要見證人和決策人之一。
書籍目錄
邁出健全社會主義法制關鍵的一步——王漢斌訪談錄之一一、血的教訓使我們懂得了法制的重要二、設立法制委員會是加強法制建設的重要措施三、抓七部法律的起草工作四、恢復和重建國家機構迫切需要有法可依五、懲罰犯罪、保護人民的有力武器六、向世界表明我國對外開放的意向和決心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根本保障——王漢斌訪談錄之二一、關于修改憲法的過程(一)小平同志提出全面修改憲法(二)成立憲法修改委員會(三)提出憲法修改草案(四)全民討論四個月(五)只有三張棄權票1(六)修改憲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起草新憲法要以1954年憲法為基礎要把四項基本原則寫入憲法憲法體現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把“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置于“國家機構”之前憲法還要不要提階級斗爭關于人民民主專政的提法和實質關于土地所有權問題關于罷工自由關于遷徙自由關于臺灣問題關于憲法用語的規(guī)范問題二、憲法關于國家政治體制的重要改革和規(guī)定(一)擴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二)加強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三)堅持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四)還是要設國家主席(五)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六)設立中央軍事委員會(七)廢除國家領導職務終身制(八)還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好(九)保留人民檢察院……關于選舉制度的重要改革和規(guī)定——王漢斌訪談錄之三關于制定民族區(qū)域自治法的幾個問題——王漢斌訪談錄之四通過基層群眾自治發(fā)展直接民主——王漢斌訪談錄之五人大議事程序的規(guī)范化建設——王漢斌訪談錄之六附錄一附錄二附錄三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送來了一份簡報,說這個草案無論是法律條文還是文字上、邏輯上都有問題,并說規(guī)定誣陷反坐是報復主義。喬木同志也認為這個法律草案還不成熟,拉上耀邦同志一起去找彭真同志,建議推遲通過。彭真同志說,刑法草案今年不通過,明年后年也通不過。說不成熟,過去已搞了三十三稿,什么時候才成熟呀?彭真同志這里所說的“成熟”是指“完備”的意思,在當時要求制定的刑法很完備是做不到的,只能把比較成熟的、有把握的規(guī)定下來;沒有把握的、不成熟的、爭論較大的,不能寫。他主張盡快制定刑法和刑事訴訟法,決心是很大的。刑法草案經過反復修改,大家還是比較滿意的。胡喬木同志在五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主席團會上作了審議結果的報告,充分肯定了這部法律。在征求對選舉法、地方組織法草案意見時,中國人民大學有一位法學教授提出,要有專門一章規(guī)定代表的權利和義務。說不寫這一章,既違反民主原則,也違反法制原則。我心里想,說違反民主原則還可以,,說違反法制原則就很難說了。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在地方組織法草案中要完整地寫一章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是有困難的,但可以對代表的權利和義務,作一些具體規(guī)定。如,規(guī)定代表有向人民代表大會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反映群眾意見和要求的權利和義務;在代表大會舉行時,代表有權向本級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提出質詢,受質詢的機關必須在會議中負責答復。代表出席代表大會會議和執(zhí)行代表職務時,國家給予必要的物質上的便利或者補貼。還有,為了保證代表能夠充分行使代表職權,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代表非經本級人大常委會同意,不受逮捕或者審判等。但當時有些問題有爭議,如對代表在代表大會上的發(fā)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就有不同意見,沒有寫。
編輯推薦
《王漢斌訪談錄:親歷新時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是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