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棋局

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威廉·恩道爾  
Tag標簽:無  

前言

香料戰(zhàn)爭與十字軍東征    哲人喬治·桑塔亞納曾言:“忘記歷史,必將重蹈覆轍?!被厥装倌?,世界諸多大事堪稱史無前例;但若審視人類行為的本質,這些事件無非是歷史的再現。    9·1l之后,小布什發(fā)動反恐戰(zhàn)爭,“要么是朋友,要么是敵人”,可謂擲地有聲,儼然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決,而“新十字軍東征”的說法更是意味深長,讓各國尤其是中東國家不禁回想起“十字軍東征”——歐洲對中東地區(qū)長達兩個世紀的圣戰(zhàn)。這一歷史的比照發(fā)人深省,以至于小布什在其幕僚建議下迅速改口,再也不提“東征”二字。    早在800多年前,阿拉伯和北非地區(qū)就是世界地緣政治的角逐中心。在北非以及現在被西方稱作“中東”的地區(qū),阿拉伯商人壟斷了當時最昂貴的商品——從亞洲運來的香料。    所謂的香料就是桂皮、胡椒、肉豆蔻等,精明的阿拉伯商人對其產地諱莫如深,堪比最高軍事秘密。由于香料廣受歡迎,他們費盡心機制造“物以稀為貴”的假象,為的就是在交易中輕松賺取40倍的利潤。    當時威尼斯是亞得里亞海附近的城邦,與東方多有往來,阿拉伯香料商人在此貿易頻繁。威尼斯之所以富甲一方,成為歐洲最強大的海上帝國,正是源于它控制了阿拉伯商人運到歐洲的香料。    后來阿拉伯人威脅要中斷香料供應,于是威尼斯發(fā)動了人類歷史上最為野蠻、也是最堂而皇之的掠奪戰(zhàn)爭——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明明是赤裸裸的侵略行徑,卻披上了宗教圣戰(zhàn)的外衣。    威尼斯從法國等地招募雇傭兵,用他們攻城掠地,許諾之后一同分贓,當然,走卒們拿到的從來都是蠅頭小利。威尼斯派出軍艦并提供軍餉,雇傭兵拿著劍、舉著十字架,開始了近兩個世紀的征戰(zhàn)與屠殺。這便是基督教版本的圣戰(zhàn)。    于是乎,“香料戰(zhàn)爭”變成了基督教徒消滅伊斯蘭“異教徒”的圣戰(zhàn),實際上只不過是為了控制當時世界上最昂貴的商品——東方的香料。數萬名“圣殿騎士”揮戈東征,但他們卻慢慢發(fā)現,自己所做的并不是收復被穆斯林占領的神圣領土,而是為威尼斯主子掠奪財富。    最血腥的一次東征始于1204年,其實并未以阿拉伯領土為目標,而是直指當時的基督教城市君士坦丁堡(現伊斯坦布爾)。這座大都市是東西方香料貿易的樞紐,信奉東正教的拜占庭王朝定都于此,擁有的財富無與倫比,但被十字軍占領后洗劫一空。當時正值基督教內東西教會大分裂,十字軍不但鏟除穆斯林異己,對東正教徒也不放過。    香料原產自印尼和印度,阿拉伯商人成功地控制了進貨渠道,并編造故事渲染香料產地之遙遠、貨物之稀缺。他們甚至對歐洲人說,獲取這些“極為珍貴”的物品風險極大,并不惜使用武力來阻止歐洲商人得知其中的秘密。后來,好奇的威尼斯人發(fā)現了香料的源頭,并準備建立自己的買賣渠道。于是,就有了十字軍東征,掀開了世界歷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不難看出,當時的宗教圣戰(zhàn)其實就是香料戰(zhàn)爭。    石油戰(zhàn)爭與美國霸權    19世紀90年代,德國工程師魯道夫·迪塞爾發(fā)明了使用汽油的內燃機,較之兩個世紀前發(fā)明的以煤為燃料的蒸汽機,效率提高了5倍。不到20年,世界強國的海軍和陸軍紛紛采用內燃機,全球政治和經濟格局開始了歷史性的變革,世界進入石油時代。    正如香料戰(zhàn)爭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黑暗的一頁,石油時代的歷史同樣伴隨著刀光劍影,充斥著欺詐與謊言。    為了確保對世界石油的壟斷,進而為奪取世界霸權做好鋪墊,幾個美英大公司由政府撐腰,炮制了當代科學史上的彌天大謊。他們聲稱石油是數億年前的生物形成的化石燃料,因此儲量有限,而且正迅速消耗。不管證據是否充分,西方地質學教科書把這作為白紙黑字的科學事實,不容些許置疑。進入石油時代之后,“石油有機說”被精心編造,幾乎為世人所接受。    本書對“石油有機說”這一迷思追根溯源,同時檢視了石油在綿綿不絕的國際沖突中所扮演的角色。從冷戰(zhàn)一直到近來中東等地的局部戰(zhàn)爭,其實都是為了石油,尤其是控制石油交易及隨之產生的石油美元資金再循環(huán)。掌握控制權的一直是一小撮美英石油公司——曾被稱作“石油七姊妹”,如今合并為四家:??松梨?、雪佛龍、BP、殼牌。    20世紀80年代末,一種新的金融工具“石油期貨”大行其道,開啟了美英合伙控制石油的新套路。這種機制拋開了傳統(tǒng)的石油供需法則,可以在關鍵時期控制石油價格,為他們利用石油發(fā)動經濟戰(zhàn)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本書回顧了石油的百年歷史,探究了那些美英精英們如何制造石油稀缺的神話——也就是當今被奉若神明的“石油峰值論”,以及他們如何利用種種駭人聽聞的策略來維系其全球霸權。    書中還介紹了俄羅斯的“石油無機說”,即石油生成于地幔之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這一理論被傳統(tǒng)石油地質學駁斥為異想天開。新學說最初成形于美蘇冷戰(zhàn)的巔峰時期,指出一旦摘下西方石油有機說的假面具,石油的價格就會像當初的香料一樣,難以繼續(xù)維持高價位。    9·11之后,紐約世貿大廈轟然倒塌的場景被反復播放,本·拉登的形象也一再刺激人們的神經,讓美國人倍感無助,但這一恐怖襲擊事件也為華盛頓發(fā)動戰(zhàn)爭賺足了吆喝。民眾對反恐近乎宗教般的狂熱讓事實上的能源戰(zhàn)爭師出有名。從喀布爾到巴格達,從達爾富爾到開羅、的黎波里,美國操縱的戰(zhàn)爭一輪接著一輪,輿論更是鋪天蓋地。人們被告知戰(zhàn)爭是為了“自由與民主”,但實際目的是為了控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石油,可謂逢油必奪。    2010年12月17日,年輕的突尼斯小販穆罕默德·布阿齊齊縱火自焚,原因是當地執(zhí)法人員不讓他在街上擺攤。事件引發(fā)了一連串的抗議、暴亂、沖突,并迅速蔓延到伊斯蘭世界,從埃及到也門,從北非到中東。    自蘇聯垮臺后,這是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地區(qū)局勢動蕩,起因卻和真正的民主毫不相干,當地民眾的民主訴求被人加以利用。真正的原因是一個式微的超級大國對全球權力的爭奪,并借此謀求再度獨霸天下。    中東之亂,并非針對腐敗王朝或極端政權,當然這些的確存在,其幕后主使真正的目標是萬里之遙的北京和地中海之濱的歐洲。    到2011年,中國已迅速崛起為全球經濟大國。甚至有論調稱,中國將在10至20年后成為能夠挑戰(zhàn)美國霸權的超級大國。多年來,美國不斷給中國制造麻煩,試圖告誡北京,美元的主導地位不容撼動,但成效并不明顯。    到2010年底,華盛頓及華爾街財團愈發(fā)清楚,中國在自身發(fā)展方面更加自信且成果明顯。北京在全球發(fā)起的經濟和政治攻勢頗有成效,目的之一就是確保未來的發(fā)展有充足的石油供應。即便在非洲這片被西方遺忘的大陸,中國政府和企業(yè)也有大手筆,與不少國家簽訂了經濟合作協議。    筆者伏案作序之際,2011年伊始。從中東到北非爆發(fā)了所謂的,“推特革命”(Twitter Revolutions),推動油價急速飆升,眾多國家對此十分警惕,尤其是中國和西歐諸國。他們擔心長此以往,整個伊斯蘭世界會被美國搞得永無寧日。小布什在2003年曾提出“大中東計劃”,劍指西起摩洛哥、東到中國的廣袤地區(qū)。事實上,美國正竭力促變,希望看到未來主導大中東的是市場的極端私有化、美國的艾布拉姆斯主戰(zhàn)坦克、F-16戰(zhàn)機,以及遠程控制的無人機。    正如香料戰(zhàn)爭一樣,最具戰(zhàn)略性的問題是誰來控制最關鍵的資源,而當今地緣政治博弈中最大的籌碼就是石油。作為尼克松總統(tǒng)的國務卿,基辛格曾一手策劃了20世紀70年代初的石油危機。他曾講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钡?011年,華盛頓的戰(zhàn)略已經明白無誤,控制中國及其在歐亞大陸的朋友才是戰(zhàn)略要義。只是,這盤大棋局才剛剛開始,美國作何結局,仍需拭目以待。    威廉·恩道爾    2011年3月于德國法蘭克福

內容概要

  誰能想到,石油源自地球生物遺骸是個天大的謊言,石油行將枯竭是個巨大的陰謀?地球石油蘊藏很可能取之不竭。
為這一顛覆性的觀點提供有力佐證的,是前蘇聯科學家花費40年時間,在傳統(tǒng)理論上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地方找到了石油。他們究竟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巨量石油?他們又是如何用科學證據來證實傳統(tǒng)石油生成有機論是偽科學的?恩道爾用豐富的資料、無可辯駁的證據給出了答案。
美英石油帝國為何要編織這個謊言,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兩伊戰(zhàn)爭、海灣戰(zhàn)爭、車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顏色革命,這些事件跟石油枯竭謊言有何關系?它們背后的黑手是誰?美英精英集團為達到控制石油、控制世界的目的,是如何從覬覦中東等國儲量豐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過外交、經濟、軍事等手段在這些國家駐軍、將其據為己有的。
  這里講的每一個故事,都會讓人們了解新聞背后的國際地緣政治經濟博弈真相,它們都與石油和石油霸權有關。人們也會發(fā)現,石油的命運,以及與其息息相關的民族與國家的命運早已被一盤精心策劃的棋局所操縱。在這盤大棋局中,與之相關的國家、銀行、專家、組織都不過是一顆顆任人操縱的棋子。

作者簡介

  威廉·恩道爾,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長期旅居德國。從事國際政治、經濟、世界新秩序研究已逾36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學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比較經濟學碩士。
  威廉·恩道爾作為獨立經濟學家和新聞調查記者,先后在美國和歐洲工作。他的研究涵蓋領域極為廣泛,除金融、能源和地緣政治外,還包括世界農業(yè)問題、糧食交易壟斷、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第三世界債務、對沖基金和亞洲金融危機等。威廉?恩道爾還經常應邀在一些有關地緣政治、經濟、金融、農業(yè)、能源問題的國際會議上發(fā)表演講,并定期為世界全球化中心及許多國際出版物撰寫文章,還經常為歐洲主要銀行和私募基金經理提供咨詢。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精心布棋
 第一章 本性難移“大中東”狼煙四起
  始亂突尼斯
  美國的“大中東”計劃
  華盛頓的“軟”革命
  Kefaya——五角大樓的“非暴力戰(zhàn)爭”
  蘭德和Kefaya
  利比亞:北約動武在所難免
  戰(zhàn)略意圖
 第二章 彌天大謊 石油峰值論
  建立石油帝國
  哈佛項目老謀深算
  油價居高不下
  石油巨頭打造“專家”
  馬爾薩斯能源論
  操縱美國“國家安全”
  “石油七姊妹”
 第三章 始料未及 第一次石油危機
  美國經濟江河日下
  密謀石油危機
  幕后推手聚首瑞典
  荷蘭酒店的神秘聚會和大西洋主義
  基辛格機關算盡
  西德——那是對手,不是朋友
  行動天衣無縫
  基辛格大權獨攬
  哈伯特再度出山
 第四章 陰魂不散 馬爾薩斯借石油還魂
  洛克菲勒換新裝
  造一個新范式
  “增長的極限”
  人類生存不合法
  暗渡陳倉
  神秘的加拿大朋友
  無聲的武器 靜靜的戰(zhàn)爭
第二部分 禍起石油
 第五章 欲蓋彌彰 洛克菲勒綁架石油
  藏匿石油
  握緊石油杠桿
  三軸聯動
  能源戰(zhàn)略彩排
  始亂終棄是人質
 第六章 借刀殺人 兩伊戰(zhàn)爭啟示錄
  同室操戈
  基辛格秘密軍援
  中情局扶植薩達姆
  兩面下注
  十月驚喜
  華盛頓的“低價石油沖擊”
  搞垮蘇聯
 第七章 欲壑難填 海灣戰(zhàn)爭志在必得
  美國故伎重演
  科威特充當誘餌
  美國大使口蜜腹劍
 第八章 巧取豪奪 車臣戰(zhàn)爭與俄羅斯石油
  蘇聯油田——美國垂涎三尺
  槍口對準俄羅斯
  先下手為強
  車臣戰(zhàn)爭真相大白
  華盛頓“垂簾聽政”
  1994年——美國調轉炮口
 第三部分 峰值之爭
 第九章 橫空出世 俄羅斯石油新理論
  石油“滑鐵盧”
  石油源自地球深處
  地球石油蘊藏豐富
  “無油之地”有石油
  俄國人幫越南找油
  斯大林的“曼哈頓計劃”
  石油也能“再生”
 第十章 反攻倒算 石油峰值謊言死灰復燃
  不跟你講科學
  切尼與哈伯特
  切尼的石油戰(zhàn)略
  切尼的“峰值”
  遲暮的沙漠
第四部分 棋局中國
 第十一章 逐鹿中原 歐亞大陸的大棋局
  石油!石油!
  一石激起千層浪
  認“油”不認人
  大棋局
  能源戰(zhàn)爭硝煙四起
  布熱津斯基排兵布陣
  玫瑰革命
  橙色革命
 第十二章 兵臨城下 下一個目標:中國
  崛起的對手
  平地驚雷
  居安思危
  團結非洲兄弟
  都是石油惹的禍
  美軍劍指非洲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無聲的武器靜悄悄的戰(zhàn)爭從羅馬俱樂部、地球之友到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從阿斯本研究所到世界觀察研究所,這些非政府組織相互配合,發(fā)動了一場以爭取當代大學生為目標的國際運動,向他們灌輸工業(yè)化是邪惡、人口增長是癌癥的“理念”。這些非政府組織提出,必須扭轉趨勢,把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投入使用,說這才是應對石油枯竭的“解決方案”。到1976年,成長于越戰(zhàn)失敗后的氛圍中、事事都要找出個理由的一代大學生,被這個全新的生態(tài)運動所吸引并投入其中,使得這一運動很快成為主流。他們干得很成功。紐約對外關系委員會的高級權威刊物《外交》曾經用很大篇幅刊登29歲的阿莫利·羅文斯的一篇文章,那時他已經是英國“地球之友”在華盛頓特區(qū)的機構領導人。羅文斯在文章中說:“在能源問題上,以當前的方式消耗石油將不可持續(xù)。走出危機的一個‘軟’途徑是太陽能,它是替代石油的備選手段。”這不過是哈伯特1956年“能源經濟模型”的翻版。那一年大衛(wèi)·洛克菲勒還在擔任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1974年,在熱辯石油供給不穩(wěn)定性的時刻,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出資50萬美元,加上羅伯特·安德森的配套資金,在華盛頓建立了“世界觀察研究所”。安德森擁有的大西洋里奇菲爾德石油公司當時正在勘探阿拉斯加的石油,并居于領先地位。拿到這筆錢的人是洛克菲勒過去的雇員萊斯特·布朗。與他合作的,是一些著名的非政府組織、游說團體和智囊機構,它們都忠誠于新環(huán)保主義的激進理念。這個位于華盛頓的世界觀察研究所曾經制造過聲勢極大的宣傳效果。布朗鼓吹的“世界人口爆炸”,不過是18世紀的馬爾薩斯“人口論”的翻版。

后記

大千世界,紛繁蕪雜。當今世界,亂象叢生。    如何把握人類社會的命運,如何看待國際社會的發(fā)展,這是有識之士無時無刻不在思考的問題。    一百多年前,世界進入石油時代,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風起云涌,歷史性的大變革就此拉開序幕。該如何去看待和把握此間諸多歷史事件?    恩道爾先生抓住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石油,促使人們對石油危機、兩伊戰(zhàn)爭、海灣戰(zhàn)爭、車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顏色革命等深入思考,同時也讓人們對美國的全球戰(zhàn)略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先生性情至真至純,筆法酣暢淋漓,著墨不多但卻引人深思。談到洛克菲勒家族在二戰(zhàn)后建立石油帝國,先生說,到1950年,石油、洛克菲勒帝國、美國國家安全儼然三位一體。談及兩伊戰(zhàn)爭,先生指出,以兩伊戰(zhàn)爭為序幕,美國開始了接二連三的代理人戰(zhàn)爭,讓兩伊戰(zhàn)爭變成一場長期消耗戰(zhàn),就是為了讓控制全球石油買賣的大玩家獲利。講到車臣戰(zhàn)爭,先生認為,蘇聯解體后,控制中亞的石油成為美國煽動車臣叛亂的根本緣由,也是中亞地區(qū)動蕩不堪的導火索。接下來的顏色革命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但目的卻很簡單:美國要控制所有重要的石油產地,以便將來扼殺歐亞大陸崛起的大國。此外,先生還對石油有機說這一迷思追根溯源,揭穿了一度被奉若神明的石油峰值論的真面目。類似點睛之筆在文中俯拾皆是,引人入勝。    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中指出:“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比绻f全球化是資本在全球整體流動的必然,是冷戰(zhàn)后國際經濟政治發(fā)展變化的推動力,那么石油登上世界舞臺的中央也正是歷史的選擇。當今世界最具戰(zhàn)略性的問題之一是對關鍵資源的控制,石油無疑是地緣博弈中重要的籌碼。    恩道爾先生一語中的。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备淖兪澜绫叵日J識世界。先生此書,開卷有益。    作為譯者,在此要特別感謝中版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的劉忠先生,他的視野、胸懷和執(zhí)著令人欽佩,也讓成文的過程充滿激情。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翻譯此書不但是學習的過程,思考的過程,更有對良知的呼喚和對國運的擔當。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心中雜感,聊作后記。    戴健李峰    2011年8月于北京

媒體關注與評論

那些看似互不聯系的偶發(fā)事件,卻總能從地緣政治中找到答案。本書就是從石油資源的獨特視角看國際戰(zhàn)略博弈,這是一個“老美”的“憂患意識”,信不信由你。中國有句格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少將 羅援以最神圣的名義,進行最骯臟的戰(zhàn)爭 ,為了極少數人的私利, 將整個世界拖入永無休止的動蕩之中?!  氯A社高級記者 云杉日本政府為美軍駐扎掏錢,為美軍基地搬遷掏錢,掏錢為美國大兵修高爾夫球場,還要千方百計地壓制地方政府和民眾對美國駐軍的反對。而事實上,除了駐日美軍之外,沒有任何外國軍隊在威脅和傷害日本民眾。這種怪事總要有個根源。類似的怪事不只發(fā)生在日本。只是由于太多、太普遍或改變起來太困難,大多數人已習以為常。在這本書里,我們的朋友恩道爾一如既往,就像一位不知疲倦和無所畏懼的信使,探索和傳播真理。好好讀讀這本書,有助于睜開眼睛看清世界。  ——國防學者 呂德宏石油和天然氣的形成,同古代的生物物質無關,西方理論所說的恐龍遺骸深埋、化石化過程,都是不正確的。石油的真正來源是距地面約200公里深處的無機物質?!  疤K聯科學家 克拉尤希金對世界長期能源供給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從未質疑那個18世紀的假說——生物物質在地殼內的高壓高溫下化石化,它缺乏依據。我們不得不提出一個忠告:在這個理論基礎上所做的研究,結果全都是經不起推敲的,或者干脆是不成立的?!  蛦栴}分析專家、鹿特丹伊拉斯莫大學教授 彼得·歐戴爾

編輯推薦

《石油大棋局:下一個目標中國》石油源自恐龍遺骸是個天大的謊言?地球石油可能取之不竭?從里海到南海,從阿富汗到利比亞,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戰(zhàn)爭,“石油枯竭”謊言的破滅,將導致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重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石油大棋局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33條)

 
 

  •    誰能想到,石油源自地球生物遺骸是個天大的謊言,石油行將枯竭是個巨大的陰謀?地球石油蘊藏很可能取之不竭。
    為這一顛覆性的觀點提供有力佐證的,是前蘇聯科學家花費40年時間,在傳統(tǒng)理論上不可能找到石油的地方找到了石油。他們究竟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巨量石油?他們又是如何用科學證據來證實傳統(tǒng)石油生成有機論是偽科學的?恩道爾用豐富的資料、無可辯駁的證據給出了答案。
    美英石油帝國為何要編織這個謊言,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兩伊戰(zhàn)爭、海灣戰(zhàn)爭、車臣戰(zhàn)爭、伊拉克戰(zhàn)爭、顏色革命,這些事件跟石油枯竭謊言有何關系?它們背后的黑手是誰?美英精英集團為達到控制石油、控制世界的目的,是如何從覬覦中東等國儲量豐富的石油,到一步步通過外交、經濟、軍事等手段在這些國家駐軍、將其據為己有的。
      這里講的每一個故事,都會讓人們了解新聞背后的國際地緣政治經濟博弈真相,它們都與石油和石油霸權有關。人們也會發(fā)現,石油的命運,以及與其息息相關的民族與國家的命運早已被一盤精心策劃的棋局所操縱。在這盤大棋局中,與之相關的國家、銀行、專家、組織都不過是一顆顆任人操縱的棋子。
  •   石油無疑是當今這個復雜運行的世界體系的核心所在,作者圍繞石油這個核心把西方精英階層大開大闔的主宰世界的戰(zhàn)略、細致入微的攻城掠地的戰(zhàn)術解讀得非常生動,展現了國際政治經濟事件背后的無形之手。讀了這本書讓人心生感慨!一、我們習慣稱為陰謀的東西,其實是企業(yè)、企業(yè)集團、精英、精英集團、國家、國家集團們?yōu)榱司S護自身利益、拓展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選擇,而我們普羅大眾還總忘不了在道德上憤憤地指責,指望著他們能夠更友善、更溫和!二、精英集團思慮之周密、手段之犀利實在嘆為觀止!三、這是一個完全人造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人造就的!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會有人會被驅使或收買,抑或也叫投靠或自愿皈依,說到底,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最核心的戰(zhàn)略依然還是對人性的掌控!習慣于相信某些國家是自由、公正的標桿的人,讀讀本書可以更清醒一些,至少可以知道,也許那只是一只不太壞的蘋果,人類離真正公平自由的世界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五、書中呈現的精英階層的逐鹿世界的全球視角和眼光,在當下國際政治經濟競爭中是極端重要、不可或缺的,我們急需有這樣視野、氣魄、頭腦的各行各業(yè)的領袖,方可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六、剛剛起步的我們國家,在作者看來已然是下一個目標,個人相信這也是事實,一個冰冷的現實,我們準備好了嗎?
  •   曾經我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當你以為自己什么都知道的時候,實際上,你什么都不知道。當你讀過這本書之后,相信你一定認同這句話的。從自己上學開始,每一位老師,每一本書,每一位社會社會人士的宣傳,他們都告訴我: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我深信如此,并從來沒有懷疑過。而我第一次送這本書中看到有專家提出石油是可再生的無機物。到底誰真誰假,我無從知曉,也無從考證。我只知道石油是美國自二戰(zhàn)之后一切戰(zhàn)爭真正的直接原因?!叭绻憧刂屏耸停憔涂刂屏怂袊??!边@句讓人聽上去毛骨悚然的話就是美國的終極目標,他們妄圖控制石油,妄圖控制世界。蘇聯解體、兩伊戰(zhàn)爭、海灣戰(zhàn)爭、阿富汗戰(zhàn)爭、美伊戰(zhàn)爭等等等等,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有美國,哪里有美國,哪里就有戰(zhàn)爭與動亂。石油、戰(zhàn)爭、陰謀、野心、罪惡與瘋狂。在這本書中你將看到這一切。或許讀完這本之后你會對世界的形勢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也或許會對美國人的野心有了更多的了解,可是現在的我們除了了解,還能做些什么呢?
  •   我看過恩道爾的《石油戰(zhàn)爭》,《石油大棋局》是它的續(xù)集,書中剖析了2002年以來世界上圍繞石油發(fā)生的一系列戰(zhàn)爭。我感到,他有歷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的深厚功底,能通過很多看似偶然的相關事件看到各類事件的內在聯系和本質。很不錯的一本書。
  •   石油大棋局:下一個目標中國(作者恩道爾2012年2月19日做客央視《對話》欄目——激辯石油迷局,中文版全球首發(fā))這書來得挺快的
  •   恩道爾的書 石油戰(zhàn)爭一樣精彩
  •   隨著中國南海爭端不斷升級,油價不斷上升,石油資源這一重大問題再次進入人們關注的視野。
  •   恩道爾的書每本都買,不錯,讓我們了解了石油的真相
  •   石油戰(zhàn)爭,對于中國這個大量進口石油、消耗石油的發(fā)展中國家來說,并不遙遠。油價高漲,對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是一個打擊,怎樣應對高油價對中國經濟運行的沖擊,中國必須深思,拿出行動。
  •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本書就是這樣,石油的來龍去脈、石油戰(zhàn)爭等等表象后面,埋藏著驚人的目的,充滿著鋪天蓋地的謊言!
  •   他道出石油不會枯竭,在地下深處有的是石油,目前開采不到那么深,但是石油危機沒有西方宣傳的那么恐怖,雖然他本人就是美國人
  •   1.懷疑石油有機論,認為石油可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足以可變整個世界格局
    2.美國下一個目標是中國,這個結論值得當局者好好思考。積極研究對策
  •   這本書特出的地方在于提出了一個新的石油理論,同時把國際形式與石油政治聯系在了一起。
  •   若前蘇聯地質學家所認為的石油可再生是真實不虛的,將加快世界從資本的控制下解放。
  •   得能源者得天下,自古皆然。本書為讀者們介紹了石油戰(zhàn)爭的另一延續(xù)
  •   世界石油政治格局的好書,推薦!
  •   很值得看。特別是關于石油如何生成的事情??春蟛琶靼走@個世界真他媽的扯蛋。
  •   以超人的洞察力和過人的剖析解析了石油經濟對世界的影響,值得一讀
  •   英美石油利益集團已將中國做為其最大的敵人!
    石油是地球自身的產物,中國只有依靠自立更生,開采出更多的石油,才能保障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
  •   本書介紹石油戰(zhàn)爭,透過現象看本質,讓你恍然大悟,猛然醒覺。
  •   喜歡上一本石油戰(zhàn)爭,這一本相信也會不錯
  •   還可以 和石油戰(zhàn)爭一脈相承、、、
  •   去年出版的,又爆了很多內幕。特別是石油無機說,讓人眼前一亮。真的是顛覆了我們小學所學的地理知識了。石油不是古代生物的遺骸形成的,而是地幔的無機物形成的。而且其后隱藏了很大的陰謀。建議看看,可以參考。
  •   完全是奔著作者買的這本書,書后“地球石油資源可能用之不竭?”的確吸引人。去年八月才面世的書,新書蘊含新觀點。
  •   石油問題相比糧食,很多人覺得不重要,其實不然,缺了石油,軍隊根本無法運轉,一旦有事只能以單兵兵器和冷兵器迎敵,可怕呀。國家對石油應該有大戰(zhàn)略。
  •   久仰威廉恩道兒大名。這本是最新的,看了以后才發(fā)現石油的價格是這樣上去的。

    石油有限論竟然很可能是偽命題,大開眼界,對于未來的投資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   從石油入手,抓住了某國一切動作的根源和背后的利益集團,一切的行為都源于此,現在的動作仍源于此。都來看看吧。
  •   石油是發(fā)展的基礎,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全世界。
  •   換一種更深刻得角度看待石油問題,理性而又不危言聳聽!
  •   石油永遠是一個熱門話題,石油也引發(fā)了一場場腥風血雨,期待看大師的觀點能否揭開部分謎團。
  •   雖然不是石油科學家,但是我相信石油是無限的!
  •   石油之重,中國之痛
  •   我們石油工作者需要這本書。
  •   沒有石油汽車跑不動。
  •   石油石油,你是什么東西呢?
  •   真的不知道到底石油是怎么來的,也不知道是怎么沒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珍惜眼前吧。
  •   恩道爾不愧為美國的地緣政治學家,我是能源專業(yè)畢業(yè)的,主要研究煤炭的利用,對能源有著深刻的認識,本書鞭辟入里,更深層次的挖掘美國的霸權世界的籌碼是什么
  •   恩道爾之前寫的四本書我全都拜讀了,我驚嘆于他那嚴密的思維,能從小小的縫隙中看出問題的破綻,實在不容易!中國目前就是缺少這樣的大的戰(zhàn)略家、經濟學家和地緣政治學家!
  •   是全世界愛好和平民眾必讀的一本書,尤其是政局動蕩國家民眾必讀的一本書。恩道爾先生用務實求真的筆鋒揭露了西方列強貪婪,自私,為達一己之私不不擇手段的丑陋行徑?。?!
  •   恩道爾的每一本都值得認真拜讀,這是一位有全球戰(zhàn)略思維的學者,每一本書都能給讀者帶來驚喜。
  •   給老公買的書,他超級喜歡恩道爾。
  •   寫的非常好,另外,作者寫的糧食戰(zhàn)爭也不錯
  •   看了很有感觸,中國和美國博弈將長期下去,中國要有危機意識,警惕國外勢力的顛覆和破壞,值得一看
  •   洞察世界大格局背后的推手!
  •   本書分析詳細,舉實例介紹了現在世界政局與是有的關系
  •   誰控制資源誰就有主導權 歷史的規(guī)律始終沒有改變
  •   原來如此。背后的經濟學,背后的操作。幕后的操手
  •   很不錯的一本書,就是比好多中國的經濟學家寫的書好,值得看??梢灾篮芏嗖粸槿酥膬饶?。
  •   一個老外的世界觀,一個真實的世界觀,一個叫我們看清楚世界的世界觀!
  •   這本書讓人受益不匪,你所看到是不一樣的世界。
  •   從另一種角度分析美國的強勝,分析美國的對外戰(zhàn)略思想,其實比起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還遜色很多,以中華民族的智慧完全可以做到智慧不屑一顧,但中華民族的問題太多,以現在的中華民族來說,如果不改革,不痛定思痛,我們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真的可能只有死路一條。
  •   這本書真的揭示了地球上能源的奧秘呢!歡迎有智慧的人看
  •   作者寫此書下了很大功夫,從不同的視角給我們分析了過去的一些問題,受益匪淺。
  •   此書的作者詳細分析了從能源角度看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好
  •   書中揭露了一個個迷局,非常值得一看
  •   獨特的視角,詳實的數據,解開了一個迷天大謊,也看到了一群貪婪丑陋的利益集團。
  •   看完,知道原來咱們生活在美國陰謀之下
  •   作者的觀點很犀利,揭露了真相。
  •   看完這部書,再看眼下中東及我們周邊的局勢,就明白為什么會這樣!
  •   我們有必要為自己的財富作好充分地準備,中國始終是美國的目標,現在更緊張。
  •   下一個目標,就是中國!
  •   其實一切都像發(fā)生在身邊一樣,本人自己沒有買車,就是一直擔心油價會漲,除了這次提高硫含量的標準外,還會有很多的因素。預計未來3年內,假設人民幣不貶值,油價一定破10元...
  •   視角很新穎。觀點對錯且不管,單作者獨特的視角和思路,足以讓讀者開闊視野,啟發(fā)思路。是一本好書。
  •   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學者能夠真正關心發(fā)展中國家的人并不是很多了。這個也許能算一個吧。
  •   改變了我一直以來的觀點 這書買值了
  •   關心國家大事的中國人都應該看一看
  •   才看了幾頁,就被嚇住了。facebook竟是被美國政府利用的輿論網站
  •   書是用纏繞膜包起的,感覺方方正正,應該是正版,比較舒服。目前還沒拆開看,期待中
  •   這是一本引發(fā)中國人深刻思考的好書,能站在全世界的高度,綜合分析發(fā)生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事例,給人以深刻啟迪。中國人居安要思危,忘憂更是危險!
  •   解決不了什么問題。一肌
  •   不是危言聳聽,是嚴謹的研究結論。
  •   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完全區(qū)別于主流的視角。
  •   適合我這種想關注大事件 又不知從何下手的人閱讀學習 呵呵~
  •   這位作者的前四本書都看了,發(fā)人深省,這次新書出版絕對不能錯過
  •   看了 有了新的認識
  •   有新發(fā)現
  •   書真的很不錯,下次還會來的,物流很給力,贊一個。
  •   推薦大家讀讀國外作者的著作,就知道國內的專家的水平吧。
  •   之前聽人介紹,后來在網上瀏覽了下該書,覺得跟聽說一樣有趣?,F在終于入手了,好好閱讀一番。
  •   新穎的觀點。翻譯很有水平。
  •   比較實際,值得品味
  •   想搞明白中國的悲劇之處就讀吧
  •   為中國擔憂啊
  •   還沒看完,找時間好好拜讀!
  •   分析透徹,見解獨到,披露實事
  •   分析透徹,圖片匹配,難得佳作
  •   很有意思的新說法
  •   老師布置的書,內容不錯,包裝也好,紙質不錯。
  •   書在圖書館看過,覺的不錯,就買了本收藏。
  •   很少看這方面的書,嗯,等我看完了繼續(xù)評論。
  •   恩道而的書不得不讀
  •   幫朋友買的書,她很喜歡,包的也很好,也是朋友推薦給她的,感覺不錯
  •   書不錯,就是送貨員忘了帶pose機,得用現金付款
  •   括全面,內容清晰。 實為專業(yè)之良書。
  •   送貨很快,書的質量很好,內容也很實在,有空可以買來看看。
  •   值得一讀。硬皮,書印刷質量很好
  •   很不錯的書,內容很精彩,邏輯也縝密,推薦!推薦!
  •   收到書了,還沒來的及看,大致翻了翻,感覺不錯
  •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類型,我覺得這書不錯??茨銍D
  •   老公買的書,我沒有看,翻了翻,感覺書的紙張一般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