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3 出版社:中國方正 作者:王同君,侯文友, 頁數(shù):417
內容概要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泱泱大國,浩瀚的文明吏給后世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遺產。特別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朝代更迭,史事紛繁,各時期的政治制度下所形成的廉政文化成為歷史上一道別具特色的印記。歷代廉政思想作為廉政文化的核心內容,體現(xiàn)了當時人們對廉政核心價值的認知和判斷,為我們留下了可貴的借鑒?! 】v觀中國歷朝歷代,從“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識,戰(zhàn)國時期的尚賢節(jié)用思想、仁政思想,漢代的民本思想、任賢德治主張,到隋唐五代時期的愛民厚生思想、益國利民思想、安國利人思想,以及遼宋金元時期的康國濟民思想,洋務派的長治久安之道等,雖有其階級和歷史局限性,但作為各個特定時期的廉政思想和主張,對當時的制度和風氣都產生了行之有效的促進,對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的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用歷史和發(fā)展的眼光來看,這些可圈可點的思想和主張中蘊涵的深厚營養(yǎng),恰恰可作為今天有中國特色的反腐倡廉工作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一個重要智慧庫和思想源泉?! ¤b于此,我們遵循以史為鏡、繼承創(chuàng)新的原則,對中國先秦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金元時期、明清(1840年前)時期及近代各時期有關廉政的思想和主張進行了精心梳理,編著成書。本書史料豐富,脈絡清晰,不僅系統(tǒng)全面地呈現(xiàn)了中國廉政思想的起源、演進和發(fā)展的軌跡,而且評析總結了各個時期廉政思想的獨特之處,明確了其中有益當今廉政文化建設的精華。更重要的是,本書在回顧歷代先賢思想遺產的同時,緊密結合當前反腐倡廉實際,為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開展廉政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啟示,既是一本集歷代吏治名家廉政思想之大成的概覽式資料讀本,也是一本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廉政教育的優(yōu)秀教材。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胡錦濤總書記曾明確指出:“推進文化發(fā)展,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chuàng)新。繼承和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兩個重要輪子。不善于繼承,沒有創(chuàng)新的基礎;不善于創(chuàng)新,就缺乏繼承的活力。在繼承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往往是極好的繼承?!薄 ≈挥猩羁塘私膺^去,才能全面把握現(xiàn)在、正確創(chuàng)造未來。提煉升華中國歷代廉政思想和主張,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大膽借鑒和有辨別地吸收,對于我們認真總結,理性思考,在新形勢下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有著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先秦時期 第一節(jié) 中國廉政思想的萌芽 一、“為民父母”的原始公仆意識 二、中國廉政思想的興起 第二節(jié) 商周時期的重民、勤政思想 一、商代的重民、用德廉政觀 二、周公的廉政思想 三、呂尚的廉政思想 第三節(jié) 春秋時期的廉政思想 一、管仲的廉政思想 二、晏子的廉政思想 三、老子的無為而治 四、孔子的廉政思想 第四節(jié) 戰(zhàn)國時期的廉政思想 一、墨子的尚賢和節(jié)用思想 二、商鞅整飭吏治思想 三、孟子的仁政思想 四、荀子的廉政思想第二章 秦漢時期 第一節(jié) 秦朝的用人及對官吏的從嚴要求 一、秦始皇的用人之道 二、秦簡《為吏之道》對官吏的從嚴要求 第二節(jié) 漢代的廉政思想 一、賈誼的民本思想 二、董仲舒的任賢、德治主張 三、王充的廉政思想 四、王符的廉政思想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一節(jié) 三國時期的廉政思想 一、曹操的廉政思想 二、諸葛亮的廉政思想 三、劉備、孫權的用人思想 第二節(jié)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廉政思想 一、傅玄的廉政思想 二、蘇綽的廉政思想第四章 隋唐五代時期 第一節(jié) 隋朝的廉政思想 一、隋文帝的廉政思想 二、王通的愛民厚生思想 第二節(jié) 唐朝的廉政思想 一、孔穎達的禮治和王道理論 二、唐太宗的廉政思想 三、魏征的廉政思想 四、陸贄的廉政思想 五、白居易的廉政思想 第三節(jié) 五代時期的廉政思想 一、后周太祖的“益國利民”思想 二、周世宗的“安國利人”思想第五章 遼宋金元時期第六章 明清(1840年前)時期第七章 近代各時期后記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