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總統(tǒng)徐世昌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作者:郭劍林,郭暉  頁數(shù):482  
Tag標簽:無  

前言

徐世昌出生、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國遭受兩次列強侵華的鴉片戰(zhàn)爭慘禍和太平天國、捻軍的反清起義。在中國近代史上這段極端頻仍地發(fā)生外患內憂、坎坷不平常的歲月里,他的人生道路和社會活動亦由此“亂世”而定。自徐世昌逝世大半個多世紀以來,海內外史學界對這位曾在中國近代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外交、社會多領域、全方位作出卓越貢獻的國家元首級歷史人物的學術研究,似乎并未給予一定的重視。或者說,“他被人遺忘了”。有關其生平事跡、思想與活動的論著,解放前雖已起步,但迄今未取得與其地位相稱、應有的成果,更談不上有所突破了。1939年6月5日,徐世昌病死于天津英租界(今和平區(qū)泰安道20號)私宅,享年85歲,歸葬于天津北倉。墓碑題名:“水竹邨人。”第二天,黨派色彩或傳統(tǒng)觀念頗濃的香港《大公報》編輯部,即發(fā)表事前準備好的《徐世昌死矣》社論,應急之速,耐人尋味,奇文共賞:20年來,徐世昌之大名,似已相忘于社會。昨日津電傳來,徐氏近在天津逝世,以彼之進退出處,大有關于40年來之治亂消長,是不可不論也。徐氏亡清末造,初以翰林,任新建陸軍營務處?!陆戃娭當U充北洋軍,以及袁世凱以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而獲暗操清廷之政治大權;且袁氏中經一度罷免,而仍得維持北洋之勢力而不墜,以迄革命軍興,袁氏再起,其間恒以徐氏為之樞紐。袁所督練之新建陸軍,為清末新軍之先進,又經庚子之變,袁之勛名勢力,同時擴張,——而徐亦以袁之力,超授兵部侍郎,旋被派出洋,考察憲政。

內容概要

徐世昌創(chuàng)造了民初五大奇跡。在政治領域改革中,他在最高領導地位時間最長,經歷大事件和實踐經驗最多,應變能力最強。在軍事領域改革中,實行軍事制度與技術全盤西化,又融入中國傳統(tǒng)軍事文化,親自設計新軍事制度與法規(guī)章程,親自翻譯西方和東方軍事理論,親自訓練常備軍和巡警部隊,構建國家柱石全套基礎,絕對第一。在經濟領域改革中,全國真正大規(guī)模實行“新政”,成績突出者,只北洋一家——山東新政、北洋新政、東北新政的總設計、總管理、總指揮乃徐世昌其人,創(chuàng)造了中國近代史上“東方西方化”的美譽、唯一經濟發(fā)展“黃金期”,鮮為人知、獨一無二。在文化領域改革中,他以博古達今、學貫中西,理性引進西方先進文化的同時,又理性輸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本人文化藝術產業(yè)豐厚,詩、書、畫一體三面,無人可比。在外交領域改革中,他改變了中國近代被動挨打局面,創(chuàng)造了主動開放外交,對外積極抗爭收回外蒙、東三省、山東主權,以及一系列條約規(guī)定的特權,以獨立、自主、平等的地位參與國際會議,拒簽大國巴黎“分贓和約”,初顯東方大國強硬、獨立、自主、平等、和平的外交史,獨占鰲頭。

作者簡介

郭劍林,教授,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59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業(yè)師于戴逸教授。1962年在南開大學歷史系任教,曾任中國近代軍事史研究會理事,中國管理科學院特約研究員、終身研究員,四十多年來,一直在南開大學從事哲學、中國近代史、近代中國軍事史、中華民國史、北洋系興衰史的教學與研究。先后出版了大型系列叢書《民初北洋十大將帥真?zhèn)鲄矔贰睹癯跷宕罂偨y(tǒng)系列叢書》《一代梟雄吳佩孚大傳》《北洋政府簡史》《北洋軍閥史稿》《瑰異總統(tǒng)袁世凱》等,同時發(fā)表研究論文45篇。

書籍目錄

歷史·現(xiàn)狀·評價(前言)第一章 世家·結義·翰林第二章 危機·立斷·應變第三章 主幕·一流·搭檔第四章 軍事·變革·元勛第五章 自信·能力·成功第六章 “新政”·設計·總管(教育篇)第七章 “新政”·設計·總管(實業(yè)篇)第八章 東北·新政·崛起(政治篇)第九章 東北·新政·崛起(經濟篇)第十章 東北·“新政”·崛起(外交篇)第十一章 東北·“新政”·崛起(人才篇)第十二章 “四大”·基礎,建設第十三章 力推·立憲·政治第十四章 創(chuàng)立·中華·民國第十五章 亂在·臨時·約法第十六章 帝制·自為·說“不”第十七章 民初·政局·主軸第十八章 總統(tǒng)·胸裝·“天下”第十九章 主動·開放·外交第二十章 直皖·兄弟·相煎第二十一章 北洋·政府·危機第二十二章 “驅徐”·“迎黎”·鬧劇第二十三章 文化·學問·產業(yè)第二十四章 大德·晚蓋·亮點附錄(一)徐世昌生平大事年表附錄(二)徐世昌家族概況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引子】傳主在青少年時期便具備得天獨厚的家庭教養(yǎng)環(huán)境與傳統(tǒng)文化學問,忘年交友袁世凱;又在亂世時代——中國近代一方面面臨著內部社會矛盾激化的沖擊,另一方面又面對著先前從未遇到的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沖擊,徐世昌青少年時光生活的艱辛和中華民族的空前危機促使與袁世凱的共同奮斗中形成新的覺醒與動力。主觀上廢寢忘食學習,功名欲的強烈驅動使其努力學習與勤奮工作,攻讀英語,翻譯西書。上述主客觀條件,在新崛起的工業(yè)文明、精神文明和市場經濟憧憬基礎上,開始向追求現(xiàn)代生活方式轉變而磨煉陶冶成才。他雖有夢幻中的祥云怪兆,傳說里的奇貌異相,但絕非因此而成了驚天動地的歷史大人物——中華民國元首、正式大總統(tǒng)。他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的一切,使之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經久不衰的話題。作為一個時代的歷史大人物,經歷過兩個朝代及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后人對他們褒貶不一亦不足為奇。必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各抒己見,正所謂“塵埃尚未落定,蓋棺猶難定論”戴逸:《中國歷史學如何走向二十一世紀》,《光明日報》,1996年12月31日。蓋棺未必論定。歷史,在他眼前和手中悄悄地轉了一個大彎——后人似不應忘記他或者他們(袁世凱)!如忘記他、他們,就是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就不能以史為鑒或知興替。徐世昌字卜五,號菊人,生于十代顯宦家族,博聞強識,通古今中外,學貫中西,堪稱絕頂聰明的全才。世昌字卜五,號菊存,一號菊人,晚號弢齋、水竹邨人、石門山人、弢齋主人、東海居士,自號退耕老人、東海老人、東海先生、徐東海,別號“東海相國”、“東海世家”或“天津徐世昌”,天津古稱東海,直隸天津府天津縣監(jiān)生。李宗一在《民國人物傳》第一卷中指出:徐生于河南汲縣;而張達驤在《文史資料選輯》第48輯中則說:徐生于開封城內雙龍巷;賀培新撰《徐世長年譜》卻說徐生于河南衛(wèi)輝城內曹營街。實則生于天津東門里二道街路南一處平房內。徐世昌曾說過:“高祖以前俱葬浙江,高祖北遷始祖(徐鐘麟)始葬于京師只廣宇門外西北白云觀之側,曾祖而下遂葬天津?!贝蠹s在清代乾隆年間,徐家移遷天津。天津東郊葛沽荊條洼,便是徐家世祖的第二處塋葬之地,這里埋葬有曾祖徐亭玉、世伯祖徐膚功、徐源長等。衛(wèi)輝縣水竹邨是徐氏北遷、建有房屋的第二故鄉(xiāng)。這里是徐世昌的生長地,也是徐世昌高祖父徐印川、曾祖父徐新菴、祖父徐思穆、父親徐嘉賢歸隱家鄉(xiāng)的安息之所。徐世昌的高祖父徐印川大約在清道光年間任河南省南陽知縣時,才舉家遷至此處的。徐世昌家族可以追溯到整整十代均是顯宦達官要人。徐世昌家族,因存有徐世昌、徐世光應試之“朱卷”、所建宗祠、“續(xù)修天津徐氏家譜”及“徐氏著述及刊刻書籍”清末民初,津門私刻書發(fā)達。以周氏“師古堂”、金氏“屏廬”和徐氏“退耕堂”最有名。可謂“三家并雄”、“各具特色”也。周氏以課藝時文為主;金氏以家集、鄉(xiāng)邦文獻為先;而徐氏則以大部頭、高品位、多門類為特色。等,源遠流長,有史可查,其世世代代官高爵顯,相沿不衰,清晰可見:一世祖北遷始祖為徐鐘麟,詔命文林郎,晉贈武功將軍。配室始祖母為楊氏,敕贈孺人(明清七品以上的母親或妻子封孺人),晉贈夫人;二、三姨太宋氏、吳氏,亦如此。二世祖徐孫森,字玉亭,康熙十九年選任山東長青縣知縣,江南河道同知,自此累葉科第仕宦,名著聲績,敕授文林郎,誥贈武功將軍,晉贈資政大夫、振武將軍、山西巡撫、提督軍門,著有《搖邊草詩集》一卷。二世祖母魏氏,敕封孺人,誥贈夫人,晉贈一品夫人;二姨太吳氏,“科第仕宦,名著聲績”。三世祖徐學淵,字源長,敕贈文林郎,誥贈朝議大夫,晉贈資政大夫,振武將軍,山西巡撫,提督軍門。三世祖母贅天津張氏,敕贈孺人,誥贈恭人,晉贈一品夫人。她們在津另立門戶焉,世稱“天津徐氏”,為著籍天津之始。(大體看來,徐氏三世之前多以武功著稱于世,兼營地方;而三世之后則基本上轉為“文士鵲起,不絕于縷”之局——著者。)四世祖徐金楷,字端叔,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戊午科副榜,誥封奉直大夫,著有《步青堂余草》(今未見傳本)。四世祖母李氏,誥贈宜人。五世祖徐輝,字午園,乾隆甲午科舉人,歷任江西新昌廬陵縣、山東寧陽縣知縣,乾隆壬子科江西鄉(xiāng)試同考官,敕授文林郎,誥贈奉直大夫。世祖母查氏,敕封孺人,誥贈宜人。五世伯祖徐學洙,福建、臺灣協(xié)副將,功加左都督,誥封武功將軍。六世祖徐城,字印川,歷任河南光山、南陽縣署新安、武陟、湯陰、滎澤、汲縣知縣,特用知直隸州,敕授文林郎,誥授奉政大夫,晉贈朝議大夫。六世祖母朱氏,敕封孺人,誥封宜人,晉封恭人。七世祖徐士鑾,字苑卿,一作沅清,官浙江臺州府知府,著有《敬鄉(xiāng)筆述》八卷,《鷗戲墨》二卷,輯有《醫(yī)方叢話》八卷,《宋絕》十二卷,《古泉叢考》四卷,《讀晉書絕句》一卷,以及《水道提綱》《治學一得》《明刑管見》《蝶仙閣詠》二卷,《皇朝謚法考續(xù)補編》《酒籌譜》《邇言雜記》等,著述甚豐。八世曾祖徐廉鍔,字新庵,道光壬辰科舉人,丙申恩科進士,即用湖南即用知縣,署晃州直隸州通判,履任道卒,敕授文林郎,誥贈朝議大夫,振威將軍,著有《會心堂詩》《文集》。八世祖母余氏,天津本邑人,另有柴氏,累贈一品夫人。九世祖(祖父)徐思穆,字筆珊,一字質夫,原任河南中河通判,歷署衛(wèi)糧、商虞通判,運同銜補用府候補直隸知州,河防出力,賞戴花翎,誥授朝議大夫,敕授文林郎,翰林院庶吉士。九世祖母陳氏,浙江秀水縣人,累贈一品夫人?!肚宕炀砑伞?,《徐世昌、世光應試朱卷》,臺灣版。父徐嘉賢,字少珊,太學生,為國學生候選主簿,著有《治薔書屋詩草》,敕授登仕郎。母黎氏,順天大興縣人,是河南桐陵縣知縣黎文楷之長女,敕封孺人;母劉氏,安徽桐城縣人,廩貢生劉敦元之次女,敕封孺人?!肚宕炀砑伞罚缎焓啦?、世光應試朱卷》,臺灣版。徐氏“家譜”命名派字:“思、嘉、世、緒、延五字又續(xù)訂八字,曰:保、定、安、和、溫、恭、寬、惠,以為云礽之辨?!辟R培新輯:《水竹邨人年譜》,吳恩鷗整理改名為《徐世昌年譜》,《近代史資料》,總第70號,第29頁。由上可見,乾隆年間,徐世昌二、三世祖父子兩代任山西巡撫,傳為佳話。徐家十代多為文官,且世代多有遺著傳世,世昌官大遺著更豐,實為少見。提起徐家,津門與開封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莫不頷首。徐世昌七歲喪父,青少年家境變得寒微,從小寄人籬下,飽受清貧。其世代按規(guī)定異地做官清廉,家族歷代既為達官要人,他的家教、師教甚嚴,而“祖訓”、“庭訓”、“慈訓”及“胞叔父訓”之類,樣樣須嚴格遵守,事事須身體力行,并得其長叔輩的收養(yǎng),夸獎他“辦事干練、機敏”,從青少年開始培養(yǎng)為從政心想事成的才干。徐世昌家族宦海沉浮,源遠流長,受到影響,可見一斑。而徐世昌就出生在中國近代史上坎坷不平常的歲月里。他的人生道路亦由時代一派蒼涼悲壯的景象而定終生。當時的中國(徐世昌時代),一方面是外敵入侵、內憂外患,另一方面是中華民族資本主義近代化進程發(fā)生發(fā)展的時代。1853年,太平軍建都南京城。其義旗所到之地,農民紛紛響應,南中國完全沸騰在一片反清怒潮中;他的東征、北伐又使北部中國頓時陷入了石破天驚的大動蕩時代。

后記

鄙人不敏,在近半個世紀的教學與研究北洋系興衰史、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及軍事史的生涯中,窮查檔案、日記等有關這些重大課題的資料,立志撰寫屬于自己的心得體會的近代中國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論文、專著作品。為追求此項目的,曾赴中國一檔(北京)、二檔(南京)、遼寧、云南、四川等省級檔案館及天津歷史博物館、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等全國各地,檢索珍貴歷史文獻,成年累月地大量翻閱幾十種新中國成立前發(fā)行的中外報章雜志,以及臺灣出版的有關北洋系和民國史的資料,前人、今人研究的成果著述,等等,旨在將親手掌握的第一手文獻資料擺在研究工作堅實可靠的論據(jù)的首位,歷時50多個春夏秋冬,終于結出了系列成果。郭炬博士著第六章“新政”.設計.總管(教育篇);第七章“新政”。設計。總管(實業(yè)篇);第九章東北.新政.崛起(經濟篇);第十八章總統(tǒng)。胸裝.天下(第四件事力促經濟社會及教育發(fā)展),紀能文、蘇全有、湯愛民、景東升四位博士為本書提供了有益的資料,我借拙著的問世,由衷地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本書由我提供大綱與資料,提示某些構思與分析框架,與郭暉女士共同撰寫,她并負責全書的資料整理、通稿修改、文字潤色、謄抄、打字等工作。全書內容較為充實,涵蘊亦覺深廣,堅持論從史出,旁征博引,資料翔實,評必有據(jù),不囿于成說,追求文史交融及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統(tǒng)一。不足或錯誤之處,尚希讀者指教,使我們?yōu)閲覍W術事業(yè),更盡綿薄之力。

編輯推薦

《翰林總統(tǒng)徐世昌》告訴讀者民國總統(tǒng)徐世昌創(chuàng)造了民初的五大奇跡,他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等領域均有建樹,創(chuàng)造了中國近代史上“東方西方化”的美譽。他在位期間成為近代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唯一的“黃金期”……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翰林總統(tǒng)徐世昌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條)

 
 

  •   有助于了解歷史人物,還不錯
  •   書的質量很不錯,但是不得不說,想了解真實歷史的同學們還是要考慮一下。
  •   很有見地不由成說實事求是做學問讀史者愛好者必讀
  •   這本書我只看了前言和第一章的前四頁。
    邏輯不清、用詞夸張、錯訛百出。有的像是排印錯誤,有的又像是作者本身的錯誤。放棄閱讀。
  •   讀書那么多時間,以前看不下去的書,是因為自己水平不夠,唯有此書,實在是文字太混亂。誤買此書,數(shù)次讀下去,勉強到20幾頁實在無法繼續(xù)。文字粗糙,自相矛盾之處不少,既無經,也無緯,不知是以時間為序還是以事功為篇,空話大話連篇,口號式的大詞既不華更不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