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團結(jié)出版社 作者:王宇 編 頁數(shù):270 字數(shù):525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幽邃深遠、博大精深的《史記》隱藏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的千年智慧;“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是每個人一生中應(yīng)該細讀的歷史經(jīng)典。它給了古今無數(shù)人難以形容的震撼,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yīng)該認真品讀一下這本千年文明史上的巨著。讀《史記》,我們可以從品讀中理解歷史的精髓和古人的心境,更有不可忽視的智慧和動人的情節(jié),這些智慧和故事給我們感悟,給我們啟迪。一部《史記》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是我國歷史學(xué)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它全面記述了上古至漢初三千年來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多方面的歷史情況,是我國古代歷史的偉大總結(jié),是司馬遷對我國民族文化特別是歷史學(xué)方面的極其寶貴的貢獻。對中國后世的史學(xué)和文學(xué)影響深遠,是后人研究、借鑒、查閱歷史的金牌范本。有人稱司馬遷為“中國史學(xué)之祖”,并說他“集前此學(xué)術(shù)的大成,而為中國史學(xué)界別開一新局面”,足見他與《史記》,在史學(xué)中的地位。一部《史記》,寫盡了各路群臣和哲人、智士?!妒酚洝肪腿缫粋€歷史舞臺,記述了那段歷史的風云變幻,波詭云譎?!妒酚洝肥且徊咳盒壑疇幍臍v史,是一部智者拼智,勇者比勇的高智能競賽舞臺。在這個舞臺上,除了皇帝還有很多令人注目的焦點人物,而這些人物則永遠站在皇帝的背后。他們就是為皇帝打下江山的猛將們。沒有他們就沒有帝王們的千秋大業(yè),沒有他們就沒有國家的長治久安,百姓的安居樂業(yè)。他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帝王們的萬里江山,百姓的和平、享樂。他們永遠與戰(zhàn)火、烽煙、鮮血,這些殘酷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戰(zhàn)爭:這古老的人類游戲,是他們永遠的活動舞臺。中國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在這戰(zhàn)爭中,由分到合,又由合到分,再由分到合中進行的。在這戰(zhàn)爭主導(dǎo)下的分分合合之中,有多少猛將粉墨登場,又造就出多少幕精彩的、震撼人心的歷史片段。他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改革者,決定者。然而,歷史是漫長的,而人生卻是短暫的,蓋世的英豪,即使是名震一時,也難免會被歷史的巨浪淘去。但是,也有很多人到今天我們?nèi)匀荒苡浧?,仍在不?jīng)意間就提到他的名字,他的事跡。留給了人們很多值得討論的話題?!冻綒v史名將》一書,以《史記》中猛將們的故事為底料,吸納睿智精華成一家之言,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對猛將們的人生作了詳細的歸納總結(jié)、品讀、分析,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冻降弁?、名臣和名將》之《名將篇》一書,以《史記》中猛將們的故事為底料,吸納睿智精華成一家之言,集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對猛將們的人生作了詳細的歸納總結(jié)、品讀、分析,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強烈的藝術(shù)感染力?!冻降弁酢⒚己兔麑ⅰ分睹麑⑵吠高^生動筆觸,通過巧妙裁剪,互相襯托,在現(xiàn)實矛盾困惑中分析歷史武將的處事方式及其經(jīng)驗教訓(xùn),總結(jié)和評判其文化性格。本書以獨特的眼光、敏捷的思維,品讀出了歷史的另一面,對歷史、對人物、對人生的感悟匯集出了人生的大智慧。相信,本書會令你回味無窮,不愧為一本佳作!
內(nèi)容概要
雖然《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開創(chuàng)了史學(xué)的種種先河,并堪稱為膾炙人口的文學(xué)佳作,但它的平民立場卻是《史記》最為耀眼的閃光點。在司馬遷的《史記》之前,所謂的歷史僅僅是王侯的發(fā)家史、光榮史、太平史,但在司馬遷的《史記》里,自以為功高蓋世的帝王們同樣有無恥、暴戾、虛假和懦弱的一面。 在中國,帝王的出現(xiàn)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的。帝王處在最高的位置,是一座寶塔上的塔頂;帝王是至高無上的,是一個社會的最高組織者和統(tǒng)治者,是國家機器的操縱者。帝王又是神秘的,除了他高高在上,尋常百姓難以瞻仰的“龍顏”之外,他的被神化、故弄玄虛,也是主要的原因。
書籍目錄
華夏一君:夏禹 華夏一君——治水英雄,三過家門 華夏一君——建立夏朝,統(tǒng)一九州島 華夏一君——繼承帝位,銳意改革仁厚之君:商湯 仁厚之君——暗擴勢力,決心滅夏 仁厚之君——興師誅桀,建立王朝 仁厚之君——減輕征賦,善用賢人“亂世”商王:盤庚 “亂世”商王——救治王朝,決定遷都 “亂世”商王——耐心勸說,遷都至殷 “亂世”商王——居安思危,有為之君暴虐名王:商紂王、周厲王 暴虐名王——帝紂少聰,迷戀妲己 暴虐名王——無視忠臣,濫施刑法 暴虐名王——文王勢起,鹿臺自焚 暴虐名王——厲王暴虐,昏庸無能 暴虐名王——革典失敗,群擊厲王亂世稱雄:春秋五霸 亂世稱雄——胸懷寬闊,管鮑合輔 亂世稱雄——稱霸天下,九合諸侯 亂世稱雄——桓公昏老,襄公出頭 亂世稱雄——泓水之戰(zhàn),仁義之師 亂世稱雄——重耳斷袖,流亡半生 亂世稱雄——城濮之戰(zhàn),退避三舍 亂世稱雄——奮發(fā)圖強,重用人才 亂世稱雄——積極為民,強秦謀霸 亂世稱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亂世稱雄——雄才大略,中原霸主臥薪嘗膽:越王勾踐 臥薪嘗膽——自刎亂吳,激化矛盾 臥薪嘗膽——兵敗夫椒,忍辱求和 臥薪嘗膽——開明君主,幸得治世能臣 臥薪嘗膽——勵精圖治,等待時機 臥薪嘗膽——敬蛙壯士,興師伐吳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迷離身世,少年君王 千古一帝——勵精圖治,統(tǒng)一中國 千古一帝——政治改革,確立皇權(quán) 千古一帝——南征北戰(zhàn),開疆拓土 千古一帝——秦皇暴政,苛政猛虎 千古一帝——偏愛法家,焚書坑儒 千古一帝——向東求仙,壽終歸西布衣稱帝:劉邦 布衣稱帝——出身草莽,胸懷大志 布衣稱帝——巧用迷信,起兵沛縣 布衣稱帝——約法三章,關(guān)中稱王 布衣稱帝——三杰輔佐,楚漢相爭 布衣稱帝——垓下一戰(zhàn),建立帝業(yè) 布衣稱帝——鞏固皇權(quán),漢承秦制 布衣稱帝——剪除諸王,中央集權(quán) 布衣稱帝——箭傷致死,英明長留權(quán)力女人:呂雉 權(quán)力女人——結(jié)緣劉邦,任勞任怨 權(quán)力女人——泯滅人性,殘忍之極 權(quán)力女人——野心蓬發(fā),謀殺功臣 權(quán)力女人——獨掌政權(quán),終其一生 權(quán)力女人——守成有為,影響深遠文景之治: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政治改革,安扶友邦 文景之治——節(jié)約儉省,無為而治 文景之治——鞏固皇權(quán),平定叛亂 文景之治——繼承父志,休養(yǎng)生息 文景之治——太子之位,謀略有度一代雄主:劉徹 一代雄主——少年雄心,金屋藏嬌 一代雄主——時來運轉(zhuǎn),初登大寶 一代雄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一代雄主——削藩制侯,頒“推恩令” 一代雄主——開疆拓土,安撫四夷 一代雄主——重視農(nóng)業(yè),壟斷經(jīng)濟 一代雄主——好大喜功,迷戀方術(shù) 一代雄主——晚年悔過,臨終托孤
章節(jié)摘錄
1.熱血知己:文武雙全,投奔明主春秋末期的吳越爭霸,由于其出人意料、峰回路轉(zhuǎn)的結(jié)局,深為后人所知,更由于充斥其中的陰謀與陽謀的變幻,使得整段歷史頗有跌宕起伏的戲劇性,在這個舞臺上出場的人物,都值得去細細考察一番。在所有的角色當中,范蠡無疑是其中最為出色的一個。范蠡,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謀略家。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生于宛郡的內(nèi)鄉(xiāng)縣,出身貧寒。父母早亡,由哥嫂撫養(yǎng)成人。范蠡小時天資聰慧,博聞強識,喜讀書,抱負大,不喜耕作,眾鄉(xiāng)鄰不齒。范蠡說:“你們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讀了《書》、《易》、《詩》等大量的書籍,學(xué)到了許多歷史知識和治國安邦的理論。范蠡不僅弄通了風后的《握奇經(jīng)》,還潛心鉆研了姜太公的軍事書籍《六韜》和《三略》。姜太公把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作為軍事韜略的“三大法寶”,對這些范蠡都十分推崇。后來范蠡無論是治家還是治國,姜太公的思想對其影響都很大。當時著名的理財家計然(計然,名研,姓辛,字文子,著有《文子》一書,春秋時期名人),到南陽云游,范蠡拜其為師,跟他學(xué)習經(jīng)濟知識和經(jīng)商技巧。范蠡在青年時就已經(jīng)學(xué)富五車、滿腹經(jīng)綸,而且聰敏睿智、胸藏韜略,頗有圣人之資,再加上他精通劍法,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但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選拔官吏,非貴族階層不得做官。范蠡空有文才而不被任用。報國無門,使得范蠡放浪形骸,做事辦事不合時宜,往往做出許多令人吃驚不已的事情,瘋瘋癲癲,行為怪異,被譽為有名的“楚國狂人”,鄉(xiāng)鄰們喊他為“范瘋子”。楚荊王時,楚國名士文種(字子禽,楚國郢人)到宛任令。他學(xué)識淵博、志向遠大,本想在都城升遷,但由于不是貴族出身,被發(fā)配邊陲小邑做了一個邑令(相當于今日縣長)。文種之才可以治國,如今治邑,自然輕松。上任不久,宛邑民順政清。文種閑暇,四處察訪。一察施政,二訪賢人。當聽說百里長河弟子范蠡有奇才,便遣小吏去范公村召之。小吏去范公村,范蠡不見。小吏回文種說:“村人都說范蠡是個瘋子,不必再召見了吧?!蔽姆N笑道:“吾聞賢俊之士,易招瘋子之譏,內(nèi)懷獨見之人,外遭不智之毀,你不明白,明日備車,吾親往謁之。”到了次日,文種乘車到了范公村,詢問范蠡家住處。村人告之在村西北角。文種下車,往范蠡家走去。走到范蠡家大門外時,突然一黑色大狗從門內(nèi)竄出,“汪汪”地叫個不停。文種和小吏先是一愣,仔細看時,卻是一人披著狗皮學(xué)狗吠。手下人便說:“這就是范蠡。”眾鄉(xiāng)鄰都圍著看熱鬧。跟班的小吏恐怕文種聽了感到羞慚,就拿衣服遮掩范蠡。文種不讓遮,說:“我聽說過狗只對著人叫,他是個人身,卻對著我學(xué)狗叫,意思是說我是個人,是看得起我呀!”于是他從容下車拜見范蠡,范蠡已知文種不是昏官,戲笑太大,已不成禮,慌忙逃去。村人大笑。笑文種太癡,笑范蠡太瘋。范蠡之所以要用狗吠迎客,目的就是為了試探文種。剛開始,他已知文種德政,但可交不可交,心里卻沒有半點把握。世事維艱,世態(tài)炎涼,心不相通,不可深交。小吏傳文種召他,他避而不見,是試試文種是否誠心。若心誠,必親自來。文種來時,他在村頭早已望見,臨時決定披狗皮狂叫,是試文種是否會心。文種果然悟出,謂他是圣人,在村人譏笑聲中向自己行叩拜之禮,可謂大智若愚。范蠡揣測,文種既然誠心交友,會心達意,明日必定還會前來。那明日,就要試一試文種是否知心了。若是知心之人,即引為知己,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當今亂世,能交一心心相通的朋友,即便宏圖不展,也不枉來一趟人世。當晚,范蠡將思緒整理了一遍。次日早飯后,范蠡對其哥嫂說:“今天有賢人來拜訪我,請借給我一套干凈衣帽。”范蠡兄嫂均為老實厚道之人,私下也常為其前程操心,前日吏來不見,昨日裝狗,實在弄不明白弟弟意欲何為。換了別人,早就跑到宛城去了。還坐等邑令來謁?昨日邑令在哄笑聲中離去,豈不生氣,今日還能再來?但弟弟說了,而且他說的話往往很準,倆人也就不再多說啥了。兄長范水掂起籃子上市去了,嫂子在屋內(nèi)翻箱倒柜,看有沒有合適衣服。終于找到一件范蠡父親生前出門見客常穿的一件舊衣,雖然大了些,但比范蠡身上穿的破衣服好多了。范蠡剛穿戴梳洗完畢,文種就來了。兩人交談后,都覺相見恨晚,結(jié)為終身知己。于是,文種把他推薦給楚王,范蠡從此開始步入仕途。但是后來,楚國忠臣伍奢被楚王殺害的事件給范蠡的心頭蒙上了一層陰影,他認識到了楚國的衰落和政治的黑暗。最后,他找到文種,說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兩人一同棄楚國而去,投奔了越國。當時正值春秋諸侯爭霸,吳國、越國的氣勢已經(jīng)很盛,常年戰(zhàn)事不斷,越王允常正求賢若渴。范蠡和文種的到來,使越王甚為高興,與兩人縱論天下大事,深契于心,隨后越王便封范蠡和文種為大夫,成為了越王勾踐的左膀右臂。從古至今,像范蠡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多,“裝狗迎賓”歷來都是一件很罕見的事,當然,也只有滿腹經(jīng)綸、胸懷大略的人才會如此作為,正如文種所以說“有才之人做事,一定會有狂妄的舉動,他們往往心懷獨特的見解,行為上往往會給人一種狂妄無知的感覺。”是??!哪有一個正常的人肯裝作狗來迎接貴賓的,這樣豈不是拿污水往自己身上潑嗎?可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了解范蠡的苦心呢?2.熱血知己一一深謀遠慮,能屈能伸《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范蠡事越王勾踐,既苦身戮力,與勾踐深謀二十余年,競滅吳,報會稽之恥,北渡兵于淮以臨齊、晉,號令中國,以尊周室,勾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后,他的兒子勾踐繼位。繼位后,勾踐用范蠡主持軍事,文種主持政務(wù),攜手振興越國。當時,吳王闔閭聞允常新喪,想趁越國人心不穩(wěn)之際滅掉越國,便發(fā)兵攻打越國。但越軍利用吳軍的疏忽,采用偷襲戰(zhàn)術(shù)把強大的吳國軍隊打得潰不成軍,一敗涂地,吳王闔閭也受了重傷,回到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后,便因重傷而死。隨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立志復(fù)仇。此后,吳國和越國便成無法化解的世代之仇。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想趁吳國尚未準備妥之時,先發(fā)制人,出兵伐吳,范蠡極力勸諫說:“吳國練兵快三年了。這回決心報仇,來勢兇猛。咱們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們作戰(zhàn)。”但勾踐不同意,誓與吳國人拼個死活。越王勾踐調(diào)動全國精兵3萬人,北上攻吳,與吳兵戰(zhàn)于夫椒(太湖中山名)。結(jié)果,勾踐大敗,僅剩5000殘兵,退守會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縣西北),且被吳軍團團圍住,身陷絕境,形勢危急。心急如焚的勾踐,左思右想?yún)s無計可施。于是就問范蠡道:“因為不聽您的話我落到如此田地,眼下我們該怎么辦?”范蠡之高明終于體現(xiàn),沒有因為以前的事情甩手不管,他深諳大丈夫能屈能深的道理,向勾踐建議:“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薄俺譂M而不溢,則于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yīng)該節(jié)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彼蚬篡`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zhuǎn)機?!比绱?,即可以屈求伸。勾踐聽從范蠡之計,派大夫文種赴吳求和,并以美女、珍寶密賄吳國太宰,使吳王赦免越王,勾踐夫妻入?yún)菫橘|(zhì)。于是,范蠡隨越王入?yún)?,為臣?年,備嘗屈辱。公元前490年,勾踐、范蠡終于被放回國。獲釋歸國后,范蠡與文種等,為勾踐制定結(jié)好齊、晉、楚,表面卑事吳王夫差,暗中積聚力量的興越滅吳九方略,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xùn)”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zhàn)略,也是九方略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于在苧蘿山訪到德才貌兼?zhèn)涞慕韼狡媾灰晃魇┖袜嵉?,連同大批財寶獻給夫差,以麻痹夫差。經(jīng)過多年努力,越國大治。公元前482年,夫差率吳軍北上爭霸,和晉、齊等國會于黃池,國內(nèi)精兵為之一空。勾踐抓住這個機會,在國內(nèi)舉行誓師大會,出兵五萬人突襲吳國,吳軍措手不及,大敗,連吳太子都喪命疆場。夫差聞得噩耗后,匆忙與齊晉訂立和約,率軍回救。勾踐這次穩(wěn)扎穩(wěn)打,并不急于求成,他統(tǒng)兵避開吳國的鋒銳,暫時撤回國內(nèi)以待時機。公元前478年,吳國發(fā)生特大旱災(zāi),“士民罷弊,輕銳盡死于齊、晉”。勾踐認為時機已到,便親率大軍攻打吳國。吳越兩軍戰(zhàn)于笠澤(蘇州附近),越軍在此戰(zhàn)中,首次采用時髦的“夜襲渡河”方式,并運用了“兩翼佯攻”、“中央突破”的戰(zhàn)術(shù),使得吳軍受到了慘重損失,幾乎全軍覆沒。勾踐連戰(zhàn)連捷,順勢包圍了吳都蘇州。周元王三年(前473),越軍圍困吳都已達三年之久,夫差遣使求和,勾踐欲許,范蠡認為,越國有幸不被吳國所滅,長期屈辱,志在滅吳,豈能失此良機而縱敵貽患,促使勾踐定下決心,最終破滅吳國。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芭P薪嘗膽”是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具代表性的故事。這個故事雖然已經(jīng)離我們有幾千年了,但至今仍然被人們所津津有道!在這里面,每一步計劃都有范蠡的謀略,他深知吳王好色貪財時,就建議勾踐送一一些美女與金銀珠寶給夫差,這樣夫差就有可能放掉他們,勾踐以計行事,結(jié)果完全就在范蠡的預(yù)料之中。反之,如果沒有范蠡這些明智的提醒,那么勾踐必然會盲目地與夫差拼命,試想,在這種盲目沖動的情況下去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贏呢?這件事也與后來勾踐大敗吳軍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這樣頭腦發(fā)達的人,能夠用的智慧使自己死里逃生。在這場戰(zhàn)爭中,勾踐之所以能打勝仗與他自身那種永不忘國恥的精神有關(guān),他不像吳王夫差那樣勝利了就得意忘形,而是勝不驕、敗不餒:每天吃飯之前先嘗一嘗苦膽,它的衣著也很樸素,這體現(xiàn)了他要奪回大好江山的決心。通過以上的種種分析,越吳這場戰(zhàn)爭是一種智慧上的較量,稍有一點疏忽、粗心,那么失敗的矛頭就會指向你,寇“無能”永久的罪名!3.熱血知己:激流勇退,務(wù)農(nóng)經(jīng)商在中國歷史上,范蠡是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不僅有文人的謀略,而且還具備商人的高超智慧,既能像儒者那樣人世,又能像道家那樣隱世。史書有關(guān)范蠡功成身退的記載,詳見于《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天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惫篡`曰:“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于子?!狈扼蝗眨骸熬辛?,臣行意?!蹦搜b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終不反。范蠡艱辛勞苦、盡心竭力地幫助越王勾踐消滅吳國,洗刷了當年亡國稱臣的恥辱。之后,范蠡又輔佐勾踐北上進兵,與中原的齊國、晉國爭霸,并最終稱霸諸侯,立下了汗馬功勞,自己也被封為上將軍。但是,越王勾踐當上霸主之后,范蠡就立即離開了越國,最后在陶地(今山東省定陶縣西北)住了下來。后人所講的陶朱公的故事,指的就是范蠡。范蠡本來可以做大官,享受榮華富貴,卻為什么要歸隱昵?歸隱充分表現(xiàn)了范蠡的遠見卓識。古人云:“識時務(wù)者為俊杰”,范蠡看到伍子胥的命運結(jié)局,伴君如伴虎,伍氏于吳國的功績何異與他于越國?那么自己最后的命運呢?范蠡看到這一點,但他并沒有不辭而別,且辭別信寫得委婉含蓄:“我聽說,君王憂愁臣子就勞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該死。過去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為了報仇雪恨。當今既已雪恥,臣請求您給予我君主在會稽受辱的死罪?!北砻嫔峡雌饋硎乔笏溃瑢嶋H上是為了逼勾踐放自己一條生路。試想,面對如此功臣,又沒有治罪的借口,勾踐無論如何是下不了手的。于是,他也假惺惺地說:“我將和你平分越國。否則,就要加罪于你?!惫篡`這一回答,也十分周全,明的逼范蠡要與他平分江山,實際上這是一個殺范蠡的借口。一旦范蠡留下來,真的與他一起坐享江山,那注定只有死路一條。于是,范蠡一再明志,回答說:“君主可執(zhí)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從自己的意趣。”言外之意,我范蠡對越王的江山毫無興趣。正因為這樣,最后他才能從容打點包裝,與隨從從海上乘船離去。否則,無論多精明、能干,范蠡最后都逃不出勾踐的魔掌??膳c范蠡相提并論的功臣文種,在與君主處理關(guān)系上卻遠不如范蠡,他們往往目光短淺。范蠡在離開越王后,念在大家呆在一起那么久,就從齊國給大夫文種寄來一封信。信上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長頸鳥嘴,只可以與之共患難,不可以與之共享樂,你為何不離去?”文種看過信后,聲稱有病不再上朝,結(jié)果被越王安上“作亂”的罪名,賜劍而亡。文種收到信后如果能夠立即逃路,那么,即使不能聞達于諸侯,也不至于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相反,卻自不量力地玩起裝病不上朝的兒戲,結(jié)果招致殺身之禍。文種裝病的原因,就是為了證明越王是不是在懷疑自己。結(jié)果,果然都在范蠡的意料之中。作為臣子,武人或文人,功成身退應(yīng)是一條明智的選擇。古往今來,也不乏有人走這樣的一條隱退之路,但卻沒有幾個人能夠走出這厄運的圈子的束縛,真是悲哉!就像在李白那首《悲歌》詩里說的一樣:悲來乎,悲來乎,鳳鳥不至河無圖,微子去之箕子奴。漢帝不憶李將軍,楚王放卻屈大夫。悲來乎,悲來乎,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范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菔┎豢细扇f乘,卜式未必窮一經(jīng)。還須黑頭取方伯,莫謾白首為儒生。
編輯推薦
《超越帝王、名臣和名將:名將篇》由團結(jié)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